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2566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骨传导耳机,它的骨传导喇叭一端先固定在一个硬质材料上面,再做为整体固定在左喇叭硅胶盖或右喇叭硅胶盖上面,另一端再用线连接到电路板上面。

市场上的骨传导耳机,与入耳式的耳机比较,音质和漏音问题非常大,用户体验很差,主要原因是骨传导喇叭的特殊性,在耳机里固定件会妨碍骨传导喇叭工作时产生的上下震动,从而引响音质问题,同时因为震动也会传导给固定件,从而引起漏音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右耳机、耳机线,所述耳机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耳机、右耳机连接;

所述左耳机包括左喇叭硅胶盖、左喇叭塑胶盖、左耳下盖、骨传导喇叭、电池、左耳上盖、左耳OK键组件、NFC片、小PCB板,所述左耳下盖和所述左耳上盖扣接形成外壳,外壳内部为收纳腔,所述左耳下盖圆弧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边缘的壳体上设置有一圈凹圈,沿该凹圈设置有左喇叭塑胶盖、左喇叭硅胶盖,所述左喇叭硅胶盖置于所述左喇叭塑胶盖内侧并被左喇叭塑胶盖固定,其外凸部凸出于所述左喇叭硅胶盖的盖孔,所述左耳机的骨传导喇叭的支架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左喇叭硅胶盖内侧面,并悬空,在该支架处的PCB板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小PCB板上;

所述右耳机包括右耳上盖、右耳OK按键组件、USB盖、第二自攻螺丝、Mic咪头、主PCB板、侧按键组件、骨传导喇叭、右耳下盖、右喇叭硅胶盖、右喇叭塑胶盖,所述右耳上盖和所述右耳下盖扣接形成外壳,外壳内部为收纳腔,所述右耳下盖圆弧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边缘的壳体上设置有一圈凹圈,沿该凹圈设置有右喇叭塑胶盖、右喇叭硅胶盖,所述右喇叭硅胶盖置于所述右喇叭塑胶盖内侧并被右喇叭塑胶盖固定,其外凸部凸出于所述右喇叭塑胶盖的盖孔,所述右耳机的骨传导喇叭的支架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右喇叭硅胶盖内侧面,并悬空,在该支架处的PCB板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主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小PCB板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于所述左耳上盖上;

所述左耳上盖、左耳下盖扣接后形成的外壳呈阴阳鱼的阳面状或阴面状,所述左耳上盖宽部设有圆孔,在该圆孔处设置有左耳OK键组件,所述左耳上盖的内腔、圆孔边缘设有分腔板,在该分腔板一侧的腔体上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侧面设置有NFC片。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其与所述小PCB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左耳OK键组件,且通过所述耳机线电性连接所述右耳机。

进一步的,所述左耳上盖、左喇叭塑胶盖均做超声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右耳上盖和所述右耳下盖扣接形成的外壳呈阴阳鱼的阳面状或阴面状,所述右耳上盖宽部设有圆孔,在该圆孔处设置有右耳OK按键组件,外壳内弧面设置有USB孔、Mic咪头孔,在USB孔、Mic咪头孔上对应设置有USB盖、Mic咪头,所述USB盖内设置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设置于所述主PCB板,所述主PCB板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于所述右耳上盖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右耳上盖的外弧侧面设置有腰圆孔,在该腰圆孔处设置有侧按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PCB板通过耳机线与所述右耳机电性连接,其还电性连接所述右耳OK按键组件、侧按键组件、右耳机上的骨传导喇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骨传导喇叭一端直接与左喇叭硅胶盖或右喇叭硅胶盖固定,另一端与电路板相连,使喇叭悬空固定,不受其他零件干涉,有效的保证喇叭音质及有效的保证喇叭不再漏音,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好的体验,左喇叭塑胶盖、右喇叭塑胶盖、左耳上盖、右耳上盖均做超声处理,可以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左耳机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右耳机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耳机的骨传导喇叭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耳机的骨传导喇叭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耳机线1、右耳上盖2、右耳OK按键组件3、USB盖4、第二自攻螺丝5、Mic咪头6、主PCB板7、侧按键组件8、骨传导喇叭9、右耳下盖10、右喇叭硅胶盖11、右喇叭塑胶盖12、左喇叭硅胶盖13、左喇叭塑胶盖14、左耳下盖15、电池17、左耳上盖18、左耳OK键组件19、NFC片20、第一自攻螺丝21、小PCB板22、导线23、PCB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骨传导喇叭固定结构的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右耳机、耳机线1,所述耳机线1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耳机、右耳机连接。

左耳机结构如下:

如图2、4所示,所述左耳机包括左喇叭硅胶盖13、左喇叭塑胶盖14、左耳下盖15、骨传导喇叭9、电池17、左耳上盖18、左耳OK键组件19、NFC片20、小PCB板22,所述左耳下盖15和所述左耳上盖18扣接形成外壳,外壳内部为收纳腔,所述左耳下盖15圆弧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边缘的壳体上设置有一圈凹圈,沿该凹圈设置有左喇叭塑胶盖14、左喇叭硅胶盖13,所述左喇叭硅胶盖13置于所述左喇叭塑胶盖14内侧并被左喇叭塑胶盖14固定,其外凸部凸出于所述左喇叭硅胶盖13的盖孔,所述左耳机的骨传导喇叭9的支架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左喇叭硅胶盖13内侧面,并悬空,在该支架处的PCB板24通过导线23连接于所述小PCB板22上;所述小PCB板22通过第一自攻螺丝21固定于所述左耳上盖18上;所述左耳上盖18、左耳下盖15扣接后形成的外壳呈阴阳鱼的阳面状或阴面状,所述左耳上盖18宽部设有圆孔,在该圆孔处设置有左耳OK键组件19,所述左耳上盖18的内腔、圆孔边缘设有分腔板,在该分腔板一侧的腔体上设置有电池17,所述电池17的侧面设置有NFC片20。所述电池17为充电电池,其与所述小PCB板22电性连接。所述小PCB板22电性连接所述左耳OK键组件19,且通过所述耳机线1电性连接所述右耳机。所述左耳上盖18、左喇叭塑胶盖14均做超声处理。

实施例2:

右耳机结构如下:

如图3、5所示,所述右耳机包括右耳上盖2、右耳OK按键组件3、USB盖4、第二自攻螺丝5、Mic咪头6、主PCB板7、侧按键组件8、骨传导喇叭9、右耳下盖10、右喇叭硅胶盖11、右喇叭塑胶盖12,所述右耳上盖2和所述右耳下盖10扣接形成外壳,外壳内部为收纳腔,所述右耳下盖10圆弧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边缘的壳体上设置有一圈凹圈,沿该凹圈设置有右喇叭塑胶盖12、右喇叭硅胶盖11,所述右喇叭硅胶盖11置于所述右喇叭塑胶盖12内侧并被右喇叭塑胶盖12固定,其外凸部凸出于所述右喇叭塑胶盖12的盖孔,所述右耳机的骨传导喇叭9的支架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右喇叭硅胶盖11内侧面,并悬空,在该支架处的PCB板24通过导线23连接于所述主PCB板7上。所述右耳上盖2和所述右耳下盖10扣接形成的外壳呈阴阳鱼的阳面状或阴面状,所述右耳上盖2宽部设有圆孔,在该圆孔处设置有右耳OK按键组件3,外壳内弧面设置有USB孔、Mic咪头孔,在USB孔、Mic咪头孔上对应设置有USB盖4、Mic咪头6,所述USB盖4内设置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设置于所述主PCB板7,所述主PCB板7通过第二自攻螺丝5固定于所述右耳上盖2内侧。所述右耳上盖2的外弧侧面设置有腰圆孔,在该腰圆孔处设置有侧按键组件8。所述主PCB板7通过耳机线1与所述右耳机电性连接,其还电性连接所述右耳OK按键组件3、侧按键组件8、右耳机上的骨传导喇叭9。

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骨传导喇叭一端直接与左喇叭硅胶盖或右喇叭硅胶盖固定,另一端与电路板相连,使喇叭悬空固定,不受其他零件干涉,有效的保证喇叭音质及有效的保证喇叭不再漏音,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好的体验,左喇叭塑胶盖、右喇叭塑胶盖、左耳上盖、右耳上盖均做超声处理,可以防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