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03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单兵设备既是音视频采集单元,又是与系统后台传送交互单元,设备与系统依赖性强,配置成本高,二者结合一起导致设备功耗高,待机时间短问题比较突出。单兵系统的视频采集单元采用内置或者延长线外置的方式,经常出现录制的视频与携带者视野范围完全无关、或关联不大的问题。另外,传统单兵系统仅处理音视频采集、传输、显示,无法与业务逻辑、业务流程融合,导致业务系统需要另外的移动终端和移动应用来完成,与音视频信息相互割裂,不利于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不利于提高业务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单兵系统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信息采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解耦,每一部分硬件的升级替换不会影响另一部分,中央处理单元实现业务逻辑与音视频信息的深度融合,以提高业务效率,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包括现场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后台处理单元,所述的现场采集单元为头戴设备,内置有通信模块,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为安装有业务需求相匹配app的移动设备,所述的现场采集单元设置一个以上,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设置数量与现场采集单元相匹配,二者一一对应进行交互通信,现场采集单元采集工作场所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将数据进行分析并传输到后台处理单元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采用手机/平板。

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usb模块。

还包括专家终端,与后台处理单元通信获取现场数据,与现场采集单元通信进行实时对话。

所述的现场采集单元采用音频、视频、温度、湿度或标签传感单元。

还包括音、视频外放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场处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硬件独立,现场处理单元只负责现场数据采集和传输,业务逻辑由中央处理单元和后台处理单元实现,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业务逻辑与音视频信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行业适应性增强;

(2)现场处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硬件独立,使得现场处理单元的设备成本降低,同时降低了设备功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待机时间短问题。

(3)头戴式信息采集单元,将信息的采集、播放放在距离佩戴者眼睛、耳朵、口最近的位置,实现所见即所得,视频采集范围与视野范围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包括现场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后台处理单元,所述的现场采集单元为头戴设备,可以为任意一种数据传感单元,特别涉及采用音频、视频、温度、湿度或标签传感单元,现场采集单元内置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usb模块,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为安装有业务需求相匹配app的移动设备,特别涉及手机/平板,现场采集单元设置一个以上,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设置数量与现场采集单元相匹配,二者绑定后一一对应进行交互通信,现场采集单元采集工作场所的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将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3g/4g传输到后台处理单元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还包括专家终端,与后台处理单元通信获取现场数据,与现场采集单元通信进行实时对话,现场还可以设置有音、视频外放单元。

本发明通过多个现场采集单元采集工作场所的信息,比如音频、视频、温度、湿度、标签等,比如一个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带上穿戴设备和装有对应app的手机,解放双手去完成作业,穿戴设备采集周围的环境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信息分享至手机,手机将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图像识别、噪音剔除等并上传到后台处理单元,当管理者或专家需要了解当前的实时工作状况时,只需坐在监控室通过手机或者pc连接后台处理单元获取实时数据即可,也可以通过语音对话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指导,各个现场人员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设备进行现场互动。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穿戴式现场作业系统,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现场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后台处理单元,现场采集单元为头戴设备,内置有通信模块,中央处理单元为安装有业务需求相匹配APP的移动设备,特别涉及手机或平板电脑,现场采集单元设置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单元设置数量与现场采集单元相匹配,二者一一对应进行交互通信,现场采集单元采集工作场所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将数据进行分析并传输到后台处理单元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等,现场处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硬件独立,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行业适应性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磊;蔡富东;刘在平;李在学;于丽霞;朱辉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1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