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及电子卡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5370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及电子卡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及电子卡。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的兴起,社团或学团旅游经常被组织,旅游过程中可能会组织各种活动,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人员走失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过电子设备保障人员的安全逐步被应用。常规的做法一般是通过手机终端电话联系,或者通过定位仪定位走失人员后寻找。但这种做法均不能更为及时的发现走失的人员,无法保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及电子卡,保障人员安全。

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在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若是,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若否,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位置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的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连接;

通过所述移动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无线信号为由所述接收终端设置的wifi热点信号。

一种电子卡,所述电子卡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在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没有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时,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或者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时,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卡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位置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的连接。

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终端,用于设置预设的无线信号;

多个可分别由用户携带的电子卡,用于实时检测在对应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是否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所述电子卡通过所述预设的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卡向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所述电子卡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连接,并通过所述移动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所述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以上所述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及电子卡,实时检测用户是否在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可以及时发现用户是否离开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保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另一流程图;

图3为电子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所针对的应用为一种可实现本实施例中以下内容的电子卡,命名为“友娃卡”,下文中所述友娃卡均指该电子卡。友娃卡与网络服务器和接收终端之间无线连接,如可以是基于移动无线网络或wifi进行连接等。友娃卡可以是普通的卡片,与公交卡或银行卡类似;也可以是与手机、电子手环等相似的电子设备,用户可以手持使用。友娃卡可以将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进一步将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可以是手机、ipad等各种电子设备。接收终端可以安装与友娃卡匹配的app软件,从而接收友娃卡发送的信息,并在app软件的界面上显示接收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老师带着学生出游时,老师的手机等手持终端可以安装与友娃卡匹配的app软件,所有出游的学生携带友娃卡。老师携带的手持终端可以建立一个wifi热点,与所有学生的友娃卡建立通讯连接。根据wifi热点覆盖的区域距离可以判断学生是否离开了该区域,以该区域作为安全区域,当学生离开该区域时,则及时提醒老师学生不在安全区域,从而保障学生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s120至步骤s160。

步骤s120,实时检测在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本实施例中,每个学生都携带有一个友娃卡,友娃卡与老师的接收终端可以无线通信。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会主动建立一个无线信号,作为预设的无线信号,具体包括无线信号的名称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建立的优选为wifi热点信号。wifi热点信号只有在一定的距离内有效,一般wifi热点信号的传输距离在10-20米,脱离这个有效距离后,友娃卡则不能与手持终端无线通信。

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友娃卡会实时获取学生的当前位置,并判断在该当前位置下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步骤s140,若是,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在实现过程中,老师的接收终端建立的wifi热点信号一直处于广播状态。在学生活动当中,如果友娃卡一直可以接收到wifi热点信号,则说明该学生一直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学生的位置信息与其它相关内容的组合,如学生的姓名等。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这里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位置信息。

步骤s160,若否,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如果友娃卡判断在当前位置下,无法接收到接收终端设置的wifi热点信号,表示该学生已经脱离了老师设置的安全区域,由此,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脱离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包括学生的位置信息等。老师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则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及时寻找,保障学生的安全。

以上所述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时检测用户是否在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可以及时发现用户是否离开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保障人员安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s110。

步骤s110,在预设位置建立与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老师通过接收终端建立wifi热点信号后,可以在某一预设的位置让所有的学生的友娃卡连接上wifi热点信号,与接收终端建立连接关系。老师可以预先确认所有的学生的友娃卡都已经连接上wifi热点信号,即每个学生都是安全的。

其中,步骤s140中,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通过预设的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当学生的友娃卡可以与wifi热点信号连接时,则可以通过wifi热点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在wifi热点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通常包括位置信息等,老师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看到学生的位置。

其中,步骤s160包括步骤s161和步骤s162。

步骤s161,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接收终端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友娃卡可以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接收终端的连接,移动无线信号可以是4g、3g、2g等信号,友娃卡可以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发送信息。当友娃卡检测到无法与wifi热点信号连接时,则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接收终端的连接,并向接收终端发送信息。

步骤s162,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友娃卡可以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包括学生的位置信息,老师可以直接查看该位置信息,从而及时寻找。

其中,接收终端的app界面在显示步骤s140和步骤s160中的提示信息时,两种提示信息的标记可以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直观地在界面上进行显示,使老师很容易辨识出是否有学生脱离了安全区域,可以表现在提示信息的颜色上,如以红色标记的提示信息表示脱离安全区域的学生。从而使老师可以快速判断是否有学生脱离安全区域,如果有,则及时查看该学生脱离后的位置,并及时寻找,保障其安全。

本实施例中,友娃卡上设置有报警求救按钮,可以是sos报警按钮。当用户在发生危急时间需要求救时,可以按下sos报警按钮进行求救。

友娃卡会实时检测用户是否按下sos报警按钮,当用户按下时,说明当前时刻需要发送报警信息。此时,友娃卡会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用户发送报警信息时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接收到报警信息后,点击位置信息即可查看用户求救时的地点,以便及时发现并前往求救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友娃卡在检测到需要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会录制当前用户所在环境的语音信息,例如录制10秒或更长预设时间段的语音信息。接收终端在接收到语音信息后,可以点击收听语音。由于语音录音需要时间,因此,语音发送的时间会晚于发送报警信息的时间,因此,在发送语音信息的同时可以将位置信息一同发送。其中,发送时,语音信息与位置信息共同作为单一的一条信息发送,点击该条信息时,可以直接定位到对应的位置地点,并收听语音。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卡,包括检测模块120和发送模块140。

检测模块120,用于实时检测在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本实施例中,每个学生都携带有一个友娃卡,友娃卡与老师的接收终端可以无线通信。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会主动建立一个无线信号,作为预设的无线信号,具体包括无线信号的名称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建立的优选为wifi热点信号。wifi热点信号只有在一定的距离内有效,一般wifi热点信号的传输距离在10-20米,脱离这个有效距离后,友娃卡则不能与手持终端无线通信。

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友娃卡会实时获取学生的当前位置,并判断在该当前位置下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发送模块140,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没有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时,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或者在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时,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在实现过程中,老师的接收终端建立的wifi热点信号一直处于广播状态。在学生活动当中,如果友娃卡一直可以接收到wifi热点信号,则说明该学生一直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学生的位置信息与其它相关内容的组合,如学生的姓名等。

如果友娃卡判断在当前位置下,无法接收到接收终端设置的wifi热点信号,表示该学生已经脱离了老师设置的安全区域,由此,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脱离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包括学生的位置信息等。老师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则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及时寻找,保障学生的安全。

以上所述电子卡可以实时检测用户是否在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可以及时发现用户是否离开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保障人员安全。

其中,接收终端的app界面在发送模块140发送的提示信息时,两种提示信息的标记可以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直观地在界面上进行显示,使老师很容易辨识出是否有学生脱离了安全区域,可以表现在提示信息的颜色,如以红色标记的提示信息表示脱离安全区域的学生。从而使老师可以快速判断是否有学生脱离安全区域,如果有,则及时查看该学生脱离后的位置,并及时寻找,保障其安全。

本实施例中,电子卡还设置有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位置建立与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的连接。通信模块可以

本实施例中,老师通过接收终端建立wifi热点信号后,在某一预设的位置上,使每个电子卡通过通信模块均连接上wifi热点信号,与接收终端建立连接关系。老师可以预先确认所有的学生的友娃卡都已经连接上wifi热点信号,即每个学生都是安全的。

本实施例中,友娃卡上还设置有报警求救按钮,可以是sos报警按钮。当用户在发生危急时间需要求救时,可以按下sos报警按钮进行求救。

友娃卡会实时检测用户是否按下sos报警按钮,当用户按下时,说明当前时刻需要发送报警信息。此时,友娃卡会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用户发送报警信息时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接收到报警信息后,点击位置信息即可查看用户求救时的地点,以便及时发现并前往求救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友娃卡在检测到需要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会录制当前用户所在环境的语音信息,例如录制10秒或更长预设时间段的语音信息。接收终端在接收到语音信息后,可以点击收听语音。由于语音录音需要时间,因此,语音发送的时间会晚于发送报警信息的时间,因此,在发送语音信息的同时可以将位置信息一同发送。其中,发送时,语音信息与位置信息共同作为单一的一条信息发送,点击该条信息时,可以直接定位到对应的位置地点,并收听语音。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示信息的发送系统,包括:

接收终端,用于设置预设的无线信号;

多个可分别由用户携带的电子卡,用于实时检测在对应用户的当前位置处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并向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是否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以上所述提示信息的发送系统,实时检测用户是否在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可以及时发现用户是否离开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保障人员安全。

本实施例中,当老师带着学生出游时,老师的手机等手持终端可以安装与友娃卡匹配的app软件,所有出游的学生携带友娃卡。老师携带的手持终端可以建立一个wifi热点,与所有学生的友娃卡建立通讯连接。根据wifi热点覆盖的区域距离可以判断学生是否离开了该区域,以该区域作为安全区域,当学生离开该区域时,则及时提醒老师学生不在安全区域,从而保障学生安全。

本实施例中,每个学生都携带有一个友娃卡,友娃卡与老师的接收终端可以无线通信。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会主动建立一个无线信号,作为预设的无线信号,具体包括无线信号的名称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建立的优选为wifi热点信号。wifi热点信号只有在一定的距离内有效,一般wifi热点信号的传输距离在10-20米,脱离这个有效距离后,友娃卡则不能与手持终端无线通信。

其中,电子卡向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电子卡通过预设的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友娃卡会实时获取学生的当前位置,并判断在该当前位置下是否可以接收到由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的无线信号。

本实施例在实现过程中,老师的接收终端建立的wifi热点信号一直处于广播状态。在学生活动当中,如果友娃卡一直可以接收到wifi热点信号,则说明该学生一直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学生的位置信息与其它相关内容的组合,如学生的姓名等。

电子卡向接收终端发送对应用户不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包括:

电子卡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建立与接收终端的连接,并通过移动无线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用户不在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的提示信息。

如果友娃卡判断在当前位置下,无法接收到接收终端设置的wifi热点信号,表示该学生已经脱离了老师设置的安全区域,由此,友娃卡则向接收终端发送脱离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包括学生的位置信息等。老师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则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及时寻找,保障学生的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