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67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耳机产业发展迅速,而最近两年TWS(True Wireless Stereo,亦称真实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出现,更是引起业内厂商纷纷参与开发,尤其是2016年秋季苹果Air Pods的发布,让TWS耳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耳机产品总体发展趋势向小尺寸、多功能的方向设计,因此内置式电池尺寸相应也减小,而功耗大幅增高,耳机产品的最终工作时间急剧下降,用户体验较差。特别是TWS耳机,其电池尺寸设计较小且结构复杂,电池无法进行直接拆卸,通常可供音乐播放时间不足4小时,用户经常需要频繁充电,耳机无法保持长期在线(即长期使用)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线耳机电池带电不足,无法满足长期在线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扩展电池以延长工作时间的无线耳机。

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复合传输线与电池盒;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上的连接板与第一磁吸块,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的接触件与第二磁吸块,所述接触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块活动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设置有插孔,所述连接头活动插设于所述插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为音频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传输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机本体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耳机本体与一所述复合传输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为弹簧探针连接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与所述连接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块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传输线的表面设置有塑性层。

上述无线耳机,设置电池盒以补充耳机本体内置电池的电量不足,电池盒通过第二连接体可以方便地与耳机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体连接,具体通过磁吸连接方式将电池盒与耳机本体通过复合传输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以便于电池盒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同时保证耳机正常工作,此外,电池盒还能够快捷方便地与耳机本体拆离,使得耳机本体使用更为灵活,电池盒既可以在耳机本体使用时对耳机本体进行在线充电,又可以在耳机本体不用时对耳机本体进行充电,极大延长了耳机本体的使用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单侧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耳机本体的内部电子模块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单侧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双侧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双侧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其包括:耳机本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复合传输线与电池盒;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上的连接板与第一磁吸块,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的接触件与第二磁吸块,所述接触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块活动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盒连接。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无线耳机10,包括耳机本体100、第一连接件200、第二连接件300、复合传输线400与电池盒500。例如,所述无线耳机即为目前所流行的TWS耳机,其可以单侧独立工作,也可以两侧同时工作。即该无线耳机可以通过挂设于一侧耳朵便可实现双声道混音播放,或者该无线耳机可以通过挂设于两侧耳朵实现立体声播放。所述复合传输线400具有第一端410与第二端420,所述第二连接件300与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410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420与所述电池盒500活动连接。其中,复合传输线为现有技术中的线路连接导线或者充电线等,具体的应用实例很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谙熟此类技术,简单说明如下:例如,复合传输线包括一根正极线以及一根负极线,即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具有正极和负极,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也具有正极和负极,这样当复合传输线分别与电池盒和耳机本体相连接后,可形成一有效的闭合电路,从而可实现传输电流的功能,即通过电池盒向耳机本体供电。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连接件200包括第一连接体2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上的连接板211与第一磁吸块212,所述第一连接体210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100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00包括第二连接体3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310上的接触件311与第二磁吸块312,所述接触件311与所述连接板2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块212与所述第二磁吸块3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10与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410连接,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420与所述电池盒500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接触件与连接板通过接触连通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例如,接触件可以为一插设体,这样能够使得连接板相对稳定地插接于插设体中。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进行可靠地吸合,从而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稳定有效地相连接,避免在电池盒向耳机本体供电时,线路松动脱落而影响无线耳机的使用。

请参阅图3,所述耳机本体100包括电性连接的蓝牙芯片101、电源管理芯片102、内置电池103、受话器104、麦克风105、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以及音频编解码芯片等声学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210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102电性连接。另外,为了实现所述无线耳机10更多方面的功能,所述无线耳机还可能扩展有独立的MCU(Micro programmed Control Unit,微程序控制器)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例如,将电池盒500通过复合传输线400与耳机本体100连接,从而能够向无线耳机进行供电或充电。例如,耳机本体内置充电电池(亦称内置电池)及其电路;又如,耳机本体内置通过电路连接充电电池的电源切换开关,电源切换开关用于在充电电池电量低于阈值时切换为通过电池盒供电以保持无线耳机继续工作,以及在充电电池电量不低于阈值时切换为通过充电电池供电以保持无线耳机继续工作;即当耳机内置电池103没有电量或电量较低时,直接切换成外部电池供电或是外部电池向内置电池充电的状态,同时保持无线耳机继续工作。具体地,将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410上的第二连接件300与耳机本体100上的第一连接件200相连接,即将第一连接体上的连接板211连接于第二连接体310上的接触件311中,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磁吸块212与第二磁吸块312相互吸附,这样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稳定连接,从而保证电池盒能够稳定地对无线耳机供电或充电。其中,所述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盒连接的方式包括:电池盒与复合传输线固定连接,这样复合传输线与电池盒形成一体式结构件。或者,电池盒与复合传输线活动连接,这样复合传输线与电池盒均为独立体,复合传输线不仅可以与电池盒连接,还可以与其他设备相连接。

上述无线耳机,设置电池盒以补充耳机本体内置电池的电量不足,电池盒通过第二连接体可以方便地与耳机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体连接,具体通过磁吸连接方式将电池盒与耳机本体通过复合传输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以便于电池盒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同时保证耳机正常工作,此外,电池盒还能够快捷方便地与耳机本体拆离,使得耳机本体使用更为灵活。

为了实现电池盒多种工作状态的切换,例如,所述电池盒500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其中电池可以为聚合物电池。这样电池盒可以通过外部电源适配器对自身进行充电,如果当无线耳机没电,电池盒也通过复合传输线与无线耳机连接,将直接给无线耳机充电,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例如,无线耳机还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其他外部电源连接,向耳机系统直接供电保证其工作。例如,无线耳机本身还可以通过除电池盒以外的外部充电器充电。

为了实现对无线耳机的灵活供电,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复合传输线400的第二端420设置有连接头421。其中,当连接头为电源连接头时,这样通过连接头可以与电池盒活动连接,也可以与其他电源适配器连接。例如,所述电池盒500设置有插孔(图未示),所述连接头活动插设于所述插孔中。从而实现电池盒与复合传输线的活动连接,这样复合传输线不仅可以与电池盒相连接向无线耳机供电,还可以与其他外接电源适配器相连接,对无线耳机实现灵活供电模式,保证无线耳机处于相对长久的工作状态。

为了将无线耳机扩展成有线信号传输模式,即使得无线耳机可以进行有线音频播放与有线供电。例如,所述连接头421为音频接头,用于插接于外接音频设备上。例如,音频接头可以为3.5mm接口、USB 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等,这样无线耳机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具有播放功能的设备连接,例如PC、手机、音频播放器等,可直接触发为有线模式,这样无线耳机转变为有线耳机。同时如果具有播放功能的设备有对外充电功能,则通过复合传输线还可以对耳机本体中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当通过复合传输线上的音频连接头连接播放器时,从而可实现有线传输音频信号,这种有线连接方式尤其支持高清的音乐格式,可以实现在高品质音源要求下播放。同时采用这种有线传输模式还可进行有线供电或是充电,使得无线耳机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仍可以继续使用。

为了实现对两侧同时需要工作的无线耳机的不间断供电,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复合传输线40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机本体10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耳机本体与一所述复合传输线连接。例如,所述第一连接件200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00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一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每一耳机本体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一所述复合传输线连接。且两个复合传输线均与所述电池盒连接。例如,两个耳机本体分别供人体左耳朵与右耳朵使用,例如,两条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左耳机与右耳机,两条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汇集形成同一条线与电池盒连接。或者,电池盒上具有两个插孔,两条复合传输线分别与各插孔连接。这样能够通过一个电池盒对具有两个耳机本体的无线耳机同时在需要工作时进行分别充电或供电。也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复合传输线,其中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与左耳机与右耳机相连接,复合传输线的第二端汇集形成一个连接端,在该连接端处设置一连接头421。这样可以实现左耳机与右耳机同时连接外接设备进行充电或者播放音频,具体与上述单侧无线耳机的工作过程相同。

为了较为便捷地实现复合传输线与耳机本体相连接,例如,所述接触件311为弹簧探针连接器,即pogo pin连接器。其中pogo pin连接器的结构包括本体,以及收缩于本体内的弹簧,弹簧远离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探针。具体地,当复合传输线的第一端上的接触件311抵接于耳机本体上的连接板211时,即pogo pin连接器抵接于连接板时,pogo pin连接器中的弹簧被压缩,探针随之向连接器的本体中收缩,直至与本体齐平不再收缩,从而使得探针与连接板可靠地相抵接在一起,使得耳机本体与复合传输线有效连接于一起,从而可通过电池盒或外接设备对耳机进行充电或使其转为有线耳机模式。另外,所述接触件还可以为微型USB连接器,具体地,将连接板插设于USB连接器内,即可将复合传输线与耳机本体相连通,从而可通过电池盒或外接设备对耳机进行充电或使其转为有线耳机模式。

进一步地,为了同时实现无线耳机的多种工作模式,例如,所述接触件311与所述连接板211的数目分别为两个,即每一接触件与一连接板对应,且每一接触件与一连接板连接。例如,接触件与连接板分别为两个,分别用于连接电池盒向无线耳机供电与通过连接外接设备进行音频播放。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接触件和连接板的数量分别为三个、四个或者五个,也可以是更多个。通常设计时将接触件与连接板设计五个,可以同时进行供电、充电、传输数据以及音频播放等。

为了更加可靠地将复合传输线与耳机本体相连接,以避免因线路松动影响无线耳机的正常使用,例如,所述第一磁吸块212与所述第二磁吸块312分别具有两个。具体地,例如,两个第一磁吸块212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10的两端,连接板211设置于两个第一磁吸块之间。同样地,两个第二磁吸块312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体310的两端,接触件311设置于两个第一磁吸块之间。为了避免在设置两个第一磁吸块以及两个第二磁吸块时发生连接错误的情况,例如,两个第一磁吸块具有相反的对外极性,两个第二磁吸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磁吸块对应设置,使得在设置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时具有不同的方向,从而有效避免连接错误的发生。并且,采用两组相对应设置的磁吸件相比于通过一个第一磁吸块和一个第二磁吸块相配合吸附紧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磁吸块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得复合传输线与耳机本体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可有效避免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复合传输线与耳机本体轻易被分离,从而影响无线耳机的正常使用。为了使得电池盒能够稳定地悬挂于人体耳朵上,方便使用者随时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例如,电池盒500上的复合传输线设计成可悬挂于耳朵上,其中,为了使得复合传输线能够形成与耳背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例如,所述复合传输线的表面上设置有塑性层。其中塑性层可以由硅胶材料或TPU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支撑,这样塑性层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常温下能够保持形状不变,可以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这样通过复合传输线即可将电池盒稳定地悬挂于耳朵上,方便使用者随时在需要对无线耳机充电时即可进行充电,且不耽误使用者继续使用无线耳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