取卡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619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取卡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卡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生产厂商为了满足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轻薄、易携带的需求,电子设备制造的越来越薄,现如今,电子市场上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大部分做成一体式结构,这样就导致移动终端上的后壳不可轻易被拆卸下来,为了能够安装或者更换SIM卡,要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侧壁开设用于SIM卡的插槽,然后通过卡针取出放置有SIM卡的卡托。

但是,卡针作为移动终端的外设配件,用户一般不会将卡针随身携带,再加上卡针较小,很容易丢失,这就造成了用户在没有卡针或者卡针丢失的情况下,不方便取出SIM卡的问题。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自带取卡结构的移动终端是目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卡结构及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借助外设配件,直接通过自带的取卡结构就可以实现取出SIM卡的目的,提高了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取卡结构,该取卡结构包含按键以及弹出单元;弹出单元包括推动杆和顶出杆;按键与推动杆固定连接;顶出杆与推动杆连接;其中,按压按键,顶出杆在推动杆的推动下将卡托弹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壳体、卡座、卡托以及如上所述的取卡结构,壳体的侧壁开设按键孔和插卡口,按键位于按键孔中;卡座固定于壳体内;卡座上具有锁紧卡托的锁紧机构;卡托通过插卡口插入卡座中;顶出杆抵持于卡托的底部;其中,按压按键,锁紧机构解除对卡托的锁紧,顶出杆将卡托顶出插卡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设置取卡结构,这样用户通过按压按键,顶出杆就可以在推动杆的推动下将卡托弹出,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借助外设配件,通过自带的取卡结构就可以实现取出SIM卡的目的,提高了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按键上开设安装槽,推动杆的端部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

另外,推动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顶出杆具有第三端、第四端以及杠杆支点,杠杆支点位于第三端、第四端之间;其中,第一端与按键连接,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第四端与卡托的底部抵持。

另外,锁紧机构为设置于卡座上的凸起,卡托上设置有凹槽,凸起和凹槽适配,这样的锁紧结构占用壳体空间较小,且锁紧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另外,推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其中,弹簧一端抵持按键,另一端固定在卡座上,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的按压手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按键按压后能够及时地回到原位,从而不会影响二次按压。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卡座固定设置于主板上,这样方便SIM卡与主板之间的直接互联。

另外,卡座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固定于主板上,这样的固定方式避免了对主板的开孔,保证了主板的完整性,而且,通过自动化生产,生产能力强,生产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取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取卡结构、卡托、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取卡结构、卡托、卡座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卡座与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取卡结构,如图1所示。该取卡结构包含按键1以及弹出单元(图中未标号);弹出单元包括推动杆2和顶出杆3;按键1与推动杆2固定连接;顶出杆3与推动杆2连接;其中,按压按键1,顶出杆3在推动杆2的推动下将卡托弹出。

进一步的,按键1上开设安装槽11,如图2所示,推动杆2的端部折弯形成折弯部21,折弯部21固定安装于安装槽11内。另外,推动杆2具有第一端22和第二端23;顶出杆3具有第三端31、第四端32以及杠杆支点33,杠杆支点33位于第三端31、第四端32之间;其中,第一端22与按键1连接,第二端23与第三端31连接;第四端32与卡托的底部抵持。

具体地说,当按压按键1时,推动杆2受力发生位置移动,推动杆2的第二端23抵持于顶出杆3的第三端31,并对第三端31施力,顶出杆3的第三端31受力迫使顶出杆3围绕杠杆支点33转动,根据杠杆原理,顶出杆3的第四端32在第三端3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对卡托的底部施加向上的力,卡托的底部受力使得卡托脱离卡座,这样就实现了用户取出SIM卡的目的。顶出杆3的第三端31可以开设一凹槽,推动杆2的第二端23固定于开设的凹槽内,当用户按压按键1时,推动杆2受力发生位置移动,推动杆2的第二端23对顶出杆3的第三端31施力,这样便实现用户取出SIM卡的目的。本实施方式对推动杆2的第二端23与顶出杆3的第三端31的连接方式不做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设置取卡结构,这样用户通过按压按键,顶出杆就可以在推动杆的推动下将卡托弹出,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借助外设配件,通过自带的取卡结构就可以实现取出SIM卡的目的,提高了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壳体4、卡座5、卡托6以及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取卡结构(图中未标号),壳体4的侧壁开设按键孔41和插卡口42,按键1位于按键孔41中;卡座5固定于壳体4内;卡座5上具有锁紧卡托的锁紧机构(图中未示出);卡托6通过插卡口42插入卡座5中;顶出杆(图中未示出)抵持于卡托6的底部;其中,按压按键1,锁紧机构解除对卡托6的锁紧,顶出杆3将卡托6顶出插卡口42,具体如图3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锁紧机构为设置于卡座5上的凸起(图中未示出),卡托6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凸起和凹槽适配,实际的操作如图4~5所示。具体地说,当卡托6通过插卡孔插入卡座5时,卡座5上的凸起固定于卡托6上的凹槽内,这样便实现了对卡托6的锁紧;当用户按压按键1时,就会触发取卡结构,使得凸起从卡托6上的凹槽内脱离出来,这样就使得锁紧结构解除了对卡托6的锁紧。从而实现了按键取卡的目的。而且该锁紧结构占用空间较小,且锁紧方式简单、易于实现。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应以此为限,只要能达到锁紧卡托的锁紧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推动杆(图中未示出)上可以套设有弹簧;其中,弹簧一端抵持按键,另一端固定在卡座上。用户按压按键1时,设置于推动杆上的弹簧会发生弹性形变,这样会缓冲来自按压时的压力,提高了用户按压按键1时的舒适度。另外,当用户按压按键后,按键能够及时地回弹到原位,从而不会影响二次按压。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7,卡座5固定设置于主板7上,如图6所示。这样将安装有SIM卡的卡托(图中未示出)插入到卡座5中,SIM卡上的导电触片可直接与主板电连接,这样就避免了通过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设置的问题,节省了物料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终端的空间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卡座5可以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固定于主板7上,这样的固定方式避免了对主板7的开孔,便于电路板的走线,保证了主板7的完整性,而且,表面贴装是通过自动设备进行生产,生产能力强,生产效率高,且成本较低。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应以此为限,只要能够将卡座5固定安装于主板7上的固定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具体如图7所示。首先,将卡座5和取卡结构(图中未标号)安装于主板7上,然后将主板7安装于壳体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7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后壳上,但是,本实施方式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将主板7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前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然后盖合移动终端的前壳,再将按键1安装于壳体4侧壁开设的按键孔41内,最后将卡托6通过插卡口42插入到卡座5中,这样就实现了卡托6在终端中的装配。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