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低频无线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96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通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低频无限对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井下局部通讯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线电话通讯,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有线电话进行通讯,缺点是过于依赖通讯线路,当需要进行远距离通讯时,通讯质量较差,如出现井下事故通讯线路被破坏时则整个通讯线路瘫痪不能正常使用;另一种是无线通讯,无限通讯的传输需要天线,现有无限通讯传输设备的天线通常较为笨重,抗干扰能力较差,当出现远距离传输的时候,通话质量不清晰,救援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携带笨重的通讯设备增加了工作强度。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新颖,便于携带,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远距离信号清晰传输的通讯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低频无限对讲机,通过改变对讲机天线的结构,使用无线低频电磁感应式的天线,能够利用井下的金属当做延展天线来进行远距离信号的传输,使用电池给对讲机进行供电,满足对讲机小型化、穿戴式的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低频无线对讲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外的天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由位于壳体内的电池供电,所述天线包括磁环和手柄,磁环由两个外部缠绕线圈的磁半环相对设置而成,两个磁半环之间形成一个夹持井下金属管材或电缆的空间,且每个磁半环外部均缠绕导磁线圈,导磁线圈外部包覆有绝缘外壳,所述手柄设置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下部,两个手柄上方的绝缘外壳相接处通过一个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手柄之间还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以使两个磁半环闭合,捏合两个手柄使两个磁半环张开后完成悬挂固定,所述对讲机内还设置有信号传输线A和信号传输线B,其中,信号传输线A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手柄与一个磁半环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内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传输线B一端与信号发射装置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手柄与另一半磁半环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的扬声器、与信号发射装置相连接的话筒。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信号指示灯和开关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背带配套使用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在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外接电源的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与传统的井下无限对讲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夹持式的传输天线,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夹持在井下的电缆或者支撑金属件上,作为对讲设备的延展天线,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信号传输距离和通话质量;

第二、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电池进行供电,摆脱了传统对讲设备需要连接电源的缺点,使得对讲设备能够小型化、穿戴式,便于井下工人进行远距离的携带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低频无线对讲机,通过对天线和电池的改进,使用无线低频电磁感应式的天线,能够利用井下的金属当做延展天线来进行远距离信号的传输,使用电池给对讲机进行供电,满足对讲机小型化、穿戴式的使用要求,降低了成本造价,提升了对讲机的抗干扰能力,通话质量更加稳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低频无线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2、电池,3、天线,301、磁环,302、手柄,303、弹簧,304、信号传输线,4、信号发射装置,5、信号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低频无线对讲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外的天线3,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信号接收装置5和信号发射装置4,信号接收装置5和信号发射装置4由位于壳体1内的电池2供电,所述天线3包括磁环301和手柄302,磁环301由两个外部缠绕线圈的磁半环相对设置而成,两个磁半环之间形成一个夹持井下金属管材或电缆的空间,且每个磁半环外部均缠绕导磁线圈,导磁线圈外部包覆有绝缘外壳,所述手柄302设置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下部,两个手柄302上方的绝缘外壳相接处通过一个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手柄302之间还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303,以使两个磁半环闭合,捏合两个手柄302使两个磁半环张开后完成悬挂固定,所述对讲机内还设置有信号传输线A和信号传输线B,其中,信号传输线A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手柄302与一个磁半环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内的信号接收装置5,信号传输线B一端与信号发射装置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手柄302与另一半磁半环相连接,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信号接收装置5相连接的扬声器、与信号发射装置4相连接的话筒。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信号指示灯和开关按键。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背带配套使用的卡扣。

作为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5和信号发射装置4在壳体1上还设置有一个外接电源的接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