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2255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多模式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基础智能穿戴设备,主要用于记录运动量、睡眠质量、接打电话,并具有时钟等功能。其中,在接打电话功能方面,目前的智能手环的语音交互模式主要包括免提模式或耳机模式;鉴于智能手环的体积和成本的限制,对于整体式手环,仅限于免提语音模式,典型如iwatch;而对于分体式手环,则仅限于耳机语音模式,典型如华为的b2、b3系列手环。而在不同场景应用下,如同手机,用户往往有时需要方便地通过免提接打电话,而有时又需要通过耳机模式接打电话;这对于目前的智能手环,均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既可以提供免提语音模式,又可以提供耳机语音模式,并且实现成本较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模式智能手环包括与表带相连接的基座,以及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电池、电子内芯,基体上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基座上部形成一个凹腔,所述凹腔的上部和一个端部敞开,以使所述基体可以从该凹腔的敞开端插入凹腔内,直至顶住该凹腔的另一端,并与凹腔相互卡紧;所述基体的下部设有一个朝下敞开的扬声腔,所述扬声腔内朝下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扬声腔的下部设有一块可缩入扬声腔侧壁的水平盖板;所述基体从基座上拆下的状态下,所述水平盖板受扬声腔侧壁内的支撑弹簧的作用而向外伸出,并覆盖所述扬声腔的敞口;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块,在所述基体插入所述基座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块首先与所述水平盖板的外端接触,并将该水平盖板逐渐推入所述扬声腔侧壁内;所述基座的凹腔底部设有与所述扬声腔正对的通孔区;所述扬声腔的侧壁上还设有使扬声腔与基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传音细孔;所述基体上还设有由空心筒体构成的耳塞,耳塞端面亦设有传音细孔,而耳塞内部与基体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盖板的上表面设有一层消音层,以使水平盖板覆盖扬声腔后,对扬声器的声音进行大量吸收,使之难以透过水平盖板而传递到外界,同时也削弱从所述耳塞出来的声音。

作为优选,所述耳塞包括可缩入基体内的弹性伸缩筒,以及覆盖于该弹性伸缩筒端部的、表面开设所述传音细孔的端盖;所述基体装配在基座上时,所述弹性伸缩筒受基座底面的挤压而完全缩入基体内;所述基体拆离基座时,所述弹性伸缩筒伸出基体而形成可塞入耳朵的所述耳塞;由此使所述基座的形状较为简单,可使整个手环的结构较为简约。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的底面开设有经过所述扬声腔的纵向滑槽,所述基体在插入所述基座的凹腔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块在所述纵向滑槽内滑动,直至与所述水平盖板接触;所述耳塞设于所述纵向滑槽的一侧;由此避免在装配基体的过程中,限位凸块对基体底部和耳塞构成阻碍。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下方还架设有一块悬置的悬空板,从所述基座的通孔区正对于所述悬空板的中部,以使从所述通孔区向下传出的声音撞击在该悬空板上,再反射向外界,从而得到较为响亮的免提音量,以防止在佩戴该手环时,所述通孔区传出的声音被手背大量吸收。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下表面的横截面呈拱向下方的弧形,以使基座下表面与所述悬空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上的喇叭口,以促进所述通孔区下方的声音向外界高效扩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多模式智能手环在使用时,如需要采用耳机模式,则取下所述基体,此时,所述水平盖板受扬声腔侧壁内的支撑弹簧的作用而向外伸出,并覆盖所述扬声腔的敞口,以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只能通过扬声腔侧壁的传音细孔进入到基体内部,并与基体内部的电子内芯等部件发生反复碰撞后再从所述耳塞的传音细孔流出,以使扬声器的音量得到大幅削弱,从而满足耳机模式的需求;而在基体未从基座取下时,由于所述限位凸块已将所述水平盖板推入所述扬声腔侧壁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直接从基座凹腔底部的通孔区扩散至外界,因此可形成较大的免提音量,从而实现免提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模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一在组合状态下的侧向示意图。

图2是本多模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一在组合状态下的俯向示意图。

图3是本多模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一在拆分状态下,基体的侧向示意图。

图4是本多模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一在拆分状态下,基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多模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二在组合状态下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多模式智能手环包括与表带(未图示)相连接的基座1,以及基体2;所述基体2内设有电池、电子内芯,基体上表面设有显示屏21;所述基座1上部形成一个凹腔,所述凹腔的上部和一个端部敞开,以使所述基体2可以从该凹腔的敞开端插入凹腔内,直至顶住该凹腔的另一端,并与凹腔相互卡紧;本实施例一中,即如图2中所示,基座1的右端敞开,基体2按箭头所示意的方向插入基座1;所述基体2的下部设有一个朝下敞开的扬声腔20,所述扬声腔20内朝下设置有扬声器3,所述扬声腔20的下部设有一块可缩入扬声腔侧壁的水平盖板4;所述基体2从基座1上拆下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盖板4受扬声腔侧壁内的支撑弹簧41的作用而向外伸出,并覆盖所述扬声腔20的敞口;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块11,在所述基体2插入所述基座1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块11首先与所述水平盖板4的外端接触,并将该水平盖板4逐渐推入所述扬声腔侧壁内;所述基座1的凹腔底部设有与所述扬声腔20正对的通孔区10;所述扬声腔20的侧壁上还设有使扬声腔20与基体2内部空间连通的传音细孔(未图示);所述基体2上还设有由空心筒体构成的耳塞5,耳塞端面亦设有传音细孔,而耳塞内部与基体2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一中,如图4所示,所述基体2的底面开设有经过所述扬声腔的纵向滑槽200,所述基体2在插入所述基座1的凹腔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块11在所述纵向滑槽200内滑动,直至与所述水平盖板4接触;所述耳塞5设于所述纵向滑槽200的一侧;由此避免在装配基体2的过程中,限位凸块11对基体底部和耳塞5构成阻碍。

并且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耳塞5包括可缩入基体2内的弹性伸缩筒,以及覆盖于该弹性伸缩筒端部的、表面开设所述传音细孔的端盖;所述基体2装配在基座上时,所述弹性伸缩筒受基座1底面的挤压而完全缩入基体2内;所述基体2拆离基座1时,所述弹性伸缩筒伸出基体而形成可塞入耳朵的所述耳塞;由此使所述基座的形状较为简单,可使整个手环的结构较为简约。

另外,宜在所述水平盖板4的上表面设置一层消音层,以使水平盖板4覆盖扬声腔20后,对扬声器3的声音进行大量吸收,使之难以透过水平盖板4而传递到外界,同时也削弱从所述耳塞5出来的声音。

上述多模式智能手环在使用时,如需要采用耳机模式,则取下所述基体2,此时,所述水平盖板4受扬声腔侧壁内的支撑弹簧41的作用而向外伸出,并覆盖所述扬声腔20的敞口,以使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只能通过扬声腔侧壁的传音细孔进入到基体2内部,并与基体2内部的电子内芯等部件发生反复碰撞后再从所述耳塞5的传音细孔流出,以使扬声器3的音量得到大幅削弱,从而满足耳机模式的需求;而在基体2未从基座1取下时,由于所述限位凸块11已将所述水平盖板4推入所述扬声腔侧壁内,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可直接从基座凹腔底部的通孔区10扩散至外界,因此可形成较大的免提音量,从而实现免提模式。

实施例二:

对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基座1的下方还架设有一块悬置的悬空板6,从所述基座1的通孔区10正对于所述悬空板6的中部,以使从所述通孔区10向下传出的声音撞击在该悬空板6上,再反射向外界,从而得到较为响亮的免提音量,以防止在佩戴该手环时,所述通孔区10传出的声音被手背大量吸收。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下表面的横截面呈拱向下方的弧形,以使基座1下表面与所述悬空板6之间形成倾斜向上的喇叭口,以促进所述通孔区10下方的声音向外界高效扩散。

实施例二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在佩戴该手环时,如有来电,还可以在不拆除基体2的情况下,采用右手手指将悬空板6与通孔区10之间的空间的一侧遮挡住,并使另一侧(面向拳头的一侧)面向用户面部,则从通孔区10传出的声音将只面向用户传递,从而可在将免提模式下对于外界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