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格式兼容加密视频的运动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5689发布日期:2018-10-09 22:5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格式兼容加密视频的运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云端存储视频时,我们通常选择加密视频以保护隐私信息。这些加密的视频很难用现有的明文域方法去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视频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当用户使用远程客户端登陆云账户时,加密视频处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不需要先下载视频然后解密才能提取想要的信息,或者冒着泄露隐私的风险在云端解密视频。

加密视频运动检测可以用于加密视频的云端切割或分类。用户可以直接获取需要的带有运动标签的视频片段,而不需要担心隐私泄露的问题。加密视频运动检测也可以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现有的技术中存储在云端的视频内容对服务提供方是可见的,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基于加密视频运动检测的远程监控系统中,上传的图像都是经过加密的,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同时,又保留了检测的能力,兼顾了实用性与安全性。加密视频运动检测也可以用于第三方取证系统,在保证内容提供者隐私安全的情况下,方便第三方开展视频取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格式兼容加密视频的运动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的在加密视频上实现运动物体的检测、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格式兼容加密视频的运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视频进行格式兼容加密;

s2:依据加密视频的码流结构提取出运动残差信息;

s3:根据运动残差信息,生成初步的检测结果;

s4:对初步结果进行更新,减少偏差补充缺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是:

s11:选取视频码流中用于加密的部分参数的比特,包括残留系数、帧内预测模式、运动向量残差;

s12:利用流密码加密算法,对选取的比特进行加密;

s13:将加密后的比特替换到原有比特的位置,得到加密后的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是:

s21:根据加密视频后残留的格式信息,定位到带有运动向量残差的宏块位置;

s22:根据码字长度,对运动向量残差的大小进行估计,其公式为:

其中,l为运动向量残差的码字长度,当l=1时,

s23:对每一帧,生成一幅带有宏块所携带运动向量残差大小的运动向量残差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是:

s31:将运动向量残差图中不显著的部分去除,去除部分满足的条件是:

其中,为估计得到的x方向的运动向量残差分量,为估计得到的y方向的运动向量残差分量,为运动向量长度,tl是显著运动向量的长度下界,根据分辨率大小进行调节;

s32:将运动向量残差图序列中,出现不频繁的部分去除,去除部分满足的条件是:

其中,r为视频编码的帧率;

s33:对运动向量残差图中,带有运动向量残差且大于若干个宏块的区域ncon>tc,用一个最小的矩形框标记出来。tc是连通宏块数量的下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是:

s41:对生成的初步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将在前后帧延续的运动区域,标记为同一个运动区域系列,其具体方法为:

按时间顺序扫描初步检测结果:首先,将初步检测结果中,第一次出现的运动区域即在前面100帧内未出现重合或者相邻的区域,分别为新的系列oi,j=1,2,···,oi,j表示第i帧中第j个运动区域的系列号;其次,在随后的帧中,如果有与前面帧重合或者相邻的区域,则将其标记为同一个系列,最后对其中属于多个系列的区域,暂标定为待定系列;

s42:对每个运动区域系列,在标记系列号的同时,记录其到当前帧位置的平均大小

s43:将运动系列中,大小或者形状异常的区域,利用记录的平均值进行更新,其公式为其中δ{bi,j}表示运动区域bi,j的尺寸;

s44:对待定系列中的运动区域,进行更新,将具有相同运动趋势的两个系列合并,将具有不同运动趋势的待定系列区域分割成两个区域;

s45:对前后帧之间缺失的运动区域,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该方法对视频的整个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对加密视频进行解密,是在加密的视频码流中完成的,根据接收到的视频码流,实时地更新检测结果,即收到一部分,更新一部分,直至视频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先对视频进行格式兼容加密,再依据加密视频的码流结构提取出运动残差信息,然后根据运动残差信息,生成初步的检测结果;最后对初步结果进行更新,减少偏差补充缺失。该方法采用直接在压缩码流上处理的方法使得算法效率更高,更适应于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利用物理世界物体运动的特性,自适应更新检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应对加密视频可用于处理的运动信息匮乏的问题,从而可以为云监控系统、云存储系统等应用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加密域运动检测的流程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生成初步检测结果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区域更新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利用前后帧进行区域更新具体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基于格式兼容加密的加密域运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1)对视频进行格式兼容加密,可以采用现有的视频格式兼容加密方法,也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①选取视频码流中用于加密的部分参数(不破坏视频格式)的比特,例如残留系数、帧内预测模式、运动等;

②利用流密码加密算法,对选取的比特进行加密;

③将加密后的比特替换到原有比特的位置,得到加密后的视频。

(2)依据加密视频的码流结构提取出运动残差信息:

①根据加密视频后残留的格式信息,定位到带有运动向量残差的宏块位置;

②根据码字长度,对运动向量残差的大小进行估计,其公式为:

其中,l为运动向量残差的码字长度。另外,当l=1时,

③对每一帧,生成一幅带有宏块所携带运动向量残差大小的运动向量残图。

(3)根据运动残差信息,生成初步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①将运动向量残差图中不显著的部分去除,其公式如下:

其中,估计得到的x与y方向的运动向量残差分量分别为为向量长度,tl的值根据分辨率大小进行调节。假设分辨率为w×h,那么tl=0.06w。

②将运动向量残差图序列中,出现不频繁的部分去除,其公式为其中r为视频编码的帧率;

③对运动向量残差图中,带有运动向量残差且大于若干个宏块的区域ncon>tc,用一个最小的矩形框标记出来。假设p=wh,那么tc=0.08p。

(4)对初步结果进行更新,减少偏差补充缺失,如图3所示

①对生成的初步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将在前后帧延续的运动区域,标记为同一个运动区域系列,其具体方法为:

按时间顺序扫描初步检测结果:首先,将初步检测结果中,第一次出现的运动区域即在前面100帧内未出现重合或者相邻的区域,分别为新的系列oi,j=1,2,···;其次,在随后的帧中,如果有与前面帧重合或者相邻的区域,则将其标记为同一个系列,最后对其中属于多个系列的区域,暂标定为待定系列;

②对每个运动区域系列,在标记系列号的同时,记录其到当前帧位置的平均大小包括两部分。假设一个运动区域的大小为且o=oi,j那么

③将运动系列中,大小或者形状异常的区域,利用记录的平均值进行更新,其公式为δ{bi,j}表示运动区域bi,j的尺寸。如图3中的两个虚线框的外侧虚线框所示的区域,运动区域在某一帧突然变大,这可能是由于编码本身或者加密引起的,在这一帧我们将其更新为蓝色框的运动区域。具体的更新方法如图4所示,利用前后帧的运动区域,计算当前帧运动区域的中心位置,利用记录的系列平均大小,恢复出正常大小的区域;

④对待定系列中的运动区域,进行更新,将具有相同运动趋势的两个系列合并,将具有不同运动趋势的待定系列区域分割成两个区域;

⑤对前后帧之间缺失的运动区域,进行更新。具体方法如4所示,bi-1,j'和bi+1,j”为当前帧前后帧的运动区域,而当前帧的运动区域bi,j,由于编码(i帧中没有运动向量残差)或者加密的原因,无法在初步检测中检测出来。根据物理世界物体运动的特性,物体的运动时间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的。我们可以根据bi-1,j'和bi+1,j”恢复出bi,j。bi,j的中心在bi-1,j'指向bi+1,j”的向量的中点上,大小为记录的系列平均大小

(5)整个检测过程不需要对加密视频进行解密,是在加密的视频码流中完成的。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视频码流,实时地更新检测结果,即收到一部分,更新一部分,直至视频结束。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