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477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文电视接收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电视,在电脑上只要安装上电视卡,你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接收到电视节目了,让你的生活多一份轻松、惬意,让你在家里就可以看世界,不仅可以享受到电脑带来的愉悦和电视带来的惬意。

目前的电视接收卡为卡片式设计,使用后收起时易于掰断,且与壳体分离化设置,导致表面易于划伤和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包括壳体和卡接口,所述壳体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通过卡接口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壳体两侧内腔壁上,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连接有橡胶防护扣,且所述橡胶防护扣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置有视频处理及图文解码单元、存储器、译码器、高频调谐器、中频单元、频段选择及调谐控制器和电压变换器。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沿连接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带有防滑纹的推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铰接有支腿,且所述支腿的一侧设置有支腿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通过绝缘材料支撑的连接板与壳体滑动,形成便于收缩和固定的结构,同时在连接板上安装集成有模块的电路板,形成计算机电视图文接收器,通过插接头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橡胶防护扣与壳体扣接,形成密封保护装置,极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一体化设计,防摔防刮,便于携带,易于收缩,抗折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推拉杆、3橡胶防护扣、4第一滑槽、5插接头、6连接板、7T型滑块、8卡接口、9安装板、10第二滑槽、1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计算机图文电视接收卡,包括壳体1和卡接口8,所述壳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上滑动连接有推拉杆2,所述推拉杆2通过卡接口8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块7,所述T型滑块7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设置在壳体1两侧内腔壁上,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连接有橡胶防护扣3,且所述橡胶防护扣3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11,所述连接板6上安装有安装板9。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9上至少设置有视频处理及图文解码单元、存储器、译码器、高频调谐器、中频单元、频段选择及调谐控制器和电压变换器,形成图文电视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2沿连接板6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推拉杆2的顶部设置有带有防滑纹的推头,增加推拉的稳定性,且带有防滑纹的推头使用方便,防止手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头5,通过插接头5实现与计算机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底部铰接有支腿,且所述支腿的一侧设置有支腿槽,通过肢体改变高度,便于调节。

具体的,壳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上滑动连接有推拉杆2,推拉杆2通过卡接口8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块7,T型滑块7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10,第二滑槽10设置在壳体1两侧内腔壁上,实现通过推拉杆2完成收缩,且在壳体1的开口处连接有橡胶防护扣3,当不使用时,推拉杆2回拉,使插接头5进入壳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橡胶防护扣3与壳体1的密封垫11形成密封结构,安装板9上至少设置有视频处理及图文解码单元、存储器、译码器、高频调谐器、中频单元、频段选择及调谐控制器和电压变换器,形成图文电视接收器,使用时通过插接头5实现与计算机的连接,便于连接,使用方便,不易丢失,一体化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