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567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控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家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形势,现有安防监控系统缺少对广域地面及低空飞行器,预警、定位、识别、跟踪方面技术的实现,不能对事件、事故、案件进行快速有效处置,使得油气田风险防控和城市公共安全管控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以至少解决现有安防监控系统缺少对广域地面及低空飞行器在预警、定位、识别、跟踪方面技术的实现而导致对油气田风险防控和城市公共安全管控能力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所述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包括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所述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包括设于监控场所预定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监控塔以及设于监控室内的监控中心单元,其中,每个监控塔包括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频率、以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杆塔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所述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所述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目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以该方位信息确定采集方向以采集对应的图像/视频数据;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所述远程局部监控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单元;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每个地面侦察车辆包括一个全地形警用越野车辆底盘,该底盘承载有可升降的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设备;所述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包括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和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所述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频率、以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地面侦察车辆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所述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所述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用于昼夜实时采集该地面侦察车辆作战地点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地面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人机,每个无人机上设有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以及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所述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该无人机预定范围内的空基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作为机动侦察基站单元,用于单车或多车组网协同作战。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的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设有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对应地面侦察车辆的当前位置,以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实时地将该地面侦察车辆的当前位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中的每个无人机设有第二定位模块和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对应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以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实时地将该无人机的当前位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所述监控中心单元设有交互接口模块和侦察工具筛选模块;所述交互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侦察指令;所述侦察工具筛选模块用于在所述交互接口模块接收到所述侦察指令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无人机的当前位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无人机之中,选择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至少一个无人机,并向该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至少一个无人机发送警报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包含所述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

进一步地,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还设有第一导航模块,每个无人机还设有第二导航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息的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中,每个地面侦察车辆的第一导航模块用于以所述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为目的地进行导航;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息的至少一个无人机中,每个无人机的第二导航模块用于以所述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为目的地进行导航。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信息还包括所述监控中心单元从所述远程局部监控单元接收到的图像/视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的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还设有第一语音通讯模块,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中的每个无人机还设有第二语音通讯模块,所述监控中心单元还设有第三语音通讯模块;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的各地面侦察车辆的第一语音通讯模块、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中的各无人机的第二语音通讯模块以及所述监控中心单元的第三语音通讯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语音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频率为每1或2秒完成一次所述360°扫描;和/或所述远程局部监控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为高清图像/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中心单元还包括存储模块,其用于存储所述监控中心单元从所述监控塔接收到的图像/视频数据以及从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和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分别接收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和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中心单元还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运动目标的情况下输出音频报警信号和/或图像报警信号。

如上所述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其通过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按照第一预定频率、以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杆塔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通过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在所述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通过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运动目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以该方位信息确定采集方向以采集对应的图像/视频数据;通过发送单元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所述远程局部监控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单元;通过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按照第二预定频率、以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地面侦察车辆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通过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在所述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通过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昼夜实时采集该地面侦察车辆作战地点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地面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通过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实时采集该无人机预定范围内的空基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

本发明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结合反恐防暴、治安防控的现实需求,以升级技防为手段,在原有防控技术基础上,以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以及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为核心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填补了现有安防监控系统,对广域地面及低空飞行器,预警、定位、识别、跟踪的空白,实现对事件、事故、案件的快速有效处置,提高油气田风险防控和城市公共安全管控能力。本发明可用于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城市治安重点单位治安防控、反恐重点目标单位的恐怖防范、公安机关无人机管制等领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推广复制性。

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包括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中枢系统为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将以上三个系统集成起来,使用TCP/IP网络协议,对其进行控制和联动指挥,实现人机有效结合,真正做到现场部署方案,快速调动警力,严厉打击威胁分子、协同无人机进行抓捕与反制。

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有效地解决了石油石化企业的安防难题,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和平时期企业内部治安防控,又能防范恐怖暴力袭击,又适应应急状态下的暴力恐怖袭击和突发安全事件的战时需求,具有以下优点:

1、预警系统功能。通过雷达侦测、视频监控、GPS追踪报警器等器材和设备,收集目标信息,实现违法侵害时的实时预警。

2、中枢系统功能。信息收集、情报研判、调度指挥。

3、移动侦察指挥系统功能,即通过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实现移动目标(即运动目标)的跟踪侦察,收集目标的实时信息

4、集群通讯系统功能。运用局域网内的通讯系统,实现点到点的信息交流,可视化、扁平化指挥。

5、应急处置系统功能。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企业内部治安保卫人员等组成的应急处置力量,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施对非法行为的制止和油田物资的控制。

6、敌方无人机反制功能。非法入侵石油石化厂区、低空等重点目标、重要区域、重大活动防控区域无人机侵入,通过平台引导我方无人机对其进行反制或采用其他手段直接击毁,保证涉恐渉爆方面的低空管控主动权。

此外,本发明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具有如下优点:1)广域范围监控搜索发现。通过红外成像雷达快速大范围扫描,可准确及时的发现非法侵入监控区域的人、车辆等移动目标。且能灵活设置时间和报警围栏等智能化参数,区分出合法和非法侵入行为。2)远程高清晰识别目标。红外成像雷达可昼夜精确引导远程光电视频监控,实现对警情和目标进行高清晰成像识别(如在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中,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通过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引导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进行局部高清成像;以及在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引导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局部高清成像),可海量采集、记录和回放视频取证数据。3)警情处置通信指挥功能。可配置车辆及单兵野外自组网通信设备,具备北斗/GPS卫星定位、话音、照片、图像传输等通信能力,可在中心实时指挥外场警员执法行动。4)生产管理智能巡检。系统可兼顾日常生产作业管理,监督和防范违规作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5)多级联网大型监控系统信息共享。系统支持多级跨区域的信息传输,可满足大型多级管理执法组织的信息共享需求。

本发明能够利用少量可大范围监控能力的设备,集成各种计算机及软件处理技术,实现广域空旷地域的远程智能化监控,降低这种广域监控系统的建设难度,并能有效的达到大面积范围的安保防范要求,使得本发明的上述技术具有监控范围大、自动准确发现警情、建设速度快、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具有发现目标快、测角精度高、低漏报、低误报等特点。

通过红外扫描搜索移动目标来引导远程光电识别目标的这种模式(即在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中,通过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进行移动目标搜索来引导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进行局部高清成像;在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通过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进行移动目标搜索来引导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局部高清成像),可以通过一个监控点而覆盖方圆半径3到5公里的地域范围;而采用现有技术,则需要在这么大范围内设置100到300个设施设备(传统监控设备)。因此,1比300的数量比带来系统的高度简化,有效解决了地面大面积搜索和远程识别动目标的问题,具有创新优势。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地面侦察车辆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所述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包括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所述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包括设于监控场所预定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监控塔以及设于监控室内的监控中心单元,其中,每个监控塔包括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频率、以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杆塔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所述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所述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目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以该方位信息确定采集方向以采集对应的图像/视频数据;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所述远程局部监控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单元;所述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每个地面侦察车辆包括一个全地形警用越野车辆底盘,该底盘承载有可升降的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设备;所述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包括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和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所述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频率、以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对所述地面侦察车辆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所述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所述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用于昼夜实时采集该地面侦察车辆作战地点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地面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所述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人机,每个无人机上设有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以及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所述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该无人机预定范围内的空基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所述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单元。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一个示例的结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包括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1、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

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1包括设于监控场所预定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监控塔11以及设于监控室内的监控中心单元12,其中,每个监控塔11包括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11-1、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11-2、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11-3和发送单元11-4。

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11-1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频率、以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对杆塔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其中,第一预定频率、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可根据经验设置,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预定频率例如为每1或2秒完成一次360°扫描。

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11-2用于在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11-1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

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11-3用于根据运动目标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的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以该方位信息确定采集方向以采集对应的图像/视频数据。远程局部监控单元11-3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例如为高清图像/视频。

发送单元11-4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远程局部监控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单元。

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每个地面侦察车辆包括一个全地形警用越野车辆底盘,该底盘承载有可升降的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21、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22、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设备23。

红外全景成像预警雷达21包括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21-1和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21-2;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21-1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频率、以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对地面侦察车辆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21-2用于在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21-1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其中,第二预定频率和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可以根据经验设置,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定频率例如为每1或2秒完成一次360°扫描。

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22用于昼夜实时采集该地面侦察车辆作战地点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地面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23将采集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12。

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包括一个或多个无人机,每个无人机上设有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3-1以及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3-2,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3-1用于实时采集该无人机预定范围内的空基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3-2将采集到的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12。

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作为机动侦察基站单元,可用于单车或多车组网协同作战。

根据一个实现方式,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中的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设有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其中,第一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对应地面侦察车辆的当前位置,以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实时地将该地面侦察车辆的当前位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中的每个无人机设有第二定位模块和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其中,第二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对应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以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实时地将该无人机的当前位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监控中心单元12设有交互接口模块和侦察工具筛选模块;交互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侦察指令;侦察工具筛选模块用于在交互接口模块接收到侦察指令后,根据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一个或多个无人机的当前位置,在一个或多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一个或多个无人机之中,选择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至少一个无人机,并向该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和/或至少一个无人机发送警报信息,其中,警报信息包含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

根据另一个实现方式,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还设有第一导航模块,每个无人机还设有第二导航模块。在接收到警报信息的至少一个地面侦察车辆中,每个地面侦察车辆的第一导航模块用于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为目的地进行导航。在接收到警报信息的至少一个无人机中,每个无人机的第二导航模块用于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为目的地进行导航。

此外,警报信息还可以包括监控中心单元12从远程局部监控单元11-3接收到的图像/视频数据。

根据一个实现方式,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的每个地面侦察车辆还设有第一语音通讯模块,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中的每个无人机还设有第二语音通讯模块,监控中心单元还设有第三语音通讯模块;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中的各地面侦察车辆的第一语音通讯模块、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中的各无人机的第二语音通讯模块以及监控中心单元的第三语音通讯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语音通讯。

此外,监控中心单元12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其用于存储监控中心单元12从监控塔11接收到的图像/视频数据以及从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分别接收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和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

监控中心单元12还可以设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运动目标的情况下输出音频报警信号和/或图像报警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方法,该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警企联动空地一体化指挥平台来实现,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11-1按照第一预定频率、以第一预设搜索半径对杆塔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通过第一运动目标检测单元11-2在第一红外周扫成像单元11-1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通过远程局部图像/视频采集单元11-3根据运动目标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的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以该方位信息确定采集方向以采集对应的图像/视频数据;通过发送单元11-4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将远程局部监控单元11-3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单元12;通过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21-1按照第二预定频率、以第二预设搜索半径对地面侦察车辆周围进行360°扫描,以获得对应的红外全景图像;通过第二运动目标检测单元21-2在第二红外周扫成像单元21-1每次扫描获得对应红外全景图像后,利用该红外全景图像的上一个红外全景图像来判断该红外全景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并在该红外全景图像中存在运动目标的情况下确定该运动目标的方位信息;通过昼夜光电视频监控设备22进行昼夜实时采集该地面侦察车辆作战地点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地面无线通信传输及控制单元23将采集到的地面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12;通过空基图像/视频采集设备3-1实时采集该无人机预定范围内的空基图像/视频数据,并通过空基传输及控制单元3-2将采集到的空基环境图像/视频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单元12。

优选实施例

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通过红外成像雷达快速大范围扫描,每秒钟360°快速扫描,搜索半径3000-5000米。实现大范围准确、实时地发现空中、地面的非法入侵,包括地面的人员、车辆和非法侵入监控区域的无人机等目标,且能灵活设置时间和警戒区等智能化参数,区分出合法和非法侵入行为。

系统数据报警联动指控平台软件对数据进行融合、智能分析和自动解析,在红外雷达全景图像和GIS系统的二维电子地图或者三维电子地图上实时精准显示目标,同时自动联动ARD高精度远程双光谱预警成像跟踪仪,快速引导跟踪仪对目标识别、定位、跟踪。

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对可疑目标人、车辆等超出雷达管控范围,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与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监控中心人员指挥无人机对可疑目标实时搜索,快速发现目标藏匿地点、精准定位,引导民警、油田保卫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

系统侦测到无人机非法侵入警戒区域,自动锁定跟踪目标,引导地面移动、固定的反制设备,以及空中反制专用无人机,同时实施“地空”结合的现场处置。

系统配置反恐指挥车及单兵局域通信设备,具备北斗卫星定位、话音、照片、图像传输等通信能力,可在平台实时指挥无人机反制行动。

地空联合反制无人机,采用地面移动、固定反制与空中反制相结合的方案,地面反制系统(即固定的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1和移动的地面机动雷达侦察车系统2)和空中反制系统(即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3)围绕防控目标四面八方进行部署,空中反制系统具备快速起飞、快速到达的飞行能力。

地面反制系统探测距离远但拦截半径相对较小,可以利用地面系统较早发现非法侵入的空中目标,引导无人机进行持续跟踪和拦截;当非法入侵目标接近地面反制系统拦截半径时,无人机拦截失败,转入地面拦截,由地面反制系统直接摧毁。

广域、油田红外全景成像雷达侦察指挥控制系统采用红外扫描、全景成像、光电联动、数据融合和无线移动自组网通信等技术,将红外雷达搜索发现预警与视频远程成像识别融合为一体,突破了现有安防监控系统存在的广域搜索发现、准确识别、实时跟踪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准确可靠、搜索、跟踪一体的安防要求;自动预警、实时处置,超越现有安防厂商只提供反无人机装备的处置解决方案,实现了反无人机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侦察指挥车搭载了移动指挥平台、夜视器材、非杀伤性器材、宣传设备等装备,实现对报警系统有效补充,实现移动设卡和移动目标的跟踪侦察,收集目标的实时信息,传递到情报研判、指挥调度中心。通过雷达扫描、作战指挥车的应用,

单兵式无线图像传输设备(以下简称单兵设备)可以和手持式DV配合使用,空中的单兵设备可以和高清摄像设备配合使用,具有传输距离较远,可以覆盖1km~5km的范围。

单兵设备采集到事发现场的图像,传到指挥车上,使用多路接收机进行接收,可以在指挥车上进行显示和处理,以便掌握更多现场的图像信息。同时指挥车上的接收机也可以通过语音指挥前方单兵设备背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动作和指挥空中单兵设备的采集信息。

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与地面反制系统融合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重点区域管线巡查

在保卫大队配置无人机,地面站监控站平台可安置在监控中心,也可车载机动式使用,性能要求如下表:机动管线巡查功能

系统对可疑目标超出雷达管控范围,系统指控平台与无人机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监控中心人员指挥无人机对可疑目标实时搜索,发现目标藏匿地点,引导民警、油田保卫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

方案二: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与地面反制系统融合,实现无人机反制

无人机空地防控系统包括预警和处置两个环节的五项关键技术。

围绕目标单位系统设置“内中外”三层防御区,分别为目标区、处置区、警戒区。内层的目标区,禁止非法无人机进入;中层的处置区,距离目标区500-1000米的范围,凡进入处置区的非法无人机,根据应急处置预案选择拦截方式,击毁或诱捕无人机;外层的警戒区,距离警戒区500-1000米的范围,一旦非法无人机进入该警戒区,地面反制系统(如监控中心单元)发出声光报警信息,系统发出声光等信号实施警告和驱离。

通过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制度保障,实现其他三个主要系统的功能完备,确保整体效能的发挥,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等油田保卫实战优势,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使平台更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