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7562发布日期:2018-06-15 05:3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数据在发送设备(例如,基站或者终端)和接收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基站)之间传输,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干扰,出现差错。为了可靠地发送信息数据,发送设备对信息数据进行CRC校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等处理,并将交织后的编码比特映射成调制符号发送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接收到调制符号后,相应地通过解交织、解速率匹配、译码,CRC校验恢复成信息数据。这些过程可以减少传输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是一类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编码,具有结构灵活,译码复杂度低的特点。由于它采用部分并行的迭代译码算法,从而比传统的Turbo码具有更高的吞吐率。LDPC码被认为是通信系统的下一代纠错码,可用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功率利用率;并可以广泛应用于空间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系统、ADSL和磁记录设备等。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中已考虑采用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方式之一。

通信系统常用的一种LDPC码具有特殊结构化特征,其基矩阵具有m*n个元素,如果采用z为扩展因子进行扩展,则可以得到校验矩阵H为(m*z)*(n*z)的矩阵,也就是有m*n个分块矩阵构成,每个分块都是一个z*z的单位矩阵经过循环移位获得。扩展因子z一般根据系统支持的码块大小和信息数据的大小确定的。如图1所示为一个m=13,n=38具有QC结构的LDPC码的基矩阵,其码率为(n-m)/n=0.6579。如果扩展因子z=4,则矩阵中所有值为-1的元素经过扩展后为一个4*4大小的全0矩阵,其他元素扩展后则为4*4的置换矩阵。置换矩阵可以由一个单位矩阵I经过相应次数的循环位移得到,位移次数等于对应的矩阵元素的值。如图1所示,基矩阵中值为0的元素扩展后对应的置换矩阵为4*4的单位矩阵I,值为1的元素扩展后对应的置换矩阵为单位矩阵经过1次位移得到的矩阵,以此类推,此处不再赘述。

基矩阵展开后可以作为LDPC码编码用的校验矩阵。一个码长为n,信息序列长度为k,记为(n,k)的LDPC码可以由校验矩阵H唯一确定,校验矩阵H是稀疏矩阵,其每一行表示一个校验方程约束,对应j个编码比特,每一列表示一个编码比特由m个校验方程约束,任意两个校验方程包含至多一个相同的编码比特。如下式(1)给出了一个LDPC码的校验矩阵H及其对应的校验方程的实例:

校验矩阵H也可以用Tanner图表示,H矩阵中的每一列可以作为一个变量节点,对应一个编码比特,在上述实例中分别为v0,v1,…,v9,H矩阵中的每一行可以作为一个校验节点,在上述实例中为c0,c1,…,c4。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之间的每条连线可以表示两个节点所对应的行列交汇的位置存在一个非零元素。

以图2所示的一个LDPC码的校验矩阵为例,包括了核心矩阵和3个扩展矩阵部分。对于信息数据,可以分别采用4个校验矩阵进行编码和译码:核心矩阵,核心矩阵和扩展矩阵部分1构成的校验矩阵1,核心矩阵、扩展矩阵部分1和扩展矩阵部分2构成的校验矩阵2,核心矩阵、扩展矩阵部分1、扩展矩阵部分2和扩展矩阵部分3构成的完整矩阵。这些校验矩阵具有Raptor-like结构,校验位具有双对角和单列重双重结构。如果编码前的信息比特数为k,根据校验矩阵生成的LDPC编码码块的码长为n,则码率为k/n,采用不同的校验矩阵进行编码可以得到具备不同码率的LDPC编码码块。可以看出根据完整矩阵生成的LDPC码的码长最大,具备最低码率为Rmin;根据核心矩阵生成的LDPC码码长最小,具备最高码率为Rmax,根据校验矩阵1生成的LDPC码具备的码率为R1,根据校验矩阵2生成的LDPC码具备的码率为R2,则Rmin<R2<R1<Rmax。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完整矩阵,核心矩阵、校验矩阵1或者校验矩阵2都可以作为LDPC码的基矩阵根据扩展因子扩展后的矩阵。

由于采用LDPC编码可以选择不同码率的基矩阵,而对于同一个基矩阵扩展后,可以选取不同大小的校验矩阵进行编码和译码。校验矩阵越大,则信息数据经过编码产生的编码比特也越多,其码率越低,接收设备31译码的复杂度和存储开销也将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以实现在采用LDPC作为信道编码方式时,减少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的存储开销,降低编码或者译码的复杂度,提高译码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于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传输块,所述第一传输块包括第一码块,包括:

发送设备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编码比特段,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码块是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对所述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给所述接收设备。

由于发送设备基于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编码码块的大小,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可以节省接收设备的存储开销,降低接收设备的译码复杂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于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传输块,所述第一传输块包括第一码块,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发送设备接收编码比特段;

所述接收设备将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合并保存在所述接收设备的软信息缓存中;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软信息缓存进行LDPC译码以获得所述第一码块,其中,所述编码比特段为所述发送设备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的,所述第一编码码块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对所述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由于发送设备基于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编码码块的大小,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接收设备接收到编码比特段译码可以节省接收设备的存储开销,降低接收设备的译码复杂度。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所述接收设备的软信息缓存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块大小NIR,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块中包括的码块个数为C,所述发送设备的循环缓存大小为Kw;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支持的最低译码码率Rt,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其中KIR,send为所述第一传输块大小,所述第一传输块中包括的码块个数为C,所述发送设备的循环缓存大小为Kw;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支持的最大编码码块大小NCB,t,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NCB=min(KW,NCB,t),其中,所述发送设备的循环缓存大小为Kw。

发送设备可以基于不同的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编码码块大小,可以实现灵活控制。

在上述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长度为ni的所述编码比特段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是根据冗余版本RVj确定的;

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p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上述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长度为ni的所述编码比特段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是根据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对应的起始位置Si-1和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1确定的,其中初传的起始位置S0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第p比特所在位置,或者,长度为ni的所述编码比特段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是根据初传的起始位置S0,初传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0以及重传次数i确定的,其中初传的起始位置S0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第p比特所在位置。

可选地,p=z·l,其中,z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对应的LDPC校验矩阵的扩展因子,l为正整数,可选地,l可以为1,2或者3中的一个。

上述实现方式可以灵活地确定初传或者重传的编码比特段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的软信息缓存中的软值比特的位置和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比特位置一一对应。

在上述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可选地,发送设备可以灵活选择编码用的矩阵以匹配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经LDPC码的完整矩阵编码后,根据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匹配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经LDPC码的校验矩阵编码后得到的,其中所述LDPC码的校验矩阵是根据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确定的。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LDPC码的完整矩阵包括内置打孔列,或者LDPC码的校验矩阵包括内置打孔列,则第一编码码块中不包括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通常内置打孔列为LDPC码的完整矩阵或者校验矩阵中大列重的列。

在上述方法的任一实现方式中,若ni≥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根据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的第0列到第NCB-1列组成的矩阵编码得到的;或者,

若ni<NCB,且Si+ni-1<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Si+ni-1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或者,

若ni<NCB,且Si+ni-1≥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NCB-1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NCB-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第一编码码块中第0至第ni-(NCB-1-Si)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第0列至第ni-(NCB-1-Si)列对应的编码比特。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编码,可以使每次编码的比特段长度等于实际发送的比特数,减少发送设备编码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确定所述软信息缓存的译码码率;根据所述译码码率确定第一校验矩阵;对所述软信息缓存采用所述第一校验矩阵译码获得第一码块。由于接收设备可以根据译码码率选择校验矩阵译码,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传输块,所述第一传输块包括第一码块,包括:

速率匹配器,用于从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编码比特段,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码块是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对所述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发送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发送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所述发送设备接收编码比特段;

解速率匹配器,用于将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合并保存在所述接收设备的软信息缓存中;

译码器,用于对所述软信息缓存进行LDPC译码以获得所述第一码块,其中,所述编码比特段为所述发送设备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的,所述第一编码码块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对所述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所述接收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接收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发送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于使用LDPC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发送的冗余版本RVj;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冗余版本RVj确定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所述发送设备从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获取长度为ni的编码比特段作为所述编码比特段;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其中,

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

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p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于使用LDPC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所述发送设备从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获取长度为ni的编码比特段作为所述编码比特段;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

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若i=0,表示初传,则S0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第p比特所在位置,

若i>0,表示第i次重传,

Si=(Si-1+ni-1)%NCB,其中Si-1为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对应的起始位置,ni-1为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或者,

Si=(p+i*n0)%NCB,n0为初传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n0。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获取发送的冗余版本RVj;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冗余版本RVj确定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开始合并保存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所述软值比特个数为ni;其中,

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

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于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合并保存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所述软值比特个数为ni;

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若i=0,表示初传,则S0为所述软信息缓存的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

若i>0,表示第i次重传,

Si=(Si-1+ni-1)%NCB,其中S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起始位置,n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个数,或者,

Si=(p+i*n0)%NCB,n0为初传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个数,ni=n0。

可选地,在上述第五至第八方面中,p=z·l,其中,z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对应的LDPC校验矩阵的扩展因子,l为正整数。

上述实现方式可以灵活地确定初传或者重传的编码比特段的起始位置。

在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可选地,发送设备可以灵活选择编码用的矩阵以匹配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经LDPC码的完整矩阵编码后,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匹配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经LDPC码的校验矩阵编码后得到的,其中所述LDPC码的校验矩阵是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确定的。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如何确定也可以参见前述第一至四方面各种实现方式。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LDPC码的完整矩阵包括内置打孔列,或者LDPC码的校验矩阵包括内置打孔列,则第一编码码块中不包括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通常内置打孔列为LDPC码的完整矩阵或者校验矩阵中大列重的列。

在上述方法的任一实现方式中,若ni≥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为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根据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的第0列到第NCB-1列组成的矩阵编码得到的;或者,

若ni<NCB,且Si+ni-1<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Si+ni-1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或者,

若ni<NCB,且Si+ni-1≥NCB,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NCB-1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NCB-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第一编码码块中第0至第ni-(NCB-1-Si)编码比特是与所述第一码块的LDPC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第0列至第ni-(NCB-1-Si)列对应的编码比特。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编码,可以使每次编码的比特段长度等于实际发送的比特数,减少发送设备编码的复杂度。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速率匹配器,用于获取发送的冗余版本RVj,

根据所述冗余版本RVj确定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从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获取长度为ni的编码比特段作为所述编码比特段,其中,

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

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第p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速率匹配器,用于确定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从所述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获取长度为ni的编码比特段作为所述编码比特段,

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若i=0,表示初传,则S0为所述第一编码码块的第p比特所在位置,

若i>0,表示第i次重传,

Si=(Si-1+ni-1)%NCB,其中Si-1为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对应的起始位置,ni-1为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或者,

Si=(p+i*n0)%NCB,n0为初传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n0;

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编码比特段给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各发送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发送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发送设备接收编码比特段;

解速率匹配器,用于获取发送的冗余版本RVj,

根据所述冗余版本RVj确定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从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开始合并保存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所述软值比特个数为ni,其中,

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

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发送设备接收编码比特段;

解速率匹配器,用于确定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

从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合并保存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所述软值比特个数为ni,

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若i=0,表示初传,则S0为所述软信息缓存的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

若i>0,表示第i次重传,

Si=(Si-1+ni-1)%NCB,其中S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起始位置,n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个数,或者,

Si=(p+i*n0)%NCB,n0为初传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个数,ni=n0。

所述接收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各方法,具体参照上述方面的描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各接收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接收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使用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方式,基于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合理地确定编码码块的大小,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可以节省接收设备的存储开销,降低接收设备的译码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LDPC码的基矩阵及其置换矩阵的示意图;

图2为一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编码码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通信系统300包括发送设备30和接收设备31,发送设备30在发送信息数据时,根据支持的传输块的大小将信息数据划分成多个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并对每一传输块增加CRC校验。如果添加校验后的传输块大小超过最大码块长,则需要将传输块划分为若干码块(code block,CB),每个码块中也可以增加码块CRC校验,还可以添加填充比特。发送设备30对每个码块分别进行信道编码,例如,采用LDPC编码,得到相应的编码码块。其中,每个编码码块中包括多个编码前的信息比特和编码生成的校验比特,统称为编码比特。

编码码块经过子块交织后保存在发送设备30的循环缓存中,发送设备30从循环缓存中选取一段编码比特发送,也就是获取一个编码比特段,经过交织、映射为调制符号后发送。发送设备30发生重传时将从循环缓存中选取另一编码比特段发送,如果循环缓存中的数据都传输了一遍,则回到循环缓存的前端再次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31对接收到的调制符号解调,解交织后,将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保存在软信息缓存(soft buffer)中相应位置。如果发生重传,接收设备31将每次重传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合并保存在软信息缓存中,这里的合并是指,如果两次接收到的编码比特的位置相同,则将两次接收到的该编码比特的软值合并。接收设备31对软信息缓存中的所有软值进行译码得到信息数据的码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发送设备30可以是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基站,则相应的接收设备31可以是终端。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做些说明。

本申请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终端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移动台,用户单元,站台,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台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中简称为终端。基站(base station,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的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而在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网络中基站称为节点B(NodeB),而在LTE网络中的基站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5代网络中的基站也可能采用其他叫法。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使用LDPC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30和接收设备31。该方法包括:

401:发送设备30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编码比特段;

发送设备30可用于发送数据传输块,比如第一传输块,第一传输块可至少划分为一个码块。其中,第一编码码块可以是发送设备30根据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对所述第一传输块中的一个码块,例如,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得到的。例如,发送设备30根据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确定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发送设备30对第一码块采用LDPC完整矩阵编码得到第二编码码块,再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对第二编码码块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编码码块。又例如,发送设备30根据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确定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发送设备30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确定LDPC校验矩阵,采用该校验矩阵对第一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第一编码码块。

进一步地,如果LDPC完整矩阵中包括内置打孔列,则第二编码码块中与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也就是内置打孔列对第一码块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将被删除,然后再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匹配得到第一编码码块,也就是第一编码码块中不包括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或者,如果LDPC校验矩阵中包括内置打孔列,则采用LDPC校验矩阵对第一码块编码得到的编码码块中需要删除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得到第一编码码块,也就是第一编码码块中不包括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可见LDPC校验矩阵编码得到码块大小大于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从而删除内置打孔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后,码块大小和第一编码码块大小相等。

通常内置打孔列为LDPC完整矩阵或者LDPC校验矩阵中大列重的列。

402:发送设备30将步骤401中获取到的编码比特段发送给接收设备31。

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可以基于寄存器的大小,译码器的能力等,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块大小NIR,译码器支持的最低译码码率Rt,以及接收设备31支持的最大编码码块的大小NCB,t。这些处理能力的不同取值可以通过接收设备31的不同等级来体现,例如,以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为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块大小NIR为例,接收设备31等级为1,其软信息缓存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块大小NIR为250000比特,等级为2,软信息缓存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块大小NIR为1000000比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方便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制。以NCB表示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则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NCB可以通过下述任一公式确定:

或者,

或者,

NCB=min(KW,NCB,t)。

其中,Kw为发送设备30的循环缓存大小,C为第一传输块中包括的码块个数,KIR,send为第一传输块的大小,是向下取整,min(.)是对括号中的元素取最小值。

可见,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是小于或者等于发送设备30的循环缓存大小,对第一码块采用LDPC校验矩阵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码块保存在循环缓存中,保存第一编码码块的循环缓存部分也可以称之为虚拟缓存,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也可以说是发送设备30的虚拟缓存的大小。

若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受限,发送设备30在初传或者重传编码码块时,基于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确定编码码块的大小,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可以节省接收设备31的存储开销,并且降低接收设备31的译码复杂度。

对于发送设备30的编码器而言,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和第一码块的大小决定了编码器输出的码率,例如,对于NCB=min(KW,NCB,t)而言,NCB受限于接收设备31支持的最大编码码块的大小NCB,t,则编码器输出的码率由第一码块的大小决定,第一码块的大小越大,编码器输出的码率越高;第一码块的大小越小,编码器输出的码率越低。

发送设备30将获取到的编码比特段,经过交织、映射为调制符号后发送给接收设备31。进一步地,发送设备30还可以对获取到的编码比特段打孔以提高码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设备30可以先确定发送的冗余版本RVj,然后根据冗余版本RVj确定要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并从第一编码码块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开始获取编码比特段。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0≤j<jmax,jmax为发送设备30和接收设备31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编码码块可以是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方法对第一码块处理得到的编码码块,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对第一码块处理得到的编码码块。

通信系统支持重传时,发送设备30和接收设备31之间会协商采用哪些冗余版本,每次重传发送时使用哪个冗余版本。其中,每个冗余版本可以用于指示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一个起始位置,发送设备30从该起始位置获取编码比特段。通过每次发送编码码块中不同的编码比特段,可以提高接收设备31的译码成功率。为了使得每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长度接近或者相等,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可以分布在第一编码码块中不同位置,常见的是等间隔分布。发送设备30对第一编码码块进行初传时,通常使用冗余版本RV0,RV0的起始位置S0可以是第一编码码块中第p比特所在位置,此处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以图5中所示的第一编码码块的示意图为例,第一编码码块长度为179比特,按列写入循环缓存中为7行26列,第0列第1行所在的位置开始,RV0对应的起始位置为第1列第0行,也就是第7比特,RV1对应的起始位置为第7列第0行,也就是第49比特,RV2对应的起始位置为第13列第0行,也就是第91比特,RV3对应的起始位置为第19列第0行,也就是第133比特。可以看出各个冗余版本之间是等间隔分布。若发送使用的冗余版本为RV0,则发送设备30从第1列开始按列顺序读取编码比特段,也就是从第7比特开始读取长度为42比特的编码比特段。若发送使用的冗余版本为RV3,则发送设备30从第19列开始按列顺序读取编码比特段,需要注意的是发送设备30读到最后一个比特后,还要继续回到循环缓存开始的位置读第0列第1行,也就是读取总共长度为53比特的编码比特段。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方便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发送设备30也可以根据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对应的起始位置Si-1,前一次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1确定当前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起始位置Si。若i=0,也就是发送设备30对第一编码码块进行初传,则S0可以是第一编码码块中第p比特所在位置,此处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若i>0,也就是发送设备30需要对第一编码码块进行重传,则Si=(Si-1+ni-1)%NCB,又或者,对第一编码码块初传或者重传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相等,则Si=(p+i*n0)%NCB,n0为初传发送所获取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编码码块可以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方法对第一码块处理得到的编码码块,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对第一码块处理得到的编码码块。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编码码块的LDPC校验矩阵的大小是由扩展因子z决定的,对于初传的编码比特段的起始位置S0=p,可以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LDPC校验矩阵的扩展因子确定,例如p=z·l,其中l为正整数,通常可以取值为1,2,3。以图4中所示的编码码块为例,z=7,l=1,也就是第一编码码块对应的LDPC校验矩阵的扩展因子为7,l=1,表示对第0列打孔,初传时从第1列开始取编码比特段。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由于可以灵活地选择初传或重传的编码比特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译码成功率。

可选地,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方法,在采用LDPC编码的通信系统中,第一编码码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NCB后,发送设备30可以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对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编码码块,在这种方式下,速率匹配和信道编码是不耦合的。

例如,发送设备30可以采用LDPC码的完整矩阵对第一码块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码块,然后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匹配得到第一编码码块,例如,可以将第二编码码块中第0到(NCB-1)个编码比特之间的NCB个比特作为第一编码码块。

又例如,发送设备30也可以根据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确定LDCP码的校验矩阵,例如,可以确定一个列数小于或者等于NCB的LDCP校验矩阵,采用该校验矩阵对第一码块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码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只是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也可以耦合在一起,在速率匹配中确定了所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和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起始位置Si后,信道编码根据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和该编码比特段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起始位置Si,对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第一编码码块,进而获取到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

若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NCB,这种情况下,第一编码码块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发送的编码比特段长度,则可以选择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0列到第NCB-1列对第一码块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码块。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可以从第一编码码块的起始位置Si开始获取ni个编码比特,若已到达第NCB-1个比特,则继续回到从第0个比特的位置开始获取,直到获取到的比特数等于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例如,第一编码码块大小NCB为200,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长度ni为400,起始位置Si为100,则编码比特段为第100至第199编码比特,以及第0至第199编码比特,以及第0至第99编码比特组成的编码比特段。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若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NCB,且Si+ni-1<NCB,则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Si+ni-1编码比特是与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是选择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构成的校验矩阵对第一码块进行编码得到一个编码码块,其中第Si至第Si+ni-1编码比特为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选择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矩阵部分对第一码块进行编码得到ni个的编码比特。这ni个比特也可以称之为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Si+ni-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

若要发送的编码比特段的长度ni<NCB,且Si+ni-1≥NCB,则第一编码码块中第Si至第NCB-1编码比特是与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的第Si列至第NCB-1列对应的编码比特,第一编码码块中第0至第ni-(NCB-1-Si)编码比特是与基矩阵按照扩展因子z展开后的校验矩阵中第0列至第ni-(NCB-1-Si)列对应的编码比特。其实现方式也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编码的比特数等于实际要发送的比特数,可以减少发送设备30的无效的编码操作。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使用LDPC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30和接收设备31。该方法包括:

601:接收设备31接收编码比特段;

接收设备31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是由发送设备30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的,而第一编码码块又是由发送设备30根据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对第一码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因此接收设备31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不会超过其处理能力。

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和第一编码码块大小具体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602:接收设备31将步骤601中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合并保存在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中;

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用来保存编码比特的软值比特(soft channel bit),例如,发送设备30发送的编码比特为1,经过信道传输,接收设备31得到其相应的软值比特为1.45,如果编码比特在第一编码码块中的位置为第5比特,则在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中第5软值比特为1.4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见接收设备31的软信息缓存中每个软值比特的位置和第一编码码块的每个编码比特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31获取发送的冗余版本RVj,根据冗余版本RVj确定所述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接收设备31从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合并保存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其中,软值比特个数为ni。这里,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i为0表示初传,i大于0表示第i次重传。j为整数,且0≤j<jmax,jmax为所述发送设备30和所述接收设备31之间的冗余版本的最大个数,所述jmax个冗余版本对应的起始位置在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等间隔分布,RV0的起始位置为所述软信息缓存中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p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接收设备31确定接收到的软值比特在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从软信息缓存中的第一起始位置Si合并保存接收到的软值比特,软值比特个数为ni。其中,i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若i=0,表示初传,则S0为软信息缓存的第p软值比特所在位置,若i>0,表示第i次重传,Si=(Si-1+ni-1)%NCB,其中S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软值比特的起始位置,ni-1为前一次接收到的软值比特的个数,或者,

Si=(p+i*n0)%NCB,n0为初传接收到的软值比特的个数,ni=n0。

接收设备31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的起始位置也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果发送设备30获取的编码比特段中包括n个编码比特,则接收设备31可以获取到n个对应的软值比特。如果接收设备31两次接收到同一位置的编码比特,则将两次的软值进行合并,例如,第一次软值比特为1.45,第二次软值比特为0.5,则合并后为1.9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603:接收设备31对软信息缓存中的软值比特进行译码以获得第一码块。

由于软信息缓存中保存的是一次或者多次合并的软值比特,接收设备31每次译码需要确定软信息缓存中保存的软值比特的译码码率,并且根据该译码码率确定一个LDPC校验矩阵,此处为第一校验矩阵,该校验矩阵并不需要和发送设备30对第一码块编码时采用的校验矩阵完全相同,但软值比特少的时候,校验矩阵的大小也相应较小。从而能够降低接收设备31译码的复杂度。

接收设备31对软信息缓存中的软值比特采样第一校验矩阵译码以获得第一码块。如果译码成功,则接收设备31将获得第一码块,并且向发送设备30发送肯定应答(ACK),发送设备30接收到ACK后,可以不对第一编码码块重传,继续处理下一码块。如果译码识别,则接收设备31将向发送设备30发送否定应答(NACK),发送设备30接收到NACK后,如果没有超出最大重传次数,则会进行重传,在第一编码码块中选择编码比特段发送给接收设备31。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于发送设备30在初传或者重传编码码块时,基于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确定编码码块的大小,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可以节省接收设备31的存储开销,并且降低接收设备31的译码复杂度。

图7给出了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设备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发送设备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3,收发器303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者收发电路等等。收发器303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例如用于向接收设备31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编码比特段。编码器301主要用于对信息数据进行编码,速率匹配器302主要用于选择发送的编码比特段,例如用于对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编码码块选择编码比特段。发送设备30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用于产生传输块CRC的器件、码块分割和CRC校验的器件、交织器、调制器等,可分别用于实现如图3中发送设备30的各部分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速率匹配器302可以包括存储器3021和处理器3022。所述存储器3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3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编码码块。所述处理器3022用于根据存储器3021存储的指令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发送设备如图4部分所示的动作,控制编码器301根据接收设备31的处理能力对第一码块进行LDPC编码,控制速率匹配器302从第一编码码块中获取编码比特段。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设备30可以包括一个和多个存储器和处理器用于实现如图3中发送设备的各部分功能。可以每个器件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器件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

图8给出了一种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设备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接收设备3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13,收发器313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者收发电路等等。收发器313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例如用于接收发送设备30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编码比特段。译码码器311主要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例如用于对软信息缓存中软值比特进行译码,解速率匹配器312主要用于合并软值比特,例如用于对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编码比特段的软值比特合并保存在软信息缓存中。接收设备31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用于传输块CRC校验的器件、码块合并的器件、解交织器、解调制器等,可分别用于实现如图3中接收设备31的各部分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解速率匹配器312可以包括存储器3121和处理器3122。所述存储器31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31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软值比特。所述处理器3122用于根据存储器3121存储的指令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接收设备如图6部分所示的动作,控制解速率匹配器312合并保存软值比特,控制译码器311对软值比特进行LDPC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设备31可以包括一个和多个存储器和处理器用于实现如图3中接收设备31的各部分功能。可以每个器件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器件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

本领域技术任何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UE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UE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