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振膜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553发布日期:2018-07-20 2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振膜喇叭,包括振膜组件和磁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第一导体结构、支架垫圈以及两个接线结构,所述振膜本体包括相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体结构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导体结构由一根第一导线以螺旋方式缠绕而成,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一缠绕圈段、第二缠绕圈段、第三缠绕圈段、第四缠绕圈段、第五缠绕圈段、第六缠绕圈段以及第一直线连接段,所述第一缠绕圈段、所述第二缠绕圈段、所述第三缠绕圈段、所述第四缠绕圈段、所述第五缠绕圈段以及所述第六缠绕圈段均与所述第一直线连接段连接且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电流在所述第一缠绕圈段上、所述第二缠绕圈段上、所述第三缠绕圈段上、所述第四缠绕圈段上、所述第五缠绕圈段上以及所述第六缠绕圈段上的流经方向相同,电流在所述第一直线连接段上流经方向与电流在所述第一缠绕圈段上的流经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架垫圈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界相重合,所述支架垫圈上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一导体结构与所述开孔相对应,两所述接线结构设于所述支架垫圈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结构的两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磁体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以及七个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一环形磁铁,各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均位于所述开孔内,由内至外每相邻两所述第一环形磁铁依次对应于所述第一缠绕圈段、所述第二缠绕圈段、所述第三缠绕圈段、所述第四缠绕圈段、所述第五缠绕圈段以及所述第六缠绕圈段,所述第一直线连接段与各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振膜喇叭还包括第二导体结构,所述第二导体结构与所述第一导体结构的外形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导体结构由一根第二导线以螺旋方式缠绕而成,两所述接线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导体结构的两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七缠绕圈段、第八缠绕圈段、第九缠绕圈段、第十缠绕圈段、第十一缠绕圈段、第十二缠绕圈段以及第二直线连接段,所述第七缠绕圈段、所述第八缠绕圈段、所述第九缠绕圈段、所述第十缠绕圈段、所述第十一缠绕圈段以及所述第十二缠绕圈段均与第二直线连接段连接且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七缠绕圈段与所述第一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八缠绕圈段与所述第二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九缠绕圈段与所述第三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十缠绕圈段与所述第四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十一缠绕圈段与所述第五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十二缠绕圈段与所述第六缠绕圈段相对应,所述第一直线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直线连接段相对应,电流在所述第七缠绕圈段上、所述第八缠绕圈段上、所述第九缠绕圈段上、所述第十缠绕圈段上、所述第十一缠绕圈段上以及所述第十二缠绕圈段上的流经方向相同,电流在所述第二直线连接段上流经方向与电流在所述第七缠绕圈段上的流经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具有均为自由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为所述第一导体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导线具有均为自由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且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均为所述第二导体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与其中一所述接线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与另一所述接线结构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均为扁平状的铝制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振膜喇叭还包括支撑垫圈,所述支撑垫圈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界相重合,所述支撑垫圈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开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导体结构位于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架以及七个由内至外依次围设的第二环形磁铁,各所述第二环形磁铁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均位于所述通孔内,由内至外每相邻两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依次对应于所述第七缠绕圈段、所述第八缠绕圈段、所述第九缠绕圈段、所述第十缠绕圈段、所述第十一缠绕圈段以及所述第十二缠绕圈段,所述第二直线连接段与各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开设有散音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开设有放音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为设于所述支架垫圈上的铆钉,或者所述接线结构为设于所述支架垫圈上的焊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