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9307发布日期:2019-02-12 22:3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处理装置中有对多个原稿进行一次扫描并从扫描图像切出各原稿的图像(多剪裁处理)的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用户通过操作部等输入的数据形式,将切出的各原稿的图像保存于文件。

以往,图像处理装置存在用户必须通过手动输入数据形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多剪裁处理中高效地设定数据形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对扫描能够配置原稿的原稿配置区域而得的扫描图像进行存储;原稿检测处理部,根据所述扫描图像检测各个原稿的图像;以及处理器,确定各所述原稿的载置状态,根据各所述原稿的图像生成与所述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例示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系统处理部以及图像处理部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设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4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图。

图5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图。

图6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图。

图7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原稿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处理装置;10…系统处理部;11…处理器;12…页存储器;13…原稿检测处理部;14…nvm;20…图像处理部;21…输入处理部;22…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30…保存部;40…扫描仪;50…打印机;60…控制面板;70…输入输出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对多个原稿进行一次扫描并切出原稿的图像的处理(多剪裁处理)。图像处理装置在进行多剪裁处理之后,将各原稿的图像以规定的数据形式保存为文件。例如,图像处理装置从将各图像保存为单独的文件的数据形式或者将各图像保存为一个文件的数据形式等多个数据形式中选择一个数据形式,将各图像保存为文件。

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将文件向规定的介质输出。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将文件印刷于纸张。即,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根据数据形式来复印原稿。

图1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包括系统处理部10、图像处理部20、保存部30、扫描仪40、打印机50、控制面板60、输入输出器件70以及器件接口80等。此外,图像处理装置1也可以除了图1所示的构成之外还包括所需的对应构成,或除去特定的构成。

系统处理部10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整体。系统处理部10经由数据总线等与各部收发数据。例如,系统处理部10控制扫描仪40,取得扫描放置于扫描仪40的原稿而得的图像(扫描图像)。另外,系统处理部10基于扫描图像执行多剪裁处理等。之后详细叙述系统处理部10。

图像处理部20处理通过扫描仪40取得的扫描图像。图像处理部20将扫描图像向系统处理部10发送。另外,图像处理部20进行将扫描图像增强图像质量的处理。另外,图像处理部20也可以对打印机50发送扫描图像。之后详细叙述图像处理部20。

保存部30基于来自系统处理部10的控制,储存原稿表。之后叙述原稿表。

保存部30由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以及改写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构成。保存部30例如由hdd(harddiskdrive)、ssd(solidstatedrive)、eeprom(注册商标)或者闪存等构成。

此外,保存部30也可以作为系统处理部10内的存储器而构成。

扫描仪40对能够配置原稿的原稿配置区域(例如,原稿台)进行扫描。扫描仪40生成扫描的图像(扫描图像)。扫描仪40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包括多个读取像素(例如,光电变换元件)的传感器构成。扫描仪40使传感器沿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移动。扫描仪40使传感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从而读取原稿台上的原稿。另外,扫描仪40也可以包括照射原稿的照明。扫描仪40将扫描的图像(扫描图像)向图像处理部20以及系统处理部10发送。

此外,扫描仪40也可以包括读取来自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滑架的光的传感器。例如,扫描仪40也可以固定有传感器。

扫描仪4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打印机50基于来自系统处理部10的信号,将图像印刷于纸张。

打印机50例如通过喷墨方式或者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数据印刷于纸张。另外,打印机50也可以包括供给图像所印刷的纸张的纸张供给部、输送纸张的纸张输送部、以及向纸张印刷图像的印字部等。打印机5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控制面板60由图像处理装置1的操作者输入各种指示。控制面板60将表示被操作者输入的操作的信号向系统处理部10发送。控制面板60例如包括键盘、数字键、以及触摸面板等作为操作部。

另外,控制面板60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操作者显示各种信息。即,控制面板60基于来自系统处理部10的信号,显示表示各种信息的画面。控制面板60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等作为显示部。

输入输出器件70是储存将从扫描图像切出的原稿的图像(原稿图像)以规定的数据形式保存的文件的器件。例如,输入输出器件70是能够拆卸的存储器(例如,usb存储器)(存储装置)等。另外,输入输出器件70也可以是支持lan连接的装置。在该情况下,系统处理部10经由lan连接向外部装置发送文件。输入输出器件7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此外,输入输出器件70也可以向图像处理部20提供扫描图像。

器件接口80是用于与输入输出器件70收发数据的接口。系统处理部10通过器件接口80而与输入输出器件70收发数据。例如,器件接口80也可以支持usb连接等。器件接口8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接下来,对系统处理部10以及图像处理部20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系统处理部10以及图像处理部20的构成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系统处理部10包括处理器11、页存储器12、原稿检测处理部13以及nvm14等。处理器11经由数据总线等与各部相互连接。此外,系统处理部10也可以除了图2所示的构成之外包括所需的对应构成,或除去特定的构成。

处理器11具有控制系统处理部10整体的动作的功能。处理器11也可以包括内部存储器以及各种接口等。处理器11通过执行内部存储器或者nvm14预先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此外,处理器11执行程序而实现的各种功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在该情况下,处理器11控制由硬件电路执行的功能。

页存储器12储存来自图像处理部20的扫描图像。若扫描仪40结束扫描,则页存储器12储存来自扫描仪40的扫描图像。例如,页存储器12易失性地储存扫描图像。

原稿检测处理部13从扫描的图像中检测各个原稿图像。原稿检测处理部13根据扫描图像确定原稿图像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例如,原稿检测处理部13从扫描图像提取边缘,从而确定映出原稿的区域(原稿区域)。原稿检测处理部13确定原稿区域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原稿检测处理部13相对于副扫描方向决定各原稿的顺序。即,原稿检测处理部13对于各原稿决定读取的顺序。原稿检测处理部13确定扫描图像中的坐标作为位置。这里,将主扫描方向设为x轴,将副扫描方向设为y轴。原稿检测处理部13确定x坐标以及y坐标作为原稿的位置。此外,原稿检测处理部13也可以将原稿的中心部作为原稿的位置来确定,还可以将原稿的规定的顶点作为原稿的位置来确定。

另外,原稿检测处理部13确定x轴方向的长度以及y轴方向的长度作为原稿的尺寸。

在扫描图像映出多个原稿的情况下,原稿检测处理部13确定各图像的位置以及尺寸。

此外,原稿检测处理部13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1执行程序来实现。

nvm14是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以及改写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nvm14例如由hdd(harddiskdrive)、ssd(solidstatedrive)、eeprom(注册商标)或者闪存等构成。nvm14根据系统处理部10的应用用途储存控制程序、应用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等。

nvm14包括储存设定表的存储区域14a。之后详细叙述设定表。

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部20包括输入处理部21以及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等。输入处理部21与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经由数据总线等与各部相互连接。此外,图像处理部20也可以除了图2所示的构成之外包括所需的对应构成,或除去特定的构成。

输入处理部21从扫描仪40取得扫描图像。输入处理部21将扫描图像储存于页存储器12。此外,输入处理部21也可以对扫描图像进行校正灰度的处理。例如,输入处理部21进行跳过高亮侧的等灰度校正。另外,输入处理部21也可以从输入输出器件70取得扫描图像。

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进行将从扫描图像切出的原稿图像增强图像质量的处理。例如,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对于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变倍处理、浓度调整处理或者灰度处理等。

此外,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1执行程序来实现。

接下来,对设定表进行说明。

设定表是将原稿的载置状态与原稿图像的数据形式建立了对应的表。即,设定表是用于根据原稿的载置状态设定数据形式的表。

原稿的载置状态表示基于原稿的形状的原稿的朝向。例如,载置状态是用户向扫描仪40放置原稿的朝向。这里,原稿的载置状态是纵向放置或者横向放置。纵向放置是将原稿的长边沿着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放置的状态。另外,横向放置是将原稿的长边沿着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放置的状态。

数据形式表示原稿图像的数据形式。即,数据形式是保存原稿图像的文件的构成。

图3示出设定表的构成例。

如图3所示,设定表将“载置状态”与“数据形式”建立对应地储存。这里,设定表根据2张原稿的载置状态设定数据形式。

“载置状态”由“第1张”以及“第2张”构成。

“第1张”表示在副扫描方向上在先的原稿的载置状态。即,“第1张”表示最先读取的原稿的载置状态。

“第2张”表示在副扫描方向上紧接着“第1张”的原稿之后的原稿的载置状态。即,“第2张”表示第2个读取的原稿的载置状态。

设定表示出“纵”或者“横”作为“第1张”或者“第2张”的载置状态。“纵”表示纵向放置。“横”表示横向放置。

接下来,对“数据形式”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数据形式”是“单独保存”、“集中保存”、“更换顺序地集中保存”以及“追加空白页地保存”中的任一个。

“单独保存”表示将各原稿图像分别设为单独的数据的形式。即,“单独保存”表示生成保存了第1张原稿的文件和保存了第2张原稿的文件。

“集中保存”表示将各原稿图像设为一个数据的形式。即,“集中保存”表示生成在第1页保存第1张原稿以及第2页保存第2张原稿的文件。

“更换顺序地集中保存”表示以与原稿的读取顺序相反的顺序将各原稿图像设为一个数据的形式。即,“更换顺序地集中保存表示”表示生成在第1页保存第2张原稿以及第2页保存第1张原稿的文件。

“追加空白页地集中保存”表示在之间放入空白页而将各原稿图像设为一个数据的形式。即,“追加空白页地集中保存”表示生成在第1页保存第1张原稿、第2页保存空白以及第3页保存第2张原稿的文件。

此外,“数据形式”也可以是将两个原稿图像集中成1页的2in1等数据形式。另外,“数据形式”也可以是将原稿图像设为彩色或者单色的数据的数据形式。“数据形式”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另外,“载置状态”也可以是一个原稿或者3个以上的原稿的朝向。“载置状态”的构成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构成。

接下来,对“载置状态”与“数据形式”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

图4示出利用者纵向放置2张原稿的情况下的例子。图4的(a)表示原稿的“载置状态”。图4的(b)表示“数据形式”。这里,利用者将原稿a以及原稿b放置于扫描仪40。

如图4的(a)所示,原稿a以及原稿b都是纵向放置。因此,“数据形式”是“单独保存”。

如图4的(b)所示,处理器11将原稿a保存成文件,原稿b保存成另一文件。

图5示出利用者将第1张原稿a纵向放置、将第2张原稿b横向放置的情况下的例子。图5的(a)表示原稿的“载置状态”。图5的(b)表示“数据形式”。

如图5的(a)所示,原稿a是纵向放置。原稿b是横向放置。因此,“数据形式”是“集中保存”。

如图5的(b)所示,处理器11将原稿a与原稿b保存为文件。这里,原稿a设为比原稿b大。在图5的(b)所示的例子中,文件内的页面大小设为符合原稿a。原稿b配置于第2页的中心部。

图6示出利用者将第1张原稿a横向放置、将第2张原稿b纵向放置的情况下的例子。图6的(a)表示原稿的“载置状态”。图6的(b)表示“数据形式”。

如图6的(a)所示,原稿a是横向放置。原稿b是纵向放置。因此,“数据形式”是“更换顺序地集中保存”。

如图6的(b)所示,处理器11将原稿a与原稿b更换顺序地保存为文件。文件的第1页是原稿b,第2页是原稿a。文件内的页面大小设为符合原稿a。原稿b配置于第1页中心部。

图7示出利用者将第1张原稿a以及第2张原稿b都横向放置的情况下的例子。图7的(a)表示原稿的“载置状态”。图7的(b)表示“数据形式”。

如图7的(a)所示,原稿a以及原稿b都为横向放置。因此,“数据形式”是“追加空白页地集中保存”。

如图7的(b)所示,处理器11在之间追加空白页地将原稿a与原稿b保存为文件。文件的第1页是原稿a,第2页是空白页,第3页是原稿b。文件内的页面大小设为符合原稿a。原稿b配置于第3页的中心部。

设定表预先储存于存储区域14a。设定表也可以在图像处理装置1的制造时储存于存储区域14a。另外,设定表也可以被适当地更新。例如,设定表也可以根据利用者的操作而更新。

接下来,对处理器11实现的功能进行说明。以下的功能通过由处理器11执行储存于nvm14等的程序来实现。

首先,处理器11具有对利用者提示设定表的内容的功能。

处理器11在控制面板60显示设定表的内容。例如,处理器11将表示原稿的载置状态的图像和与该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相关联地显示。此外,处理器11也可以接收更新设定表的内容的操作。

另外,处理器11具有取得扫描原稿而得的扫描图像的功能。

例如,处理器11通过控制面板60接收开始扫描的操作。这里,利用者将原稿放置于扫描仪40的原稿台,将开始扫描的操作向控制面板60输入。

处理器11若接收该操作的输入,则对扫描仪40发送使其开始扫描的信号。扫描仪40接收该信号而进行扫描。扫描仪40将扫描图像向图像处理部20发送。图像处理部20的输入处理部21在对扫描图像进行了规定的处理之后,将扫描图像储存于页存储器12。

另外,处理器11具有取得扫描图像所映出的各原稿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的功能。

处理器11使用原稿检测处理部13,根据取得的扫描图像取得原稿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例如,处理器11向原稿检测处理部13发送使其根据储存于页存储器12的扫描图像确定各原稿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的信号。处理器11从原稿检测处理部13取得各原稿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

处理器11生成表示各原稿的顺序、位置以及尺寸的原稿表。

图8表示原稿表的构成例。如图8所示,原稿表将“读取顺序”与“原稿信息”建立对应地储存。“原稿信息”由“位置”以及“尺寸”构成。

“读取顺序”表示扫描仪40读取原稿的顺序。即,“读取顺序”是在副扫描方向上配置原稿的顺序。

“位置”表示原稿所在的位置。“位置”由x坐标(dxn)以及y坐标(dyn)构成。

“尺寸”表示原稿的尺寸。“尺寸”由x轴方向的长度(xn)以及y轴方向的长度(yn)构成。

处理器11将生成的原稿表储存于保存部30。

另外,处理器11具有从扫描图像提取原稿图像的功能。

处理器11取得原稿表。处理器11根据原稿表取得“位置”以及“尺寸”。处理器11基于“位置”以及“尺寸”,从扫描图像提取原稿图像。

此外,处理器11也可以对原稿图像进行校正偏斜的处理。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使用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将原稿图像增强图像质量。

另外,处理器11具有基于原稿表判定各原稿的载置状态的功能。即,处理器11判定各原稿是纵向放置还是横向放置。

处理器11从保存部30取得原稿表。处理器11从原稿表取得“尺寸”。处理器11根据“尺寸”中的xn与yn判定原稿的载置状态。

处理器11在xn>yn的情况下,判定为原稿是纵向放置。另外,处理器在11xn<yn的情况下,判定为原稿是横向放置。

另外,处理器11具有以与各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将原稿图像保存为文件的功能。

这里,处理器11设为选择和第1张原稿的载置状态与第2张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

处理器11参照设定表,取得和第1张原稿的载置状态与第2张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处理器11根据取得的数据形式,生成各原稿图像的文件。

处理器11将以决定的数据形式生成的文件显示于控制面板60。处理器11根据来自利用者的操作,保存生成的文件。

例如,处理器11也可以将文件储存于输入输出器件70。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向外部装置发送生成的文件。

在图像处理装置1复印原稿的情况下,处理器11将文件保存于nvm14等内部的存储器。处理器11也可以使用打印机50印刷保存于内部的存储器的文件。即,处理器11按照数据形式印刷各原稿图像。

此外,处理器11也可以以和第1张原稿的载置状态与第2张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也保存第3张之后的原稿图像。

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以与第1张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保存原稿图像。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以与3张以上的原稿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保存原稿图像。

接下来,对图像处理装置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像处理装置1保存原稿表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对图像处理装置1保存原稿表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器11设定进行多剪裁处理的原稿切出模式(act11)。例如,处理器11基于来自利用者的操作或者以默认状态设定原稿切出模式。

若设定原稿切出模式,则处理器11将向利用者提示设定表的内容的向导显示于控制面板60(act12)。若显示向导,则处理器11使用扫描仪40扫描原稿(act13)。例如,若处理器11接收开始扫描的操作,则进入act13。

若扫描原稿,则处理器11将扫描图像保存于页存储器12(act14)。若保存扫描图像,则处理器11执行使用原稿检测处理部13检测原稿而生成原稿信息的检测处理(act15)。

若执行检测处理,则处理器11判定是否已对扫描图像整体进行了检测处理(act16)。若判定为未对扫描图像整体进行检测处理(act16,no),则处理器11返回act15。

若判定为已对扫描图像整体进行了检测处理(act16,yes),则处理器11基于生成的原稿信息生成原稿表(act17)。若生成原稿表,则处理器11将生成的原稿表储存于保存部30(act18)。若将原稿表储存于保存部30,则处理器11结束动作。

接下来,对图像处理装置1保存文件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10以及11是用于对图像处理装置1保存文件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器11从保存部30取得原稿表(act21)。若取得原稿表,则处理器11基于原稿表,从扫描图像提取原稿图像(act22)。

若提取原稿图像,则处理器11校正原稿图像的倾斜(act23)。若校正原稿图像的倾斜,则处理器11使用图像质量增强处理部22将原稿图像增强图像质量(act24)。

若将原稿图像增强图像质量,则处理器11判定是否有多个原稿图像(act25)。若判定为存在多个原稿图像(act25,yes),则处理器11确定各原稿的载置状态(act26)。

若确定各原稿的载置状态,则处理器11判定是否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27)。若判定为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27,yes),则处理器11根据设定表,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单独的文件(act28)。

若判定为不是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27,no),则处理器11判定是否是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横向放置(act29)。若判定为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横向放置(act29,yes),则处理器11根据设定表,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一个文件(act30)。

若判定为不是第1张原稿为纵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横向放置(act29,no),则处理器11判定是否是第1张原稿为横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31)。若判定为第1张原稿为横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31,yes),则处理器11根据设定表,根据第1张原稿图像与第2张原稿图像更换顺序地生成一个文件(act32)。

若判定为不是第1张原稿为横向放置并且第2张原稿为纵向放置(act31,no),则处理器11根据第1张原稿图像与第2张原稿图像在之间追加空白页而生成文件(act33)。

若判定为原稿图像是一个(act25,no),则处理器11根据原稿图像生成文件(act34)。

在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了单独的文件的情况下(act28),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了一个文件的情况下(act30),更换顺序地生成了一个文件的情况下(act32),在之间追加空白页而生成了文件的情况下(act33),或者根据原稿图像生成了文件的情况下(act34),处理器11将生成的文件显示于控制面板60(act35)。

若将输出的文件显示于控制面板60(act35),则处理器11将文件保存于输入输出器件70(act36)。若保存文件,则处理器11结束动作。

此外,在复印扫描的原稿的情况下,处理器11使用打印机50印刷文件。在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了单独的文件的情况下,处理器11也可以将各原稿进行单面印刷。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将各原稿印刷于符合最大的原稿的尺寸的纸张。另外,处理器11也可以对符合各原稿的尺寸的纸张进行印刷。

另外,在根据各原稿图像生成了一个文件的情况下、更换顺序地生成了一个文件的情况下、或者在之间追加空白页而生成了文件的情况下,处理器11也可以对各原稿进行双面印刷。例如,处理器11也可以将各原稿印刷于符合最大的原稿的尺寸的纸张。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确定配置于扫描仪的原稿的载置状态。图像处理装置以与确定的载置状态对应的数据形式将原稿图像保存为文件。其结果,图像处理装置无需通过操作部等从利用者接收数据形式的输入,就能够设定数据形式。由此,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地设定数据形式。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