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10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对有线电视网络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主备切换功能的双光输入光接收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随着传输节目的不断丰富,有线电视网络频率带宽不断拓宽,从750MHz升级到860MHz再升级到1000MHz。频率越高,射频切换芯片的隔离度越差。常规的射频切换芯片应用于1000MHz带宽的光接收机中,其隔离度通常在20~30dB。离40dB的隔离度要求差的很远。尤其是模数混传的有线电视网络中,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隔离度不够,两路光接收信号间产生严重串扰,导致模拟电视出现重影现象,数字电视出现马赛克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光进铜退的网络发展,光接收机的部署越来越靠近用户端,数量越来越多,成本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供一种既低成本又能实现高隔离度切换的双路光接收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解决现有双路光接收机产品的低带宽、低隔离度切换缺陷,满足有线电视可靠备份接入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路接收切换模块、放大模块Ⅰ、均衡模块、衰减模块和放大模块Ⅱ,所述双路接收切换模块接收两路有线电视光信号,实现自动切换后输出到所述放大模块Ⅰ,所述放大模块Ⅰ实现射频信号的初级放大后输入所述均衡模块,所述均衡模块实现频响曲线斜率的变换后输入所述衰减模块,所述衰减模块调整电平的大小后输入所述放大模块Ⅱ,所述放大模块Ⅱ进行末级放大后输出。

所述双路接收切换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L5420S型双路接收切换模块。

所述放大模块Ⅰ实现射频信号初级放大,射频带宽1000MHz。

所述放大模块Ⅰ采用美国TriQuint公司的TAT7467H型放大芯片。

所述均衡模块采用插拔式可调均衡器,实现0~18dB的均衡斜率调整,射频带宽1000MHz。

所述均衡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J218型插拔式可调均衡器。

所述衰减模块采用插拔式可调衰减器,实现0~18dB的衰减电平调整,射频带宽1000MHz。

所述衰减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S218型插拔式可调衰减器。

所述放大模块2采用功率倍增放大模块,实现1000MHz带宽的射频信号放大,输出电平达108dBuV。

所述放大模块Ⅱ采用美国OPM半导体公司的OPM2425D型功率倍增放大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双路光接收高隔离度切换电路,实现双路光接收机光电转换功能,输出1000MHz带宽射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双路接收切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隔离度双路光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路接收切换模块1、放大模块Ⅰ2、均衡模块3、衰减模块4和放大模块Ⅱ5。双路接收切换模块接收两路有线电视光信号,实现自动切换后输出到放大模块Ⅰ,放大模块Ⅰ实现射频信号的初级放大后输入均衡模块,均衡模块实现频响曲线斜率的变换后输入衰减模块,衰减模块调整电平的大小后输入放大模块Ⅱ,放大模块Ⅱ进行末级放大后输出,输出电平高达108dBuV。

所述双路接收切换模块包括双路光接收PIN管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射频切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双路接收切换输出功能,双路光接收信号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

所述双路接收切换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L5420S型双路接收切换模块,实现双路接收切换输出功能,双路光接收信号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该模块采用申请号为201320354540.0名称为一种单片机控制双路光接收高隔离度切换电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该模块的工作过程,光接收PIN管D1接收输入的光信号,解调出1000MHz带宽的射频信号,低噪声放大管U1接收该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射频切换芯片U3的第5脚射频输入脚;光接收PIN管D2接收输入的光信号,解调出1000MHz带宽的射频信号,低噪声放大管U2接收该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射频切换芯片U3的第8脚射频输入脚;单片机芯片U4第27脚输出高电平,则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到第8脚,连通第8脚和第4脚,输入第8脚的射频信号通过第4脚输出;单片机芯片U4第27脚输出低电平,则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到第5脚,连通第5脚和第4脚,输入第5脚的射频信号通过第4脚输出。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高电平,则三极管V1导通,通过三极管V1的集电极对低噪声放大管U2供电,低噪声放大管U2正常工作,三极管V3导通,三极管V3的集电极低电平,三极管V2截止,停止对低噪声放大管U1供电,低噪声放大管U1停止工作。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底电平,则三极管V1截止,停止对低噪声放大管U2供电,低噪声放大管U2停止工作,三极管V3截止,三极管V3的集电极高电平,三极管V2导通,通过三极管V2的发射极对低噪声放大管U1供电,低噪声放大管U1正常工作。

当需要选择光接收PIN管D1接收的信号切换输出时,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底电平,第27脚输出低电平。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底电平,低噪声放大管U1正常工作,低噪声放大管U2停止工作。单片机芯片U4第27脚输出低电平,则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到第5脚,连通第5脚和第4脚,输入第5脚的射频信号通过第4脚输出。这样,光接收PIN管D1接收的信号经过放大管U1放大后由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输出;放大管U2停止工作,光接收PIN管D2接收的信号经过放大管U2衰减30dB以上,再加上射频切换芯片U3的隔离度20-30dB,双路光接收信号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远高于隔离度大于40dB的要求。

同理,当需要选择光接收PIN管D2接收的信号切换输出时,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高电平,第27脚输出高电平。单片机芯片U4第26脚输出高电平,低噪声放大管U2正常工作,低噪声放大管U1停止工作。单片机芯片U4第27脚输出高电平,则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到第8脚,连通第8脚和第4脚,输入第8脚的射频信号通过第4脚输出。这样,光接收PIN管D2接收的信号经过放大管U2放大后由射频切换芯片U3切换输出;放大管U1停止工作,光接收PIN管D1接收的信号经过放大管U1衰减30dB以上,再加上射频切换芯片U3的隔离度20-30dB,双路光接收信号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远高于隔离度大于40dB的要求。

所述放大模块Ⅰ采用美国TriQuint公司的TAT7467H型放大芯片,实现1000MHz带宽的射频信号放大,放大增益16dB。

所述均衡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J218型插拔式可调均衡器,实现0~18dB的均衡斜率调整,射频带宽1000MHz。

所述衰减模块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BS218型插拔式可调衰减器,实现0~18dB的衰减电平调整,射频带宽1000MHz。

所述放大模块Ⅱ采用美国OPM半导体公司的OPM2425D型功率倍增放大模块,实现1000MHz带宽的射频信号放大,放大增益25dB,输出电平可达108dBuV。

采用该光接收机,双路光接收信号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射频带宽拓展至1000MHz,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