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短波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729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户外短波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短波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型短波接收装置的天线仍然以露天安装为主,为保证短波接收装置的性能,不仅需要天线能够在空间内可旋转,同时需要天线能够根据具体需要,保持特定的朝向。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天线的旋转,一般在天线或天线架上设置两个旋转部,其中一个旋转部实现轴线在水平方向的旋转,另一个旋转部实现轴线在竖直方向的旋转,两个旋转部共同作用,满足天线的旋转需要。同时旋转部的旋转动力一般通过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再带动后级大齿轮转动,以上大齿轮与对应旋转轴连接实现高精度调节天线的朝向。

由于天线一般体积较大,故天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承受较大的风载荷,现有技术中,通过相应电机的选型,如选择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可使得电机不旋转时保持天线特定的朝向。进一步优化户外短波接收装置的结构设计,以进一步提高天线在空间中保持特定朝向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户外短波接收装置的结构设计,以进一步提高天线在空间中保持特定朝向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短波接收装置,本装置中天线保持特定朝向的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成本低。

户外短波接收装置,包括接收装置本体,所述接收装置本体包括天线及用于安装天线的立架,所述立架上安装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轴线位于竖直方向的转轴,所述转轴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天线安装于转轴,还包括安装于立架或第二转动部上的多个气缸;

多个气缸绕转轴的轴线呈环状均布,各气缸的轴线方向均位于转轴的径向方向;

各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均正对转轴,且各气缸在工作时,各自的活塞杆端部均能够为转轴的侧面提供压力。

具体的,本方案中,以上第二转动部用于实现天线以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进行转动,以上各气缸作为转轴转动的锁定装置,即通过各气缸向转轴的侧面施加压力,以上压力产生的摩擦力用于实现转轴转动的锁定。本方案中,由于锁定装置直接作用于转轴上,故锁定装置在抵抗天线受到的风载荷时,可不在第二转动部上设置其他锁定装置,利于优化第二传动部中传动部件的受力;同时采用气缸提供直接作用于转轴上的力用于实现锁定的实现方式,可在现有技术中户外安装的短波接收装置上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得到本方案,故本方案还具有易于推广、推广成本低的特点;本方案中,多个气缸绕转轴的轴线呈环状均布,这样,在各气缸对转轴加载力时,以上力可通过相互抵消的方式,减小转轴因为锁定装置而受弯矩的大小,在各气缸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各气缸向转轴上加载的力大小完全一致时,可完全避免因为锁定装置而带来的弯矩,故通过本方案可利用各气缸向转轴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使得天线在风载荷下,转轴具有良好的抗转动能力。综上,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使得天线保持特定朝向的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成本低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使得相对于转轴,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能够更好的被抵消,多个气缸分别通过气源管连接同一气压源;

所述气源管上还设置有截断阀,所述截断阀用于控制各气缸与气压源的连通状态。本方案中,采用同样的气缸,在同一压力源下,可获得对转轴相同的压力大小;以上截断阀旨在使得压力源需要更换或维修、维护时,关闭截断阀,气缸对应的压力腔内仍然可保持特定的气压以使得锁定装置能够继续实现对转轴转动的锁定。

作为一种实现成本低、便于更换的气源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气压源为通过快速连接接头与气源管相连的气瓶。本气源方案相较于采用压缩装置等实现方案,一次性投入及现场操作、维护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气缸工作状态不经常切换,即耗气量少的工况。在气瓶中气压不能满足锁定要求时,可快速实现气瓶的更换。

为保持本装置中对转轴转动锁定性能的可靠性,还包括气源管上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以上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源管内的压力值,根据以上压力值,可反映气缸对转轴转动的约束能力。优选的,还包括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报警装置,以上报警装置接受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号,在气源管内压力值不在设置的阈值范围内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以提示相应人员。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阈值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考虑到整个气路中气缸、管路的承压能力以及转轴所需要的来自气缸的最小压力即可获得。以上报警装置应当被理解为具有提示功能的功能装置,如为声、光报警器、具有远传功能的模块等。

为增大来自气缸的压力在转轴上的作用面积,以使得在相同气源压力下,能够获得更大的转轴约束最大静摩擦力,各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均设置有呈等径弧形板状的箍体,各气缸均可推动其上的箍体与转轴的侧面接触,且各箍体与转轴接触时,各箍体的凹陷面与转轴的侧面贴合。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箍体的凹陷面和/或转轴侧面与箍体相作用的位置做相应处理,以进一步增大气缸对转轴转动的约束能力,如设置增摩材料、将相应面设置为具有凹凸细纹的面等。

作为第二转动部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盒体、盖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轴承;

所述盒体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于盒体的开口端上,且盖板作为盒体上端的封板;

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轴承均安装在盒体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键与转轴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还连接有驱动电机,且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为减速传动;

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盒体相连,转轴穿过盖板,转轴的顶端位于盖板的上侧,天线安装在转轴的顶端。本方案中,在释放气缸对转轴的约束时,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转轴之间的键受剪,使得转轴同步转动,从而达到改变天线朝向的目的。本方案中,第二转动部的具体形式使得第二转动部的传动部件安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第二传动部中传动部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使得第二传动部长期发挥稳定的性能。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为减速传动,即第一齿轮为大齿轮,第二齿轮为小齿轮,这样,可提高天线朝向的位置停留精度。

为减小因为轴承的磨损对天线位置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提高转轴与盒体的配合精度,所述轴承至少有两个。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优选设置为转轴的底部不与盒体的底部接触,以减小转轴在转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大小,这样,以上轴承设置为可承受轴向力的轴承即可,如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根据本装置中转轴及其上端部件的重量,如重量较大,可增设推力轴承。

为避免雨水能渗入第二转动部的内部,影响第二转动部内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性能、带来杂质等,所述盖板与盒体的连接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转轴穿过盖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转轴与盖板之间间隙的密封圈。以上转轴穿过盖板处为在盖板上设置通孔,且为使得转轴能够小阻力转动,转轴与通孔间隙配合,这样,以上密封圈可选择O形圈,以上O形圈圈套于转轴上的环形槽内或内嵌与通孔壁面上的环形槽内。

以上气缸作为本装置中的锁定功能部件,为便于成套生产和高精度安装,作为一种一体化设计,所述气缸均安装在第二转动部上。

为使得立架能够被更稳定的固定于空间中,还包括基座,所述立架的下端固定于基座上;

还包括第一转动部,所述天线通过第一转动部与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转动部旋转的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以上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配合,即可实现天线在空间中的360°转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在风载荷下,一般情况下第一转动部相对于第二转动部的受力更小,以上第一转动部的具体形式可采用现有的设计形式,亦可采用第二转动部的设计形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以上第二转动部用于实现天线以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进行转动,以上各气缸作为转轴转动的锁定装置,即通过各气缸向转轴的侧面施加压力,以上压力产生的摩擦力用于实现转轴转动的锁定。本方案中,由于锁定装置直接作用于转轴上,故锁定装置在抵抗天线受到的风载荷时,可不在第二转动部上设置其他锁定装置,利于优化第二传动部中传动部件的受力;同时采用气缸提供直接作用于转轴上的力用于实现锁定的实现方式,可在现有技术中户外安装的短波接收装置上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得到本方案,故本方案还具有易于推广、推广成本低的特点;本方案中,多个气缸绕转轴的轴线呈环状均布,这样,在各气缸对转轴加载力时,以上力可通过相互抵消的方式,减小转轴因为锁定装置而受弯矩的大小,在各气缸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各气缸向转轴上加载的力大小完全一致时,可完全避免因为锁定装置而带来的弯矩,故通过本方案可利用各气缸向转轴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使得天线在风载荷下,转轴具有良好的抗转动能力。综上,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使得天线保持特定朝向的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成本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户外短波接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户外短波接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部位置处的局部示意图,且该示意图为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户外短波接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汽缸与箍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该示意图为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户外短波接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天线,2、第一转动部,3、转轴,4、第二转动部,5、立架,6、基座,7、盒体,8、盖板,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轴承,12、气缸,13、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户外短波接收装置,包括接收装置本体,所述接收装置本体包括天线1及用于安装天线1的立架5,所述立架5上安装有第二转动部4,所述第二转动部4包括轴线位于竖直方向的转轴3,所述转轴3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天线1安装于转轴3,还包括安装于立架5或第二转动部4上的多个气缸12;

多个气缸12绕转轴3的轴线呈环状均布,各气缸12的轴线方向均位于转轴3的径向方向;

各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均正对转轴3,且各气缸12在工作时,各自的活塞杆端部均能够为转轴3的侧面提供压力。

具体的,本方案中,以上第二转动部4用于实现天线1以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进行转动,以上各气缸12作为转轴3转动的锁定装置,即通过各气缸12向转轴3的侧面施加压力,以上压力产生的摩擦力用于实现转轴3转动的锁定。本方案中,由于锁定装置直接作用于转轴3上,故锁定装置在抵抗天线1受到的风载荷时,可不在第二转动部4上设置其他锁定装置,利于优化第二传动部中传动部件的受力;同时采用气缸12提供直接作用于转轴3上的力用于实现锁定的实现方式,可在现有技术中户外安装的短波接收装置上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得到本方案,故本方案还具有易于推广、推广成本低的特点;本方案中,多个气缸12绕转轴3的轴线呈环状均布,这样,在各气缸12对转轴3加载力时,以上力可通过相互抵消的方式,减小转轴3因为锁定装置而受弯矩的大小,在各气缸12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各气缸12向转轴3上加载的力大小完全一致时,可完全避免因为锁定装置而带来的弯矩,故通过本方案可利用各气缸12向转轴3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使得天线1在风载荷下,转轴3具有良好的抗转动能力。综上,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使得天线1保持特定朝向的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成本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使得相对于转轴3,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能够更好的被抵消,多个气缸12分别通过气源管连接同一气压源;

所述气源管上还设置有截断阀,所述截断阀用于控制各气缸12与气压源的连通状态。本方案中,采用同样的气缸12,在同一压力源下,可获得对转轴3相同的压力大小;以上截断阀旨在使得压力源需要更换或维修、维护时,关闭截断阀,气缸12对应的压力腔内仍然可保持特定的气压以使得锁定装置能够继续实现对转轴3转动的锁定。

作为一种实现成本低、便于更换的气源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气压源为通过快速连接接头与气源管相连的气瓶。本气源方案相较于采用压缩装置等实现方案,一次性投入及现场操作、维护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气缸12工作状态不经常切换,即耗气量少的工况。在气瓶中气压不能满足锁定要求时,可快速实现气瓶的更换。

为保持本装置中对转轴3转动锁定性能的可靠性,还包括气源管上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以上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源管内的压力值,根据以上压力值,可反映气缸12对转轴3转动的约束能力。优选的,还包括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报警装置,以上报警装置接受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号,在气源管内压力值不在设置的阈值范围内时,所述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以提示相应人员。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阈值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考虑到整个气路中气缸12、管路的承压能力以及转轴3所需要的来自气缸12的最小压力即可获得。以上报警装置应当被理解为具有提示功能的功能装置,如为声、光报警器、具有远传功能的模块等。

为增大来自气缸12的压力在转轴3上的作用面积,以使得在相同气源压力下,能够获得更大的转轴3约束最大静摩擦力,各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均设置有呈等径弧形板状的箍体13,各气缸12均可推动其上的箍体13与转轴3的侧面接触,且各箍体13与转轴3接触时,各箍体13的凹陷面与转轴3的侧面贴合。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箍体13的凹陷面和/或转轴3侧面与箍体13相作用的位置做相应处理,以进一步增大气缸12对转轴3转动的约束能力,如设置增摩材料、将相应面设置为具有凹凸细纹的面等。

作为第二转动部4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转动部4包括盒体7、盖板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及轴承11;

所述盒体7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盖板8通过螺栓连接于盒体7的开口端上,且盖板8作为盒体7上端的封板;

所述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及轴承11均安装在盒体7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齿轮9通过键与转轴3相连,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9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上还连接有驱动电机,且第二齿轮10驱动第一齿轮9转动为减速传动;

所述转轴3的底端通过轴承11与盒体7相连,转轴3穿过盖板8,转轴3的顶端位于盖板8的上侧,天线1安装在转轴3的顶端。本方案中,在释放气缸12对转轴3的约束时,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10驱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与转轴3之间的键受剪,使得转轴3同步转动,从而达到改变天线1朝向的目的。本方案中,第二转动部4的具体形式使得第二转动部4的传动部件安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第二传动部中传动部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使得第二传动部长期发挥稳定的性能。第二齿轮10驱动第一齿轮9转动为减速传动,即第一齿轮9为大齿轮,第二齿轮10为小齿轮,这样,可提高天线1朝向的位置停留精度。

为减小因为轴承11的磨损对天线1位置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提高转轴3与盒体7的配合精度,所述轴承11至少有两个。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优选设置为转轴3的底部不与盒体7的底部接触,以减小转轴3在转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大小,这样,以上轴承11设置为可承受轴向力的轴承即可,如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根据本装置中转轴3及其上端部件的重量,如重量较大,可增设推力轴承。

为避免雨水能渗入第二转动部4的内部,影响第二转动部4内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性能、带来杂质等,所述盖板8与盒体7的连接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转轴3穿过盖板8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转轴3与盖板8之间间隙的密封圈。以上转轴3穿过盖板8处为在盖板8上设置通孔,且为使得转轴3能够小阻力转动,转轴3与通孔间隙配合,这样,以上密封圈可选择O形圈,以上O形圈圈套于转轴3上的环形槽内或内嵌与通孔壁面上的环形槽内。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以上气缸12作为本装置中的锁定功能部件,为便于成套生产和高精度安装,作为一种一体化设计,所述气缸12均安装在第二转动部4上。

为使得立架5能够被更稳定的固定于空间中,还包括基座6,所述立架5的下端固定于基座6上;

还包括第一转动部2,所述天线1通过第一转动部2与转轴3相连,所述第一转动部2旋转的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以上第一转动部2与第二转动部4配合,即可实现天线1在空间中的360°转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在风载荷下,一般情况下第一转动部2相对于第二转动部4的受力更小,以上第一转动部2的具体形式可采用现有的设计形式,亦可采用第二转动部4的设计形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