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75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特别涉及一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扬声器或者说好的音响,都有低音、中音和高音的搭配协调,单个扬声器做到这一点很难,小口径的全频(全全频扬声器中高频或许可以接近,并且缺点是功率小、低音差。)体积大的,低音可以做到很好,可是高频很难做上去,不得不通过加上高音扬声器来弥补,就出现了多分频的扬声器和音箱。

为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技术人员发明了同轴扬声器。同轴扬声器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音响频率,但是其造价高,结构复杂,工艺难做,使得其卖价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同轴扬声器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音响频率时,但是其造价高,结构复杂,工艺难做,使得其存在卖价高昂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碗状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与华司形成环腔,环腔的底部设有T铁,所述T铁与华司连接处的中部设有磁铁,所述T铁的一端置于环腔的内部,所述华司的顶部设有音圈,所述音圈的底部与华司的顶部穿插连接,所述音圈的外部设有弹波,所述弹波的外边缘与支架的内壁粘接固定,所述弹波的内边缘与音圈的外壁粘接固定,所述所述音圈的顶部粘贴设有防尘帽,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鼓纸,所述鼓纸的一端通过悬边与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鼓纸的另一端与弹波一侧的顶部粘接固定,所述鼓纸的一端为y字型,且鼓纸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内凹于支架内部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鼓纸为高音杯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鼓纸的一端为y字型,且鼓纸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内凹于支架内部的弧度,其鼓纸的结构是在边和胴体结合的地方,还再向上延伸,在鼓纸边和胴体结合的外围,形成一个大的高音杯状的边,并且可以调整扬起的边的不同角度、外观、高度、厚薄来调整自己需要的高音音色,且该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T铁;2、磁铁;3、华司;4、音圈;5、弹波;6、支架;7、鼓纸;8、防尘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包括支架6,支架6为碗状支架,支架6的底部与华司3形成环腔,环腔的底部设有T铁1,T铁1与华司3连接处的中部设有磁铁2,T铁1的一端置于环腔的内部,华司3的顶部设有音圈4,音圈4的底部与华司3的顶部穿插连接,音圈4的外部设有弹波5,弹波5的外边缘与支架6的内壁粘接固定,弹波5的内边缘与音圈4的外壁粘接固定,音圈4的顶部粘贴设有防尘帽8,支架6的顶部设有鼓纸7,鼓纸7的一端通过悬边与支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鼓纸7的另一端与弹波5一侧的顶部粘接固定,鼓纸7的一端为y字型,且鼓纸7与支架6的连接处设有内凹于支架6内部的弧度。

进一步的,鼓纸7为高音杯状,鼓纸7的边和胴体结合的地方,还再向上延伸,在鼓纸7边和胴体结合的外围,形成一个大的高音杯状的边,并且可以调整鼓纸7扬起的边的不同角度、外观、高度和厚薄,继而用来调整自己需要的高音音色。

具体时,一般扬声器当机械能转化成声能传递到边的时候,由于要获得更好的低音,一般R环都做的软和宽,而鼓纸7的胴体到达边后就截止了,这种结构就导致了当频率信号在胴体上传递的过程中,中高频率碰到软的边就急剧衰减。

而该音域延伸性扬声器不会这样,因为鼓纸7的一端为y字型,且鼓纸7与支架6的连接处设有内凹于支架6内部的弧度,其鼓纸7的结构是在边和胴体结合的地方,还再向上延伸,在鼓纸7边和胴体结合的外围,形成一个大的高音杯状的边,并且可以调整扬起的边的不同角度、外观、高度、厚薄来调整自己需要的高音音色。

该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鼓纸7的一端为y字型,且鼓纸7与支架6的连接处设有内凹于支架6内部的弧度,其鼓纸7的结构是在边和胴体结合的地方,还再向上延伸,在鼓纸7边和胴体结合的外围,形成一个大的高音杯状的边,并且可以调整扬起的边的不同角度、外观、高度、厚薄来调整自己需要的高音音色,且该种音域延伸性扬声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适合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