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188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电话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话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座机电话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对公司而言,基本上每一个岗位都需要配备一台座机电话,如此数量之多的座机电话,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因线路故障导致的座机电话无法通讯的问题,维修人员需要电话配线间进行维修;期间还要用座机电话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维修人员只测试座机电话是否能够正常通话,对线路中的信号质量并不检测,进而无法真实地了解到线路中是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话系统,具有能够方便维护人员对电话线路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话系统,包括若干座机电话,每一座机电话均与程控交换机连接;还包括连接于座机电话与程控交换机之间的电话监测装置,所述电话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电话线接口、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A/D转换电路和处理电路,以及用于提供VCC电压的稳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其中一个电话线接口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具有若干锂电池;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电话监测装置的两个电话线接口分别连接到程控交换机和座机电话上;如此,维护人员在使用座机电话时,电话线路的电压值则能够被电压检测电路测量出,并经过AD转换后,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维护人员则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到电话线路的实际情况。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以及放大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流互感器从电话线路中感应出电流,并依次经过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以及放大电路处理后,生成电压检测信号;采用电流互感器,不会对电话线造成影响,进而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与变压器的二次侧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三电阻的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构成了整流电路,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构成了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平滑处理,使其更加稳定、易识别。

优选地,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跟随器和同相放大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压跟随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具有隔离效果,能够避免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信号与同相放大器相互影响,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优选地,还包括电压比较电路和提示电路;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和提示电路与电压检测电路连接,以用于接收并将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向处理电路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处理电路接收并根据所述比较信号控制提示电路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电话线路的电压超过预设值时,进行相应的提示。

优选地,所述处理电路采用单片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单片机成本低廉、扩展性高,一方面能够降低测试系统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路开发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电话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电话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3A为实施例1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结构图;

图3B为实施例1中放大电路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电压比较电路和提示电路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00、电话监测装置;11、壳体;12A、电话线接口;12B、电话线接口;13、电池槽;14、锂电池;110、电压检测电路;111、电压跟随器;112、同相放大器;120、电压比较电路;130、提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电话系统,包括若干座机电话,每一座机电话均通过一个电话监控装置与程控交换机连接。

参照图2,电话监测装置100包括壳体11,壳体11上设置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电话线接口(12A,12B)、显示屏,壳体11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110、A/D转换电路和处理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本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采用单片机,例如AT89C51。

电压检测电路110的输入端与其中一个电话线接口12A连接;壳体11上还设置有电池槽13,电池槽13内具有若干锂电池14;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14连接。本实施例中,稳压电路采用LM4040芯片集成,其输入端与锂电池14连接,并输出稳定的VCC电压。

参照图3A,电压检测电路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互感器CT1、变压器T1、整流滤波电路以及放大电路。其中,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与变压器T1的二次侧并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二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构成了整流电路,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V1;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构成了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平滑处理,使其更加稳定、易识别。

参照图3B,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跟随器111和同相放大器112,用于将上述直流信号V1放大为A/D转换器可识别的直流信号V2。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电话系统,参照图3B、图4,还包括电压比较电路120和提示电路130;电压比较电路120和提示电路130与电压检测电路110连接。

电压比较电路120包括比较器A3和基准电路;基准电路包括串联的两个电阻R5、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VCC电压,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因此,自电阻R5、电阻R6的连接点生成预设值Vref。比较器A3的同相端耦接于电压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以接收直流信号V2,反相端耦接于基准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预设值Vref。

提示电路130包括电阻R7、三极管Q1和蜂鸣器B1;电阻R7的一端与处理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蜂鸣器B1的负极连接;蜂鸣器B1的正极与可充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当直流信号V2高于预设值Vref时,处理电路立即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Vc,控制三极管Q1导通,使得蜂鸣器B1通电进行提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