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输入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多功能操作体以及摄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459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操作输入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多功能操作体以及摄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操作输入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多功能操作体以及摄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摄像装置以及包含摄像装置的摄像系统的高画质化以及小型轻量化不断发展,能够在以往不能摄像的条件下、环境下进行拍摄,用途变得广泛。例如,搭载于远程操作机器人、无人机等的摄像装置被用作在人不能进入的场所、以人不能拍摄的角度通过远程操作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的用途。

在这种需要远程操作的用途中,摄像装置、操作摄像装置以及搭载摄像装置的移动体等的操作输入装置、以及显示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以能够有线或无线地进行通信的状态隔离配置。

专利文献1记载有一种视频一体型摄像机,其为将用于通过无线远程操作摄像装置的操作输入装置和显示摄像装置的拍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隔离的摄像系统。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系统在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面设置作为凹部的装配部,使图像显示装置在该装配部将装卸自如,由此,以使操作输入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成为一体的状态,或以使两者分开的状态进行使用。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能够根据远程操作的利用方式选择使操作输入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成为一体的状态和分开的状态。例如,通过将操作输入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作为便携式装置而一体化,从而操作者能够以站立姿势同时进行远程操作和图像观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459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显示设备以相同的图像显示尺寸比较时,轻量薄型化不断发展,耗电量也不断降低。由此,便携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进行大画面化。相反,通过输入设备、信号处理设备的集成化、高密度化,操作输入装置的小型化不断发展。

另外,由于摄像系统的用途向商用扩大,因此要求做成与商用对应的摄像系统。即,商用的摄像系统要更高的可靠性。例如,要求具有较高的掉落强度从而难以损坏的框体构造、良好的耐环境性(防水、防滴漏以及防尘)等。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摄像装置的远程拍摄且能够得到较高的可靠性的操作输入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多功能操作体以及摄像系统。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操作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操作件,设于上述框体的第一面,且在远程操作摄像装置时进行操作;信号授受部,设于上述框体的与上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面,且在与上述摄像装置之间进行信号的授受;第一电连接部,安装于上述框体的上述第一面或与上述第一面朝向相同方向的面,且将经由上述信号授受部接收到的来自上述摄像装置的信号输出至外部;以及一对卡合片,出没自如地设于与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双方连接的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中的隔着上述操作件对置的位置。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收纳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主体部,与上述显示部形成为一体;收纳部,在上述主体部的与上述显示部的图像显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为凹部,且收纳具有框体的装置;开口部,形成于上述主体部,且连通上述收纳部的空间和上述图像显示侧的空间;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上述收纳部的底壁,且用于输入在上述图像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信号;以及一对卡合板,设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收纳部的缘部的隔着上述开口部的位置。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体,将上述的操作输入装置和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一体化,且能够进行摄像装置的远程操作和上述摄像装置的拍摄图像的显示,上述多功能操作体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输入装置收纳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主体部的上述收纳部,上述操作输入装置的上述操作件穿过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图像显示侧的空间突出,上述第一电连接部连接于上述第二电连接部,上述一对卡合片卡合于上述一对卡合板,从而上述操作输入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被一体化。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四方案,提供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摄像装置;操作输入装置,具有用于远程操作上述摄像装置的操作件和用于输出上述摄像装置的拍摄图像的图像信号的第一电连接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经由上述第一电连接部接收从上述摄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且具有显示基于上述图像信号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收纳上述图像显示设备;主体部,与上述显示部形成为一体;收纳部,在上述主体部的与上述显示部的图像显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为凹部,且收纳上述操作输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开口部,形成于上述主体部,且连通上述收纳部的空间和上述图像显示侧的空间;以及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上述收纳部的底壁,且用于输入上述图像信号,上述操作输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上述收纳部,上述操作件穿过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图像显示侧的空间突出,上述第一电连接部连接于上述第二电连接部,上述操作输入装置和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能够进行上述摄像装置的远程操作和上述摄像装置的拍摄图像的显示的多功能操作体。

根据实施方式的操作输入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多功能操作体以及摄像系统,能够起到得到较高的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摄像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像系统sy的第一方案的图。

图2是表示摄像系统sy的第二方案的图。

图3是表示摄像系统sy的第三方案的图。

图4是表示摄像系统sy的第四方案的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操作输入装置的实施例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31的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多功能操作体的实施例的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能够连接于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中继配件61的图。

图9是表示能够连接于图像显示装置31的转接器51的图。

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91的图。

图11是表示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操作输入装置11装配有中继配件61的输入操作体83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多功能操作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图像显示装置91装配有转接器51的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电气结构的块图。

图16是表示中继配件61以及转接器51的电气结构的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摄像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像系统sy进行说明。摄像系统sy以有线地远程操作后述的摄像机装置的结构为例子。摄像系统sy根据组合的部件以及其组合方法不同而成为四个不同的方案的摄像系统sy1~sy4。首先,对摄像系统sy1~sy4各自的概略性的方案进行说明。

<摄像系统sy1>

如图1的(a)以及(b)所示,摄像系统sy1构成为,包含:作为对拍摄对象e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的摄像机装置71;与摄像机装置71之间通过摄像机电缆cb1连接,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的操作输入装置11;以及显示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31。

摄像机装置71具有包含物镜的光学系统和将通过光学系统成像的来自拍摄对象e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均未图示)。另外,为了在暗处拍摄,摄像机装置71也可以具有利用led等发光元件对拍摄对象e进行照明的照明部。

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经由摄像机电缆cb1供给至操作输入装置11。摄像机装置71的焦点位置、变焦、光圈等光学上的调整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1进行远程操作。

在摄像机装置71具备使光轴移动自如的驱动器(未图示)的情况下,操作输入装置1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电气地远程控制驱动器的动作。在摄像机装置71利用电线等使光轴机械地移动自如的情况下,操作输入装置11也可以构成为,在与摄像机电缆cb1连通的电线的另一端侧,机械地推、拉摄像机装置71的光轴移动部件,从而能够远程操作光轴移动。在摄像机装置71装配于机器人等移动体的情况下,操作输入装置1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电气地远程操作移动体的驱动器。

为了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或移动体,在操作输入装置11设有操作件11a。操作件11a的种类没有限定。如图5所示,操作件11a例如为操纵杆11a1以及按钮组11a3。按钮组11a3也可以是以90°间隔沿周向配置的所谓的十字键。

如图6所示,图像显示装置31是能够以3~5英寸左右的画面尺寸观察图像的能够手持的所谓的便携式的监视器。图像显示装置31具有:收纳液晶设备等3~5英寸左右的板状的图像显示设备,能够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部31a;以及与显示部31a形成为一体的作为框体的主体部31b。

如图1的(a)或图6的(c)所示,主体部31b具有从图像显示装置31的后表面侧装卸自如地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的收纳部31b1。后表面是显示部31a的与显示面(前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如图1的(b)所示,当将操作输入装置11收纳于收纳部31b1时,图6的(c)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31的电连接部31c2和图5的(a)所示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电气地以及机械地连接。由此,构成图1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31和操作输入装置11一体化的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

此时,作为操作输入装置11的操作件11a的操纵杆11a1穿过主体部31b,向观察图像的前方侧突出而露出,能够进行与操作输入装置11单体相同的操作。

在主体部31b装卸自如地装配电池bt。电池bt向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供给电力。另外,电池bt还经由摄像机电缆cb1向摄像机装置71供给电力。

操作者能够在与摄像机装置71隔离的位置通过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图像显示装置31观察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拍摄对象e的图像。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至少能够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操作者能够一边手持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一边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操作图像显示装置31以及观察显示部31a的图像。

<摄像系统sy2>

如图2的(a)以及(b)所示,摄像系统sy2包含:对拍摄对象e进行拍摄的摄像机装置71;以及与摄像机装置71之间通过摄像机电缆cb1连接,并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的操作输入装置11。另外,摄像系统sy2包含:在操作输入装置11装卸自如的中继配件61;连接于在一端侧连接有中继配件61的中继电缆cb2的另一端侧的转接器51;以及便携式的图像显示装置31。

摄像系统sy2与摄像系统sy1的不同结构点在于,不将操作输入装置11和图像显示装置31一体化,而通过中继电缆cb2和安装于其两端的中继配件61以及转接器51连接操作输入装置11和图像显示装置31。

如图2的(a)所示,中继配件61安装于操作输入装置11。另外,转接器51收纳于图像显示装置31的收纳部31b1。由此,如图2的(b)所示,构成中继配件61和操作输入装置11一体化的输入操作体83。另外,构成转接器51和图像显示装置31一体化的便携式图像显示体82。

装配于图像显示装置31的电池bt向便携式图像显示体82供给电力。另外,电池bt经由中继电缆cb2向输入操作体83供给电力。另外,电池bt经由中继电缆cb2、输入操作体83以及摄像机电缆cb1向摄像机装置71供给电力。

摄像机装置71能够被输入操作体83远程操作。能够在与输入操作体83不同的位置,在便携式图像显示体82观察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

<摄像系统sy3>

如图3的(a)以及(b)所示,摄像系统sy3构成为包含:对拍摄对象e进行拍摄的摄像机装置71;与摄像机装置71之间通过摄像机电缆cb1连接,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的操作输入装置11;以及显示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91。

图像显示装置91具有例如6~15英寸左右的画面尺寸,作为放置于例如桌子上使用的所谓的固定式监视器发挥作用。

摄像系统sy3与摄像系统sy1的不同结构点在于,不使用便携式的图像显示装置31,而使用固定式的图像显示装置91。

如图10的(a)以及(c)所示,图像显示装置91具备:使用液晶设备等6~15英寸左右的板状的图像显示设备91b1,能够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部91b;支撑显示部91b的框体91k;以及为了搬运框体91k而且以能够倾斜载置于桌子等的方式设置的手柄91a。

如图3的(a)或图10的(c)所示,框体91k具有从图像显示装置91的后表面侧装卸自如地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的收纳部91d。后表面是显示部91b的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如图3的(b)所示,当将操作输入装置11收纳于收纳部91d时,图10的(c)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91的电连接部91d3和图5的(a)所示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电气地以及机械地连接。由此,构成图13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91和操作输入装置11一体化的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

此时,作为操作输入装置11的操作件11a的操纵杆11a1穿过框体91k,向观察图像的前方侧突出而露出,能够进行与操作输入装置11单体相同的操作。

如图10的(a)及(c)所示,在框体91k设有具有电池插座91d5的插座部91d4。相对于电池插座91d5装卸自如地装配电池bt。电池bt向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供给电力,且经由摄像机电缆cb1向摄像机装置71供给电力。

根据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操作者能够在与摄像机装置71隔离的位置通过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的图像显示装置91观察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1至少能够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操作者能够将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载置于例如桌子上,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操作图像显示装置91以及观察显示部91b的图像。

<摄像系统sy4>

图4的(a)以及(b)所示的摄像系统sy4包含:掉拍摄对象e进行拍摄的摄像机装置71;以及与摄像机装置71之间通过摄像机电缆cb1连接,且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的操作输入装置11。摄像系统sy4还包含:在操作输入装置11装卸自如的中继配件61;连接于在一端侧连接有中继配件61的中继电缆cb2的另一端侧的转接器51;以及固定式的图像显示装置91。

摄像系统sy4与摄像系统sy3的不同结构点在于,不将操作输入装置11和图像显示装置91一体化,而通过中继电缆cb2和安装于其两端的中继配件61以及转接器51连接操作输入装置11和图像显示装置91。

如图4的(a)所示,中继配件61安装于操作输入装置11。另外,转接器51收纳于图像显示装置91的收纳部91d。由此,如图4的(b)所示,构成中继配件61和操作输入装置11一体化的输入操作体83。另外,构成转接器51和图像显示装置91一体化的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

图像显示装置91的电池bt向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供给电力,且经由中继电缆cb2向输入操作体83供给电力。另外,电池bt经由中继电缆cb2、输入操作体83以及摄像机电缆cb1向摄像机装置71供给电力。

摄像机装置71能够被输入操作体83远程操作。另外,能够在与输入操作体83不同的位置,在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观察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

接下来,详细叙述构成摄像系统sy1~sy4的各部件。

(操作输入装置11)

图5表示操作输入装置11。图5中,(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c)为后视图,(d)为仰视图。图5的(a)~(d)中,用箭头示出了左右前后上下各方向。

操作输入装置11具有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棱柱形的框体11k。框体11k通过耐冲击性高的树脂的成形或金属的压铸而形成。该例子中,框体11k形成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

框体11k具有下部侧的基部11ka和向上部侧的分别向左右方向扩张的宽度扩大部11kb。就框体11k的前表面11k2而言,宽度扩大部11kb位于比基部11ka靠前方侧,做成台阶状。以下的说明中,将基部11ka和宽度扩大部11kb的前表面双方作为前表面11k2进行说明。

摄像机电缆cb1作为信号授受部从框体11k的上表面11k1伸出。在框体11k的宽度扩大部11kb的前表面11k2配置有操作件11a。前表面11k2是与设有摄像机电缆cb1的上表面11k1连接的面。该例子中,操作件11a具有:具有向前方突出的操作杆11a2的操纵杆11a1;设于操纵杆11a1的下方的按钮组11a3。该例子中,按钮组11a3是在左右方向上隔离配置的两个钮。

操纵杆11a1以及按钮组11a3与框体11k之间做成密封结构,以使水、尘埃不能进入内部。

在框体11k的基部11ka的前表面11k2安装有作为连接器的电连接部11b。电连接部11b具有多个电触点p2。在前表面11k2,以一部分从表面突出的方式嵌入有包围电连接部11b并为了防水而由橡胶等形成的密封圈11c。

在基部11ka的前表面11k2的电连接部11b的下方侧设有用于安装中继配件61的内螺纹部11d。在框体11k的左侧面11k3以及右侧面11k4,分别突出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隔离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导向肋11e。

在宽度扩大部11kb的左侧面11k3以及右侧面11k4的后部分别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出入的出没自如的卡合片11f。左侧面11k3以及右侧面11k4均是与前表面11k2以及上表面11k1双方连接的面。

设置卡合片11f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是与操纵杆11a1的操作杆11a2对应的位置。卡合片11f被配设于框体11k的内部的压缩弹簧(未图示)向外侧施力,且在自然状态下突出。在卡合片11f的前端面的前后方向的端部棱线实施了c倒角。

如图5的(c)所示,在框体11k的宽度扩大部11kb的后表面11k5,在与卡合片11f对应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隔离地设有向箭头dra方向移动自如的一对手指板11g。手指板11g连结于卡合片11f。通过使手指板11g抵抗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向框体11k的内侧方向(箭头dra方向)移动,能够将卡合片11f收纳于框体11k内。

如图5的(a)及(d)所示,在框体11k的下表面11k6的前部以通过压缩弹簧(未图示)通常成为突出状态的方式设有出没自如的锁定片11h。锁定片11h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端的一对棱线实施了c倒角,且在与对象部件的卡合以及卡合脱离中被引导,以便顺畅地转换成没入状态。

操作者用手握住框体11k的基部11ka,用手指操作操作件11a,从而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在框体11k,自上侧起依次配设有摄像机电缆cb1、操作件11a、电连接部11b。因此,在操作姿势下,若如该例一样,摄像机电缆cb1从上表面11k1伸出,则与从其它面伸出的情况相比,摄像机电缆cb1不会妨碍操作件11a的操作,而且,视觉上摄像机装置71也位于伸出方向的前方,容易进行操作,因此较为优选。

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气结构的块图包含于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块图中,在图15中示出。

如图15所示,操作输入装置11具有控制部ct11,通过从外部(例如从电池bt)向电连接部11b供给电力,能够进行动作。当操作者操作操作件11a时,操作信号输入控制部ct11,从控制部ct11将基于操作的操作信息通过电连接部11b以及摄像机电缆cb1输出至外部。

控制部ct11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等进行判断。在该情况下,控制部ct11对经由摄像机电缆cb1从外部传来而接收到的信号(图像信号,驱动器的反馈信号等)适当进行选择以及处理,并从电连接部11b输出。

(图像显示装置31)

图6表示图像显示装置31。图6中,(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c)为后视图。图6的(a)~(c)中用箭头示出了左右前后上下各方向。

图像显示装置31具有:作为框体,且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的主体部31b;以及与主体部31b的上部连接,相对于主体部31b向斜前方倾斜延伸并,且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主体部31b宽的显示部31a。

显示部31a收纳使用了例如液晶等的薄板状的图像显示设备31a1(参照图7)以及其驱动部31a4,且形成有使其显示面除框部以外露出的窗部31a2。窗部31a2作为画面尺寸做成例如4.5英寸。主体部31b通过耐冲击性高的树脂的成形或金属的压铸而形成。

如图6的(c)所示,在主体部31b形成有作为凹部的收纳部31b1,从主体部31b的后方侧装卸自如地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以及转接器51(详细后述)的至少前部侧。收纳部31b1作为内壁面31e具有除后方侧以外的上表面31e1、下表面31e2、左表面31e3、右表面31e4以及前表面31e5这五个面。

图7示出了在收纳部31b1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构成了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状态下的在s7-s7位置的剖视图。另外,图11示出了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外观立体图。

在主体部31b的前表面31k1,在与收纳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操纵杆11a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31b3。开口部31b3连通收纳部31b1的空间和成为前面侧的图像显示侧的空间。另外,在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按钮组11a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31b4。在开口部31b4嵌入有由橡胶等形成且柔软的推座31b5。

如图6的(c)及图7所示,在主体部31b的下部安装有电池插座31c。设于电池插座31c的上表面,且装卸自如地装配电池bt的插座部31c1在卸下电池bt的状态下,从形成于主体部31b的上下较长的矩形的长孔31b6向外部露出。

在电池插座31c的下表面即收纳部31b1的底壁面设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连接的作为连接器的电连接部31c2。电连接部31c2具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的多个电触点p2对应的多个电触点p1。

在主体部31b的后方侧端部的左侧面31k2以及右侧面31k3附近分别安装有向后方突出的卡合板31d。换言之,在收纳部31b1的缘部的隔着开口部31b3的位置,向后方突出地设有一对卡合板31d。卡合板31d由例如金属板材形成。

在各卡合板31d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31d1。在操作输入装置11被收纳于收纳部31b1时,使卡合片11f卡合于长孔31d1。

在收纳部31b1的下壁面31k的前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凹部31b8。被收纳于收纳部31b1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锁定片11h嵌合脱离自如地卡合于凹部31b8。在收纳部31b1的左右侧面形成有凹部31b7,在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时,供导向肋11e卡合而进行收纳的引导,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显示部31a的主体部31b侧的部分形成有切槽部31a3,用于防止与收纳于收纳部31b1的操作输入装置11的摄像机电缆cb1的干扰。

表示图像显示装置31的电气结构的块图包含于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块图,并示于图15。

图像显示装置31能够以装配于电池插座31c的插座部31c1的电池bt为电源,在图像显示设备31a1显示由来自电连接部31c2的图像信号生成的图像。

如上述,能够在收纳部31b1装卸自如地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具体而言,从图像显示装置31的后方侧,使导向肋11e卡合于凹部31b7,能够在该状态下使操作输入装置11的直接向前方移动。此时,操作输入装置11的锁定片11h被收纳部31b1的下表面31e2按压而被按入,成为没入状态,因此不会妨碍操作输入装置11的插入。

当将操作输入装置11按入且插入进行预定距离时,卡合片11f抵接于卡合板31d。对卡合片11f的前端面的前后方向的端部棱线实施了c倒角,因此,被该c倒角导向的卡合片11f抵抗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向没入框体11k内的方向移动,操作输入装置11可以进行插入。进一步地,当将操作输入装置11按入时,卡合片11f到达卡合板31d的长孔31d1,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而与长孔31d1卡合,进行定位和锁定。

即,在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时,通过将操作输入装置11向前方按入,装配自动地完成且成为锁定状态。在该装配状态下,密封圈11c压瘪预定量,电连接部分成为密封状态。

在拆卸操作输入装置11时,操作者用手指使一对手指板11g互相接近。由此,卡合片11f没入于框体11k内,解除卡合片11f与卡合板31d的卡合,能够将操作输入装置11从图像显示装置31拆卸。当解除卡合片11f与卡合板31d的卡合时,通过密封圈11c的压缩反作用力,操作输入装置11自然而然地向后方侧移动。由此,操作输入装置11的拆卸变得更容易。

在操作输入装置11被装配于图像显示装置31的状态下,收纳部31b1的五个内壁面31e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框体11k的除后表面11k5以外的五个外壁面对置。收纳部31b1的上表面31e1、下表面31e2、左表面31e3以及右表面31e4分别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上表面11k1、下表面11k6、左侧面11k3以及右侧面11k4接触或具有微小间隙地对置。

而且,通过卡合片11f与卡合板31d的卡合,框体11k的前表面11k2将密封圈11c压瘪,并且按压收纳部31b1的前表面31e5。

由此,被收纳装配于收纳部31b1的操作输入装置11在前后左右上下的任一方向上均不能实质上地移动,与图像显示装置31牢固地一体化,构成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

在该装配状态下,操作输入装置11侧的电连接部11b和图像显示装置31侧的电连接部31c2经由电触点p2以及p1电连接。另外,在装配状态下,密封圈11c在框体11k的前表面11k2与收纳部31b1的前表面31e5之间被压瘪。

由此,电连接部分位于利用密封圈11c与外部隔绝了的密闭空间内,阻止来自外部的水、水滴、尘埃等进入电连接部分。

另外,在装配状态下,操作输入装置11的操纵杆11a1穿过主体部31b的开口部31b3,向前方侧即图像显示侧突出而露出,操作者能够从前方侧直接进行操作。按钮组11a3位于与推座31b5对应的位置,通过利用手指按压推座31b5,能够从前方侧进行操作。

如图15所示,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中,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电连接部31c2的连接(触点p2与触点p1的连接),电池bt的电力供给至操作输入装置11侧。另外,经由摄像机电缆cb1传来的来自摄像机装置71的图像信号从操作输入装置11侧传递至控制部ct31,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经由驱动部31a4而在图像显示设备31a1显示。

由此,根据在图像显示装置31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而构成的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操作者能够一边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一边观察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

(中继配件61)

图8表示中继配件61。图8中,(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一部分截面),(c)为后视图。图8的(a)~(c)中,与操作输入装置11对应地用箭头示出了左右前后上下各方向。

中继配件61能够装配于操作输入装置11(参照图2)。中继配件61具有在侧视视野中成为l字形状的框体61k。在框体61k以能够从前表面61k1侧用手指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在前端具有外螺纹部的外螺纹旋钮61a。在将中继配件61装配于操作输入装置11时,能够使外螺纹旋钮61a的外螺纹部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内螺纹部11d螺纹结合而紧固。

在框体61k的后表面61k2安装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连接的作为连接器的电连接部61b。中继电缆cb2从框体61k的下表面61k3伸出。

若使具有l字形状的中继配件61抵接于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下表面11k6和前表面11k2,并使外螺纹旋钮61a与内螺纹部11d螺纹结合而紧固,则构成将中继配件61装配于操作输入装置11的输入操作体83。图12是输入操作体83的外观立体图。

中继配件61具有能够用手握住的外形形状,且具有作为能够利用手把持的把手的功能。中继配件61由表面部件难以滑动的材质或形状形成。由此,容易用手保持输入操作体83,操作性提高。

输入操作体83中,电连接部61b连接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经由中继电缆cb2供给的来自电池bt的电力输送至操作输入装置11。另外,图像信号等从操作输入装置11经由中继电缆cb2输出。

(转接器51)

图9表示转接器51。图9中,(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图9的(a)以及(b)中,用箭头示出了左右前后上下各方向。转接器51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不同点在于,未设置操作件11a,以及代替摄像机电缆cb1,从框体51k的后表面51k5而非上表面引出中继电缆cb2。

图16表示通过中继电缆cb2连接的转接器51和中继配件61的电气块图。图16中的触点p1以及p2分别与图15的触点p1(p3)以及p2对应。

转接器51具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相同形状(相同部件)的框体51k。在框体51k的前表面51k1安装有堵塞操作输入装置11的除去了操纵杆11a1的部分的孔的盖51a。另外,转接器51具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相同的电连接部51b和包围电连接部51b的密封圈51c。在框体51k的后表面51k5,从其大致中央部引出中继电缆cb2。

转接器51为与操作输入装置11相同的构造,能够收纳装配于图像显示装置31以及图像显示装置91的收纳部31b1以及收纳部91d。利用图像显示装置31和装配于图像显示装置31的转接器51,构成图2的(b)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显示体82。利用图像显示装置91和装配于图像显示装置91的转接器51,构成图4的(b)所示的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

(图像显示装置91)

图像显示装置91为相对于便携式的图像显示装置31不同的方式,成为固定式。图10表示图像显示装置91。图10中,(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c)为后视图。图10的(a)~(c)中,用箭头示出了左右前后上下各方向。

图像显示装置91具有:后方侧开放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短的扁平的箱状的框体91k;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cl1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框体91k的左右侧面的u字状的手柄91a。框体91k支撑例如使用了液晶等的薄板状的图像显示设备91b1,通过前面侧的窗部91c能够从前方侧观察其画面91b2。窗部91c作为画面尺寸做成例如10英寸。

在框体91k,作为凹部形成有从主体部31b的后方侧装卸自如地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以及转接器51的任一个的收纳部91d。收纳部91d以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收纳部31b1相同的形状形成,操作输入装置11以及转接器51通过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情况相同的构造进行装卸。

即,收纳部91d具有开口部91d1、推座91d2以及插座部91d4。详细而言,在操作输入装置11被收纳装配于收纳部91d的状态下,操纵杆11a1穿过开口部91d1向前方侧即图像显示侧突出而露出。

推座91d2设于与按钮组11a3对应的位置,经由推座91d2能够操作按钮组11a3。

另外,插座部91d4在后表面侧具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连接的作为连接器的电连接部91d3。在插座部91d4的前表面侧设置电池插座91d5,使电池bt装卸自如。电连接部91d3具有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的多个电触点p2对应的多个电触点p3。

通过在收纳部91d收纳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从而构成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图13是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3所示,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中,操纵杆11a1从框体91k的开口部91d1向前方突出,能够从前方侧直接进行操作。按钮组11a3位于与推座91d2对应的位置,能够经由推座91d2从前方侧进行操作。

另外,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连接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和图像显示装置91的电连接部91d3,电池bt的电力供给至操作输入装置11侧,摄像机装置71的图像信号从操作输入装置11侧传递至图像显示装置91侧。

表示图像显示装置91的电气结构的块图在图15中用括号内的符号表示。即,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中,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1的电连接部11b与图像显示装置91的电连接部91d3的连接,电池bt的电力供给至操作输入装置11侧。经由摄像机电缆cb1传来的来自摄像机装置71的图像信号从操作输入装置11侧传递至控制部ct91,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经由驱动部91b3而在图像显示设备91b1显示。

由此,根据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操作者能够一边利用操作件11a远程操作摄像机装置71,一边通过图像显示装置91的较大的画面观察由摄像机装置71拍摄到的图像。

另外,通过在收纳部91d收纳装配转接器51,构成图4的(b)所示的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图14是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的外观立体图。

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中,在图13所示的固定式多功能操作体84中操纵杆11a1突出的部分,代替操纵杆11a1,露出转接器51的盖51a。另外,没有与推座91d2对应的按钮组11a3。因此,根据固定式图像显示体85,操作者不能进行摄像机装置71的远程操作,能够在以较大的画面观察经由中继电缆cb2传来的来自摄像机装置71的图像信号的图像。

以上详细叙述的操作输入装置11、图像显示装置31以及91、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以及摄像系统sy具有以下特征。

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不是在操作输入装置11装配图像显示装置31而构成,而是在图像显示装置31收纳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而构成。另外,操作输入装置11的框体11k形成为将横截面形状做成矩形形状。

操作输入装置11向图像显示装置31的收纳方案中,图像显示装置31的收纳部31b1以包围的方式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中的除后表面11k5以外的前表面11k2以及四个侧面(上表面11k1,左侧面11k3,右侧面11k4以及下表面11k6),操作输入装置11大致被图像显示装置31包含。由此,将图像显示装置31和操作输入装置11一体化的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得到坚固且较高的掉落强度。

另外,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通过在图像显示装置31收纳操作输入装置11而构成,因此,即使图像显示装置31具有大画面的图像显示设备,成为比操作输入装置11大的框体,也能够做成为难以损坏的一体框体构造。

而且,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在与施加操作者的手指的力的操纵杆11a1对应的上下方向位置设定有操作输入装置11和图像显示装置31的卡合板31d和卡合片11f的卡合位置。

由此,即使通过操作者对操纵杆11a1的操作向从收纳部31b1拆除操作输入装置11的方向即后方按压操作杆11a2,也不会产生力矩,能够利用卡合板31d和卡合片11f承受力。因此,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不存在由于远程操作而解除图像显示装置31与操作输入装置11的装配的问题,能够得到较高的可靠性。

便携式的图像显示装置31通过从与具有操作面以及画面的一侧(前表面侧)相反的一侧(后表面侧)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而一体化。由此,从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上表面引出的摄像机电缆cb1在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时不会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显示部31a干涉。因此,容易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

另外,在图像显示装置31收纳装配操作输入装置11而成的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相对于显示部31a在后侧引出摄像机电缆cb1。由此,摄像机电缆cb1不会妨碍图像观察。因此,操作者能够良好地进行图像观察。

另外,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中,操作输入装置11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边界部分即间隙处于后表面侧,不在前表面露出。由此,在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使用状态下,雨或尘埃难以从操作输入装置11与图像显示装置31的间隙进入。因此,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能够发挥良好的耐环境性,且可靠性高。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形。

上述的摄像系统sy是有线地进行远程操作的例子,但也可以不通过有线的摄像机电缆cb1而无线地进行操作输入装置11与摄像机装置71之间的通信。在该情况下,与电池bt不同地在摄像机装置71侧设置摄像机装置71的电源。在无线地进行远程操作的情况下,容易应用至无人机、移动体。

无线通信例如只要在操作输入装置11的上表面设置红外光授受装置作为信号授受部,能够在与设于摄像机装置71侧的红外光授受装置之间进行光通信即可。在该情况下,也使操作输入装置11从图像显示装置31的后表面侧进行收纳装配。在图像显示装置31的显示部31a的后表面侧与红外光的光路干涉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切槽部31a3,以避免该干涉。

由此,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红外光的光路不会被图像显示装置31的显示部31a遮挡。因此,容易设计便携式多功能操作体81,且便于使用。

操作输入装置11的框体11k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具有宽度扩大部11kb的形状。也包含整体形成为仅基部11ka的大致长方体状。另外,框体11k的前表面11k2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在上部和下部具有前后方向的台阶的情况。也可以前表面11k2整体为平坦的框体11k。

因此,电连接部11b在前表面11k2具有高度差的情况下,与操作件11a安装于朝向相同方向的面,在前表面11k2为平坦的情况下,与操作件11a安装于相同的面。

摄像系统sy也可以根据用途而变形为最佳的方案。例如,在观察发动机的旋转状态等接近热源使用摄像系统sy的情况下,可以赋予耐热性而构成。

在将摄像系统sy用于较暗的场所的情况下,可以在操作输入装置11侧具备光源,并且在摄像机电缆cb1内通过引导来自光源的光的光纤,能够从摄像机装置71向拍摄对象照明。

另外,在昆虫或动物的生态观察中,也可以在摄像机装置71设置红外线传感器等传感器,控制控制部ct11,以便在传感器检测到昆虫、动物接近摄像机装置71后开始拍摄。

也可以构成为,将摄像机装置71构成为与摄像机电缆cb1大致相同直径,并且将摄像机电缆cb1做成柔性的,而且利用操作输入装置11可改变前端的摄像机装置71的方向,从而能够将摄像系统sy用作所谓的工业用内窥镜。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利用摄像装置对拍摄对象进行远程拍摄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