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34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块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功能模块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在人口中的比例由原来的31.1%增长至51.1%,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变得越来越大。在日常生活中,用户面临着一些使用手机所带来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手机发烫,长时间的使用手机,CUP温度会非常的高,我们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还经常会出现电量不足,随身携带充电宝并不是很方便并且充电宝本身比较笨重,所以续航就出现了问题;手机软件方面功能强大,但是硬件方面表现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市场现有多功能散热器然有充电、散热、支撑的作用,但是外形不够美观,功能较少,并且功能不可替换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VR技术逐渐发展,能将VR与手机联系起来,那将会让用户体验更加美好的事物,听音乐的时候,配上音响也是很棒的体验,可是音响并不是很方便携带,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很多功能我们还难以去体验。功能之间的替换可以很好地丰富手机壳的功能,满足用户更好的体验。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在手机壳上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用户需求,且智能终端技术仍存在人机交互缺乏、互换性差等不足,在集成电路技术上仍存在发热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功能模块的手机壳,可搭载散热风扇、VR录制模块、蓝牙音箱等多个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模块手机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单片机、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和蓝牙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壳体背面设置有若干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和电源模块连接,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用于实现对应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长条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长条模块下部的模块,所述长条模块和模块内设置有金属触点,通过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单片机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上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将模块与所述壳体紧固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包括智能音响模块、体温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或酒精检测仪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模块包括散热模块或VR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侧开有耳机插孔和信号接收口,下侧开有挂坠孔、USB通电接口和音响孔,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音量键孔和锁屏键孔,所述壳体的背面上部开有椭圆形的摄像孔,所述摄像孔、耳机插孔、信号接收口、音量键孔、锁屏键孔、挂坠孔、USB通电接口和音响孔分别用于和手机上的对应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功能模块和单片机的电路连接具体为:所述电池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与第一模块的一端连接,另一路分别连接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其他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另一端经过第一开关和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模块经过蓝牙模块与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单片机、第二开关、第三模块和其他模块的另一端经过熔断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镂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模块手机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单片机、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单片机和蓝牙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壳体背面设置有若干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均与单片机和电源模块连接,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用于实现对应功能,手机壳加入了多样的模块化设计,可加入生活中实用的功能,提高了智能终端的互换性和人机交互体验,极大拓展手机的功能范围。

进一步的,模块的位置根据手机品牌、型号等而设定,以便更好的完成模块的功能,模块内设置有金属触点用于和单片机及电源电连接,连接可靠,实用性强,易于维护,模块包括智能音响模块、体温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酒精检测仪模块、散热模块或VR模块等,功能丰富,使用简单。

进一步的,壳体上对应开有和手机相匹配的孔,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

进一步的,整个电路采用并联设计,由多个模块分支路并联而成,各模块之间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保证系统稳定性,设置的熔断器用于对电路起保护作用,防止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

进一步的,整体采用镂空设计,用电池提供能源,利用传感器加入单片机控制系统,可针对当前对手机的操作进行智能设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安装方式,保护性好,具有散热功能,简约大方,美观轻便,轻巧便携,功能多样,让手机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电路原理图。

其中:1.摄像孔;2.长条模块;3.模块;4.金属触点;5.耳机插孔;6.信号接收口;7.音量键孔;8.锁屏键孔;9.挂坠孔;10.USB通电接口;11.音响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功能模块的手机壳,采用模块安装方式,将模块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采用蓝牙和手机APP的方式与模块互联。集手机散热、用机时长提示、模块化功能拓展等多方面于一体,整体采用镂空设计,用电池提供能源,利用传感器加入单片机控制系统,可针对当前对手机的操作进行智能设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功能模块的手机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单片机、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和蓝牙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和手机连接,所述壳体背面上部开有椭圆形的摄像孔1,中部开有长条模块2,所述长条模块2下部设置有模块3,所述长条模块2和模块3均与所述单片机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长条模块2内设置有通电触点4,通过所述金属触点4与所述单片机和电源模块电连接,以便安装模块后对模块进行供电和控制,所述长条模块2用于设置散热模块或VR模块等通用长条模块。

所述模块3包括四个,每个所述模块3内均设置有金属触点4,所述金属触点4与所述单片机和电源模块电连接,以便安装模块后对模块进行供电和控制,所述模块3包括智能音响模块、体温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或酒精检测仪模块等。

所述模块3上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将模块与所述壳体紧固安装。

优选的,所述模块的位置根据手机品牌、型号等而设定,以便更好的完成模块的功能。

所述壳体的上侧开有耳机插孔5和信号接收口6,下侧分别开有挂坠孔9、USB通电接口10和音响孔11,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音量键孔7和锁屏键孔8,所述耳机插孔5、信号接收口6、音量键孔7、锁屏键孔8、挂坠孔9、USB通电接口10和音响孔11分别用于和手机上的对应孔配合,以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C2000型MCU芯片。

优选的,所述蓝牙模块采用低功耗的CC2540芯片。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电路整体采用并联设计,由多个模块分支路并联而成,具体如下: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与第一模块的一端连接,另一路分别连接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其他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另一端经过第一开关和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模块经过蓝牙模块与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单片机、第二开关、第三模块和其他模块的另一端经过熔断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

第一模块回路:闭合开关,支路导通,由单片机和传感器对第一模块进行控制,使其工作。

第二模块回路:闭合开关,支路导通,蓝牙模块从手机APP接受信号,控制两个第二模块同时工作。

第三模块回路:开关打开,回路接通,第三模块工作。

其他模块回路与之前回路并联,独立工作。

所述熔断器用于对电路起保护作用,防止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模块化实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根据现有手机型号选择适当大小的模板;

然后使用绘图软件勾勒出裸壳形状,根据机型大小决定模块的摆放位置、散热风扇的摆放位置以及电池的摆放位置并以此为后续产品的母版;

对模块、电池、单片机、电触头位置进行排线,使机壳内部各元件可通电完成预定任务;

建模结束后使用3D打印技术或冲模技术等模型制造技术对裸壳进行加工,加工完后插入电触头、导线以及电池,在预留的模块位放置预定模块;

通电打开模块蓝牙,实现与手机APP的互动。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