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723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就是一种扩大声音的装置,它的功能是增加声能强度并尽可能不失真地传入耳内,因声音的声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人们佩带这种原理的助听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弥补听觉障碍者的听力损失。

现有的大多数助听器音量调节时,采用两个按钮直接控制,音量分阶不够精细,常常由于操作者的操作力度不当,出现声音突然增大或突然减小的现象,刺激使用者的耳朵或影响沟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稳定调节音量且具有较低成本的助听器。

一种助听器,包括电源、麦克风、信号处理电路、听筒及音量控制电路,所述麦克风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听筒连接,所述音量控制电路与所述听筒连接;所述电源用于提供整个电路所需电能;所述麦克风接收环境中的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传送至听筒;所述听筒将信号处理电路传输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信号,并传递至人耳;所述音量控制电路控制听筒输出的音量大小,该音量控制电路包括控制音量输出的音量控制芯片U1及控制音量大小的音量键,所述音量键连接于音量控制芯片U1的端口。

优选的,U1采用AL912型号芯片。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所述麦克风、音量控制电路及听筒分别连接于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的I/O口。

优选的,U2采用BU7150型号芯片。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可切换高低频模式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连接于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的I/O口。

优选的,所述麦克风为高灵敏度话筒咪。

本实用新型用于听障者使用的小型设备,具有如下优点:(1)音量控制采用芯片控制调节,设计简单,通过芯片控制调节运放的增益,以达到稳定调节音量的作用。(2)无需单独的MCU控制,节约成本,电路简洁稳定,实现可靠控制;(3)采用低噪音麦克风及动铁喇叭听筒,声音还原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助听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助听器的电路示意图;一种助听器,包括电源1、麦克风2、信号处理电路3、音量控制电路4及听筒5,麦克风2与信号处理电路3连接,信号处理电路3与听筒5连接,音量控制电路4与听筒5连接。电池1用于提供整个电路所需电能;麦克风2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3;信号处理电路3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传送至听筒4;听筒4将信号处理电路3传输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信号,并传递至人耳;音量控制电路4控制听筒5输出的音量大小,该音量控制电路4包括控制音量输出的音量控制芯片U1及控制音量大小的音量键,音量键连接于音量控制芯片U1的端口。电源1采用低电压纽扣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优点,适用于所述助听器的电源;U1采用型号为AL912的音量控制芯片,该芯片具有低电阻和过流保护等优点。

为了减少噪声影响,提高输出声音的清晰度,麦克风2采用高灵敏度话筒咪,该话筒咪具有低噪音、接收范围广的优点;听筒5采用动铁喇叭,具有不易失真,声音密度大的特点。

信号处理电路3包括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麦克风1、音量控制电路4及听筒5分别连接于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的I/O口。U2采用型号为BU7150的音频放大芯片,该芯片具有消除爆音和保护电路的优点。

为了不同环境的声音效果,信号处理电路3还设置有可切换高低频模式的切换开关S3,切换开关S3连接于高增益集成放大芯片U2的I/O口。该信号处理电路3设置有高频模式及低频模式,全频模式对高低频声音保留完整,低频模式保留低频对高频作衰减。如此,以适合用户不同的听应环境自由选择。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调节音量,音量控制电路4设置有两个音量键,两个音量键分别连接于音量控制芯片U1,两个音量键分别调节声音的增大和减小,并形成调节信号,通过音量控制芯片U1将调节信号传递至听筒5中,再通过听筒5传递至人耳。

本实用新型电路具有如下优点:(1)音量控制采用芯片控制调节,设计简单,通过芯片控制调节运放的增益,以达到稳定调节音量的作用。(2)无需单独的MCU控制,节约成本,电路简洁稳定,实现可靠控制;(3)采用低噪音麦克风及动铁喇叭听筒,声音还原清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