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83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



背景技术:

通讯管理机也称作DPU或网关,其具有多个下行通讯接口及一个或者多个上行网络接口,相当于前置机即监控计算机,用于将一个变电所内所有的智能监控/保护装置的通讯数据整理汇总后,实施上送上级主站系统(监控中心后台机和DCS),完成遥信、遥测功能。另一方面接收后台机或DCS下达的命令,并转发给变电所内的智能系列单元,完成对厂站内各开关设备的分、合闸远方控制或装置的参数整定,实现遥控和遥调功能。同时还应该配备多个串行接口即便于厂站内的其它智能设备进行通讯。

通讯管理机一般运用于变电所,调度站,通讯管理机通过控制平台控制下行设备,实现遥信,遥测,遥控等信息的采集,将消息反馈回调度中心,然后,控制中心管理员通过消息的处理分析,选择将执行的命令,达到输出调度命令的目标。现有通讯管理机由于外壳设计缺陷,通常只能打开外壳顶部对管理机内部零部件进行拆换,给管理机的组装及更新维修均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应对现有管理机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其通过采用前壳体、后壳体、顶板和底板围构形成可由多个方向打开的管理机之外壳,便于安装和更换管理机内部零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包括有主壳体和可拆卸式安装于主壳体顶部的铝制顶板和安装于主壳体底部的铝制底板,该主壳体包括有彼此可分离式组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该前壳体和后壳体围构形成一容置腔,于该容置腔中安装有一电路板,于电路板上电连接有硬盘,并于主壳体上下边沿分别向容置腔内水平延伸设置有支撑片;该顶板和底板分别对应安装于支撑片上,并于顶板和底板外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散热筋,于顶板内壁上设置有一容置槽,上述硬盘位于该容置槽中,紧贴于容置槽内壁上,并于容置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硬盘固定于容置槽中的固定架,该固定架挡于硬盘外侧,于底板上设置有一导热块,该导热块与上述电路板紧密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于顶板和底板对应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彼此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均呈框形,于后壳体两侧分别向前延伸设置有锁固板,于该锁固板上设置有第一锁固孔,于前壳体后端两侧壁上分别对应第一锁固孔设置有第二锁固孔,锁固板紧贴于前壳体后端两侧壁内侧,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彼此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前端设置有伸出于前壳体外部的VGA接口、复数个网络接口和USB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和底板四周分别设置有斜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前壳体、后壳体、顶板和底板围构形成管理机之外壳,该外壳可以由多个方向打开,便于安装和更换管理机内部零件,相对于传统只能由顶部打开的管理机外壳,该管理机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管理机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管理机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管理机第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管理机第二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前壳体和后壳体分离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壳体 11、前壳体

12、后壳体 121、锁固板

13、第一锁固孔 14、第二锁固孔

15、容置腔 16、支撑片

161、第一固定孔 20、顶板

21、第二固定孔 22、散热筋

23、容置槽 24、固定架

25、斜壁 30、底板

31、第二固定孔 32、散热筋

33、导热块 34、斜壁

40、电路板 41、VGA接口

42、网络接口 43、USB接口

50、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网络管理机,包括有主壳体10和可拆卸式安装于主壳体10顶部的铝制顶板20和安装于主壳体10底部的铝制底板30,其中:

该主壳体10包括有彼此可分离式组合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该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均呈框形,于后壳体12两侧分别向前延伸设置有锁固板121,于该锁固板121上设置有第一锁固孔13,于前壳体11后端两侧壁上分别对应第一锁固孔13设置有第二锁固孔14,锁固板121紧贴于前壳体11后端两侧壁内侧,第一锁固孔13和第二锁固孔14彼此相对应,由螺钉穿过第一锁固孔13和第二锁固孔14将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锁固。

该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围构形成一容置腔15,于该容置腔15中安装有一电路板40,于电路板40上电连接有硬盘50,并于电路板40前端设置有伸出于前壳体11外部的VGA接口41、复数个网络接口42和USB接口43;于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上下边沿分别向容置腔15内水平延伸设置有支撑片16;该顶板20和底板30分别对应安装于支撑片16上,于支撑片16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61,于上述顶板20和底板30对应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31,第一固定孔161与第二固定孔21、31彼此相对应,由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161和第二固定孔21、31将顶板20和底板30固定于主壳体10上。

此外,于顶板20和底板30外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散热筋22 、32,于顶板20内壁上设置有一容置槽23,上述硬盘50位于该容置槽23中,紧贴于容置槽23内壁上,并于容置槽23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硬盘50固定于容置槽23中的固定架24,该固定架24挡于硬盘50外侧,于底板30上设置有一导热块33,该导热块33与上述电路板40紧密接触,顶板20吸收硬盘50产生的热量后由其外壁上的散热筋22进行散发,底板30上的导热块33吸收电路板40上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由其外壁上的散热筋32进行散发,从而,使管理机工作更加稳定;另外,于顶板20和底板30四周分别设置有装饰用斜壁25 、34。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采用前壳体、后壳体、顶板和底板围构形成管理机之外壳,该外壳可以由多个方向打开,便于安装和更换管理机内部零件,相对于传统只能由顶部打开的管理机外壳,该管理机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