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引线收纳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01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喇叭引线收纳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器材领域,具体是指喇叭引线收纳筒。



背景技术:

一个普通的声音单元喇叭主要由防尘罩、折环、鼓纸、盆架、中心定位片、音圈、T铁、夹板、磁钢、屏蔽罩及引线组成。在喇叭的生产加工中,引线应高出音圈骨架上端边缘1至2mm并向下弯曲,并将其焊接到鼓纸下部的编织线焊点上,再用粘合剂将引线粘牢。在生产线上,为便于操作,通常选取较长的原料引线进行加工,待完成引线的焊接及粘接后,再切割多余的引线部分并将其拉拽至所设定的废料处。为保持生产线的清洁,同时,也便于对引线废料进行集中收集,多是在废料处放置有上端开口的容器。由于引线废料本身质量较轻,在通风较为顺畅的厂房里极易受外力作用而移动,而现有的容器并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阻挡及限位作用,这样,就极易使得引线废料散落在生产线上甚至地面上,如此,不仅会影响工作环境,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喇叭引线收纳筒,通过支撑板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喇叭引线收纳筒,包括具有容纳槽的筒体和位于容纳槽内且与筒体同轴设置的支撑板;

支撑板上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内壁上,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的内外壁,且在该端连接有可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顶部向支撑板的中部区域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段;

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板,每一顶板均位于支撑板与限位件共同包围的区域内,支撑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贯穿顶板上下端面且间隔排列的阻挡柱。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可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在筒体内进行翻转,但是在工作状态时,支撑板应是保持水平横向设置,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支撑板上端的阻挡柱的高度应不能外凸于筒体的上端开口,这样,可以避免误伤工作人员。位于支撑板上端的顶板在重力作用下与支撑板的上端面相接触;位于支撑板下端的顶板则在重力作用下与限位段相接触。

应用时,通过拉拽结构将多余引线部分移动至容纳槽内,这些引线废料则在自重作用下落入位于支撑板上端的顶板上,且位于各个阻挡柱之间。通过各阻挡柱对引线废料起到的阻挡作用,可避免引线废料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筒体外。待上端的引线废料填充满支撑板上端的容纳空间时,则启动驱动组件使其驱动支撑板发生180度的翻转,将之前位于上端的引线废料翻转至下端,在该翻转过程中,顶板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落入在各个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使之落入筒体底部进行收集。当位于支撑板下端的顶板在顶出废料过程中,支撑板的上端可持续地进行收集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阻挡柱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引线废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动而散落在筒体外;通过支撑板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收集效率高及运行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上。如此,驱动组件既可实现对支撑板翻转的驱动,又可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间的自锁功能使得支撑板在翻转后总是能保持水平横向状态。

为阻挡杂质进入驱动组件内以影响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间的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均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翻转段和容纳段,容纳段的顶端与翻转段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工作人员收集从筒体底部取出引线废料。容纳段与翻转段之间可为螺纹连接,这样便于两者的拆卸。

为避免顶板脱离出限位件所包围的区域,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环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段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在引线废料落入顶板时,极有可能移动至限位段所覆盖的区域内,为避免在该区域内堆积引线废料,则在限位段上设置有通孔,它可以在顶板的下移过程中将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引线废料顶出。

为减少顶板与限位段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段于靠近所述顶板的端面内设置有弹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各阻挡柱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引线废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动而散落在筒体外;通过支撑板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收集效率高及运行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喇叭引线收纳筒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喇叭引线收纳筒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筒体,2、转动轴,3、容纳槽,4、支撑板,5、驱动组件,6、限位件,7、限位段,8、顶板,9、阻挡柱,10、驱动电机,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壳体,14、通孔,15、弹性垫片,16、翻转段,17、容纳段,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喇叭引线收纳筒,包括具有容纳槽3的筒体1和位于容纳槽3内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支撑板4;

支撑板4上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内壁上,转动轴2的另一端贯穿筒体1的内外壁,且在该端连接有可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5;

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的顶部向支撑板4的中部区域水平延伸设置有限位段7;

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板8,每一顶板8均位于支撑板4与限位件6共同包围的区域内,支撑板4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贯穿顶板8上下端面且间隔排列的阻挡柱9。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可在驱动组件5的作用下在筒体1内进行翻转,但是在工作状态时,支撑板4应是保持水平横向设置,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支撑板4上端的阻挡柱9的高度应不能外凸于筒体1的上端开口,这样,可以避免误伤工作人员。位于支撑板4上端的顶板8在重力作用下与支撑板4的上端面相接触;位于支撑板4下端的顶板8则在重力作用下与限位段7相接触。转动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8连接在筒体1的内壁上。

应用时,通过拉拽结构将多余引线部分移动至容纳槽3内,这些引线废料则在自重作用下落入位于支撑板4上端的顶板8上,且位于各个阻挡柱9之间。通过各阻挡柱9对引线废料起到的阻挡作用,可避免引线废料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筒体1外。待上端的引线废料填充满支撑板4上端的容纳空间时,则启动驱动组件5使其驱动支撑板4发生180度的翻转,将之前位于上端的引线废料翻转至下端,在该翻转过程中,顶板8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落入在各个阻挡柱9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使之落入筒体1底部进行收集。当位于支撑板4下端的顶板8在顶出废料过程中,支撑板4的上端可持续地进行收集工作。

本实施例通过各阻挡柱9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引线废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动而散落在筒体1外;通过支撑板4翻转的设计,可对引线废料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通过顶板8的活动设计,可在顶板8的自重下自动将位于各阻挡柱9之间的引线废料顶出。可见,本实施例具有操作简便、收集效率高及运行可靠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10、主动齿轮11及与主动齿轮11啮合的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1套设在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12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的端部上。如此,驱动组件5既可实现对支撑板4翻转的驱动,又可通过主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2间的自锁功能使得支撑板4在翻转后总是能保持水平横向状态。

为阻挡杂质进入驱动组件5内以影响主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2间的配合,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3,所述驱动电机10、所述主动齿轮11和所述从动齿轮12均设置在壳体13内。

优选地,所述筒体1包括翻转段16和容纳段17,容纳段17的顶端与翻转段16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工作人员收集从筒体1底部取出引线废料。容纳段17与翻转段16之间可为螺纹连接,这样便于两者的拆卸。

为避免顶板8脱离出限位件6所包围的区域,优选地,所述限位件6为环状体。

优选地,所述限位段7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14。在引线废料落入顶板时,极有可能移动至限位段7所覆盖的区域内,为避免在该区域内堆积引线废料,则在限位段7上设置有通孔14,它可以在顶板8的下移过程中将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引线废料顶出。若限位件6为环状体时,通孔14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14均匀地分布于限位段7上。

为减少顶板8与限位段7之间的磨损,优选地,所述限位段7于靠近所述顶板8的端面内设置有弹性垫片15。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