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以及立柱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5887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壳体组件以及立柱式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立柱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立柱式空气净化器中的壳体组件包括多个侧板,相邻侧板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扣结构连接,基于此,两相邻侧板之间的装配或拆卸,需要一个一个地卡合卡口结构或一个一个地解除卡扣结构的卡扣配合,这样,导致壳体组件存在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其旨在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底座、顶盖,以及至少一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下侧,所述第一侧板于一板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且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布置到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凸条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且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板本体,以及一对相对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本体一板侧的限位凸条,两所述限位凸条的布置路径均为直线设置,且均从所述第一板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板本体的底部,两所述限位凸条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所述限位槽。可选地,所述限位凸条呈波浪形或锯齿状设置。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第一预定位插槽;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板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预定位插槽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凸条。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第二预定位插槽;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板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二预定位插槽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凸条。可选地,所述第二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板本体垂直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内侧面的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板本体内侧面的第二加强筋。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顶盖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两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二侧板设于两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两所述第一侧板均开设有两条所述限位槽,两所述第二侧板均包括两条卡位凸条,其中,各第二侧板中的一条卡位凸条与一第一侧板的限位槽配合,而另一条卡位凸条与另一第一侧板的限位槽配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柱式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基于本发明的结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装配只需让卡位凸条滑接入限位槽,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拆卸只需让卡位凸条滑离限位槽,这样,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装配和拆卸变得非常简单、快捷,相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卡扣结构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座101第一预定位插槽102第二预定位插槽200顶盖300第一侧板301限位槽310第一板本体320限位凸条330第一插接凸条400第二侧板410第二板本体420卡位凸条430第二插接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请参阅图1和图2,该壳体组件包括底座100、顶盖200,以及至少一对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其中,将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应用于立柱式空气净化器时,抽风风机设于顶盖200,过滤芯等功能组件安装于壳体组件内。请参阅图1至图5,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均竖直设置,即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平行于Z轴。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的底部均固定于底座100的上侧,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的顶部均固定于顶盖200的下侧。第一侧板300于一板侧开设有限位槽301,限位槽301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且从第一侧板300的顶部布置到第一侧板300的底部,第二侧板400包括与限位槽301配合的卡位凸条420,卡位凸条420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且从第二侧板400的顶部延伸至第二侧板400的底部。基于此结构,通过限位槽301和卡位凸条420的设置,这样,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第一侧板300固定到底座100上,其次,让第二侧板400中的卡位凸条420从限位槽301中位于定位的槽口滑入限位槽301,由于限位槽301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卡位凸条420的布置路径为直线设置,卡位凸条420可以一直往下滑动,并直至第二侧板400的底部接触到底座100,并将第二侧板400固定到底座100上,然后,再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共同固定至顶盖200;而在拆卸过程中,解除顶盖200与第一侧板300、第二侧板400的固定连接,以及接触底座100与第二侧板400的固定连接,然后对第二侧板40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即可,即施加背离底座100的作用力。基于上述可知,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之间的装配只需让卡位凸条420滑接入限位槽301,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之间的拆卸只需让卡位凸条420滑离限位槽301,这样,使得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之间的装配和拆卸变得非常简单、快捷,相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卡扣结构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的连接效率。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两对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两第一侧板300相对设置,两第二侧板400设于两第一侧板300之间,两第一侧板300均开设有两条限位槽301,两第二侧板400均包括两条卡位凸条420,其中,各第二侧板400中的一条卡位凸条420与一第一侧板300的限位槽301配合,而另一条卡位凸条420与另一第一侧板300的限位槽301配合。请参阅图3,第一侧板300包括第一板本体310,以及一对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第一板本体310一板侧的限位凸条320,两限位凸条320的布置路径均为直线设置,且均从第一板本体310的顶部延伸至第一板本体310的底部,两限位凸条320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限位槽301。基于此结构,在保证第一板本体310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减小第一板本体310的厚度,进而减少第一侧板300料材的使用,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限位凸条320呈波浪形,这样,可以让限位槽301具有较深的槽深的同时,减少限位凸条320料材的使用,并降低成本。其中,限位槽301的槽深越深,在将卡位凸条420配合至限位槽301时,越不容易从限位槽301中脱离,有利于提高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之间的连接紧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条320可以呈锯齿状设置。请参阅图5,底座100的上侧开设有第一预定位插槽101;第一侧板300包括连接于第一板本体310的底部并与第一预定位插槽101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凸条330。基于此,在将第一侧板300固定到底座100的过程中,可以向将第一插接凸条330插接至第一预定位槽101,通过第一预定位槽101的槽壁对第一插接凸条330外壁面的限制,在将第一插接凸条330插接至第一预定位槽101后,能够将第一侧板300定位到预定位置,便于底座100与第一侧板300之间的紧固连接。此外,在壳体组件完成装配后,第一预定位槽101对第一侧板300的底部也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避免第一侧板300的底部出现位置偏移。请参阅图4和图5,底座100的上侧开设有第二预定位插槽102;第二侧板400包括第二板本体410,以及连接于第二板本体410的底部并与第二预定位插槽102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凸条430。基于此,在壳体组件完成装配后,第二预定位插槽102对第二侧板400的底部也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避免第二侧板400的底部出现位置偏移。请参阅图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板本体410与第二板本体410垂直设置。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侧板300包括设于第一板本体310内侧面的第一加强筋(图中未标注),基于此,增强了第一板本体310的机械强度,便于减小第一板本体310的厚度,减少料材的使用,降低成本;此外,在减少第一板本体310的厚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壳体组件内的空间。第二侧板400包括设于第二板本体410内侧面的第二加强筋(图中未标注),基于此,增强了第二板本体410的机械强度,便于减小第二板本体410的厚度,减少料材的使用,降低成本;此外,在减少第二板本体410的厚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壳体组件内的空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均通过螺栓与顶盖200连接,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00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立柱式空气净化器,该立柱式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立柱式空气净化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