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数据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7929发布日期:2018-09-01 00:1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持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数据采集终端是数据采集终端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在各种流动场合中使用,如仓储管理和统计,物资流转和配送等。现有手持数据采集终端在壳体顶部设有数据采集端,而流动场合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易损坏数据采集端,同时在终端上在壳体表面同步设有显示屏和按键,导致显示屏尺寸较小,影响数据输入和浏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数据采集装置,解决现有手持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采集端无法得到保护和显示屏尺寸较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手持数据采集装置,包含控制器、显示屏、壳体和数据采集端,其特征在于:按键设置于壳体正面下半部,壳体正面上半部两侧设有卡扣,显示屏背面两侧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第一滑槽,壳体通过卡扣卡接于显示屏背面的第一滑槽内,数据采集端设置于显示屏背面上半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内壁上设有弹性卡片,弹性卡片呈弧形且中部凸出,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槽侧壁的顶部与底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相对设置且与第一滑槽连通,卡扣侧壁顶部设有弹性定位凸点,弹性定位凸点卡接于定位槽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屏背面设有第二滑槽,壳体正面上半部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滚轮,滚轮卡接于第二滑槽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数据采集端上方设有照明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背面设有太阳能光电池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滑动开启的手持数据采集装置,显示屏和装有按键的壳体通过滑槽卡接,使用时将显示屏相对壳体向上滑动,设置于显示屏背面的数据采集端即可对数据进行采集,有效保护数据采集端,防止灰尘进入,同时滑动设置将显示屏与按键独立开,可以将显示屏尺寸设置得更大,满足数据输入和浏览。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数据采集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2为显示屏背面示意图。

图3为壳体正面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2-壳体,3-数据采集端,4-卡扣,5-第一滑槽,6-弹性卡片,7-定位槽,8-弹性定位凸点,9-第二滑槽,10-滚轮,11-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手持数据采集装置,包含控制器、显示屏1、壳体2和数据采集端3,其特征在于:按键设置于壳体2正面下半部,壳体2正面上半部两侧设有卡扣4,显示屏1背面两侧设有与卡扣4相适配的第一滑槽5,壳体2通过卡扣4卡接于显示屏1背面的第一滑槽5 内,数据采集端3设置于显示屏1背面上半部。显示屏1和装有按键的壳体2通过卡扣4卡接于第一滑槽5内,使用时将显示屏1相对壳体2向上滑动,设置于显示屏1背面的数据采集端即3可对数据进行采集,有效保护数据采集端3,防止灰尘进入,同时滑动设置将显示屏1与按键独立开,可以将显示屏1尺寸设置得更大,满足数据输入和浏览。

实施例2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5两侧内壁上设有弹性卡片 6,弹性卡片6呈弧形且中部凸出,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槽5侧壁的顶部与底部。如图 2、3所示,第一滑槽5两侧壁上的弹性卡片6形成滑行通道,卡紧卡扣4,使显示屏1和壳体2的相对滑动更加可靠。

实施例3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5顶部设有定位槽7,定位槽7相对设置且与第一滑槽5连通,卡扣4侧壁顶部设有弹性定位凸点8,弹性定位凸点8 卡接于定位槽7内。如图3所示,当显示屏1和壳体2扣合时,弹性定位凸点8卡接于定位槽7内,在不使用时避免显示屏1相对壳体2自行滑动。

实施例4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背面设有第二滑槽9,壳体 2正面上半部设有与第二滑槽9相适配的滚轮10,滚轮10卡接于第二滑槽9内。进一步限制显示屏1相对壳体2的运动轨迹。

实施例5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端3上方设有照明灯11,方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装置能正常采集数据。

实施例6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5任意一项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背面设有太阳能光电池板。使装置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节约能源。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