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中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81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对讲中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讲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外部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安保、户外、消防、石油化工、建筑施工、物业管理、酒店餐厅、商场学校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对讲通信方式为点对点的对讲方式,即对讲机对与讲机通信的方式,受限于对讲机较小的功率,使得对讲机之间的通信距离较短,无法实现较长距离的通信。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等原因,尤其是钢筋水泥结构,对对讲通信中的信号屏蔽较为严重,使得传统的对讲通信方式在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常常会出现通信中断不能维持正常通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讲通信距离较长以及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的对讲中继系统。

一种对讲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信子系统,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中转台及车载台,所述中转台和所述车载台通信连接,每两个相邻的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中转台用于与对讲通讯终端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心车载台,所述中心车载台分别通信连接每个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台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语音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基带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及以太网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基带模块及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所述第一基带模块及所述以太网口,所述第一语音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基带模块,所述第一基带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台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包括第一接收机、第一发射机、第一双工器及第一天线,所述第一接收机及所述第一发射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一基带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一发射机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所述第一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高增益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台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语音模块、第二处理器、第二基带模块、第二射频模块及GPS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及所述GPS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所述第二基带模块及所述GPS模块,所述第二语音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基带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所述第二电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包括第二接收机、第二发射机、第二双工器及第二天线,所述第二接收机及所述第二发射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接收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所述第二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设置多个所述中转台,每一所述中转台分别连接所述车载台。

上述对讲中继系统,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中转台及车载台,中转台及车载台的功率较大,能够提高对讲通信的距离,实现了较长距离的通信。在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实现通信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中转台及车载台的信号传输,进一步提高了对讲通信的距离。而在受信号因素影响使得信号屏蔽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通过设置多个中转台或多个车载台,实现对于对讲通信的信号盲区覆盖,从而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而当对讲中继系统包括多个通信子系统时,若第二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收到第一通信子系统呼叫信号时,首先搜索该第二通信子系统下的中转台附近的对讲通讯终端,在搜索未果时,再将信号传递给第三通信子系统,直到搜索到目标对讲通讯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讲中继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讲中继系统中中转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讲中继系统中车载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例如,一种对讲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信子系统,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中转台及车载台,所述中转台和所述车载台通信连接,每两个相邻的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中转台用于与对讲通讯终端通信连接。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对讲中继系统,又一个例子是,请参阅图1,对讲中继系统10,包括至少两个通信子系统100,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中转台110及车载台120,所述对讲通讯终端与所述中转台通信连接,所述中转台和所述车载台通信连接,每两个相邻的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中转台用于与对讲通讯终端通信连接。又如,所述中转台和所述车载台通过馈线连接。又如,所述对讲通信终端为对讲机。又如,每两个相邻的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对讲中继系统,点对点的对讲方式,即对讲机对与讲机通信的方式,受限于对讲机或者对讲通讯终端较小的功率,使得通信距离较短,无法实现较长距离的通信。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等原因,尤其是钢筋水泥结构,对对讲中继系统的信号屏蔽较为严重,使得传统的对讲中继系统在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常常会出现通信中断不能维持正常通信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中转台及车载台,中转台及车载台的功率较大,能够提高对讲通信的距离,实现了较长距离的通信。在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实现通信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中转台及车载台的信号传输,进一步提高了对讲通信的距离。例如,若第一对讲通讯终端无法直接点对点连接第二对讲通讯终端时,则第一对讲通讯终端通过上行频率将信号发给附近的第一通信子系统的中转台,第一通信子系统的中转台再通过下行频率将信号发送给位于中转台附近的第二通讯终端,由此扩大了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的通信距离。而当第二对讲通讯终端未位于第一通信子系统的中转台附近时,则第一通信子系统的中转台将信号发送给第一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第一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再将信号发送给第二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第二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连接第二通信子系统的中转台,第二通信子系统的中载台连接位于附近的第二对讲通讯终端,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的通信距离。而在受信号因素影响使得信号屏蔽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通过设置多个中转台或多个车载台,实现对对讲通信的信号盲区覆盖,从而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而当对讲中继系统包括多个通信子系统时,若第二通信子系统的车载台收到第一通信子系统呼叫信号时,首先搜索该第二通信子系统下的中转台附近的对讲通讯终端,在搜索未果时,再将信号传递给第三通信子系统,直到搜索到目标对讲通讯终端。本实施例通过无线异频中继来扩大对讲机的通信范围,通过多级中继型对讲机盲区覆盖技术,实现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地面由中转台配合车载台使用,车载台作为与远端通信的链路,发射功率大,完成不同区域的用户群之间的互联互通。中转台通过高功率发射机,高灵敏度接受机及高增益定向天线直接连接地面至负二层,完成地面和地下建筑之间的通信。

一实施例中,所述对讲中继系统还包括中心车载台,所述中心车载台分别通信连接每个通信子系统的所述车载台,这样,能够提升通信的效率,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的通信距离。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中转台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语音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基带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及以太网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基带模块及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模块、所述第一基带模块及所述以太网口,所述第一语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基带模块,所述第一基带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输出功率为1瓦~25瓦;例如,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输出功率为12瓦或20瓦。

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中转台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这样,可以通过所述USB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以接收数据或者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台的工作频率为136MHz和400~470MHz;又如,所述中转台的信道数目为16个信道;又如,所述中转台的信道间隔为25kHz、20kHz和12.5kHz;又如,所述中转台的射频模块输出功率为1瓦~25瓦可调;又如,所述中转台的接受灵敏度小于或等于0.3μw(BER 5%);又如,所述中转台的工作电压为DC 13.6V±15%。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包括第一接收机、第一发射机、第一双工器及第一天线,所述第一接收机及所述第一发射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一基带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一发射机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高增益定向天线和/或全向天线。例如,所述第一天线为高增益定向天线,这样,对于信号屏蔽较为严重的楼体,通过中转台加高增益定向天线的方式,能够将信号牵引进入屏蔽严重的地下层,实现无缝覆盖和互通。又如,所述第一天线为全向天线,这样,通过设置全向天线,能够使得对讲中继系统能够多方位通信,增大了通信的范围,使得车载台能够接收/发送全方位的信号,尤其适用于较为开阔区域内的对讲通信。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车载台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语音模块、第二处理器、第二基带模块、第二射频模块及GPS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及所述GPS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模块、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基带模块及所述GPS模块,所述第二语音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二基带模块,所述第二基带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模块输出功率为5瓦~50瓦。例如,所述第二射频模块输出功率为10瓦或20瓦。

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车载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又如,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这样,能够通过所述显示屏实时观察处理数据和/或通信数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包括第二接收机、第二发射机、第二双工器及第二天线,所述第二接收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二接收机及所述第二发射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二基带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为高增益定向天线和/或全向天线。例如,所述第二天线为高增益定向天线,这样,对于信号屏蔽较为严重的楼体,通过中转台加高增益定向天线的方式,能够将信号牵引进入屏蔽严重的地下层,实现无缝覆盖和互通。又如,所述第二天线为全向天线,这样,通过设置全向天线,能够使得对讲中继系统能够多方位通信,增大了通信的范围,使得车载台能够接收/发送全方位的信号,尤其适用于较为开阔区域内的对讲通信。

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台的工作频率为136MHz和400~470MHz;所述车载台的信道数目为1024个信道;又如,所述车载台的区域容量为64组,其中每组最多16个信道;又如,所述车载台的信道间隔为25kHz、20kHz和12.5kHz;又如,所述车载台的射频模块输出功率为5瓦~50瓦可调;又如,所述车载台的接受灵敏度为小于或等于0.3μw(BER 5%);又如,所述车载台的工作电压为DC13.6V±15%。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设置多个所述中转台,多个所述中转台分别连接所述车载台,这样,如果楼体结构更为特殊和复杂,结合实际场景,通过增加中转台,通过二次中转的方式,配合天馈系统,将信号引入到相应盲区,实现互通,进一步提高了对讲通信的距离,进一步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对空间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能力,这就是天线的方向性。衡量天线方向性通常使用方向图,在水平面上,辐射与接收无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全向天线,有一个或多个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由于其无方向性,所以多用在点对多点通信的中心台。定向天线由于具有最大辐射或接收方向,因此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天馈系统主要包括天线和馈线系统两大类。天馈系统更详细的理解请参见现有技术。

上述对讲中继系统,每个所述通信子系统包括对讲通讯终端、中转台及车载台,中转台及车载台的功率较大,能够提高对讲通信的距离,实现了较长距离的通信。在对讲通讯终端之间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实现通信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中转台及车载台的信号传输,进一步提高了对讲通信的距离。而在受信号因素影响使得信号屏蔽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通过设置多个中转台或多个车载台,实现对对讲通信的信号盲区覆盖,从而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上述对讲中继系统通过无线异频中继来扩大对讲机的通信范围,通过多级中继型对讲机盲区覆盖技术,实现在受建筑原因影响时仍然能够正常通信。

上述对讲中继系统采用无线异频中继来扩大对讲机的通信范围。例如,若对讲机甲与对讲机乙之间由于距离比较远而无法实现通信,在采用无线异频中继后,则当对讲机甲发信时,对讲机甲通过上行频率将信号发给中转台,中转台在通过下行频率将信号发送给对讲机乙。而当对讲机乙发信时,对讲机则通过上行频率发送给中继器,中转器在通过下行频率将信号发给对讲机甲,由此扩大了对讲机之间的通信距离。为解决大型地下建筑复杂楼体中重度屏蔽条件下,例如大型建筑中的地下层的无线通信盲区的通信,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中继型对讲机盲区覆盖技术,实现新型对讲机楼宇覆盖系统。对讲中继系统采用链型结构,若一号通信子系统收到呼叫信号,由一号通信子系统转向二号通信子系统,再传向三号通信子系统,以此类推,直到呼叫信号传到所有通信子系统下附近的对讲通讯终端。同样,若三号通信子系统收到呼叫时,通过二号通信子系统,一号通信子系统的传送,其他对讲通讯终端均可收到。地面由中转台配合车载台使用,车载台作为与远端通信的链路,发射功率大,完成不同区域的用户群之间的互联互通。中转台通过高功率发射机,高灵敏度接受机及高增益定向天线直接连接地面至负二层,完成地面和地下建筑之间的通信。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无线对讲中继系统,解决大型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使信号在有关空间区域有效,使用户不在受建筑物空间和屏蔽束缚,实现在有效区域内的工作协调和指挥调度需求。本车载无线对讲中继系统即有成本廉价、建设工程周期短、适应性好、扩展性好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