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78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原有的通讯功能基础上又集成了多种功能,越来越多人习惯于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等网络节目,但是长时间手持手机进行观看十分不便。为了解放双手出现了可粘连在手机壳上的支撑架,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支撑架调节角度有限,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坏死,而粘连的支撑架又不容易拆卸,只有更换手机壳,缩短了手机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收纳时放置平稳的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包括可与手持终端设备壳体相连的底盘,所述底盘上连接有支撑件,该支撑件上形成限位面,翻转支撑件,所述限位面可与底盘配合于工作位和收纳位之间切换。结构简单,减少了部件,降低了成本,而且配合结构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有卡部,所述限位面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与卡部配合形成所述工作位,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与卡部配合形成所述收纳位。

进一步的,所述卡部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为可与该凸起配合的凹槽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对支撑件翻转不会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边缘凹陷形成与支撑件适配的容置槽,于收纳位时,所述支撑件设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的设置使得收纳位时,支撑件可以完全置入容置槽内,其上表面较平整,手机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比较稳定不会倾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面底部的凹槽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面侧部的另一凹槽结构;所述容置槽上形成卡部,该卡部为与限位面配合的凹面结构,该凹面结构上还形成有与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两个凹槽结构适配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呈半环形结构。当手持手机使用时,可以将手指穿过支撑件进行握持,握持更加稳固,手机不会轻易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形成便于将支撑件从容置槽内翻转出的扳动口。该扳动口便于使用者对支撑件侧面施加向上翻转的力,翻转更加省力,便捷。

进一步的,于工作位时,所述支撑件与底盘呈90°垂直设置。此时支撑件对手机的支撑更加稳固有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端部向内延伸形成转轴,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转轴插入的限位孔。支撑件的两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分别插入限位孔内,由于支撑件由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塑料材质制成,在回复力的作用下,转轴卡入限位孔内,上述结构使得支撑件与底盘之间的拆装结构更加简单,拆装方便;当支撑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磨损时,对支撑件两端分别施加外力将转轴从限位孔中分离,实现支撑件的更换,延长了底盘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有可与手持终端设备壳体相连的连接段,该连接段上套设有弹性件。设置具有弹性收缩性能的弹性件,使得底盘和手持终端设备之间的角度可以任意调节,而且两者连接的稳固性不受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结构稳固,拆装方便,收纳位和工作位之间调节方便、有效,于收纳位时外形平整,放置在水平面上不会倾翻,于工作位时对手机的支撑稳固,手持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底盘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手持终端设备壳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手持终端设备壳体装配后的收纳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架,包括圆形底盘2,底盘2上表面边缘沿周向向下凹陷形成半环形的容置槽22,该容置槽22的两端侧壁分别形成水平设置的限位孔23。相对应的,与容置槽22大小、形状适配的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向圆心方向延伸形成水平的转轴34,该转轴34可以转动地插接在限位孔23内,实现支撑件3与底盘2的转动连接。

支撑件3的两端形成限位面,该限位面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于本实施例中,限位面为支撑件3上的凸起结构,第一限位结构31为限位面底壁的凹槽结构,第二限位结构32为限位面上与底壁相邻的侧壁上的另一凹槽结构。相对应的,容置槽22上与限位面配合的两端面上形成卡部21,该卡部21为与限位面配合的凹面结构,该凹面结构上还形成有与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的两个凹槽结构适配的凸起结构。当然也可作卡部为凹槽,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为凸起的替换结构。从而翻转支撑件3,当第一限位结构31卡设在卡部21时,支撑件3与底盘3呈90°垂直角设置,即处于工作位;向下翻转支撑件3,当第二限位结构32卡设在卡部21时,支撑件3完成置入容置槽22内,即处于支撑件3与底盘2叠合的收纳位。

为了便于支撑件3的翻转,在支撑件3的侧面中心边缘位置凹陷形成扳动口33,容置槽22的相应位置也向下凹陷形成缺口221,从而扳动口33与缺口221配合形成较大的施力点。

如图7-9所示,底盘2的背面中心位置垂直延伸形成连接段24,该连接段24的外壁上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的端部与连接段24的底端之间还形成用于容置弹性件4的空间,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O型圈。手持终端设备壳体1上的螺纹孔11与连接段24螺纹连接,在螺纹旋拧过程中,弹性件4不断挤压螺纹孔11边壁,由于弹性件4的弹性收缩性能,底盘2可以转动调节至支撑件3的两端处于竖直线上,此时翻转支撑件3实现支撑架对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作用。当然也可以转动调节至支撑件3的两端处于水平线上,实现支撑架对手持终端设备的支撑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