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170发布日期:2018-09-08 00:5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如手机、家教机)的广泛普及以及相机的普遍使用,我们在使用相机功能照相的时候,当我们拍正面的时候,拍摄的视角范围小于 180°,而如果需要拍摄侧面的图像,需要左右转动摄像头,这样会造成时间差,有时候来不及开始,就转瞬即逝。因而,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拍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其拍照功能全面,能够多方位进行拍照,实现多角度独立或同时拍摄,消除拍摄死角,满足不同拍摄的需要,使电子设备的实用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机芯组件,所述壳体的正面上盖设有能够触控和图像显示的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所述机芯组件电连接,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拍摄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拍摄的后置摄像头,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所述壳体的右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拍摄的侧置摄像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述后置摄像头和所述侧置摄像头均与所述图像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机芯组件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所述壳体的右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侧置摄像头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摄像杆,所述摄像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侧置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摄像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侧置摄像头开启的触控开关。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摄像杆位置的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卡钩。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阻尼轴。

可选地,所述壳体左侧的上端和所述壳体右侧的上端均设置有所述侧置摄像头。

可选地,所述侧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左侧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在电子设备的背面设置有后置摄像头,同时在电子设备壳体的左侧和/或壳体的右侧上设置有用于拍摄的侧置摄像头,而且通过设置有图像处理器来实现整个电子设备图像拍摄的处理,并且侧置摄像头通过安装结构实现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这样,在拍照时,根据不用的拍摄需求,能够通过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和侧置摄像头的共同或独立拍摄,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消除拍摄死角。而且拍摄时无需转动电子设备,减去了移动电子设备过程中的时间差,能够实现及时拍摄,提升电子设备拍照的性能。并且还能在各摄像头的共同拍摄下实现全景拍摄,进一步提升的电子设备的拍照功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结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家教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叙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手机来举例说明,但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该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机芯组件(图中未示出),壳体11的正面上盖设有能够触控和图像显示的触控屏12,触控屏12与机芯组件电连接。该机芯组件为使电子设备1能够实现如通话、拍照、智能软件运行等功能所必需的电器元件。而且相应的电气元件与现有电子设备1中的机芯组件上电气元件相同,在此并不做赘述。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克服现有电子设备所存在的拍照范围有死角的使用缺陷,便采取在壳体1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拍摄的前置摄像头13,壳体11的背面设置有用于拍摄的后置摄像头14,同时在壳体11的左侧和/或壳体11的右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拍摄的侧置摄像头15,而壳体11内设置有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前置摄像头13、后置摄像头14和侧置摄像头15均与图像处理器电连接,图像处理器与机芯组件电连接,壳体 11的左侧和/或壳体11的右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侧置摄像头15的安装结构 (图中未标示)。通过这样的设置,可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来选择在壳体11的左右两侧上择一或全部设置有侧置摄像头15,从而实现了在需要拍照时,能够根据实际的拍摄需求来选择使用相应的摄像头进行拍照,提高所能够实现的拍摄范围和角度。因而,可以通过操控,使各个方向的摄像头同时拍摄,实现全景拍摄,也可以单独使用各个方向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该侧置摄像头15的设置,解决了侧面无法进行拍摄,存在拍摄死角的问题。而且,在进行拍摄时,通过该侧置摄像头15,便无需转动电子设备1,即可实现拍摄,减少了转动电子设备1所存在的时间差,实现了能够及时、准确、快速进行拍摄的使用功能,避免了因为转动电子设备1而存在的拍摄画面错失的情况发生,通过该电子设备 1进行拍照,能够及时拍摄到用户想要的美好瞬间画面,实用性好。而拍摄获得的图像,在经过图像处理器的处理后在触控屏12上显示。特别是在将各个摄像头同时开启进行全景拍摄时,需要通过该图像处理器来将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处理,然后在触控屏12上显示,确保图像的真实一致性。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拍照功能实现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开启拍照功能时,电子设备1的操作系统默认为首先开启后置摄像头14,然后通过触控拍照界面上的选择键来实现前置摄像头13、侧置摄像头15或是三者同时开启的拍照模式选择,从而,用户能够自行根据实际的拍照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拍照模式,拍摄功能多样,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拍照需求。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和固定盖16a,该安装孔开设在壳体11相应的侧面上,然后将侧置摄像头15嵌设在安装孔内,并使固定盖16a盖设在安装孔上,实现密封组装。该固定盖16a盖合之后的位置,可以是与壳体11的侧面保持平齐,也可以是略微高出于壳体11的侧面。同时,固定盖16a可以是通过胶粘或螺纹连接或卡扣的方式盖合在安装孔上。

可选地,为确保安装孔与固定盖16a之间的密封性,在固定盖16a和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通过该密封圈的弹性形变密封性能来将安装孔与固定盖16a之间缝隙密封,提高侧置摄像头15使用的可靠性。该密封圈可以是橡胶圈或硅胶圈等。

优选地,该固定盖16a为透明玻璃片。透光率好,确保拍摄画面的质量。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将固定盖16a有透光率好的塑胶材料制成。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用于固定安装侧置摄像头15的安装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还可将该安装结构设置成包括安装槽16b,而该安装槽16b 内设置有摄像杆17,摄像杆17的一端通过转轴18活动连接在安装槽16b内,侧置摄像头15安装在摄像杆17的另一端上。这样,摄像杆17能够在安装槽 16b内转动调节拍摄角度。即,常态不需要使用时,摄像杆17是折叠收拢在安装槽16b内的,在需要使用拍摄时,便将其转动展开,实现拍摄。

可选地,为提高拍照操作的方便性,可在安装槽16b内设置有触控开关(图中未示出),当转动摄像杆17而触发了触控开关时,便能够使电子设备1自动切换到拍照模式,而且是开启侧置摄像头15进行拍照的模式。这样设置,提高了侧置摄像头15拍照模式启动的方便性。

可选地,为了确保摄像杆17折叠在安装槽16b内位置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可采用在安装槽16b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摄像杆17位置的固定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该固定件来限定摄像杆17的位置,防止意外松动。该固定件可以是卡钩或锁销或磁铁等构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固定件为弹性卡钩。弹性卡钩具有弹性形变性能,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将摄像杆17折叠在安装槽16b内时,通过挤压该固定件,使固定件发生弹性形变而实现将摄像杆17钩挂固定,确保折叠后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转轴18为阻尼轴。阻尼轴不仅能转动,而且摩擦力较大,从而能够可靠定位转动的角度,确保拍摄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为提升拍照性能,消除拍摄死角,可在壳体11左侧的上端和壳体 11右侧的上端均设置有侧置摄像头15。该两侧的侧重摄像头可以同时开启,也可以单独控制开启。

可选地,还可采用将侧置摄像头15设置在壳体11左侧的上端。即以触控屏12的一面为基准,将该侧置摄像头15设置在壳体11左侧的上端。这样,通过设置一个侧置摄像头15来实现侧面拍摄,降低电子设备1的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以将该侧置摄像头15设置在壳体11右侧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有多方位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1,通过在电子设备1的壳体11的正面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3,在电子设备1的背面设置有后置摄像头14,并且在电子设备1壳体11的左侧和/或壳体11的右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拍摄的侧置摄像头15,而且侧置摄像头15通过安装结构实现固定安装在壳体11上。这样,在拍照时,能够根据不用的拍摄需求来启动相应方向上的摄像头进行拍摄或是各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消除拍摄死角。而且拍摄时无需转动电子设备1,克服了在移动电子设备1过程中因而时间差而造成错怕的情况发生。通过该电子设备1,能够实现及时拍摄,提升电子设备1拍照的性能。并且还能在各摄像头的共同拍摄下实现全景拍摄,进一步提升的电子设备1的拍照功能,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