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0118发布日期:2018-12-19 05: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电磁波获取数据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例如:激光扫描、电磁波测速、电磁波测距和红外测温等技术。

但是,这些数据获取方式只能让获取数据的终端获取到客观存在的属性信息,例如:通过激光测速获取速度信息、通过红外测温获取温度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测距获取距离信息等属性信息,而无法使获取数据的终端获取到提供数据的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可以解决获取数据的终端无法利用电磁波获取到提供数据的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

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以由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包括: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偏振光;相应的,所述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循环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

状态改变单元,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以由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状态改变单元,包括:强度改变子单元,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偏振光;所述状态改变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并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所述电磁波的状态,同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使得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时,能够根据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状态得到上述待发送数据,即,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数据,解决了获取数据的终端(第一通信终端)无法利用电磁波获取到提供数据的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电磁波以及接收从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电磁波的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电磁波以及接收从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电磁波的第二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为了说明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主动提供数据的终端,即,第二通信终端,可以由该第二通信终端上配置的通信装置执行,适用于需要使获取数据的终端,即,第一通信终端,能够获取到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的情形,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2。

步骤101,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终端10需要获取第二通信终端20主动提供的数据时,需要先由第一通信终端10向上述第二通信终端20发送电磁波30,以使上述第二通信终端20执行步骤102,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30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30’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10,实现第一通信终端能够获取第二通信终端20主动提供的数据。

步骤102,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以由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获取上述待发送数据。

也就是说,上述第一通信终端需要获取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时,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先产生电磁波,并将电磁波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之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该电磁波的状态,使得上述第一通信终端能够根据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的属性获取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想要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待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并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同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使得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时,能够根据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状态得到上述待发送数据,即,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数据,解决了获取数据的终端(第一通信终端)无法利用电磁波获取到提供数据的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102中,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例如,第二通信终端根据待发送数据控制上述第二通信终端表面的电致变色膜的反射率发生变化,改变上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具体地,第一通信终端需要获取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时,先连续将强度相同的电磁波发送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表面的电致变色膜上,第二通信终端根据待发送数据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表面的反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上述电磁波反射的强度,使得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反射回来的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之后,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强度译码出上述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其中,上述电磁波可以为650nm波段的电磁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致变色膜反射率的改变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通电与断电,使得上述电致变色膜表面的反射率存在通电状态下对应的反射率以及断电状态下对应的反射率,并实现在这两种反射率之间的变化;或者,通过控制加载在上述电致变色膜上的电压或电流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射率的变化,使得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可以接收到至少两种反射强度的电磁波。

可选的,上述步骤102中,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改变接收到的电磁波的状态的方式将上述待发送数据传输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时,可以预先将上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例如,将上述待发送数据编码成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再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控制电致变色膜的反射率的变化,改变上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使得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反射回来的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之后,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强度译码出上述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

例如,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待发送数据经编码后为“00101101”,则第二通信终端根据该待发送数据并且通过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通电与断电,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表面的反射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电磁波的强度时,可以在需要发送“0”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通电,在需要发送“1”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断电,或者,在需要发送“0”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断电,在需要发送“1”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通电,进而将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逐个比特的发送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即,利用上述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以由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待发送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通信终端还可以通过控制加载在上述电致变色膜上的电压或电流实现多种不同反射率的变化,例如,通过控制加载在上述电致变色膜上的电压或电流实现a1、a2、a3、a4四种反射率的变化,在需要发送“00”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为反射率a1,在需要发送“01”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为反射率a2,在需要发送“11”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为反射率a3,在需要发送“10”时,控制上述电致变色膜的为反射率a4,从而提高数据的发送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磁波强度的改变方法仅仅是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他实现上述电磁波强度的改变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由于常规的电致变色膜的响应时间大约为8ms,即,每秒只能实现125个字符的传输。因此,上述通过改变电致变色膜的反射率实现利用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信号传输。

可选的,上述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还包括:循环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实际应用中,将上述数据量较小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一通信终端时,一般需要通过循环利用上述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方式,才能使得第一通信终端能够准确完整的获取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如图3所示,为了第一通信终端能够准确完整的获取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上述待发送数据经编码后进行发送时,一般需要携带数据起始标识段31、待发送数据段32和数据终止标识段33。上述数据起始标识段31用于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该数据起始标识段中的字符数据后,可以识别出后续接收到的字符数据为真正的待发送数据,即待发送数据段32中的包含的字符数据,另外,在接收到数据终止标识段33中的字符时,表示第一通信终端已完成数据接收。因此,只有第二通信终端的待发送数据段中的字符才是真实的待发送数据编码后的字符。再循环利用上述经编码后携带数据起始标识段31、待发送数据段32和数据终止标识段33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例如,当第二通信终端待发送数据编码后的字符为“10100011010001”时,需要循环利用“00000110100011010001011111”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方式,才能使得第一通信终端能够准确完整的获取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10100011010001”。

也就是说,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只有在接收到字符中包括“00000110100011010001011111”这段连续字符之后,才可以确定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10100011010001”。如,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字符有可能为“01111100000110100011010001011111”,则只截取字符段“000001”以及字符段“011111”之间的字符段。

可选的,为了提高数据的发送效率,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02。

步骤401,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偏振光;

步骤402,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同样的,上述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可以包括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同样的,上述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包括:循环根据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法拉第旋光法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例如,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向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上下垂直偏振的偏振光50,经上述第二通信终端中磁场强度为b的法拉第旋光线圈51后产生φ角度的偏振,并在反射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过程中,再经过一次磁场强度为b的法拉第旋光线圈51后再产生φ角度的偏振,从而使得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50’,其中,法拉第旋光线圈51中磁场强度由加载在上述法拉第旋光线圈上的电流i控制,通过控制电流i的变化实现磁场b的变化,从而改变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终端的偏振光的偏振角。偏振角φ=vbl,其中b为上述法拉第旋光线圈的磁场强度,v为维尔德常数,l为线圈的宽度。

由于法拉第旋光法的响应时间可根据计算机控制的电流来决定。电流由计算机的晶振频率决定。而晶振的频率通常可以达到6mhz、20mhz,甚至上百兆赫兹,因此,偏振光的偏振角改变速率可以非常快。

例如,晶振的频率为20mhz,1个机器动作的周期对应12个时钟周期时,上述改变偏振光的偏振角对应的响应频率为因此,上述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中,可以实现每秒106个字符的传输速度,极大地提高了上述第一通信终端获取上述第二通信终端主动提供的数据的效率,同时,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实时性高的特点,可以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以及数据传输实时性较高的应用场景中。

可选的,上述图1至图5所述的通信方法可以用于特殊环境下替代二维码扫码方式获取二维码包含的数据。

例如,上述二维码包含的数据为一个网址,则可以将该网址作为上述第二通信终端的待发送数据,即,将上述静止的二维码替换为上述第二通信终端,由该第二通信终端实现二维码的功能,进而实现了上述第一通信终端的长距离扫码功能。也就是说,不会受限于距离的限制,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处于较远距离时,仍可以准确获取到上述第二通信终端的待发送数据。

具体的,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可以将该网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改变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发出的偏振光的偏振角的方式反射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此时,上述第一通信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数据接收终端,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可改变偏振光的偏振角的数据发送终端。

可选的,上述第二通信终端还可以将该网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改变上述电致变色膜的反射率的方式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此时,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数据接收终端,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表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的数据发送终端。

可选的,上述图1至图5描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用于物流仓库的自动化管理。

例如,上述待发送数据可以为物品的数量、重量、标识码等数据。

可选的,上述图1至图5描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用于汽车驾驶领域,实现不同车辆间的实时通信,例如,上述待发送数据为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实现陌生车辆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01和状态改变单元602。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电磁波;

状态改变单元602,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电磁波的状态,并将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以由上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经第二通信终端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获取上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上述状态改变单元,包括:强度改变子单元,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控制上述第二通信终端表面的电致变色膜的反射率发生变化,改变上述电磁波的强度,并将强度发生变化的电磁波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还具体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偏振光;上述状态改变单元,还具体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改变上述偏振光的偏振角,并将偏振角发生变化的偏振光反射至上述第一通信终端。

如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7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通信装置。另外,该终端还可以包括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用于向上述通信装置发送电磁波,并接收由所述通信装置反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电磁波,以获取上述通信装置待发送数据。并且该终端可以为上述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并且该终端可以配置于汽车等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终端上。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上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上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