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41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交换机设计领域,主要针对万兆网线与千兆网线可同时使用的交换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交换机为多个节点处于同一网段提供了环境。同一网段的节点可以相互访问,也可以远程控制节点;目前对服务器进行测试时,是将系统网口或BMC网口与已连接好外网的交换机连接在一起,配置好节点环境后,便可实现不在测试节点前也可以实时掌握节点的情况,但BMC网口通常是千兆网口,测试时需要两个交换机或需要光模块,才可实现万兆网口与千兆网口同时连接交换机达到处于同一网段的目的,因而测试收到光模块或交换机不足的限制,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交换机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交换机兼有万兆网口和千兆网口,实现将节点网口及BMC网口同时连接外网时,不会受光模块不足或交换机不足的限制,同时,有风扇,可以进行散热,使得交换机能够正常的工作,满足服务器测试的需求。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交换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通信的千兆交换机和万兆交换机,在壳体的前面板设置有千兆网口和万兆网口,在壳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风扇,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风口,在通风口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导风板向壳体的前面板倾斜,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连接,在控制板上设置有接口、微处理器、风扇驱动模块,温度传感器通过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风扇驱动模块与风扇连接,在壳体的底部边角处设置有支脚,壳体的顶部边角处设置有用于插入支脚的凹槽。

所述的支脚横截面为圆形。

在壳体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壳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可以相互通信的千兆网口和万兆网口,这样就可以实现节点网口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网口同时连接外网,不会受光模块不足或交换机不足的限制;由于具有了两种交换机,因而需要保证正常的散热才可以使测试顺利的进行,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的测量温度,微处理器获得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风扇进行散热;在壳体的底部和侧面均通风口,便于进风进行冷却,有导风板,可以让进入通风口的冷风朝向壳体的前面板流动,最后到达风机流出壳体,这样可以对壳体内进行完全的换热冷却,有支脚和凹槽,且支脚和凹槽配合使用,这样的交换机可以叠放多个,并且容易固定。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风扇控制框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千兆网口,3为万兆网口,4为支脚,5为风扇,6为通风口,7为导风板,8为凹槽,9为温度传感器,10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交换机,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通信的千兆交换机和万兆交换机,在壳体1的前面板设置有千兆网口2和万兆网口3,在壳体1的后面板上设置有风扇5,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通风口6,在通风口6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7,导风板7向壳体的前面板倾斜,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6,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连接,在控制板上设置有接口、微处理器、风扇驱动模块,温度传感器通过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风扇驱动模块与风扇5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边角处设置有支脚4,壳体1的顶部边角处设置有用于插入支脚4的凹槽8。所述的支脚横截面为圆形。在壳体1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壳体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可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