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797发布日期:2018-06-16 01:1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电子产品之一,其已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由于手机易摔坏,为防止手机摔坏,人们通常会使用手机壳对手机进行保护。现有的手机壳形式多样,有直接套在手机壳背侧使用的壳体,也有套在手机侧边的保护边框,也有翻盖使用的手机壳。但是仅管有手机壳保护,手机使用者仍然有容易将手机连同手机壳一同从手上滑出的问题,导致手机屏易出现摔碎的事情发生,且手机壳质量再有瑕疵,导致手机壳一同出现裂痕。

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防止手机从使用者手中滑出,且手机壳使用寿命长的手机壳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壳,其可以防滑、防碰撞、防刮伤,使用者不易将手机从手中滑出,且其结构简单新颖,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手机壳,其中包括用于包覆手机背部的壳主体,所述壳主体的背壁上连接有由琉璃玻璃制成的背板,所述壳主体是由TPU材料制成,所述壳主体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别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斜纹形防滑凸起或凹槽。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背板外表面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上设置有彩绘图案。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壳主体的左侧壁上部设有按键开关凸起。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壳主体的左侧壁下部设有两个用于挂绳的挂绳孔。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壳主体的右侧壁上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对应手机的静音键位置,所述右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开孔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两个音量键凸起。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壳主体的背壁和背板右上角设有摄像头孔,所述摄像头孔与手机的摄像头位置上下对应。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壳主体的下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下侧壁上位于第二开孔左、右部分别设有多个喇叭开孔。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其中所述背板的厚度为0.5-1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手机壳通过在壳主体的背面连接由琉璃玻璃材料制成的背板,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微碰撞及冲击的效果,而将壳主体整体采用TPU软质材料制成,其装上手机时防止安装、拆装过程中个别使用者用力过大、过于粗暴而刮花手机机身,适合现在金属面、玻璃面的手机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通过在左、右侧壁外表面下部设置多个波浪形防滑凸起或凹槽,可以起到防滑作用,防止使用者在使用中将手机滑出;通过在壳主体的左侧壁下部设置两个挂绳孔,其位置设置更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包括用于包覆手机背部的壳主体1,壳主体1是由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软质材料制成,壳主体1的背壁上粘接有由琉璃玻璃制成的背板2,背板2的厚度为0.5-1mm,本实施例背板厚度为0.8mm,背板2的外表面设有图案层,图案层上有彩绘图案,该彩绘图案在琉璃玻璃上彩印,打破了传统玻璃彩绘印刷工艺,市面上一般以丝印工艺手工或新型丝印机器印刷,不但单色,而且不能做出色彩缤纷的图案。其经过独特调配过的特殊处理药水处理印刷玻璃的一面,不但可以通过UV彩绘印刷,而且色真效果更好,耐用度更持久,还可以做出更丰富的彩色图案等。壳主体1的左、右侧壁下部上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斜纹防滑凸起3,也可以为凹槽,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主要是起到防滑作用。壳主体1的左侧壁上部设有按键开关凸起4,按键开关凸起4是由PC材料加工电镀效果。壳主体1的左侧壁下部设有两个用于挂绳的挂绳孔6。壳主体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第一开孔7,第一开孔7对应手机的静音键位置,右侧壁上位于第一开孔7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两个音量键凸起8。壳主体1的背壁和背板2右上角一体设有摄像头孔5,摄像头孔5与手机的摄像头位置上下对应。壳主体1的下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开孔9,下侧壁上位于第二开孔9左、右部分别设有多个喇叭开孔10。

本实用新型手机壳通过在壳主体1的背面连接由琉璃玻璃材料制成的背板2,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微碰撞及冲击的效果,而将壳主体1整体采用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软质材料制成,其装上手机时防止安装、拆装过程中个别使用者用力过大、过于粗暴而刮花手机机身,适合现在金属面、玻璃面的手机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通过在左、右侧壁外表面下部设置多个斜纹防滑凸起3或凹槽,可以起到防滑作用,防止使用者在使用中将手机滑出;通过在壳主体1的左侧壁下部设置两个挂绳孔6,其位置设置更加方便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