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06340发布日期:2018-08-04 16: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叠加传输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自第4代(4G)通信系统商业化以来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发展改进5代(5G)通信系统或准5G(pre-5G)通信系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中。为此,5G通信系统或pre-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为得到高数据传输率,正在考虑在超高频(mmWave)段(例如60GHz频带)中实施5G通信系统。在5G通信系统中,诸如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和大规模天线之类的技术正在被讨论以降低超高频段中的传输通道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而且,在5G通信系统中,诸如演进小小区、增强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干扰消除之类的技术正被开发以改进系统网络。另外,5G系统已带来了诸如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以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之类的增强编码调制(ACM)方案以及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之类的增强接入技术的发展。同时,互联网已从人产生和使用信息的面向人的连接网络演化为分布式组件(诸如物体)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oT)。万物互联(IoE)技术可以是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经由与云服务器的连接而相结合的示例。为实现IoT,需要诸如传感器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实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之类的技术因素,因此,正在进行对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机器类型通信(MTC)等之类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以用于物体之间的互联。在IoT环境中,经由收集和分析在连接物体中产生的数据,可提供创造人类生活新价值的智慧互联网技术(IT)服务。经由传统信息技术(IT)和各种工业之间的汇聚,IoT可应用到诸如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或互连汽车、智能电网、卫生保健、智能家庭应用、高技术医疗服务等之类的领域。相应地,正在进行将5G通信应用于IoT网络的各种尝试。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M2M通信、MTC等之类的5G通信技术正通过诸如波束形成、MIMO和阵列天线之类的方案来实现。将云RAN用作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是5G技术和IoT技术的融合的示例。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通常,在无线通信环境下的IoT/MTC系统中,大量设备保持连接,并且定期或者偶尔并行发送分组。为此,期望能够满足低功率消耗和低延迟的接入技术。该接入技术可包括在LTE中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在IEEE802.11系列中使用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然而,当在IoT/MTC系统中RACH或者CSMA被用作接入技术时,可能不能满足低功率消耗和低延迟。因此,需要能够在基于叠加传输技术发送数据的系统中满足低功率消耗和低延迟的接入技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其装置,以避免在设备基于叠加传输来传输数据时由于叠加传输而引起的干扰。而且,考虑到超高频段中传输通道损失比较高,超高频(mmWave)段中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需要使用预定波束用于信号发送和接收。为此,终端可基于在执行与基站的接入过程之前所接收到的信号获得与基站相关的最优波束信息。例如,终端接收和测量从基站经基站的每一发送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可基于测量结果确定该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该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根据实施例,除同步信号外,终端接收和测量从基站经基站的每一发送波束发送的波束形成参考信号,可确定该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该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以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之后,为便于描述,由该终端所确定的、与该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该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相关的信息被称为最优传输波束信息。反之,基站并不了解与尝试接入的终端相关的最优波束信息,因此,基站可能没有配置该基站的波束和该终端的波束以用于从该终端接收接入信号。因此,在超高频段中,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可能需要基站获取终端的波束信息的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通过该方法和装置,基站可选择用于与终端的接入过程的资源区域,并向该终端发送所选择的资源区域信息,从而基站和终端可在基站和终端之间使用所期望的波束执行数据发送/接收。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执行数据的叠加传输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叠加传输的控制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获取所选资源;基于获取的所选资源,依据所述叠加传输在前导码传输区域内发送前导码序列;依据所述叠加传输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使用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数据。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一种执行数据叠加传输的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于叠加传输的控制信息并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获取所选资源;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所述叠加传输在前导码传输区域中,基于获取的所选资源发送前导码序列,并依据所述叠加传输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使用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数据。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基于叠加传输接收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叠加传输在前导码传输区域中接收前导码序列;从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获取用于发送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的所选资源,从多条先前设置的控制信息中选择与获取的所选资源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使用获取的所选资源、依据所述叠加传输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的数据;使用所选择的控制信息解码所接收的数据。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一种基于叠加传输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可包括:通信模块,被配置以依据叠加传输在前导传输区域中接收前导码序列,并依据叠加传输在数据叠加区域中接收数据;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获取用于发送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的所选资源;从多条先前设置的控制信息中选择与获取的所选资源对应的控制信息;并使用所选择的控制信息解码所接收的数据。有益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可避免由于在叠加传输期间传输资源的使用效率低而引起的干扰,并增加可支持的最大设备数。通过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接入过程中使用所期望的波束,可减轻发生在超高频段中的高通道损耗。附图说明从下列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叠加传输方案的图;图2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叠加传输的处理过程的图;图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执行数据的叠加传输的发送设备的方框图;图4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叠加传输接收数据的接收设备的方框图;图5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图6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匹配的示例的图;图7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图8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图9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图10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1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2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4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关于设置时间偏移的约束的示例的图;图15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6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7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8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9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20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21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在叠加传输期间有区别地分配时间偏移的示例的概念图;图22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由支持叠加传输的通信设备设置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的控制流的图;图2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用于叠加传输的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示例的图;图24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基站分别将波束映射到RAO的示例的图;和图25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执行随机接入的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各种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不期望将本公开限制为特定形式,并且本公开应被解释为覆盖落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更改、等效和/或替代。在描述附图时,相似的参考编号可被用于指示相似的构成元件。在此使用的表达“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相应特征(例如,数目、功能、操作或诸如组件之类的构成元件)的存在,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的存在。贯穿说明书,表达“A或B”、“A或/和B的至少一个”或者“A或/和B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可包含所列举项的所有组合。例如,“A或B”、“A和B的至少一个”或者“A或B的至少一个”可表示(1)包含至少一个A,(2)包含至少一个B或者(3)包含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中的所有情况。本公开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达“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在不考虑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情况下修饰各种组件,但是并不限制相应组件。上述表达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虽然两个都是用户设备,但是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不同的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范围的前提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该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操作地或通信地)“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它可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耦合,或者在它们之间可能插入任何其它元件(例如,第三元件)。反之,应该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第二元件)时,则它们之间没有插入元件(例如,第三元件)。在此使用的表达“被配置为”可与表达“适合于”、“具有…的能力”、“被指定为”、“被适配为”、“被使得”或“能够”替代使用。术语“被配置为”不一定表示硬件中的“被专门设计为”。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表达“设备被配置为”可表示设备与其它设备一起“能够”。例如,短语“处理器被适配为(或者被配置为)执行A、B和C”可表示只用于执行相应操作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或者可通过执行存储设备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执行相应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应用处理器(AP))。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公开。除非文中明显不同,否则单数表达可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另外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其含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除非这里明确表达,否则像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相关行业语境中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而不应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化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解释为排除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各种实施例中,可提供一种期望在基于叠加传输发送数据的通信设备(下文中被称为“发送设备”)和期望基于叠加传输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下文中被称为“接收设备”)之间高效共享控制信息的方法。根据实施例,发送设备通过考虑控制信息确定所选资源,并使用确定的所选资源执行叠加传输,由此,接收设备通过叠加传输期间所获取的所选资源获取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可以是解码基于叠加传输接收到的数据而需要的信息。例如,所述控制信息可包括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的数据传输的传输分组尺寸、调制与编码方案(MCS)级别、时间偏移等。传输分组尺寸定义当通信设备基于叠加传输来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分组的尺寸。MCS级别定义基于叠加传输来传输的数据的调制方案和编码方案。时间偏移定义由多个通信设备执行数据的叠加传输的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用于传输数据的位置。所选资源可由与基于叠加传输发送和接收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相关的信息来定义。例如,所选资源可包括随机接入时机(RAO)、前导码序列集(PSS)、前导码序列(PS)等。RAO是用于指定其中基于叠加传输发送数据的区域的信息,PSS是多个PS的集合,PS是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叠加传输的信号。如上所述,当确定了控制信息时,发送设备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准备所选资源并使用所准备的控制信息发送用于请求叠加传输的前导码序列。发送该前导码序列后,发送设备可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发送基于该控制信息产生的数据。接收设备可接收前导码序列,可使用从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获取的所选资源的全部或部分获取控制信息,可基于所获取的控制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在预定时间期间接收的数据。之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各种实施例。图1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叠加传输情形的图。参照图1,图(a)图解叠加传输的示例。例如,假定三个不同用户(设备#1、#2和#3)同时接入。每一设备(设备#1、#2和#3)可使用前导码序列尝试接入以用于叠加传输。设备(设备#1、#2和#3)可在公共资源区域(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数据。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可对应于发送设备的数据传输区域,可对应于接收设备的数据接收区域。之后,为便于描述,它们由通用名称“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命名。在这种情况下,当设备(设备#1、#2和#3)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在相同时间点开始数据传输时,相对干扰可能显著提高。例如,当设备(设备#1、#2和#3)所发送的不同尺寸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起始点发送时,相互干扰可能集中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前端,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后端相互干扰可能相对较低。即使考虑传输延迟时间(例如,往返时间(RTT)),也可能类似地发生干扰集中在预定区域上。因此,需要执行资源分配调度以减少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并避免用户之间的干扰集中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前端。也就是说,需要执行调度以分散设备(设备#1、#2和#3)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发送的数据。图(b)图解在发送设备不同步的状态下,通过应用时间偏移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相互干扰的示例。通过考虑RTT或类似,数据叠加传输区域被配置为比编码数据的最大尺寸(或者编码分组尺寸)宽。例如,假定设备#1接近基站并具有非常低的RTT,而设备#2和#3具有相同RTT。也就是说,假定设备#1发送的信号比设备#2和#3发送的信号更快到达基站的通信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具有相同RTT的设备#2和#3可能需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不同时间点发送数据以减少相互干扰。作为示例,设备#2可通过应用预定时间偏移发送数据。也就是说,时间偏移可强行延迟基站接收由设备#2发送的数据的时间点。作为示例,可通过选择前导码序列确定时间偏移。为此,对每一前导码序列不相同的数据传输位置(时间偏移)可被映射。更可取的是,数据传输位置(时间偏移)可在考虑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对每一前导码序列进行映射。图(c)图解接收设备接收依据图(b)由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假定PSS或PS与数据发送点可被映射。基站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内(前导码发送区域或者前导码接收区域)检测由设备(设备#1、#2和#3)发送的前导码序列,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接收从设备(设备#1、#2和#3)发送的数据并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例如,基站可在不同时间点接收由设备(设备#1、#2和#3)所发送的数据以最小化相互干扰。这可通过使用RTT和时间偏移而实现。图2是图解根据所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叠加传输的处理过程的图。参照图2,在操作211,发送设备210确定用于叠加传输的所选资源。例如,发送设备210可使用控制信息在预先设置的所选资源中确定所选资源。在操作213,发送设备210使用所选资源信息向接收设备220发送前导码序列。接收设备接收前导码序列,并基于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获取所选资源并在操作215使用获取的所选资源识别控制信息。在操作217,发送设备210基于该控制信息编码并调制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接收设备220。接收设备220可使用所识别的控制信息解码并解调制所接收数据。图2的实施例已图解了其中发送设备210经操作213至217单独发送前导码序列和数据的过程,但是根据另一实施例,发送设备可经单个信号传输过程发送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具体说,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和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可分配在相同子帧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配子帧时间域中包含的前导码序列传输间隔和数据传输间隔之间的保护时间,每一信号的传输区域可被分开,从而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可通过子帧以连续时间发送。图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执行数据叠加传输的发送设备的方框图。参照图3,发送设备可包含控制模块320和通信模块310。控制模块320可包含设置单元322和处理单元324。控制模块320可确定用于叠加传输的控制信息,并且可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获取所选资源。控制信息可包含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分组尺寸、调制与编码方案(MCS)级别和时间偏移。所选资源可包括随机接入机会(RAO)、前导码序列集(PSS)和前导码序列(PS)。例如,当不同分组尺寸用于叠加传输时,控制模块320可以一对一匹配的方式预先设置所选资源中包含的RAO、PSS和PS以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MCS级别和时间偏移。根据实施例,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RAO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的一个RAO。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MCS级别的一个PSS,并且可从所选PSS中的PS当中选择一个PS。控制模块320可使用所选RAO、PSS和PS配置所选资源。控制模块320可估计与叠加传输相关的RTT,可通过考虑所估计的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从所选择PSS中的PS当中选择PS。预先设置的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不超过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控制模块320可确定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作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320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所确定的时间偏移。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模块320可在多个预先设置的RAO中选择控制信息中包含的MCS级别可支持的一个RAO。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对应于该MCS级别的一个PSS,可从所选PSS中的PS当中选择一个PS。控制模块320可使用所选RAO、PSS和PS配置所选资源。控制模块320可估计与叠加传输相关的RTT,可通过考虑所估计的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从所选择PSS中的PS当中选择PS。预先设置的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不超过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而确定。控制模块320可确定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作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320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所确定的时间偏移。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RAO中选择控制信息中包含的MCS级别可支持的一个RAO。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传输分组尺寸的一个PSS,可从所选PSS的PS当中选择一个PS。控制模块320可使用所选RAO、PSS和PS配置所选资源。控制模块320可估计与叠加传输相关的RTT,可通过考虑所估计的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从所选PSS的PS当中选择PS。预先设置的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不超过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而确定。控制模块320可确定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作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320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所确定的时间偏移。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模块320可估计与叠加传输相关的RTT,可确定满足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的单个时间偏移,其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而确定。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RAO中选择控制信息中包含的MCS级别可支持的一个RAO。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对应于所确定的时间偏移的一个PSS,可从所选PSS的PS当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的一个PS。控制模块320可使用所选RAO、PSS和PS配置所选资源。控制模块320可将所确定的时间偏移确定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320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所确定的时间偏移。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模块320可估计与叠加传输相关的RTT,可确定满足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所允许的最大时间偏移的单个时间偏移,其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而确定。控制模块320可在多个预先设置的RAO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的一个RAO。控制模块320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对应于所确定的时间偏移的一个PSS,可从所选PSS的PS当中选择对应于控制信息中包含的MCS级别的一个PS。控制模块320可使用所选RAO、PSS和PS配置所选资源。控制模块320可将所确定的时间偏移确定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320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所确定的时间偏移。在上述各种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20可通过考虑与叠加传输相关的服务质量和优先级中的至少一个而在所选PSS的PS当中选择一个PS。通信模块310可依据控制模块320的控制,基于所选资源在与叠加传输相关的前导码传输区域内发送前导码序列。通信模块310可根据控制模块320的控制,使用控制信息在与叠加传输相关的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发送数据。图4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叠加传输接收数据的接收设备的框图。参照图4,接收设备可包括控制模块420和通信模块410。控制模块420可包括获取单元422和处理单元424。通信模块410可在与叠加传输相关的前导码传输区域内接收前导码序列。通信模块410可在与叠加传输相关的数据叠加传输区域内接收数据。根据另一实施例,当前导码传输区域和数据叠加区域分配在相同子帧中时,通信模块410可经子帧接收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可分别通过子帧的时间域内的前导码序列传输间隔和数据传输间隔被连续接收。在这种情况下,在前导码序列传输间隔和数据传输间隔之间可分配保护时间。控制模块420可从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中获取发送设备使用的所选资源。控制模块420可从多条预先设置的控制信息中选择对应于获取的所选资源的一条控制信息,并可使用所选控制信息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例如,所选资源可包括RAO、PSS和PS,控制信息可包括传输分组尺寸、MCS级别和时间偏移。当不同分组尺寸用于叠加传输时,控制模块420可以一对一匹配的方式预先设置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MCS级别和时间偏移以对应于所选资源中包含的RAO、PSS和PS。根据实施例,控制模块420可从在所接收的前导码序列中的叠加PS中检测活跃PS。控制模块420可从预先设置的PSS中选择包含所检测到的PS的一个PSS。当检测到PS时,控制模块420可估计RTT。控制模块420可从在预定RAO中接收的数据中获取传输分组尺寸,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S的MCS级别,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420可从预定RAO中接收的数据获取所使用的MCS级别,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S的传输分组尺寸,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活跃PS的时间偏移。控制模块420可从预定RAO中接收的数据获取所使用的MCS级别,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S的时间偏移,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检测到活跃PS的传输分组尺寸。控制模块420可从预定RAO中接收的数据获取传输分组尺寸,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所选PSS的时间偏移,可获取预先设置以对应于活跃PS的MCS级别。在各种实施例中,将依据基于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场景提供示例。例如,可存在将所选资源中包含的RAO、PSS和PS匹配到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传输分组尺寸、MCS级别和时间偏移的各种组合。MCS级别可被替换为覆盖等级、SNR或者类似。在以下描述中,将在依据基于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场景中提出五个代表性组合,并详细描述基于所提出组合的发送和接收设备执行的与叠加传输相关的操作。五个代表性组合通过考虑以下要求来选择,即不允许通过从由基站设置的RAO中选择的RAO发送时间偏移。图5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参照图5,假定选择信息的RAO10与控制信息的传输分组尺寸4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S20与控制信息的MCS5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30与控制信息的时间偏移60相匹配。根据场景,发送设备使用从由基站设置的RAO中选择的预定RAO向接收设备发送传输分组尺寸,使用从预先定义的PSS中选择的预定PSS向接收设备发送MCS级别,可使用从所选预定PSS中选择的预定PS向接收设备发送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表1示出对于各RAO映射传输分组尺寸的示例。[表1]在表1中,假定7个RAO(RAO1到RAO7),并对每个RAO映射最大传输分组尺寸。与7个RAO相关的信息可由基站提供。当发送设备所发送的分组的尺寸被确定时,发送设备可基于所确定的分组尺寸选择预定RAO。例如,当传输分组尺寸被确定为35字节时,发送设备可尝试经RAO3执行数据发送。表2示出对于每一PSS一对一映射的MCS级别的示例。[表2]PSSPSS1PSS2PSS3PSS4PSS5PSS6PSS7MCS0123456表2中,7个MCS级别和7个PSS一一映射。因此,当选择预定PSS作为所选资源时,与所选资源匹配的MCS级被可被指示。表3示出映射到单个PSS的多个MCS级别的示例。[表3]PSSPSS1PSS2PSS3PSS4PSS5PSS6PSS7MCS0-12-34-56-78-910-1112-13表3中,14个MCS级别中被两两分开,每两个MCS级别被映射到7个PSS中的一个。因此,当选择预定PSS作为所选资源时,与所选资源相匹配的两个MCS级别可被指示。表4示出对于每一PS一一映射的时间偏移的示例。[表4]PSPS1PS2PS3PS4PS5PS6PS7时间偏移Δ2Δ3Δ4Δ5Δ6Δ7Δ表4中,7个PS和7个时间偏移一一映射。因此,当选择预定PS作为所选资源时,与所选PS相匹配的时间偏移可被指示。作为设置时间偏移的方法,存在以以下方式映射时间偏移的方法,其:定义预定尺寸的适合于系统的帧结构的Δ值,对PSS中包含的每一PS缩放Δ值。可存在对于每一PS映射Δ值的各种示例。图6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匹配的示例的图。图6假定使用固定分组尺寸的通信环境。参照图6,在环境为IoT或5G通信系统中使用具有固定尺寸40的传输分组的情况下,对应信息(传输分组尺寸)40可能不需要报告给接收设备。因此,假定场景为选择信息的RAO10和PSS20的组合与控制信息的MCS5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30与控制信息的时间偏移60相匹配。依据该场景,发送设备可使用从之前定义的PSS中选择的预定PSS以便指示从由基站设置的RAO中选择的预定RAO中可支持的MCS中的一个。发送设备可从所选预定PSS中选择预定PS,可使用所选的预定PS指示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表5示出使用RAO和PSS的组合指示MCS的示例。[表5]依据表5,8个MCS被分为两组,一组被映射到一个RAO,PSS指示被映射到一个RAO的四个MCS中的一个。例如,当选择RAO1时,MCS0到3可被选择作为候选MCS。当选择PSS#3时,可从候选MCS,MCS0到3中指示MCS2。图7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参照图7,假定选择信息的RAO10与控制信息的MCS级别5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S20与控制信息的传输分组尺寸4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30与控制信息的时间偏移60相匹配。根据该场景,发送设备使用从由基站设置的RAO当中选择的预定RAO向接收设备发送MCS级别,使用从先前定义的PSS中选择的预定PSS向接收设备发送传输分组尺寸,并使用从所选的预定PSS选择的预定PS向接收设备发送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表6示出对于每一RAO映射MCS级别的示例。[表6]RAORAO1RAO2RAO3RAO4RAO5RAO6RAO7MCS0123456表6中,7个MCS等级和7个RAO一一映射。因此,当预定RAO被选择作为所选资源时,与所选RAO相匹配的MCS级别可被指示。表7示出多个MCS等级映射到一个RAO的示例。[表7]RAORAO1RAO2RAO3RAO4RAO5RAO6RAO7MCS0-12-34-56-78-910-1112-13表7中,14个MCS等级被两两分开,每两个MCS等级被映射到7个RAO中的一个。因此,当预定RAO被选择为所选资源时,与所选RAO相匹配的两个MCS级别可被指示。表8示出对于每一PSS映射传输分组尺寸的示例。[表8]表8中,假定为7个PSS(PSS1到PSS7),并对于每一PSS映射最大传输分组尺寸。当发送设备发送的分组的尺寸被确定时,发送设备可基于所确定的分组尺寸选择预定PSS。例如,当传输分组尺寸被确定为78个字节时,发送设备可使用PSS4以用于发送PS。图8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参照图8,假定选择信息的RAO10与控制信息的MCS级别5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S20与控制信息的时间偏移6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30与控制信息的传输分组尺寸40相匹配。根据该场景,发送设备使用从由基站设置的RAO中选择的预定RAO向接收设备发送MCS级别,并使用从预先定义的PSS中选择的预定PSS向接收设备发送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使用从所选的预定PSS中选择的预定PS向接收设备发送传输分组尺寸。图9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一对一匹配的示例的图。参照图9,假定选择信息的RAO10与控制信息的传输分组尺寸4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S20与控制信息的时间偏移60相匹配,选择信息的PS30与控制信息的MCS级别50相匹配。根据该场景,发送设备使用从由基站设置的RAO中选择的预定RAO向接收设备发送传输分组尺寸,并使用从预先定义的PSS中选择的预定PSS向接收设备发送用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内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使用从所选的预定PSS中选择的预定PS向接收设备发送MCS级别。图10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0中的控制流假定图5中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0,在操作1010,发送设备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分组尺寸。例如,所确定的传输分组尺寸可以是在分组被编码后的分组尺寸。在操作1012,发送设备选择先前设置以对应于所确定的传输分组尺寸的RAO。在操作1014,发送设备测量下行链路信号的强度,并设置对应于所测量的信号强度的MCS级别。在操作1016,发送设备选择之前设置以对应于所设置的MCS级别的PSS。在操作1018,发送设备确定关于时间偏移使用的约束是否被设置为与同步环境或异步环境中的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关于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用于准备可允许的时间偏移以避免发生其中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之外被接收的事件。例如,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可通过基站的设置来限定。因此,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需要考虑设备期望发送的编码分组的尺寸或者发生在异步环境中的接收延迟(RTT)来设置。在操作1020,当没有设置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可选择通过MCS所选的PSS中包含的任何一个PS。当设置了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在操作1022,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的时间偏移,并考虑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选择PS。例如,发送设备可从基于MCS选择的PSS中包含的PS当中,选择与满足所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对应的至少一个PS。发送设备可从所述至少一个所选PS中选择任一PS。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映射基于可允许时间偏移而选择的时间偏移到PS,从而使得即使从所选PSS中选择了任意PS,也可使用满足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可允许时间偏移可依据同步环境和异步环境而被不同地确定。例如,在同步环境中,不需要考虑RTT。因此,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反之,在异步环境中,需要考虑RTT。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单向延迟时间(RTT/2)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为此,发送设备需要能够估计RTT。例如,RTT可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来估计。发送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所选PS,使用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图11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1控制流假定图5所示的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1,在操作1110,接收设备在前导叠加传输区域中从由多个发送设备基于叠加传输发送的PS中检测活跃并获取包含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PSS。在操作1112,接收设备基于前导码接收区域起始点和活跃PS被检测到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测量RTT。在操作1114,接收设备从预定RAO的接收中获取传输分组的尺寸。例如,在从PSS的检测中接收预定RAO中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设备可获取发送设备的MCS信息和传输分组尺寸,或者可获取用于传输的候选MCS或者与候选组相关的信息。在操作1116至1122,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活跃PS所属的PSS。例如,在操作1116,接收设备初始化用于选择PSS的索引i为1。在操作1118,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PS是否属于第i个PSS。在操作1120,当所获取PS不属于第i个PSS时,接收设备确定当前i是否为最大值(i_max)。即是否对所有PSS检查了活跃PS被包含。在操作1122,当不是所有PSS都完成了检查时,接收设备将索引i递增1,以选择下一个PSS。如上所述,接收设备可在先前设置的PSS中识别包含活跃PS的PSS。在操作1124,当包含活跃PS的PSS被识别出时,接收设备可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识别的PSS的MCS。在操作1126,接收设备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该活跃PS的时间偏移。在操作1128,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即传输分组尺寸、MCS或者类似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也就是说,接收设备可基于从所接收PS获取的活跃PS获取MCS信息、传输分组尺寸、RTT信息以及时间偏移,从而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接收的数据。图12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2中控制流假定图6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2,在操作1210,发送设备测量DL信号的强度,并设置对应于所测量信号强度的MCS级别。在操作1212,发送设备可选择所设置MCS级别可支持的RAO。在操作1214,发送设备选择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设置MCS级别的PSS。在操作1216,发送设备确定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否被设置为与同步环境或异步环境中的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用于准备可允许时间偏移以避免发生其中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之外被接收的事件。例如,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可通过基站的设置而限定。因此,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需要考虑设备期望发送的编码分组的尺寸或者发生在异步环境中的接收延迟(RTT)而设置。在操作1218,当没有设置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可选择通过MCS所选的PSS当中包含的任何一个PS。当设置了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在操作1220,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的时间偏移,并考虑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来选择PS。例如,发送设备可从基于MCS级别选择的PSS中包含的PS当中,选择与满足所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对应的至少一个PS。发送设备可从所述至少一个所选PS当中选择任一PS。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映射基于可允许时间偏移而选择的时间偏移到PS,从而使得即使从所选PSS中选择任意PS,也可使用满足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可允许时间偏移可依据同步环境和异步环境而区别地确定。例如,在同步环境中,不需要考虑RTT。因此,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反之,在异步环境中,需要考虑RTT。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单向延迟时间(RTT/2)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为此,发送设备需要能够估计RTT。例如,RTT可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来估计。在操作1222,发送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所选PS,使用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图1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3中的控制流假定图6中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3,在操作1310,接收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从由多个发送设备基于叠加传输发送的PS中检测活跃并获取包含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PSS。在操作1312,在检查到活跃PS时,接收设备基于前导码接收区域的起始点和活跃PS被检测到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测量RTT。在操作1314,接收设备从所获取的PSS和预定RAO的接收中获取MCS级别。在操作1316至1322,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活跃PS所属的PSS。例如,在操作1316,接收设备初始化用于选择PSS的索引i为1。在操作1318,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PS是否属于第i个PSS。在操作1320,当所获取PS不属于第i个PSS时,接收设备确定当前i是否为最大值(i_max)。即是否已经对所有PSS检查了包含活跃PS。在操作1322,当不是所有PSS都进行了检查时,接收设备可将索引i递增1,以选择下一个PSS。如上所述,接收设备可在先前设置的PSS中识别包含活跃PS的PSS。在操作1324,当包含活跃PS的PSS被识别出时,接收设备可从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识别的PSS的MCS级别中获取候选MCS等级。在操作1326,接收设备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该活跃PS的时间偏移。在操作1328,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即传输分组尺寸、MCS或者类似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也就是说,接收设备可基于从所接收的PS获取的活跃PS获取MCS信息、传输分组尺寸、RTT信息以及时间偏移,从而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接收的数据。图14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有关设置时间偏移的约束的示例的图。参照图14,图(a)图解在同步环境中与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的关于时间偏移设置的约束。如图(a)所示,当传输分组尺寸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RAO资源区域)内较大时,可允许时间偏移可由以下公式计算:整个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尺寸-编码分组的尺寸。图(b)图解在异步环境中与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的关于时间偏移设置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可允许时间偏移的长度可能被减小。在如图(b)的情况下,可允许时间偏移可由以下公式计算:整个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尺寸-RTT/2-编码分组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RTT需要基于DL信号的接收强度来估计。图(a)和(b)的发送设备的操作方案可包含两个实施例。当发送设备选择PS时,可定义约束以使得PS基于估计RTT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选择,或者相应PS的时间偏移被定义以映射到可允许时间偏移内的相对值。不像图(b),图(c)图解与约束PS选择不同的方案的示例。例如,当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并任意选择PS时,发送设备可选择映射到其的相对时间偏移。接着,发送设备可基于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计算绝对时间偏移。表9示出将相对时间偏移映射到参考PS的示例。[表9]PSPS1PS2PS3PS4PS5PS6PS7时间偏移01/62/63/64/65/66/6根据表9,可基于PS选择7个可允许时间偏移(0、1/6、2/6、3/6、4/6、5/6以及6/6)中的一个。例如,当选择PS3时,可从7个可允许时间偏移(0、1/6、2/6、3/6、4/6、5/6以及6/6)中选择2/6。在这种情况下,如图(c)所示,当假定第三时间值在整个可允许时间偏移范围内被计算且整个可允许时间偏移为6时,绝对时间偏移可为2。图15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5中的控制流假定图7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5,在操作1510,发送设备测量DL信号的强度,并设置对应于所测量信号强度的MCS级别。在操作1512,发送设备可选择所设置MCS级别可支持的RAO。在操作1514,发送设备选择先前设置为对应于传输分组尺寸的PSS。在操作1516,发送设备确定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否被设置为与同步环境或异步环境中的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用于准备可允许时间偏移以避免其中发生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之外被接收的事件。例如,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可通过基站的设置来限定。因此,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需要考虑设备期望发送的编码分组的尺寸或者发生在异步环境中的接收延迟(RTT)来设置。在操作1518,当没有设置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可选择通过MCS所选的PSS中包含的任何一个PS。当设置了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在操作1520,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的时间偏移,并考虑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来选择PS。例如,发送设备可从基于MCS级别选择的PSS中包含的PS中,选择与满足所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对应的至少一个PS。发送设备可从所述至少一个所选PS中选择任一PS。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映射基于可允许时间偏移而选择的时间偏移,到PS,从而即使从所选PSS中选择任一PS,也可使用满足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可允许时间偏移可依据同步环境和异步环境而区别地确定。例如,在同步环境中,不需要考虑RTT。因此,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确定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反之,在异步环境中,需要考虑RTT。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尺寸减去单向延迟时间(RTT/2)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确定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为此,发送设备需要能够估计RTT。例如,RTT可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来估计。在操作1522,发送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所选PS,使用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图16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6中的控制流假定图7中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6,在操作1610,接收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从由多个发送设备基于叠加传输发送的PS中检测活跃并获取包含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PSS。在操作1612,在检查到活跃PS时,接收设备基于前导码接收区域的起始点和活跃PS被检测到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测量RTT。在操作1614,接收设备从预定RAO的接收中获取MCS级别。在操作1616至1622,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活跃PS所属的PSS。例如,在操作1616,接收设备初始化用于选择PSS的索引i为1。在操作1618,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PS是否属于第i个PSS。在操作1620,当所获取PS不属于第i个PSS时,接收设备确定当前i是否为最大值(i_max)。即是否已经对所有PSS检查了包含活跃PS。在操作1622,当不是所有PSS都进行了检查时,接收设备可将索引i递增,以选择下一个PSS。如上所述,接收设备可在先前设置的PSS中识别包含活跃PS的PSS。在操作1624,当包含活跃PS的PSS被识别出时,接收设备可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识别的PSS的传输分组尺寸。在操作1626,接收设备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该活跃PS的时间偏移。在操作1628,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即传输分组尺寸、MCS或者类似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也就是说,接收设备可基于从所接收PS获取的活跃PS获取MCS信息、传输分组尺寸、RTT信息以及时间偏移,从而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接收的数据。图17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7中的控制流假定图8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7,在操作1710,发送设备测量DL信号的强度,并设置对应于所测量信号强度的MCS级别。在操作1712,发送设备可选择所设置MCS级别可支持的RAO。在操作1714,发送设备可确定用于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例如,发送设备可选择之前设置的时间偏移中的任一个。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可通过考虑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而确定时间偏移。具体说,发送设备确定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否被设置为与同步环境或异步环境中的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用于准备可允许时间偏移以避免发生其中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之外被接收的事件。例如,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可通过基站的设置来限定。因此,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需要考虑设备期望发送的编码分组的尺寸或者发生在异步环境中的接收延迟(RTT)来设置。当没有设置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可选择通过MCS所选的PSS中包含的PS中的任一个。当设置了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的时间偏移,并考虑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来选择PS。例如,发送设备可从基于MCS级别选择的PSS中包含的PS中,选择与满足所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对应的至少一个PS。发送设备可从所述至少一个所选PS中选择任一PS。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映射基于可允许时间偏移而选择的时间偏移到PS,从而即使从所选PSS中选择任一个PS,也可使用满足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可允许时间偏移可依据同步环境和异步环境而区别地确定。例如,在同步环境中,不需要考虑RTT。因此,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反之,在异步环境中,需要考虑RTT。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单向延迟时间(RTT/2)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为此,发送设备需要能够估计RTT。例如,RTT可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来估计。在操作1716,发送设备可选择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确定时间偏移的PSS。在操作1718,发送设备可从所选择PSS包含的PS中选择对应于该传输分组尺寸的PS。在操作1720,发送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所选PS,使用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图18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8中的控制流假定图8中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8,在操作1810,接收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从由多个发送设备基于叠加传输发送的PS中检测活跃并获取包含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PSS。在操作1812,在检查到活跃PS时,接收设备基于前导码接收区域的起始点和活跃PS被检测到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测量RTT。在操作1814,接收设备从预定RAO的接收中获取MCS级别。在操作1816至1822,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活跃PS所属的PSS。例如,在操作1816,接收设备初始化用于选择PSS的索引i为1。在操作1818,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PS是否属于第i个PSS。在操作8620,当所获取PS不属于第i个PSS时,接收设备确定当前i是否为最大值(i_max)。即是否已经对所有PSS检查了包含活跃PS。在操作1822,当不是所有PSS都进行了检查时,接收设备可将索引i递增1,以便选择下一个PSS。如上所述,接收设备可在先前设置的PSS中识别包含活跃PS的PSS。在操作1824,当包含活跃PS的PSS被识别出时,接收设备可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识别出的PSS的时间偏移。在操作1826,接收设备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该活跃PS的传输分组尺寸。在操作1828,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即传输分组尺寸、MCS或者类似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也就是说,接收设备可基于从所接收PS获取的活跃PS获取MCS信息、传输分组尺寸、RTT信息以及时间偏移,从而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接收的数据。图19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发送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19中的控制流假定图9的在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19,在操作1910,发送设备测量DL信号的强度,并设置对应于所测量信号强度的MCS级别。在操作1912,发送设备可选择传输分组尺寸可支持的RAO。在操作1914,发送设备可确定用于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的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例如,发送设备可选择之前设置的时间偏移中的任一个。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可通过考虑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而确定时间偏移。具体说,发送设备确定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否被设置为与同步环境或异步环境中的编码分组的尺寸相关。有关时间偏移的使用的约束是用于准备可允许时间偏移以避免发生其中数据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之外被接收的事件。例如,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可通过基站的设置而限定。因此,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需要考虑设备期望发送的编码分组的尺寸或者发生在异步环境中的接收延迟(RTT)而设置。当没有设置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可选择通过MCS所选的PSS中包含的任何一个PS。当设置了有关时间偏移的约束时,发送设备计算可允许的时间偏移,并考虑所计算的可允许时间偏移选择PS。例如,发送设备可从基于MCS级别选择的PSS包含的PS当中,选择与满足所计算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对应的至少一个PS。发送设备可从所述至少一个所选PS中选择任一PS。作为另一示例,发送设备映射基于可允许时间偏移而选择的时间偏移到PS,从而即使从所选PSS中任选一PS,也可使用满足可允许时间偏移的时间偏移。可允许时间偏移可依据同步环境和异步环境而区别地确定。例如,在同步环境中,不需要考虑RTT。因此,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反之,在异步环境中,需要考虑RTT。发送设备可通过从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整个长度减去单向延迟时间(RTT/2)和编码分组的尺寸来确定可允许时间偏移。而且,可设置对应于保护间隔的值,该值可额外减去。为此,发送设备需要能够估计RTT。例如,RTT可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来估计。在操作1916,发送设备可选择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确定时间偏移的PSS。在操作1918,发送设备可从所选择PSS包含的PS当中选择对应于所设置MCS级别的PS。在操作1920,发送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发送所选PS,使用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选PS的时间偏移,基于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发送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图20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接收设备执行叠加传输的控制流的图。图20中的控制流假定图9中的所选资源和控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20,在操作2010,接收设备在前导码叠加传输区域中从由多个发送设备基于叠加传输发送的PS中检测活跃并获取包含所检测到的活跃PS的PSS。在操作2012,在检查到活跃PS时,接收设备基于前导码接收区域的起始点和活跃PS被检测到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测量RTT。在操作2014,接收设备从预定RAO的接收中获取传输分组尺寸。在操作2016至2022,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活跃PS所属的PSS。例如,在操作2016,接收设备初始化用于选择PSS的索引i为1。在操作2018,接收设备确定所获取PS是否属于第i个PSS。在操作2020,当所获取PS不属于第i个PSS时,接收设备确定当前i是否为最大值(i_max)。即是否已经对所有PSS检查了包含活跃PS。在操作2022,当不是所有PSS都完成了检查时,接收设备可将索引i递增1,以选择下一个PSS。如上所述,接收设备可在先前设置的PSS中识别包含活跃PS的PSS。在操作2024,当包含活跃PS的PSS被识别出时,接收设备可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所识别出的PSS的时间偏移。在操作2026,接收设备获取先前设置为对应于该活跃PS的MCS级别。在操作2028,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即传输分组尺寸、MCS或者类似解码所接收的数据。也就是说,接收设备可基于从所接收PS获取的活跃PS获取MCS信息、传输分组尺寸、RTT信息以及时间偏移,从而接收设备可使用所获取的信息解码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所接收的数据。图21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叠加传输期间区别地分配时间偏移的示例的概念图。参照图21,在数据接收区域中设置时间偏移1、2和3以便在从每一设备接收的数据之间不发生互相干扰。图22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叠加传输的通信设备设置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偏移的控制流的图。参照图22,在操作2210,通信设备识别要发送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或者优先级,并确定所识别出的QoS或者优先级是否超出先前设置的阈值。在操作2212,当QoS或者优先级满足先前设置的阈值时,通信设备可设置先前设置的第一时间偏移。在操作2214,当QoS或者优先级不满足先前设置的阈值时,通信设备可选择剩余时间偏移中的一个,并设置所选择的时间偏移。对于每一可允许时间偏移分配优先级以确保上述QoS可以是对选择相应时间偏移的约束。当以上述方式选择时间偏移时,先前设置的时间偏移可仅在发送具有高QoS或者高优先级的数据时被选择。否则,可选择剩余时间偏移中的任何一个。这可能引起以下情况:相对较少的设备在先前设置的时间偏移区域内被叠加。图23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用于叠加传输的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的示例的图。参照图23,在图(a)中,当每一设备在数据叠加传输区域中以固定MCS级别发送控制信息时,以最健壮的MCS级别的发送可引起资源的低效率,并增加物理开销(PHY开销),在物理报头(PHY报头)之间可能产生干扰。为克服该缺点,图(b)在其中传输控制信息的区域中设置适合每个用户的MCS级别,从而相应的控制信息以分散该控制信息的方式被叠加发送。即,当发送基于针对每个设备的MCS级别的PHY报头时,允许选择PHY报头的传输区域,从而减轻干扰。例如,在具有信噪比(SNR)的设备和良好信道环境的情况下,干扰是最主要的实际接收性能恶化因素。因此,当使用高阶MCS级别选择性地发送整个物理报头区域时,接收性能可通过降低互相的干扰而得到改善。图(b)图解了基于PSS和PS设置传输位置和相应MCS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方法可以与设置数据叠加传输区域类似的方式操作。图(c)图解了基于几个固定MCS单独操作物理报头传输区域的示例。即,物理报头传输区域针对每个MCS级别设置,并且传输区域基于其操作。考虑到在超高频带中通道损耗高,在超高频(mmWave)中操作的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需要使用预定波束以用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为此,终端可基于在与基站执行接入过程之前接收的信号获取与基站相关的最优波束信息。例如,终端接收和测量经基站的每一发送波束从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并可基于测量结果确定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可替换地,根据实施例,除了同步信号,终端还可接收和测量经基站的每一发送波束从基站发送的波束形成参考信号,可确定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以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之后,为便于描述,由终端确定的终端的最优接收波束和基站的最优发送波束被称为最优传输波束信息。反之,基站并不了解与尝试接入的终端相关的最优波束信息,因此,基站可能没有配置基站的发送波束和终端的接收波束以用于从终端接收接入信号。为克服该缺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假定针对用于接入过程的每一资源区域(即,对于每一RAO)分配基站的预定波束,基站以将其包含在系统信息或类似中的方式向终端提前发送与针对每一RAO分配的波束相关的映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使用从系统信息获取的映射信息选择RAO,可尝试随机接入。基站可使用分配给对其检测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的RAO的接收波束以接收相应随机接入信号。图24是图解根据所提出实施例的分别映射基站的波束到RAO的示例的图。这里,基站的波束是用于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接入信号的接收波束。参照图24,假定14个RAO(RAO#1~RAO#14),基站的接收波束与RAO一对一映射。图25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执行随机接入操作的流程图。图25中的操作流程图假定图24的RAO和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参照图25,在操作2504,接收设备2502经由所有配置波束发送同步信号。接收设备2502使用所接收的同步信号与发送设备2054同步。在操作2506,接收设备2506经由所有波束广播系统信息。这里,系统信息可包括被分别分配给RAO的接收设备2502的波束的映射信息以及由接收设备2502发送的波束形成参考信号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操作2508,发送设备2500可基于从系统信息中获取的波束形成参考信号的发送配置信息接收波束形成参考信号。在操作2510,发送设备2500可基于所接收的波束形成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用于接收设备2504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最优发送波束以及接收设备2502的最优接收波束。图25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其中发送设备2500基于波束形成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最优发送/接收波束的情况,但是根据另一实施例,在操作2504,发送设备2500可基于针对接收设备2502的每一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最优发送/接收波束。当确定了最优发送/接收波束时,发送设备2500可使用从系统信息中获取的被分别分配给RAO的接收设备2502的波束的映射信息选择被分配给接收设备2502的所选最优接收波束的RAO。发送设备2500可经由所选择的RAO发送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序列或者可一起发送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前导码序列+数据)。在操作2514中的发送操作中,如图2实施例所示,当所选RAO被配置为分别为前导码序列传输和数据传输分配单独时间间隔时,前导码序列和数据可分别在相应的信号时间域中发送。当所选RAO以单个子帧的形式被配置,从而前导码序列和数据以连续时间间隔分配时,前导码序列传输和数据传输可同时连续执行。接着,接收设备2502经由分配给所选RAO的接收波束接收前导码或者接收前导码和数据,从而用于随机接入的信号可被可靠地发送。虽然本公开的详细描述已经描述了详细的实施例,但是很明显,在不背离本公开各种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更改。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由上述实施例限定,而应由下述权利要求或其等效来定义。而且,这些更改不应理解为与本公开思想和方面单独分开的思想和方面。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