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449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



背景技术:

刀片服务器的交换模块作用是把服务器的网卡通过背板统一连接起来并对外提供接口,相比于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能提高密度,减少布线,提高部署速度。

但和机架式服务器按需使用标准的交换机相比刀片服务器对外的接口形式是固定的,如果要满足不同的对外接口需求需要设计不同的交换模块来满足。目前各服务器厂家的大部分是使用不同型号的全长模块来满足不同对外接口形式的需求,有些厂家通过两个非全长的交换模块拼接使用提高灵活性。

为了更灵活的对外提供多种接口形式同时又减少设计多种交换模块带来的成本和维护问题,提供设计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更灵活的对外提供多种接口形式同时又减少设计多种交换模块带来的成本和维护问题,提供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片式服务器交换模块,所述刀片式服务器包括若干服务器刀片、交换模块和用于连接交换模块和服务器刀片的背板;

交换模块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交换芯片,与交换芯片连接的管理CPU,与交换芯片连接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与交换芯片连接的第一子卡端口、第二子卡端口,与管理CPU连接的内存条、SD卡、Flash存储器、串口电平转换芯片,与串口电平转换芯片连接的管理接口;

背板与交换芯片和管理CPU连接 ;

背板上设有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用以连接交换芯片和服务器刀片;

壳体包括一对外接口面,对外接口面上设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第一子卡端口设置在靠近壳体对外接口面的第一侧,管理接口设置在靠近壳体对外接口面的第二侧,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设置在对外接口面的靠近第一子卡端口处,第二子卡端口设置在对外接口面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和管理接口之间的位置;

第一子卡端口与第一接口小卡插接,第二子卡端口与第二接口小卡插接。

优选地,管理接口和壳体对外接口面的第二侧之间还设有电源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

优选地,背板上的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采用32个25G的网口或32个10G的网口。

优选地,第一接口小卡和第二接口小卡采用4网口卡、8网口卡、16网口卡或无端口挡板。

优选地,4网口卡采用4个100G的网口或4个40G的网口,8网口卡采用8个50G的网口,16网口卡采用16个10G的网口或16个25G的网口。

优选地,所述与交换芯片连接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采用光纤网口。

优选地,所述与交换芯片连接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采用16个25G的网口或16个10G的网口。

优选地,所述管理接口采用RJ45接口。

优选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采用SP3232E型号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 内存条采用DDR3 SO-DIMM型号的内存条,Flash存储器采用SPI NOR Flash类型的Flash存储器。

优选地,所述交换芯片与第一子卡端口有数据通道和配置通道两条连接通道,交换芯片与第二子卡端口有数据通道和配置通道两条连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专利设计的刀片服务器交换模块和接口小卡只需要设计一种类型交换模块加三种类型接口小卡就能满足10种不同类型的对外以太网接口需求,这样大大减少了设计多种交换模块带来的各种成本和维护问题;这种接口小卡可放在交换模块上对外接口面两侧的设计还可以带来布线组网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不同速率端口配合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刀片服务器交换模块原理图;

图2为刀片服务器交换模块壳体对外接口面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接口小卡和第二接口小卡示意图;

其中,1.刀片式服务器,2.服务器刀片,3.交换模块,4.背板,5.交换芯片,6.管理CPU,7.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8.第一子卡端口,9.第二子卡端口,10.内存条,11.SD卡,12.Flash存储器,13.串口电平转换芯片,14.管理接口,15.第一接口小卡,16.第二接口小卡,17.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18.电源指示灯,19.状态指示灯,20.壳体的对外接口面,21.对外接口面的第一侧,22.对外接口面的第二侧,23.4网口卡,24.8网口卡,25.16网口卡,26.无端口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所述刀片式服务器1包括若干服务器刀片2、交换模块3和用于连接交换模块3和服务器刀片2的背板4;

交换模块3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交换芯片5,与交换芯片5连接的管理CPU 6,与交换芯片5连接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7,与交换芯片5连接的第一子卡端口8、第二子卡端口9,与管理CPU 6连接的内存条10、SD卡11、Flash存储器12、串口电平转换芯片13,与串口电平转换芯片13连接的管理接口14;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7可采用光纤网口;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7可采用16个25G的网口或16个10G的网口;管理接口14可采用RJ45接口;串口电平转换芯片13可采用SP3232E型号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 内存条10可采用DDR3 SO-DIMM型号的内存条,Flash存储器12可采用SPI NOR Flash类型的Flash存储器;交换芯片5与第一子卡端口8有数据通道和配置通道两条连接通道,交换芯片5与第二子卡端口9有数据通道和配置通道两条连接通道;

背板4与交换芯片5和管理CPU 6连接 ;

背板4上设有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17,用以连接交换芯片5和服务器刀片2;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17可采用32个25G的网口或32个10G的网口;

壳体包括一对外接口面20,对外接口面20上设有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

第一子卡端口8设置在靠近壳体对外接口面20的第一侧21,管理接口14设置在靠近壳体对外接口面20的第二侧22,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7设置在对外接口面20的靠近第一子卡端口8处,第二子卡端口9设置在对外接口面20的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7和管理接口14之间的位置;

第一子卡端口8与第一接口小卡15插接,第二子卡端口9与第二接口小卡16插接,第一接口小卡15和第二接口小卡16可分别采用4网口卡23、8网口卡24、16网口卡25或无端口挡板26,4网口卡可采用4个100G的网口或4个40G的网口,8网口卡可采用8个50G的网口,16网口卡可采用16个10G的网口或16个25G的网口。

管理接口14和壳体对外接口面20的第二侧22之间还设有电源指示灯18和状态指示灯19。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自带16个网口,通过两对子卡端口和接口小卡的插接,不同接口小卡的组合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对外接口形态的需求,例如刀片服务器的交换模块的对内以太网接口单元采用32个25G的网口,对外以太网接口单元采用16个25G以太网接口,第一接口小卡和第二接口小卡取4个100G网口、8个50G网口、16个25G网口和无端口挡板的组合,这样可以支持如表1所示的对外接口形态:

表1

DDR3是一种计算机内存规格,SO-DIMM (Small Outline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是一种改良型的DIMM模块,比一般的DIMM模块来得小,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列表机、传真机或是各种终端机等。

SD卡,安全数码卡。

SPI Nor Flash是Nor Flash的一种;NOR Flash根据数据传输的位数可以分为并行(Parallel)NOR Flash和串行(SPI)NOR Flash;SPI Nor Flash每次传输一个bit位的数据,parallel Nor Flash每次传输多个bit位的数据(有x8和x16bit两种); SPI Nor Flash比parallel便宜,接口简单点,但速度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上述实施例只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