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880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频会议,尤其涉及视频会议中不同平台之间的通信。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基础运营成本的降低,使得在宽带网络上建设低成本、高质量、专业级别的视频会议成为可能。许多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远程通信需求,通过采购视频会议系统,满足了部分需求,使远程会议得以成为现实。市场上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商有很多,例如:华为,思科,宝利通等。然而microsoftlync、skypeforbusiness、office365等微软的产品其只关注自身视频会议的通讯领域,缺忽略了与其他视频会议厂商的兼容性,功能单一,使得视频会议跨平台通讯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鉴于现有视频会议局限性的大环境下,需要一种功能强大且完善的新兴技术将microsoftlync与其他厂商的系统进行统一对接。这种技术需要兼容microsoftlync与市面上主流视频会议品牌,并且是一种高效稳定、安全性高,功能强大的新型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从而实现不同厂商、不同协议之间的视频会议终端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终端发送用户的呼叫请求,并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s2:第一网守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不存在,则只需s3;

s3:第一网守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发送广播请求;所述广播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s4:网关接收到该广播请求,并向其他网络中发送查询请求;

s5:第二网守在对应的网络中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存在,则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守向网关发送终端定位证实信息;

s6:网关将终端发送定位证实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s7:网关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报文,并根据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解析该第一报文,并提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能够识别到的信息报文;

s8:网关根据第二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将所述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生成第二报文,并通过第二网守转发给第二终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microsoftlync终端或office365终端或skypeforbusiness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h.323终端或sip终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从而实现不同厂商、不同协议之间的视频会议终端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系统,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设于第一终端,用于发送用户的呼叫请求,并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查找模块,设于第一网守,用于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不存在,则执行广播模块;

广播模块,设于第一网守,用于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发送广播请求;所述广播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查询请求模块,设于网关,用于接收到该广播请求,并向其他网络中发送查询请求;

查找确定模块,设于第二网守,用于在对应的网络中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存在,则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守向网关发送终端定位证实信息;

转发模块,设于网关,用于将终端发送定位证实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获取报文模块,设于网关,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报文,并根据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解析该第一报文,并提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能够识别到的信息报文;

转换报文模块,设于网关,用于根据第二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将所述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生成第二报文,并通过第二网守转发给第二终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microsoftlync终端或office365终端或skypeforbusiness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h.323终端或sip终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可允许不同的会议终端之间进行真正的即时视频语音通话。本发明设计简单、功能强大、支持跨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简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方法,其是解决了不同协议或平台之间的通信,比如lync2013和标准h.323/sip之间进行通讯:在通讯过程中lync2013需要使用microsoftrtvideo这种高清视频编解码器。而大多数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系统不使用此编解码器,这样,如果两个用户存在的网络使用了不同的协议,则就无法进行通信,从而造成用户与用户之间不能够进行视频会议。另外,lync2013可以使用h.263用于低分辨率视频会议,几乎所有的h.323系统都支持该协议,但使用这种旧技术会导致传输的图像模糊,用户体验差。lync2013、skypeforbusiness2015和office365会使用rdp(远程桌面协议)进行屏幕共享,但这是h.323或sip视频会议系统不支持的协议。没有转码网关,屏幕共享变得难以实现。再比如,skypeforbusiness2015、office365与标准h.323/sip协议进行通讯:由于skypeforbusiness2015、office365的特性,在进行高清晰度视频通讯时,使用的是rtvideo或h.264svc。skypeforbusiness2015采用新技术,不支持旧的h.263编解码器。skypeforbusiness2015在使用时,需要基于浏览器的webrtc客户端调用h.323或sip终端。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该通信方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不同协议的终端平台之间加入一网关,对不同标准协议的视频语音进行转换,从而实现不同协议平台之间视频语音的通信。

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终端发送用户的呼叫请求,并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s2:第一网守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不存在,则只需s3;

s3:第一网守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发送广播请求;所述广播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s4:网关接收到该广播请求,并向其他网络中发送查询请求;

s5:第二网守在对应的网络中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存在,则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守向网关发送终端定位证实信息;

s6:网关将终端发送定位证实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s7:网关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报文,并根据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解析该第一报文,并提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能够识别到的信息报文;

s8:网关根据第二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将所述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生成第二报文,并通过第二网守转发给第二终端,从而完成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该数据包括视频、音频等

也即是,本发明中的网关是起到了一个转换的作用,通过将来自于一网络协议的数据报文转换为符合另一网络协议的数据报文,从而实现不同数据协议之间的数据通信。

另外,在使用该系统之前,系统管理员需要对自身电脑进行一些设置,将电脑的防火墙的端口开放。这些端口如下:h.232(udp1719)、sip(udp5060)、snmp(udp161)、http(tcp80)、dns(tcp)、https(tcp443)、ssh(tcp22)、rdp/rtp/rtcp(udp40000-499999)、ntp(udp123)、isakmp(udp500)、syslog(tcp514)等等。另外,然后用户根据向导向该系统安装到服务器上,并依次进行设置,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web页面输入已经设置的网关系统的ip地址,然后登陆将相关设备的设备名称、ip地址录入,最后还将相关设备的网关地址设置为该网关系统地址,就可以实现不同会议终端之间的通信。

通过本发明可允许不同的会议终端之间进行真正的即时视频语音通话,比如,会议终端microsoftlync终端、office365终端、skypeforbusiness终端、h.323终端与sip终端之间的通信。通过实时转码为不同的编解码器提供给用户最佳的体验,从而实现高清视频和高质量的音频,比如microsoftrtvideo,h.263,h.264,h.264svc,vp8和rdp之间视频、音频的转换。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方法相对应的一种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与webrtc融合的网关系统,其包括: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microsoftlync终端或office365终端或skypeforbusiness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h.323终端或sip终端。

请求发送模块,设于第一终端,用于发送用户的呼叫请求,并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查找模块,设于第一网守,用于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不存在,则执行广播模块;

广播模块,设于第一网守,用于在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内发送广播请求;所述广播请求包括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

查询请求模块,设于网关,用于接收到该广播请求,并向其他网络中发送查询请求;

查找确定模块,设于第二网守,用于在对应的网络中根据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查找是否存在第二终端,若存在,则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网守向网关发送终端定位证实信息;

转发模块,设于网关,用于将终端发送定位证实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获取报文模块,设于网关,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报文,并根据第一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解析该第一报文,并提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能够识别到的信息报文;

转换报文模块,设于网关,用于根据第二终端所在的网络协议将所述第一终端用户地址、第二终端用户地址以及相关数据生成第二报文,并通过第二网守转发给第二终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microsoftlync终端或office365终端或skypeforbusiness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h.323终端或sip终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