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模组及除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33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模组及除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摄像模组,特别是安防、车载类等户外使用的摄像模组,在潮湿、恶劣等户外环境中,镜头上容易积聚霜雾,一些摄像终端的镜头上还设置有保护盖板,保护盖板上也容易积聚霜雾,影响拍摄效果,而这类摄像模组大多不具有对焦功能和除霜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除霜方法,利用音圈马达内现有的对焦线圈对镜头进行加热,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不仅无需改变摄像模组现有的机械结构,而且还能免除除霜时产生的电磁对音圈马达造成干扰,使现有的摄像模组能够适应一些恶劣潮湿的自然环境。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驱动模块、音圈马达和镜头,所述驱动模块与音圈马达电连接,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音圈马达内;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除霜驱动单元,当所述除霜驱动单元被触发时,所述驱动模块停止该摄像模组的拍摄,并向所述音圈马达内的对焦线圈通入第一加热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音圈马达和镜头前设置有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和摄像模组之间设置有加热fpc,所述加热fpc连接至所述驱动模块;当所述除霜驱动单元被触发时,所述驱动模块同时还向所述加热fpc通入第二加热电流,对所述保护盖板进行除霜。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人工触发模块,用于人工触发所述除霜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霜雾识别单元,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除霜提醒模块;所述除霜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除霜提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霜雾识别单元用于自动识别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控制所述除霜提醒模块发出除霜提醒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输出端与所述除霜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的霜雾识别单元,所述霜雾识别单元用于自动识别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自动触发所述除霜驱动单元。

一种摄像模组的除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拍摄;

步骤2:判断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上是否存在霜雾;

步骤3:若镜头上有霜雾,则所述摄像模组停止拍摄,然后向音圈马达内的对焦线圈通入第一加热电流进行除霜,重复步骤2和3;若镜头上无霜雾,则所述摄像模组继续拍摄。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模组的音圈马达和镜头前设置有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和音圈马达之间设置有加热fpc;步骤2为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同时向所述加热fpc通入第二加热电流,对所述保护盖板进行除霜。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通过人工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通过人工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通过摄像模组自动识别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发出除霜提醒信号,并在步骤3中,通过人工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通过摄像模组自动识别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通过自动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摄像模组及除霜方法利用音圈马达内现有的对焦线圈对镜头进行加热,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不仅无需改变摄像模组现有的机械结构,而且还能免除除霜时产生的电磁对音圈马达造成干扰,使现有的摄像模组能够适应一些恶劣潮湿的自然环境。由于所述镜头是设置在载体内的,当所述驱动模块向载体上的对焦线圈通入第一加热电流时,热量通过所述载体被传导到镜头上,也相当于对所述镜头进行加热除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原理框图;

图2为现有的音圈马达的结构图;

图3为现有的另一音圈马达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摄像模组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摄像模组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摄像模组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的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驱动模块、音圈马达和镜头,所述驱动模块与音圈马达电连接,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音圈马达内。如图2所示,所述音圈马达包括底座1和套合在所述底座1上的磁轭7,所述底座1和磁轭7之间的容纳腔内设置有磁性动子和永磁体组4,所述磁性动子包括载体2和缠绕在所述载体2外的对焦线圈3,所述载体2的下端通过下弹片5与所述底座1装配,上端通过上弹片6与所述磁轭7装配;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载体2内。

在现有的拍摄过程中,所述驱动模块向所述对焦线圈3通入对焦电流,以使所述对焦线圈3产生不同的动磁场,与所述永磁体组4的静磁场相作用,完成对焦过程。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除霜驱动单元,当所述除霜驱动单元被触发时,所述驱动模块停止该摄像模组的拍摄,并向所述音圈马达内的对焦线圈3通入第一加热电流。

该摄像模组利用其音圈马达内现有的对焦线圈3对镜头进行加热,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不仅无需改变摄像模组现有的机械结构,而且还能免除除霜时产生的电磁对音圈马达造成干扰,使现有的摄像模组能够适应一些恶劣潮湿的自然环境。由于所述镜头是设置在载体2内的,当所述驱动模块向载体2上的对焦线圈3通入第一加热电流时,热量通过所述载体2被传导至镜头,也相当于对所述镜头进行加热除霜。

所述驱动模块为驱动ic。

如图3所示,在一些摄像终端上,还会在所述音圈马达和镜头前还设置有保护盖板8,此时,霜雾不仅会积聚在镜头上,还会积聚在保护盖板8上,因此,所述保护盖板8和音圈马达之间可以设置有加热fpc9,所述加热fpc9连接至所述驱动模块,在进行除霜时,所述驱动模块还向所述加热fpc9通入第二加热电流,对所述保护盖板8进行除霜。

所述加热fpc9的中间具有与镜头相适应的通光孔,加热fpc9内的加热线圈沿着所述通光孔外围走线;由于所述音圈马达的磁轭7一般为不锈钢材质,本身已具有导磁和隔磁的作用,因此,加热fpc9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对音圈马达造成的影响较小。

如图4所示,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人工触发模块,用于人工触发所述除霜驱动单元;所述人工触发模块可以是在摄像终端或者远程控制终端上设置的物理按键,或者是在拍摄软件上设置的虚拟按键,当拍摄者按下物理按键或者虚拟按键时,则触发所述驱动模块内的除霜驱动单元,控制该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是否存在霜雾的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或摄像模组的自动识别方式;其中,人工方式为拍摄者直接查看镜头或保护盖板8的表面,或者通过查看拍摄的画面是否因霜雾导致模糊不清;摄像模组的自动识别方式为在所述驱动模块内设置霜雾识别单元,用于自动识别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是否存在霜雾。

所述霜雾识别单元的原理为:在摄像模组的自动对焦过程中,若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存在霜雾,则相当于霜雾为拍摄物,此时拍摄物离所述镜头的太近,不在自动对焦的范围内,导致摄像模组无法实现自动对焦,此时则判断为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存在霜雾;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原理进行霜雾的自动识别,比如对拍摄画面的灰阶进行对比、或者对进光量进行分析等。其中,霜雾识别的具体算法已经是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详述。

如图5所示,所述霜雾识别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除霜驱动单元的输入端,当所述霜雾识别单元自动识别到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存在霜雾时,则自动触发所述除霜驱动单元控制摄像模组进行除霜;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有除霜提醒模块,所述霜雾识别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除霜提醒模块的输入端,当所述霜雾识别单元自动识别到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8上存在霜雾时,则所述除霜提醒模块向拍摄者发出除霜提醒信号,提醒拍摄者及时进行除霜,拍摄者可根据具体的拍摄情况决定何时通过人工触发模块控制摄像模组进行除霜。此除霜提醒信号可以是声音、灯光或屏幕文字等。

在除霜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发出除霜提示信号来提示拍摄者摄像模组正在进行除霜无法拍摄,而非摄像模组损坏;可以在所述摄像模组设置除霜提示模块,并将其输入端连接至除霜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每次所述除霜驱动单元被触发时,都通过所述除霜提醒模块发出除霜提示信号。此除霜提示信号可以是声音、灯光或屏幕文字等。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一种摄像模组的除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所述摄像模组进行拍摄;

步骤2:判断所述摄像模组的镜头上是否存在霜雾;

步骤3:若镜头上有霜雾,则所述摄像模组停止拍摄,然后向音圈马达内的对焦线圈通入第一加热电流进行除霜,重复步骤2和3;若镜头上无霜雾,则所述摄像模组继续拍摄。

该除霜方法利用摄像模组的音圈马达内现有的对焦线圈对镜头进行加热,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不仅无需改变摄像模组现有的机械结构,而且还能免除除霜时产生的电磁对音圈马达造成干扰,使现有的摄像模组能够适应一些恶劣潮湿的自然环境。由于所述镜头是设置在载体内的,当所述驱动模块向载体上的对焦线圈通入第一加热电流时,热量通过所述载体被传导到镜头上,也相当于对所述镜头进行加热除霜。

在一些摄像终端上,还会在所述音圈马达和镜头前还设置有保护盖板,此时,霜雾不仅会积聚在镜头上,还会积聚在保护盖板上,因此,所述保护盖板和音圈马达之间可以设置有加热fpc;步骤2为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同时向所述加热fpc通入第二加热电流,对所述保护盖板进行除霜。

所述加热fpc的中间具有与镜头相适应的通光孔,加热fpc内的加热线圈沿着所述通光孔外围走线;由于所述音圈马达的磁轭一般为不锈钢材质,本身已具有导磁和隔磁的作用,因此,加热fpc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对音圈马达造成的影响较小。

具体实现方式有三种:

一:在步骤2中,通过人工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通过人工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拍摄者直接观察镜头或拍摄画面来判断镜头上是否存在霜雾;并在摄像终端或者远程控制终端上设置除霜的物理按键来触发除霜,或者在拍摄软件上设置除霜的虚拟按键来触发除霜。

二:在步骤2中,通过摄像模组自动识别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发出除霜提醒信号,并在步骤3中,通过人工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自动识别方式的原理为:在摄像模组的自动对焦过程中,若镜头或保护盖板上存在霜雾,则相当于霜雾为拍摄物,此时拍摄物离所述镜头的太近,不在自动对焦的范围内,导致摄像模组无法实现自动对焦,此时则判断为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存在霜雾;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原理进行霜雾的自动识别,比如对拍摄画面的灰阶进行对比、或者对进光量进行分析等。其中,霜雾识别的具体算法已经是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详述。

摄像模组自动识别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存在霜雾后,向拍摄者发出除霜提醒信号,提醒拍摄者及时进行除霜,拍摄者可根据具体的拍摄情况决定何时通过人工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此除霜提醒信号可以是声音、灯光或屏幕文字等。

三:在步骤2中,通过摄像模组自动识别方式判断所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是否存在霜雾,若存在,则在步骤3中,通过自动方式触发摄像模组进行除霜。

摄像模组在自动识别到镜头或保护盖板上存在霜雾后,自行触发进行除霜;并在除霜过程中,所述摄像模组向拍摄者发出除霜提示信号,用于提示拍摄者正在进行除霜,而非摄像模组损坏。此除霜提示信号可以是声音、灯光或屏幕文字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