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摄像头手机和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76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双摄像头手机和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摄像头手机和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来拍照或者摄像,同时对手机拍摄图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手机拍摄的图像缺乏立体感,导致用户难以感受到立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拍摄图像立体感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拍摄图像立体感强的双摄像头手机和头戴设备。

一种双摄像头手机,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手机本体,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间隔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可调。

上述的双摄像头手机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具有间隔,故而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拍摄视角不同。由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视角不同,用户能够调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本体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摄像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用户通过滑动第一摄像头,从而实现调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本体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摄像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第一挡板能够遮挡第一滑槽的底壁和侧壁,能够隐藏第一滑槽,避免粉尘等进入第一滑槽,起到保护第一滑槽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本体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摄像头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移动。如此,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本体还设有电机和控制按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控制按键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停和转速,从而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停和移动,进而控制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和滑动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本体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摄像头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通过滑动第二摄像头,用户能够改变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视角的图像,进而获得所需的立体感强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为10mm~70mm。通过研究分析,人的瞳距介于10mm~70mm之间。因此,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为10mm~70mm时,合成的图像更加符合人眼观察到图像,合成的图像更加真实。

一种头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的双摄像头手机,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容纳腔和窗口,所述手机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窗口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应设置。

上述的头戴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通过窗口拍摄到视角不同的图像。用户调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的处理器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用户通过佩戴上述头戴设备,能够拍摄并观看到立体感强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设有信息接收模块,所述手机本体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手机本体的显示屏电性连接。处理器一方面实时接收来自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现实图像信息,处理器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信息接收模块传输的虚拟图像信息。如此,处理器将现实图像信息和虚拟图像信息处理成混合现实图像信息,并传输给显示屏。用户佩戴设备本体,并从显示屏上观看到混合现实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口包括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一摄像头相应设置,所述第二窗口与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手机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滑动安装于手机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手机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手机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戴设备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戴设备的示意图二。

100、第一摄像头,101、第一滑块,200、第二摄像头,201、第二滑块,300、手机本体,301、第一滑槽,302、第二滑槽,303、第一挡板,304、第二挡板,305、对称轴,306、第一通孔,307、第二通孔,400、设备本体,401、窗口,402、第一窗口,403、第二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摄像头手机,包括第一摄像头100、第二摄像头200和手机本体300。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间隔设置于手机本体300的同一侧。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可调。

上述的双摄像头手机中,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具有间隔,故而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拍摄视角不同。由于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拍摄到的图像视角不同,用户能够调节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300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具体地,手机本体300设有处理器。处理器能够将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

进一步地,手机本体300设有第一滑槽301。第一摄像头100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301内。用户通过滑动第一摄像头100,从而实现调节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300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具体地,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物理特性相同。其中,摄像头的物理特性包括最大光圈、焦距、视角和分辨率等。可以理解,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间隔可调的实现方式很多。比如,手机本体设有导轨,第一摄像头安装在导轨上,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可调。再比如,手机本体设有偏心轮,第一摄像头安装在偏心轮上,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之间的间隔可调。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间隔可调的其他实现方式已经存在于现有技术中,在此不再赘言。进一步地,手机本体设有VR设备接口。其中,VR设备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用户通过佩戴VR设备,接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由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的视角不同,因此,用户的双眼看到不同视角的图像,会在人的视觉系统中产生立体感强的图像。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手机本体300还设有第一挡板303。第一挡板303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306。第一挡板303与第一滑槽30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摄像头100滑动设置于第一间隙内。第一摄像头100的镜头朝向第一通孔306。第一挡板303能够遮挡第一滑槽301的底壁和侧壁,能够隐藏第一滑槽301,避免粉尘等进入第一滑槽301造成第一滑块101卡死。同时,第一挡板303隐藏第一滑槽301,能够提高手机本体300的平整度,提高用户体验。

同样的道理,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摄像头200滑动设置于手机本体300上,也能够实现调节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如图1和图2所示,手机本体300设有第二滑槽302。第二滑槽302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中心连线平行。第二摄像头200设有与第二滑槽302相配合的第二滑块201。通过滑动第二摄像头200,用户能够改变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视角的图像,进而获得所需的立体感强的图像。

相应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手机本体300还设有第二挡板304。第二挡板304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307。第二挡板304与第二滑槽302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摄像头200滑动设置于第二间隙内。第二摄像头200的镜头朝向第二通孔307。第二挡板304能够遮挡第二滑槽302的底壁和侧壁,能够隐藏第二滑槽302,避免粉尘等进入第二滑槽302造成第二滑块201卡死。同时,第二挡板304隐藏第二滑槽302,能够提高手机本体300的平整度,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手机本体还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滑块连接以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如此,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套筒和与螺纹套筒相配合的螺杆。螺纹套筒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螺杆装入螺纹套筒中,并与第一滑块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螺杆,使得螺杆带动第一滑块滑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滑动的方式很多,不局限于本具体实施例公开的连接方式。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中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进一步地,手机本体还设有电机和控制按键。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控制按键与电机电连接。控制按键控制电机的启停和转速,从而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停和移动,进而控制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和滑动速度。其中,控制按键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可以理解,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停和移动。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设置于手机本体300的背面。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沿手机本体3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手机本体300的背面沿手机本体300的长度方向具有较大的安装区域,能够满足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安装要求,也便于调节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间隔。其中,手机本体300的背面类似矩形,手机本体300的长度方向为矩形的长边方向,手机本体300的宽度方向为矩形的宽边方向。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手机本体300具有与手机本体30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对称轴305。手机本体300关于对称轴305对称。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关于对称轴305对称分布,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安装。

具体地,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可以设置于手机本体300的中部位置(请参考图1),也可以设置于手机本体300靠近侧边位置(请参考图3)。此外,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也可以不关于对称轴305对称分布(请参考图4)。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为10mm~70mm。当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过小时,上述双摄像头手机拍摄的3D照片或者3D视频立体感不强。当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过大时,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拍摄到图像中的公共部分少,导致合成的3D照片或者3D视频容易失真。通过研究分析,多数人的瞳距介于10mm~70mm。因此,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为10mm~70mm时,合成的图像更加符合人眼观察到图像,合成的图像更加真实。具体地,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在50mm~70mm范围内可调,以使该间隔更符合成年人的瞳距。

如图5所示,一种头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400和上述的双摄像头手机。设备本体400设有容纳腔和窗口401。手机本体300安装于容纳腔内。窗口401与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相应设置。与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的镜头朝向窗口401。具体地,头戴设备可以是眼镜、头罩或头盔。

上述的头戴设备中,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通过窗口401拍摄到视角不同的图像。用户调节第一摄像头100和第二摄像头200之间的间隔,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而通过手机本体300合成立体感强的图像。用户通过佩戴上述头戴设备,能够拍摄并观看到立体感强的图像。

进一步地,设备本体设有信息接收模块。手机本体设有处理器。处理器与信息接收模块电性连接。处理器与手机本体的显示屏电性连接。处理器一方面实时接收来自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现实图像信息,并处理成数字化现实图像,处理器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信息接收模块传输的虚拟图像信息。如此,处理器将数字化现实图像和虚拟图像处理成混合现实图像信息,比如,在数字化现实图像中加入某些增强显示的物件,并传输给显示屏,使得上述头戴设备具有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功能。用户佩戴设备本体,并从显示屏上观看到混合现实图像。可以理解,当处理器只接受来自信息接收模块传输的虚拟图像信息,用户观看到虚拟图像,从而进入虚拟现实中。

进一步地,设备本体设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观察者头部运动的头部运动识别装置、用于眼部运动识别的眼球运动识别装置和用于手势识别的手势识别装置。信息采集模块设有信号传输端子,手机本体设有与信号传输端子相应的信号接收接口。处理器与信号接收接口电性连接,处理器与手机本体的显示屏电性连接。如此,用户通过头部运动、眼部运动或者手势,实现与混合现实互动。比如,用户可以在混合现实中与某些增强显示的物件进行互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窗口401包括第一窗口402和第二窗口403。第一窗口402与第一摄像头100相应设置。第二窗口403与第二摄像头200相应设置。第一摄像头100的镜头朝向第一窗口402。第二摄像头200的镜头朝向第二窗口403。手机本体300通过第一摄像头100对准第一窗口402、且第二摄像头200对准第二窗口403,从而安装到设备本体400。如此,第一窗口402和第二窗口403便于手机本体300的安装定位。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