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不断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的屏幕主要为触摸屏,当手机摔到地上,很多时候都是正面或背面着地,容易摔碎屏幕,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手机保护壳来保护所用的智能手机,同时避免硬物在手机屏幕或机身上留下划痕,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手机保护套,其包括手机外壳和翻盖皮套,起到防摔、保护作用,但其设计较为不合理,拍照时,需要调整翻盖皮套和手机外壳的角度,才能进行拍照,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套,其结构合理,便于用户使用。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保护套,包括手机外壳和翻盖皮套,翻盖皮套包括皮套后盖、皮套前盖和连接段,皮套后盖、皮套前盖分别与连接段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手机外壳设有摄像头通孔,皮套后盖设有与摄像头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还包括至少一组磁吸件,至少一组磁吸件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和皮套前盖,皮套后盖粘接于手机外壳,皮套前盖设有与摄像头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磁吸件设有两组,一组磁吸件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的上端部和皮套前盖的上端部,另一组磁吸件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的下端部和皮套后盖的下端部,皮套前盖通过磁吸件相吸固定在皮套后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皮套前盖设有多个用于收纳的插卡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皮套后盖设有多个用于收纳的插卡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翻盖皮套为PU皮或皮革材质制成的翻盖皮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手机外壳为硅胶材质制成的手机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翻盖皮套四周缝制有用于稳固的缝边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手机外壳的摄像头通孔与皮套后盖的第一通孔连通,皮套后盖的第一通孔和皮套前盖的第二通孔连通,以使皮套前盖翻转并固定在皮套后盖时,皮套前盖不会遮挡手机摄像头,便于用户拍照,相比现有技术的需要调整皮套前盖和皮带后盖的角度才能进行拍照的手机保护壳,本手机保护壳结构更为合理,便于用户使用,磁吸件的设置,便于皮套前盖固定在皮套后盖,如此,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翻盖皮套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手机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外壳、11.摄像头通孔、2.翻盖皮套、21.皮套后盖、211.第一通孔、22.皮套前盖、221.第二通孔、23.连接段、24.磁吸件、25.插卡夹层、26.缝边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手机保护套,包括手机外壳1和翻盖皮套2,翻盖皮套2包括皮套后盖21、皮套前盖22和连接段23,皮套后盖21、皮套前盖22分别与连接段23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手机外壳1设有摄像头通孔11,皮套后盖21设有与摄像头通孔11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211,还包括至少一组磁吸件24,至少一组磁吸件24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21和皮套前盖22,皮套后盖21粘接于手机外壳1,皮套前盖22设有与摄像头通孔11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221,第二通孔221与第一通孔211连通。
如此,手机外壳1的摄像头通孔11与皮套后盖21的第一通孔211连通,皮套后盖21的第一通孔211和皮套前盖22的第二通孔221连通,以使皮套前盖22翻转并固定在皮套后盖21时,皮套前盖22不会遮挡手机摄像头,便于用户拍照,相比现有技术的需要调整皮套前盖22和皮带后盖的角度才能进行拍照的手机保护壳,本手机保护壳结构更为合理,便于用户使用,磁吸件24的设置,便于皮套前盖22固定在皮套后盖21,如此,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磁吸件24设有两组,一组磁吸件24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21的上端部和皮套前盖22的上端部,另一组磁吸件24分别配对地镶嵌于皮套后盖21的下端部和皮套后盖21的下端部,皮套前盖22通过磁吸件24相吸固定在皮套后盖21,如此,通过两组磁吸件24的作用,皮套前盖22与皮套后盖21更加贴合,便于使用。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皮套前盖22设有多个用于收纳的插卡夹层25,如此,可将银行卡、名片等卡片状物件放置于插卡夹层25内,便于收纳,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皮套后盖21可设有多个用于收纳的插卡夹层25,可将银行卡、名片等卡片状物件放置于插卡夹层25内,便于收纳,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翻盖皮套2为PU皮或皮革材质制成的翻盖皮套,手机外壳1为硅胶材质制成的手机外壳,如此,本手机保护壳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更佳,利于长时间使用。
图1示出,翻盖皮套2四周缝制有用于稳固的缝边带26,翻盖皮套2四周通过打磨封口后,再在翻盖皮套2四周缝制缝边带26以进一步稳固翻盖皮套2的边口,利于长时间使用。
本实施例的手机外壳1四周还设有若干个功能通孔,若干个功能通孔分别对应智能手机的功能键,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