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基站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156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信道条件通常是在不断变化的。例如,终端从一个信道条件好的区域移动到一个信道条件差的区域,或者终端在两旁有高大的建筑物的街道上移动,那么沿信号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将增强,而垂直于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将减弱。为了更好地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终端可以下行信道质量信息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为终端选择更可靠的mcs和传输模式,以及选择更好的时频资源,来达到高效的数据传输。在lte(longtermevolution)/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系统中,终端通过对下行载波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csi。csi由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pti(precodingtypeindicator)和ri(randindication)组成,其所占的时频资源是由enodeb来控制的,可以使用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进行周期性上报,也可以使用pusch(physicaluplinksharechannel)进行周期性上报/非周期上报。周期性csi上报中包含哪些内容与终端配置的csi上报模式相关。lte支持2种周期性csi上报模式,具体可参见3gppts36.213。enodeb通过dciformat0/4或rar中的ulgrant的csirequest字段来通知终端是否进行非周期性csi上报。非周期性csi上报中包含哪些内容与终端配置的csi上报模式相关。lte支持3种非周期性csi上报模式,具体可参见3gppts36.213的table7.2.1-1所示。如果终端没有配置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通过simultaneouspucch-pusch-r10配置),并且在周期性csi上报的子帧上没有分配pusch资源,则终端会在pucch上发送周期性csi。如果终端没有配置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并且在同一个子帧内,终端需要同时发送上行数据和周期性csi,则周期性csi在分配了pusch资源且拥有最小servcellindex的小区上的pusch传输,并使用与基于pucch的周期性csi上报一样的格式。非周期性csi只能在pusch上传输,可以在pusch上单独地或者和其它数据一起进行发送。如果在同一个子帧内,需要同时发送周期性csi和非周期性csi,则终端只会发送非周期性csi。周期性csi上报和非周期性csi上报,均提供了下行信道质量的估计,但二者有以下区别:第一,承载比特数不同:周期性csi上报一般承载在pucch上。周期性csi资源上承载的有效比特数最大只能达到13比特,实际最大只有11比特用于信道质量信息,另外的2比特是为与信道质量信息联合编码的harq-ack信息预留。而非周期性csi上报承载在pusch上,可以按照基站的调度指令支持任意比特的信道质量信息。第二,反馈频率不同:周期性csi上报按固定的周期进行上报,非周期csi可以根据调度指令按需上报,也可以周期性或近乎周期性地进行上报。第三,子带反馈的内容不同:针对csi周期反馈的子带上报模式,终端需要上报宽带cqi(如果有还需要上报宽带pmi)及子带cqi,并且宽带cqi(和pmi)与子带cqi是分时上报的,其中,上报间隔np和扫频次数k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给终端。针对csi非周期反馈的子带上报模式,终端可以按配置同时将子带及宽带csi上报。第四,反馈开销问题:由于非周期性csi上报是基站调度传输,可以在需要时才传输的,并且承载在有大量资源的pusch上,其开销并不是一个大问题。而周期性csi上报会固定占用pucch资源,一旦配置,终端会一直占用该资源,因此会存在资源开销问题。现有技术的csi物理资源分配方式一般根据信道环境初步计算适合于终端的csi周期,进一步结合当前csi资源的负载程度,或结合上下行数据量,从可用的最小周期开始分配,小的周期不可用时,再考虑大的周期。这种方法需要固定csi资源数目,当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时,只能通过调大csi周期以提升pucch容量,而csi周期增大后,终端速率会有所下降;要么预设用户数在系统设计时以最大用户容量作为要求来配置csi资源,但如此在用户数未达到预设用户数之前(经常发生),又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现有技术在系统用户容量变化、周期csi资源不足时,通过比较ack/nack和sri、以及为cqi预留的资源中未使用的资源数量与预设门限值来动态增加pucch资源。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频繁修改系统广播参数,实现流程比较复杂,同时也会影响在线终端的体验。当前lte/lte-a网络由于具有速率高、时延低、全ip等特点,能支持各种业务在网络中同时传输。然而不同的业务呈现不同的特点。微博、即时通信等小流量应用虽然流量小,但具有永远在线、频繁心跳等现象特点;volte语音电话具有小数据、周期到达、时延敏感的特点;视频业务对时延较为敏感,对带宽也有一定要求;抄表、监控等物联网业务具有小流量、时延不敏感、功耗低等特点,等等。现有技术在分配csi资源时没有考虑到这些特点,不能做到合理分配资源给最需要的终端使用。比如现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背景流量,在没有用户操作时,后台自动运行的业务在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间歇性的有小数据包(也叫心跳包)交互传输,平均速率约5byte/s~250byte/s,对于类似这种小流量的业务,基站一般一次调度就能够解决一次心跳包传输,没必要为其配置周期csi资源,配置周期csi反而会加速终端电能消耗。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变化时,调配系统资源的流程复杂,不能灵活适应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的变化,造成系统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基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变化时,调配系统资源的流程复杂,不能灵活适应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的变化,造成系统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包括: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预估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基于所述ns,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中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基于所述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优选的,所述ns的计算公式为:ns=na+α(np-na)其中,α为调节所述平均值na和所述峰值np差值的因子,且0<α<1。优选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csi周期资源需求和上报模式需求。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ns,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中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基于所述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包括:基于所述ns,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一数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二数目、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三数目,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基于所述第一数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所述第三数目,配置第一周期csi资源、第二周期csi资源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存在时延敏感的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确定所述终端不存在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优选的,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不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二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速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包括: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周期csi资源。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包括: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不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非周期csi资源。第二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预估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预估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第一配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ns,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中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第二配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优选的,所述ns的计算公式为:ns=na+α(np-na)其中,α为调节所述平均值na和所述峰值np差值的因子,且0<α<1。优选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csi周期资源需求和上报模式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一配置子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所述第二配置子模块包括第二配置单元: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ns,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一数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二数目、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三数目,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所述第三数目,配置第一周期csi资源、第二周期csi资源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存在时延敏感的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确定所述终端不存在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不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二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速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所述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宽带上报。优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分配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周期csi资源。优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二分配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不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非周期csi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基于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变化时,调配系统资源的流程复杂,能灵活适应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的变化,造成系统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至少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1、灵活适应系统容量变化,简化系统资源的调配流程,提高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2、无需修改系统信息广播参数,实现简单,不影响在线用户体验;3、充分利用周期csi承载内容少与非周期csi承载内容丰富的特点,合理配置系统上行资源,使得承载csi上报的资源能充分满足用户qos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配置方法中步骤s10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基站,基于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变化时,调配系统资源的流程复杂,能灵活适应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的变化,造成系统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s20,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s30,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s40,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其中,所述步骤s10包括,参见图2:s101,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预估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s102,基于所述ns,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中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基于所述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在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ns的计算公式可以为:ns=na+α(np-na)其中,α为调节所述平均值na和所述峰值np差值的因子,且0<α<1。当α取值为0时,ns=na;当α取值为1.0时,ns=np。通过α可以灵活控制周期csi资源能支持的基站服务用户数,当服务的用户数大于ns时,通过配置非周期csi资源来支持超出部分的用户数,不需要修改系统广播参数,实现简单方便。其中,所述方法中,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csi周期资源需求和上报模式需求。其中,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周期csi资源是频率资源;配置的周期csi资源划分为三种周期配置: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基于所述ns,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一数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二数目、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三数目,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基于所述第一数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所述第三数目,配置第一周期csi资源、第二周期csi资源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例如,第一周期为小周期、第二周期为中周期、第三周期为大周期。三种周期配置的资源比例可以根据预估的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情况进行调整。配置的周期csi资源数至少能满足ns的需求。为了节省资源,优先考虑能满足ns的周期csi资源数的最小值。假设周期csi资源的三种周期配置分别为20ms、40ms、80ms,根据预估的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三种周期配置的资源比例确定为1:1:1,在tdd1ul:3dl配置情形下,每20ms小周期有4个上行子帧可以分配配置给4个不同的终端用于csi上报,相当于每20ms可以提供4个时频资源给4个不同的终端,之后终端会周期性地使用分配给该终端的这个时频资源,即一个频域的csi资源在20mscsi周期下可以支持4个终端;同理,一个频域的csi资源在40ms以及80mscsi周期下分别可以支持的终端数为8个和16个。按照1:1:1的周期资源比例,满足140用户需求的各周期cqi资源数最小值分别为:20mscsi资源数为其中运算符表示取大于x的最小整数;40mscsi资源数为80mscsi资源数为为了节省资源,优先考虑能满足所述ns的周期cqi资源数的最小值,则配置的周期csi资源数为12+6+3=21,即基于得到的需配置的各周期cqi资源的数目,所述基站配置12个周期为20ms的csi周期资源,6个周期为40ms的csi周期资源,3个周期为80ms的csi周期资源。为了方便说明,记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mrn,其中,p表示终端对csi资源的周期需求,m取值0、1、2、3、x,分别表示无需求、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未确定,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例如第一周期是小周期,第二周期是中周期,第三周期是大周期;r表示csi上报的需求,n取值为0、1、2、x,分别表示无需求、宽带上报、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未确定。在步骤s20中,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所述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存在时延敏感的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1r1,表示需要为该终端配置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上报模式配置为宽带上报。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是否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则记该终端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p0r0,表示不需要为该终端配置周期csi资源。在步骤s30中,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下步骤: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不小于第一速率阈值,例如所述速率需求比较大时,确定所述终端的csi周期资源需求为pxrx,表示需要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csi周期资源需求,即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其中,业务qos时延敏感是指业务时延要求小于一个门限值。这种时延敏感的业务需要链路及时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否则用户体验会比较差。典型的业务有语音电话,视频电话,实时在线游戏等。当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时,配置第一周期例如小周期的csi资源,能够快速跟踪信道的变化,但由于数据量小,配置宽带csi可以让终端及时上报全频带的信道信息,有利于资源快速调度,降低业务时延。所述第一速率阈值用于区分小流量业务及非小流量业务。典型的小流量业务包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背景流量,抄表类物联网应用,互动内容浏览,即时通信,网络在线游戏等。对于时延不敏感且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的用户,不配置周期csi资源,可以降低终端的功率开销,同时能节省系统csi资源,提供更多的pusch资源给数据调度使用。所述步骤s30中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包括: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2r2,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速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1r2,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3r1,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其中,所述第一速度阈值、第二速度阈值用于划分所述终端的移动状态,当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静止或低速状态;当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中速状态;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第二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高速状态。对于低速移动的终端,由于多普勒频移较小,信道相关时间较大,在相关时间内终端的信道变化比较平缓,因此可以配置与信道相关时间相当的中周期csi资源;对于中速移动的终端,多普勒频移变大,信道相关时间减小,此时通过配置小周期的csi资源,并且上报方式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尽可能将信道的更多信息提供给基站使用;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由于多普勒频移过大,信道相关时间过小,以致于周期csi资源无法提供准确的信道信息,此时配置大周期的csi资源,上报方式配置为宽带上报,可以提供基本的通信质量信息,调度器可以结合这个csi信息,预留更多的处理余量,保证无线链路的可靠传输。在步骤s40中,所述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包括: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基站为所述终端分配周期csi资源,例如基站配置对应的周期csi资源给所述终端。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不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基站为所述终端分配非周期csi资源,例如基站配置与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相当的非周期csi资源给所述终端。当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发生变化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然后重新执行步骤s40。当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发生变化时或者当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及业务类型均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执行步骤s20、s30及s40。实施例二参见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配置模块10,用于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第二确定模块30,用于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第三确定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10,包括:第一预估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预估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第一配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ns,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中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第二配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个周期的csi资源的数目,配置不同周期的csi资源。其中,所述ns的计算公式为:ns=na+α(np-na)其中,α为调节所述平均值na和所述峰值np差值的因子,且0<α<1。当α取值为0时,ns=na;当α取值为1.0时,ns=np。通过α可以灵活控制周期csi资源能支持的基站服务用户数,当服务的用户数大于ns时,通过配置非周期csi资源来支持超出部分的用户数,不需要修改系统广播参数,实现简单方便。其中,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csi周期资源需求和上报模式需求。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子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所述第二配置子模块包括第二配置单元: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ns,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一数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二数目、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的第三数目,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所述第三数目,配置第一周期csi资源、第二周期csi资源以及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例如,第一周期为小周期、第二周期为中周期、第三周期为大周期。三种周期配置的资源比例可以根据预估的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情况进行调整。配置的周期csi资源数至少能满足ns的需求。为了节省资源,优先考虑能满足ns的周期csi资源数的最小值。假设周期csi资源的三种周期配置分别为20ms、40ms、80ms,根据预估的周期csi资源需容纳的终端数ns,三种周期配置的资源比例确定为1:1:1,在tdd1ul:3dl配置情形下,每20ms小周期有4个上行子帧可以分配配置给4个不同的终端用于csi上报,相当于每20ms可以提供4个时频资源给4个不同的终端,之后终端会周期性地使用分配给该终端的这个时频资源,即一个频域的csi资源在20mscsi周期下可以支持4个终端;同理,一个频域的csi资源在40ms以及80mscsi周期下分别可以支持的终端数为8个和16个。按照1:1:1的周期资源比例,满足140用户需求的各周期cqi资源数最小值分别为:20mscsi资源数为其中运算符表示取大于x的最小整数;40mscsi资源数为80mscsi资源数为为了节省资源,优先考虑能满足所述ns的周期cqi资源数的最小值,则配置的周期csi资源数为12+6+3=21,即基于得到的需配置的各周期cqi资源的数目,所述基站配置12个周期为20ms的csi周期资源,6个周期为40ms的csi周期资源,3个周期为80ms的csi周期资源。为了方便说明,记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mrn,其中,p表示终端对csi资源的周期需求,m取值0、1、2、3、x,分别表示无需求、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未确定,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小于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二周期小于第三周期,例如第一周期是小周期,第二周期是中周期,第三周期是大周期;r表示csi上报的需求,n取值为0、1、2、x,分别表示无需求、宽带上报、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未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1r1,表示需要为该终端配置所述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上报模式配置为宽带上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还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是否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则记该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0r0,表示不需要为该终端配置周期csi资源。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0包括: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不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且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中的速率需求不小于第一速率阈值,例如所述速率需求比较大时,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xrx,表示需要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即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其中,业务qos时延敏感是指业务时延要求小于一个门限值。这种时延敏感的业务需要链路及时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否则用户体验会比较差。典型的业务有语音电话,视频电话,实时在线游戏等。当存在qos时延敏感的需求时,配置第一周期例如小周期的csi资源,能够快速跟踪信道的变化,但由于数据量小,配置宽带csi可以让终端及时上报全频带的信道信息,有利于资源快速调度,降低业务时延。所述第一速率阈值用于区分小流量业务及非小流量业务。典型的小流量业务包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背景流量,抄表类物联网应用,互动内容浏览,即时通信,网络在线游戏等。对于时延不敏感且速率需求小于第一速率阈值的用户,不配置周期csi资源,可以降低终端的功率开销,同时能节省系统csi资源,提供更多的pusch资源给数据调度使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0,还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为p2r2,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二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速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1r2,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移动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为p3r1,表示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三周期的csi资源,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配置为宽带上报。其中,所述第一速度阈值、第二速度阈值用于划分所述终端的移动状态,当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静止或低速状态;当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中速状态;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第二速度阈值,认为所述终端处于高速状态。对于低速移动的终端,由于多普勒频移较小,信道相关时间较大,在相关时间内终端的信道变化比较平缓,因此可以配置与信道相关时间相当的中周期csi资源;对于中速移动的终端,多普勒频移变大,信道相关时间减小,此时通过配置小周期的csi资源,并且上报方式配置为宽带上报和子带上报,尽可能将信道的更多信息提供给基站使用;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由于多普勒频移过大,信道相关时间过小,以致于周期csi资源无法提供准确的信道信息,此时配置大周期的csi资源,上报方式配置为宽带上报,可以提供基本的通信质量信息,调度器可以结合这个csi信息,预留更多的处理余量,保证无线链路的可靠传输。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0,包括:第一分配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周期csi资源,例如基站配置对应的周期csi资源给所述终端。第二分配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周期csi资源不能够满足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和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上报模式需求,为所述终端分配非周期csi资源,例如基站配置与所述终端资源需求中的所述csi周期资源需求相当的非周期csi资源给所述终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基于基站提供的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平均值na和所述基站提供的所述上行服务所服务的终端数的峰值np,配置周期csi资源;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业务qos需求,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当基于一终端的终端业务qos需求不能够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资源需求时,基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资源需求;基于所述周期csi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所述终端资源需求,确定所述终端的终端csi资源配置。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变化时,调配系统资源的流程复杂,能灵活适应系统中终端用户容量的变化,造成系统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至少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1、灵活适应系统容量变化,简化系统资源的调配流程,提高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2、无需修改系统信息广播参数,实现简单,不影响在线用户体验;3、充分利用周期csi承载内容少与非周期csi承载内容丰富的特点,合理配置系统上行资源,使得承载csi上报的资源能充分满足用户qos要求。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