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44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而耳机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之一。但是,目前的耳机主要有两种 :一种耳机是采用金属铝合金或塑料或塑材制成、体积小的耳塞,直接塞入耳朵的,材质质地较硬,耳塞塞入耳朵会对耳朵造成挤压,因此耳朵容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一种耳机是耳机的喇叭外壳为圆形的,在贴近耳朵的一面设置有圆形的凹腔,使用时将其贴在耳朵上,因为凹腔形状为圆形,显然与人的耳朵形状不对应,会对耳朵组织造成压迫,导致耳朵的不舒服。

目前的教学方面使用到耳机的场合比较多,并且以教学为目的的耳机均存在需要多个耳机同时使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耳机的音效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震撼,有三个原因会导致听到的音效效果不完美,第一主要是喇叭的质量问题 ;第二就是耳朵听到的只是原本喇叭音效的一半,另一半就流失了 ;第三就是外界的噪音干扰导致听不到完美的音响效果 ;因此应该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音效好、小巧便携、佩戴舒适且操作便利,佩戴耳机能够具有很好地音质还原效果,使用户能够体验完美的音质的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包括全息耳机本体、音腔、内置电路,所述全息耳机本体上设有连接箍,连接箍成圆弧状,连接箍的圆弧中间段内部设有内置电路,连接箍的一端侧面设有音量调节旋钮,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孔,所述连接箍的两端设有音腔。

优选的,所述音腔的内侧圈上设有阻音棉圈,所述音腔的内部设有全息声环,所述全息声环的内部设有动圈声学通道,所述音腔的内部设有音腔保护网,所述音腔保护网的一侧设有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液晶高分子隔膜薄膜的一侧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支撑骨架之间设有极片、磁铁,所述支撑骨架的右侧设有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的一侧设有寄存器。

优选的,所述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的一侧中间设有动圈声道隔离器。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架的一侧中间设有动圈声学通道,所述动圈声学通道的外侧设有多层震膜。

优选的,所述内置电路上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另一端设有模数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的另一端设有滤波电路,所述蓄电池、智能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滤波电路相互串联,所述滤波电路的一侧设有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端设有音频调控模块,所述音频调控模块的另一端设有低音驱动单元、高音驱动单元,所述低音驱动单元、高音驱动单元相互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体设计合理,音效好、小巧便携、佩戴舒适且操作便利,佩戴耳机能够具有很好地音质还原效果,使用户能够体验完美的音质;

(2)阻音棉圈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对使 用者耳朵造成挤压,因而耳朵不会产生疼痛感、佩戴更加舒适,适合各类人群使用且小巧便 携 ,另外阻音棉圈能够与人耳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耳机中的声音外泄,同时阻隔外界噪音,使得耳机音效效果更好;

(3)耳机本体的音量可以进行手动调控,也可以通过内置电路上的音频调控模块进行自动调控,调控在最适宜人耳舒适度的音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息耳机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置电路示意图。

图中:1、全息耳机本体;2、连接箍;3、音腔;4、内置电路;5、充电插孔;6、音腔保护网;7、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8、极片;9、磁铁;10、支撑骨架;11、端子板;12、寄存器;13、多层震膜;14、动圈声学通道;15、全息声环;16、阻音棉圈;17、动圈声道隔离器;18、音量调节旋钮;19、高音量驱动单元;20、蓄电池;21、智能控制器;22、模数转换模块;23、滤波电路;24、整流模块;25、音频调控模块;26、低音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包括全息耳机本体1、音腔3、内置电路4,全息耳机本体1上设有连接箍2,连接箍2成圆弧状,连接箍2的圆弧中间段内部设有内置电路4,连接箍2的一端侧面设有音量调节旋钮18,耳机本体的音量可以进行手动调控,也可以通过内置电路4上的音频调控模块25进行自动调控,调控在最适宜人耳舒适度的音量。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孔5,连接箍2的两端设有音腔3。

请参阅图2,音腔3的内侧圈上设有阻音棉圈16,阻音棉圈16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对使 用者耳朵造成挤压,因而耳朵不会产生疼痛感、佩戴更加舒适,适合各类人群使用且小巧便 携 ,另外阻音棉圈能够与人耳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耳机中的声音外泄,同时阻隔外界噪音,使得耳机音效效果更好,音腔3的内部设有全息声环15,全息声环15的内部设有动圈声学通道14,音腔3的内部设有音腔保护网6,音腔保护网6的一侧设有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7,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7的一侧中间设有动圈声道隔离器17,液晶高分子隔膜薄膜7的一侧设有支撑骨架10,液晶高分子薄膜隔膜7、支撑骨架10之间设有极片8、磁铁9,支撑骨架10的右侧设有端子板11,端子板11的一侧设有寄存器12,支撑骨架10的一侧中间设有动圈声学通道14,动圈声学通道14的外侧设有多层震膜13。

请参阅3,内置电路4上设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的另一端设有智能控制器21,智能控制器21的另一端设有模数转换模块22,模数转换模块22的另一端设有滤波电路23,蓄电池20、智能控制器21、模数转换模块22、滤波电路23相互串联,滤波电路23的一侧设有整流模块24,整流模块24的另一端设有音频调控模块25,音频调控模块25的另一端设有低音驱动单元26、高音驱动单元19,低音驱动单元26、高音驱动单元19相互并联。

本体设计合理,音效好、小巧便携、佩戴舒适且操作便利,佩戴耳机能够具有很好地音质还原效果,使用户能够体验完美的音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