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9495发布日期:2019-02-26 19:2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使显示面板振动以产生声音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于根据电信息信号来表达信息的显示领域的各种要求不断增加。因此正在对轻、薄且具有低功耗的各种显示设备进行研究。

例如,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lcd)设备、场致发射显示(fed)设备、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量子点发光显示设备等。

在上述显示设备当中,lcd设备可包括:阵列基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tft);上基板,其包括滤色器和/或黑底;以及液晶层,其位于阵列基板与上基板之间。液晶层的取向状态基于施加到像素区域中的两个电极的电场来控制,由此基于液晶层的取向状态来调节透光率,从而显示图像。

与其它显示设备相比,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量子点发光显示设备和作为自发光显示设备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具有响应时间快、发光效率高、亮度高和视角宽的优点。因此,这些设备备受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显示设备可显示图像,并且一般而言,必须设置用于提供声音的附加扬声器。如果扬声器设置在显示设备中,则扬声器中生成的声音朝向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底部或后部、而不是朝向显示面板的前部前进。因此,声音不会朝向显示面板的前部、即朝向观看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用户前进,这可能破坏用户的沉浸感。

另外,当在扬声器中生成的声音朝向显示面板的底部或后部前进时,由于在墙壁或地板上反射的声音的干扰而导致音质劣化。

而且,当诸如电视机(tv)之类的成套设备(setapparatus)中包括扬声器时,扬声器占据空间,这会给成套设备的设计带来限制并且成套设备的空间部署受到限制。

因此,本公开将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问题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能够将声音输出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声音产生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因为声音产生装置和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提供信号的线缆被布置为在支承构件处看不见而具有增强的美感。

附加的特征和方面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根据说明书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文所提供的本发明构思的实施而习得。本发明构思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可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可从其推导的内容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具体表达和广泛描述的发明构思的这些和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线缆,所述线缆被配置为将信号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所述线缆下方。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至少一个支承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线缆,所述线缆被配置为将信号传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所述支承板包括至少一个孔,其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所述线缆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

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在审查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之后显而易见或变得显而易见。意图是,所有这种另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被所附权利要求保护。本章节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视为对这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结合该公开的实施方式讨论其他方面和优点。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该公开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可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该公开的各种原理。

图1a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截面图;

图3a和图3b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操作方法;

图4a和图4b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二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操作方法;

图5a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6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

图7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输出特性;

图8a至图8c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和后盖;

图8d和图8e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支承板;

图9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0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1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2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3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线缆;

图14a至14c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示例实施方式;

图15a至图15k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图16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特性;

图17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特性;

图18a至图18f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图19a至图19f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通篇,除非另有描述,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应被理解成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描画可出于清楚、图示和方便的目的而被扩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可例示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以下描述中,当与本文有关的公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遮蔽发明构思的要旨时,该详细描述将被省略。所描述的处理步骤和/操作的进展是示例;然而,除非步骤和/或操作必须按特定次序发生,否则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不限于本文提出的顺序并且可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改变。相似的附图标记在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个元件的名称仅仅是为了方便书写说明书而选择的,因此可以与实际产品中使用的名称不同。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示例实施方式,将使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可按照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可以充分地透彻的和完整的以辅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理解本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附图中公开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目仅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示相同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当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使本公开的重点模糊不清时,可省略该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诸如“仅”这样的更具有限定性的术语,否则可添加另一部件。除非提到相反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

在解释元件时,该元件被解释为包括误差或容许范围,甚至在没有该误差或容许范围的明确描述时也是如此。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当将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为例如‘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挨着~’时,除非使用诸如‘刚好’或‘直接’这样的更具有限定性的术语,否则可在这两个部件之间布置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部件。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当将时间次序描述为例如‘在~之后’、‘~随后’、‘~接下来’和‘在~之前’时,除非使用诸如‘刚好’或‘直接’这样的更具有限定性的术语,否则可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将理解的是,尽管可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描述本公开的元件时,可在本文中使用类似于“第一”、“第二”、“a”、“b”、“(a)”、“(b)”这样的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和另一个组件区分开,并且这些术语应不限制对应组件的本质、次序、顺序或数量。另外,除非另有指定,否则当元件或层被描述为“连接”、“耦合”或“附着”到另一元件或另一层时,该元件或该层不仅可直接连接或直接附着到该另一元件或另一层,而且还可通过“布置”在元件或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或层间接连接或附着到该另一元件或另一层。

术语“至少一个”应被理解成包括相关联地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及全部组合。例如,“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至少一个”的意思是指从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中提议的所有项的组合以及第一项、第二项或第三项。

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一个结构被描述成位于另一结构“之上或上方”或“之下或下方”时,该描述应被理解成包括这些结构彼此接触的情况以及其间布置有第三结构的情况。附图中所示的每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给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可部分地或整体地彼此联接或组合,并且可按各种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并且被技术上驱动,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独立于彼此执行,或者可一起按相互依赖关系来执行。

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的示例用来涵盖具有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的诸如有机发光显示模块(oled模块)或液晶模块(lcm)之类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还用来涵盖包括lcm或oled模块的作为成品的成套装置(或成套设备)或成套电子设备,诸如笔记本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电视机、电脑显示器、仪器设备(例如,汽车设备或其它类型的车辆设备中的显示设备)或者作为完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话或电子平板等)。

因此,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被用作显示设备自身(诸如lcm或oled模块),并且还被用作成套设备,该集合设备是包括lcm或oled模块的最终消费者设备或应用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显示面板和其驱动单元的lcm或oled模块可被称为显示设备,并且包括lcm或oled模块的作为最终产品的电子设备可被称为成套设备。例如,显示设备可包括诸如lcd或oled之类的显示面板和作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控制器的源印刷电路板(pcb),成套设备还可包括成套pcb,该成套pcb是被设置为电连接到源pcb并且控制成套设备的整体操作的成套控制器。

应用于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可使用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之类的所有类型的显示面板,而不限于这些特定类型。例如,本公开的显示面板可以是能够被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振动以输出声音的任何面板。并且,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发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形状或尺寸不受限制。

例如,如果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包括多条选通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分别设置在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叉部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另外,显示面板可包括:阵列基板,其包括作为用于调节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透光率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上基板,其包括滤色器和/或黑底;以及液晶层,其位于阵列基板与上基板之间。

另外,如果显示面板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包括多条选通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分别设置在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叉部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显示面板可包括:阵列基板,其包括作为用于选择性地向像素中的每一个施加电压的元件的tft;有机发光器件层,其位于阵列基板上;以及封装基板,其布置在阵列基板上以覆盖有机发光器件层。封装基板可保护tft和有机发光器件层免受外部冲击,并且可防止水气或氧气渗入到有机发光器件层中。另外,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层可包括无机发光层(例如,纳米尺寸材料层、量子点等)。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附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背衬(诸如金属板),但是背衬不限于金属板,而是可包括其它结构。

在本公开中,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面板可在车辆中的用户界面模块处(诸如汽车中的中央控制面板区域)实现。例如,这样的显示面板可被配置在两个前排座位乘客之间,使得由于显示面板的振动而造成的声音朝向车辆内部传播。因此,与扬声器在车辆的内侧或边缘处相比,可改善车辆内的音频体验。

发明人已意识到上述问题并且已进行了各种实验,使得当在显示面板前方观看图像时,声音的传播方向变为朝向显示面板的前部的方向。因此,增强了音质。通过各种实验,发明人已发明具有新结构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有助于以使得声音的传播方向变为朝向显示面板的前部的方向的方式输出声音,从而增强音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a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10。

参照图1a,显示设备10可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和可使显示面板100振动以产生声音的声音产生装置200。声音产生装置200可被称为例如致动器、激励器或换能器。

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b,显示设备可包括声音产生装置200和支承构件300。

支承构件30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另外,声音产生装置200可被固定至支承构件300。

在本说明书中,例如,支承构件300可以是盖底。可替选地,支承构件300还可包括中间机壳,该中间机壳可与盖底连接,可围绕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可容纳显示面板100的外周并且可支承显示面板100。例如,中间机壳可包括“┤”形(或90度角处的t形)横截面。支承构件300可包括盖底,或者可包括盖底和中间机壳,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300可包括可覆盖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或侧表面的结构。

此外,支承构件300可以是在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上或在整个显示表面100上的板。

支承构件300可被称为盖底、板底、后盖、基架、金属框架、金属底盘、底盘座或m-底盘。因此,支承构件300可以是用于支承显示面板100的支承件,并且可被实现为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上的任何类型的框架或板结构。

粘合构件400可以在显示面板100和支承构件300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并且可将显示面板100附接至支承构件300。粘合构件400可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adhesive)、结合剂(bond)等,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2a和图2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截面图。

声音产生装置可被分类为磁体被布置在线圈外的第一结构和磁体被布置在线圈内的第二结构。第一结构可被称为“动态”型或“外磁”型。第二结构可被称为“微”型或“内磁”型。

图2a例示了第一结构,图2b例示了第二结构。

参照图2a,声音产生装置200可包括多个板210和210’、位于对应的板上的磁体220、位于对应的板上的中心磁极230、在中心磁极230附近的线圈架250以及围绕线圈架250缠绕的线圈260。

例如,磁体220可在第一板210上,并且第二板210’可在磁体220上。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10’可支承磁体220,并且可将声音产生装置200固定到支承构件300。因此,第一板210可被固定到设置在支承构件300中的支承孔,并且在第一板210与第二板210’之间的磁体220可被固定并且被支承。

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10’中的至少一个可由诸如铁(f)之类的具有磁性的材料形成,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板”不限于所述术语,并且可使用诸如轭(yoke)之类的另一术语来表述。

磁体220例如可使用带有诸如钡铁氧体之类的材料的烧结磁体来实现。磁体220的材料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种或多种:三氧化二铁(fe2o3)、碳酸钡(碳酸钡矿)(baco3)、钕(nd)磁体、例如具有改进的磁性成分的锶铁氧体(fe12o19sr)、包含铝(al)、镍(ni)和钴(co)的合金铸造磁体等。又例如,钕磁体可以是钕-铁-硼(nd-fe-b)。然而,但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示例。

框架240可布置在第一板210外部并且在第二板210’上。中心磁极230可布置在第一板210的中心区域中。中心磁极230和第一板210可被设为一体。中心磁极230可被称为磁极片。可替选地,磁极片还可布置在中心磁极230上。

此外,线圈架250可围绕中心磁极230。线圈260可缠绕在线圈架250的下部周围,并且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流可被施加到线圈260。

线圈架250可以是可由纸、铝(al)片等形成的环状结构。线圈260可缠绕在线圈架250的特定下部区域周围。线圈架250和线圈260的通用术语可以是音圈。

此外,阻尼器270可在框架240与线圈架250的上侧的一部分之间。阻尼器270可使用诸如边缘的另一术语来表述。

图2b例示其中磁体布置在线圈内的第二结构。

参照图2b,具有第二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200’可包括第一板210上的磁体220、磁体220上的中心磁极230、磁体220和中心磁极230附近的线圈架250以及围绕线圈架250缠绕的线圈260。

第一板210可被固定到设置在支承构件300中的支承孔。磁体220可布置在第一板210上,并且中心磁极230可布置在磁体220上。中心磁极230可被称为“磁极片”。可替选地,磁极片还可布置在中心磁极230上。

此外,线圈架250可围绕磁体220和中心磁极230。线圈260可围绕线圈架250缠绕。

第二板210’可在第一板210附近,并且框架240可在第二板210’的外部。另外,阻尼器270可在框架240与线圈架250之间。

在具有第二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中,与磁体可在线圈外的第一结构相比,漏磁通量相对较小,并且整体尺寸可以相对较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线圈架或音圈可被配置为圆形形状或卵形形状。卵形形状可包括椭圆形形状、蛋形形状、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或宽度与其高度不同的其他非圆形曲线形状,但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示例。如果线圈架或音圈被配置为卵形形状,则与使用圆形形状的线圈架产生的声音相比,可以改进具有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并且由线圈架或音圈的振动而产生的热可被减少,从而增强了散热特性。

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声音产生装置不限于图2a所示的第一结构和图2b所示的第二结构。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可包括使显示面板振动以产生声音的另一种声音产生装置。

图3a和图3b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操作方法。

图3a例示了施加了电流的状态。

与磁体220的底部连接的中心磁极230可以成为北(n)极,而与磁体220的顶部连接的第一板210可以成为南(s)极。从而可,在线圈260周围产生外部磁场。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流被施加到线圈260,则在线圈260周围形成施加的磁场,由此可由施加的磁场和所述外部磁场产生用于使线圈架250向上移动的力。例如,当电流被施加到线圈260时,可在线圈260周围产生磁场,并且可由磁体220产生外部磁场,由此整个线圈架250可被引导并且可基于所产生的磁场和由磁体220产生的外部磁场,根据弗莱明的电机左手定则而被中心磁极230向上移动。

相应地,由于线圈架250的一个表面可与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接触,因此线圈架250可根据是否对线圈260施加了电流而使显示面板100沿向上方向(如箭头所示)振动,并且可通过显示面板100的振动产生声波(或声音)。

在这种状态下,当停止电流或施加反向电流时,如图3b所示,可根据参照图3a描述的原理类似地生成用于使线圈架250向下移动的力,并且显示面板100可沿向下方向(如箭头所示)振动。

阻尼器270可在线圈架250的上侧的某部分与框架240之间。阻尼器270可以具有例如具有弹性的皱褶结构,并且阻尼器270可通过根据线圈架250的上下运动的收缩和松弛运动来控制(或抑制)线圈架250的上下振动。也就是说,阻尼器270可连接到线圈架250和框架240,并且线圈架250的上下振动可通过阻尼器270的恢复力来控制。例如,当线圈架250振动了某一高度或更高或者振动了某一高度或更低时,线圈架250可通过阻尼器270的恢复力恢复到其原始位置。

因此,显示面板100可基于施加到线圈260的电流的施加方向和水平来竖直振动。可通过振动产生声波。

图4a和图4b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二结构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操作方法。

图4a例示了施加了电流的状态。

第二板210’成为s极,而与磁体220的上表面连接的中心磁极230成为n极,从而可在线圈260之间产生外部磁场。s极和n极可互换。如果互换,则通过改变线圈260的缠绕方向,声音产生装置可以类似地操作。在这种状态下,当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流被施加到线圈260时,可在线圈260周围产生施加的磁场,由此可通过施加的磁场和所述外部磁场产生用于使线圈架250向上移动的力。例如,当电流被施加到线圈260时,可在线圈260周围产生磁场。因此,线圈架250可以基于所产生的磁场和由磁体220产生的外部磁场,根据弗莱明的电机左手定则由中心磁极230引导。

相应地,由于线圈架250的一个表面可与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接触,因此线圈架250可根据是否对线圈260施加了电流而使显示面板100沿向上方向(如箭头所示)振动,并且可通过显示面板100的振动产生声波(或声音)。

在这种状态下,当停止施加电流或施加反向电流时,如图4b所示,可根据与上面参照图4a的描述类似的原理生成用于使线圈架250向下侧移动的力,并且显示面板100可沿向下方向(如箭头所示)振动。

阻尼器270可在线圈架250的上侧的某部分与框架240之间。阻尼器270可具有皱褶结构,所述皱褶结构具有弹力,由此阻尼器270可通过根据线圈架250的上下运动的收缩和松弛运动来控制线圈架250的上下振动。也就是说,阻尼器270可连接到线圈架250和框架240,因此线圈架250的上下振动可通过阻尼器270的恢复力来控制(或抑制)。例如,当线圈架250振动了特定高度或更高或振动了特定高度或更低时,线圈架250可通过阻尼器270的恢复力来恢复到原始位置。

相应地,显示面板100可根据施加到线圈260的电流的方向和水平来在上下方向上振动,由此可通过振动产生声波。

图5a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5a,显示设备可包括可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以及可使显示面板100振动以产生声音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可彼此相邻。如果在多个声音产生装置彼此间隔开布置,则可能难以保持声音产生装置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接触特性,这可引起由于多个声音产生装置中产生的声波的干扰和延迟现象而导致的音质的劣化。因此,与多个声音产生装置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结构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中声音产生装置彼此相邻的结构可以减小声音产生装置中产生的声波的干扰或延迟现象,因此可以改善声音输出特性。这将在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

以上参照图2a和图2b描述的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可被应用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的每一个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线圈架或音圈可被配置为圆形形状或卵形形状。如果线圈架或音圈被配置为卵形形状,则与圆形形状相比,可改进具有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并且由于线圈架或音圈的振动而产生的热可被减少,从而增强了散热特性。

例如,显示设备可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的固定装置1000。固定装置1000可包括通过模制工艺例如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的模具结构,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面将参照图6详细描述固定装置1000。

参照图5b,显示设备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支承构件300。

支承构件30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支承构件300可以是在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上方或在显示面板100的周围或整个表明上的板构件,例如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

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1200’可被容纳在支承构件300的支承孔310中。如果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1200’被插入并固定到支承孔310,则可减小或降低在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与支承构件300的内表面之间的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1200’的高度,从而实现较小的用于产生声音的空间或区域。

例如,显示设备可包括固定到支承构件300的螺母330。固定装置1000可通过插入到固定装置1000的安装孔中的螺钉320而固定到螺母330。例如,可在螺母330的内表面上设置螺钉通孔。因此,在将固定装置1000的安装孔与螺母330的螺钉通孔对准之后,可通过扣紧(或拧紧)螺钉320来将固定装置1000固定到支承构件300。

在一个示例中,螺母330可以是自紧螺母。自紧螺母的示例可以是螺母,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果使用自紧螺母,则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产生的一些振动可被自紧螺母吸收。因此,传递到支承构件300的振动可减少。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支承构件和声音产生装置可通过支承构件中包括的螺母和螺钉的使用来固定到彼此。因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厚度。

粘合构件400可在显示面板100和支承构件300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并且可将显示面板100附接至支承构件300。粘合构件400可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6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

参照图6,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可以是用于固定并支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以便彼此相邻的集成式固定装置。因此,由固定装置1000固定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可被称为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并且在下文中,将被描述为一对声音产生装置。

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可包括:支承部,其可支承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1200’;多个肋部,其在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1200’附近;以及多个安装孔,其用于将固定装置1000固定到支承构件300。

例如,支承部可包括用于支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的第一支承部1120和用于支承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的第二支承部1220。第一支承部1120可以是用于支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的结构,并且可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第二支承部1220可以是用于支承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的结构,并且可具有圆柱形的形状。

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中的每一个还可包括两个或四个弧状的突出物。每个突出物的一个表面可朝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的每一个的内侧弯曲,并且可支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的每一个的后表面的一部分,从而减少或防止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偏离到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外部。

多个肋部可在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附近,以保持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的刚性并防止甚至在长时间使用时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变形。

例如,肋部可包括:第一肋部1410,其从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中的每一个的外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肋部1420,其沿宽度方向将第一支承部1120连接到第二支承部1220;以及第三肋部1430,其沿长度方向连接到第一肋部1410。这里,宽度方向可以是朝向布置有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长边的方向,并且长度方向可以是与宽度方向垂直或正交的方向。

第一肋部1410可从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的每一个的外部沿竖直方向延伸很长,以形成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的宽度方向外部结构。

在第一肋部1410的中心区域(例如,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之间的中心区域)中,第一肋部1410可被设置得比第一肋部1410的两侧区域更高且更厚。因此,即使在一对声音产生装置长时间振动时,一对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也可不变形,并且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可减小。

第一支承部1120和第二支承部1220所在位置处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肋部1420可彼此连接为一体。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肋部1420可布置在第一肋部1410内部。

在图6示例中,例示了设置有第二肋部1420中的两个,但实施方式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可设置第二肋部1420中的一个、三个或更多个。

此外,可在两个第二肋部1420之间或两个第一肋部1410之间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第三肋部1430,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三肋部1430作为一个整体连接到第一肋部1410和第二肋部1420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

在图6示例中,例示了设置有一个第三肋部1430并且所述一个第三肋部1430在两个第一肋部1410之间在长度方向或纵向延伸的结构。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三肋部1430可在第二肋部1420中的两个之间延伸较短距离。

可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第四肋部1440,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四肋部1440在第一支承部1120与第一肋部1410之间或第二支承部1220与第一肋部1410之间倾斜地延伸。第四肋部1440可减小或防止由于长时间驱动声音产生装置而导致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1000的弯曲变形。

因此,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声音产生装置附近的多个肋部以及用于固定一对声音产生装置的固定装置,因此保持了声音产生装置的刚性,并且减少了由于长时间操作而引起的声音特性变化。

此外,第一支承部1120与第二支承部1220之间的分隔距离可大于可使得肋部能够形成的最小阈值,并且可小于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的每一个的直径对应的最大阈值。如果第一支承部1120与第二支承部1220之间的分隔距离等于或大于最小阈值,则音质降级减小。因此,第一支承部1120与第二支承部1220之间的分隔距离可被调整为小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2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200’中的每一个的直径。因此,可减小音质降级。例如,如果声音产生装置的尺寸(或直径)是d,则第一支承部1120与第二支承部1220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小于尺寸d并且大于与示例最小阈值对应的例如约7mm的值。在一个示例中,与声音产生装置的尺寸d为约0.85d(例如,约23.6mm)的示例相比,声音产生装置的尺寸d为例如约28mm的示例中的音质特性的变化不大。

可设置用于将固定装置1000固定到支承构件300的多个安装孔。当该孔设置在图5b所示的螺母330的内表面中时,因此可将固定装置1000的多个安装孔1310、1320、1330和1340与螺母330的孔对齐。然后,通过扣紧螺钉320,可将固定装置1000固定到支承构件300。

图7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输出特性。

在图7中,横坐标轴(x轴)表示以赫兹(hz)为单位的频率,纵坐标轴(y轴)表示以分贝(db)为单位的声压水平。

声音输出特性可通过声音分析设备来测量。声音分析设备可包括:声卡,其用于向控制个人计算机(pc)发送声音或者从控制个人计算机(pc)接收声音;放大器,其用于将从声卡产生的信号放大并且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到声音产生装置;以及麦克风,其用于收集由显示面板中的声音产生装置生成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收集的声音可通过声卡被输入到控制pc,并且控制程序可检查输入的声音以分析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

在图7中,虚线表示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被单独地设置和固定的情况。基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声压水平在800hz至900hz的频带中迅速增大的峰值出现(以圆圈示出)。

在峰值处,由于由彼此间隔开并且单独固定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产生的声波之间的延迟或干扰,在特定频率中产生强的声压水平。因此,认识到音质完全降级。

此外,在图7中,实线表示如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那样使用将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固定为一个整体的固定装置1000的情况。基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与虚线情况相比,声压水平在某一频率下异常增加的峰值显著减小。

因此,如果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则可以看到,在整个频带中生成均匀的声压水平,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声音输出特性。

此外,为了使声音产生装置振动,可能需要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提供信号的线缆。线缆可以暴露在支承构件处并且可以通过胶带等来固定。因此,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由于线缆可能在支承构件处暴露,所以可能难以提供良好的外部美感或良好的设计。而且,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由于声音产生装置可暴露在支承构件处,所以可能难以提供良好的外部美感。

因此,发明人已经进行了各种实验,以实现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被后表面覆盖的隐藏式激励器(或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结构。以下将参照图8a和图8b来描述各实验的细节。在下文中,将通过以示例方式参考第一支承构件301、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支承板410、驱动电路单元810和后盖303来描述各种实验的细节,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用于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提供信号的线缆可以在支承板410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之间。例如,支承板410可以没有台阶高度地位于第一支承构件301上,但是由于线缆,可能在第一支承构件301和支承板410之间出现台阶高度。此外,可提供用于隐藏线缆的附加结构。因此,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线缆可沿着支承板410的外部向下延伸,以免在第一支承构件301中出现台阶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可能难以提供良好的外部美感,并且制造步骤的数量可能由于附加结构而增加。

此外,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可以布置在后盖下方。例如,支承板可位于第一支承构件上。例如,支承板和声音产生装置可以从第一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上部到下部依次布置。而且,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可位于后盖下方。当支承板和后盖位于第一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时,第一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未布置支承板和后盖的区域可减小。因此,由于未布置支承板和后盖的区域可减小,所以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可能难以实现具有美感的设计或外观漂亮的设计。

此外,声音产生装置可位于支承板下面。例如,由于可隐藏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中的全部,所以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存在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

因此,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为了增强外观美感,可能需要隐藏暴露在支承构件处的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的设计。另外,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需要开发布置有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但不影响支承板的厚度或布置的设计。

因此,发明人已经发明了一种包括新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其中,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而不影响支承板的厚度或布置,并且因此,不会降低美感。下面将参照图8a至图8c来描述包括新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所发明的显示设备。

图8a至8c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和后盖的。图8d和图8e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支承板。

图8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图,并且图8b和图8c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后盖和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图。

在图8a至图8c中,例如将描述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一对声音产生装置的描述可以基本上相似地应用于图10示例的单个声音产生装置或应用于图11示例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另外,在图8a至图8c中,例如图2b的结构将被描述,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基本上类似地应用图2a的结构。图8d和图8e是例示支承板中的孔的图。

参照图8a,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以位于第一支承构件301中。用于提供信号的线缆w可以位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每一个中以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振动。可以向线缆w提供来自驱动电路单元810的信号,从而可以将线缆w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810。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支承构件30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应意识到,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左”和“右”是可互换的。第一支承构件301可以是上文参照图1至图6的示例描述的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301可以被称为后盖。

支承板410可以位于第一支承构件301的后表面上。支承板410可以给显示面板提供刚性并且可以减小或防止显示面板的扭曲或弯曲。支承板410可以是圆形形状或诸如四边形形状(例如,矩形)等的多边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支承板410可以被称为刚性板。

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pcb)的主板或驱动电路单元810可布置在第一支承构件301的下部中。驱动电路单元810可提供可使显示面板能够操作的接口。

至少一个pcb可以是电源。电源可为显示面板供电。例如,电源可将交流(ac)频率转换为直流(dc)频率。

至少一个pcb可以是定时控制器板。定时控制器板可将输入信号传送到显示面板。例如,定时控制器板可将用于控制源pcb和视频信号的定时信号传送到源pcb。另外,定时控制器板可控制图像。定时控制器板可通过使用扁平柔性线缆(ffc)、圆形线缆和无线传输中的一种来连接到源pcb。

例如,定时控制器板可包括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和选通驱动器的操作的控制器以及可向显示面板、数据驱动器和选通驱动器提供各种电压或电流并且控制要被提供的各种电压或电流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ic)(pmic)。

数据驱动器可将数据电压提供给多条数据线以驱动多条数据线。数据驱动器可被称为源极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可包括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ic并且可驱动多条数据线。

源极驱动器ic可以以带式自动焊接(tab)类型或玻璃上芯片(cog)类型连接到显示面板的焊盘,或者可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例如,源极驱动器ic可被集成并设置在显示面板中。可替选地,源极驱动器ic可被实现为塑料上芯片(cop)类型或可安装在与显示面板连接的膜上的膜上芯片(cof)类型。

选通驱动器可将选通电压提供到多条选通线以驱动多条选通线。选通驱动器可被称为扫描驱动器。选通驱动器可包括至少一个选通驱动器ic并且可驱动多条选通极线。

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ic可以安装在源pcb上,或者源pcb可连接到其上可安装有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ic的cof。源pcb可连接到显示面板和cof并且可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下部后表面上。

用于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施加信号的线缆w可以通过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中的台阶高度来传输信号。通过其可施加信号的线缆w可以通过设置在支承板410中的孔h延伸到第一支承构件301。另外,延伸到第一支承构件301的线缆w可以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810。

如图8d所示,支承板410的孔h可以设置在支承板410的上表面中。如图8e所示,支承板410的孔h可位于支承板410的侧表面中。如果孔h位于支承板410的侧表面中,则第一支承构件301与支承板410之间由延伸到孔h的线缆w引起的台阶高度可减小。孔的数量可以基于声音产生装置的数量来设置,并且孔的数量不限制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细节。

因此,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线缆w可以被支承板410隐藏。因此线缆w及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的在第一支承构件301处被看到的部分可以被隐藏。因此,孔可以位于支承板中,并且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施加信号的线缆可以穿过该孔延伸,由此线缆的由支承板隐藏的部分可以与声音产生装置的宽度对应。因此,可解决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因此,如果声音产生装置和延伸到声音产生装置的线缆被支承板隐藏,则可解决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没有布置支承板和后盖的区域可被维持,由此提供外观具有美感的显示设备。

参照图8b,穿过孔h延伸的线缆w可以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810。驱动电路单元810和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810的线缆w可以被后盖303隐藏。当穿过孔h延伸的线缆w和驱动电路单元810被后盖303隐藏时,尽管线缆w延伸到第一支承构件301的后表面,但可增强外观的美感。,穿过支承板410的孔h延伸的线缆w可以被后盖303隐藏,由此解决了当线缆w沿着支承板410的外侧布置时设置用于隐藏线缆w的附加结构的问题。

因此,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线缆w以及线缆w的穿过孔h延伸的部分可以被支承板410和后盖303覆盖。因此线缆w和声音产生装置不会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处暴露,从而给显示设备提供增强的美感。因此,可以实现隐藏的激励器和线缆结构,由此提供具有看起来整洁设计的显示设备。

此外,实施方式不限于图8b的示例。例如,支承板410可被后盖303隐藏。参照图8c,覆盖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线缆w的支承板410以及线缆w的穿过孔h延伸的部分可以被后盖303覆盖。驱动电路单元810和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810的线缆w可以被后盖303覆盖。因此,当声音产生装置、线缆、支承板以及线缆的穿过孔延伸的部分被后盖覆盖时,可以实现隐藏的激励器和线缆结构,从而提供具有外观整洁设计的显示设备。由于除了驱动电路单元之外,各种电路板也可布置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所以可能难以布置声音产生装置。因此,当孔位于支承板中并且线缆的穿过孔延伸到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部分被后盖覆盖时,可减小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的被支承板隐藏的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从而解决了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因此,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可不增加,从而解决了当将声音产生装置布置在后盖下方时可能影响声音产生装置的布置的问题。因此,解决了由于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或声音产生装置的布置的限制而可能难以实现美感的问题。

因此,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线缆w以及线缆w的穿过孔h延伸的部分可以被支承板410和后盖303覆盖。因此线缆w和声音产生装置可不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处暴露,从而为显示设备提供增强的美感。因此,可以实现隐藏的激励器和线缆结构,由此提供具有外观整洁设计的显示设备。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5a至图7的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似。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声音产生装置的线圈架或音圈可被配置为圆形形状或卵形形状。如果线圈架或音圈被配置为卵形形状,则与圆形形状相比,改进了具有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并且由线圈架或音圈的振动而产生的热可减少,从而增强了散热特性。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可提供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装置,并且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的信号或电流可被划分成两个信号或两个电流,从而减少由声音产生装置的振动而产生的热。因此,可减少热的产生,并由此可增强可靠性。另外,当提供了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装置时,可将声音输出特性提高两倍,从而增强了声压。另外,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装置可设置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中。因此,与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两个子声音产生装置可输出具有相同声带的声音,从而提高了声压水平。

此外,当提供了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装置时,与一对声音产生装置相比,声音产生装置的尺寸可减小,从而提供了包括更纤薄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图9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在图9中,为了方便说明,将描述显示设备包括图8a示例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的示例。

图9例示了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作为示例,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应用在图14a至图19f的示例中例示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参照图9,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以包括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可以各自包括:磁体620,其在第一板610上;中心磁极630,其在磁体620上;线圈架650,其在磁体620和中心磁极630附近;以及线圈660,其缠绕在线圈架650周围。第二板610'可在第一板610附近,并且框架640可在第二板610'外部。阻尼器670可在框架640与线圈架650之间。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的描述基本类似于上文参照图2b示例给出的描述,因此不再重复。

在图9中,例示了图2b示例的第二结构,并且也可以类似地应用图2a示例的第一结构。

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可以通过固定装置1000来固定。固定装置1000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6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支承板410可以位于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下方。可以设置用于向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施加信号的线缆w可穿过其来延伸的孔h。

直径扩大部614可与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板610设置为一体。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板610可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可在第一板610的一侧上设置突出物。例如,突出物可大于第一板610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具有扩大的直径的突出区域可被称为直径扩大部614。直径扩大部614可被设置成环形形状。可在直径扩大部614的一部分中设置用于固定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的延伸部612。

连接到用于将信号施加到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的线缆w的端子617可以设置在延伸部612中。延伸部612可以从第一板610延伸并且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

螺钉320和螺母330可设置在延伸部612中。螺母330例如可以是自紧螺母。自紧螺母的示例可包括螺母。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可通过螺母330和螺钉320固定到第一支承构件301。

可以提供用于将显示面板100附接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上的粘合构件400。粘合构件400例如可以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9中所例示,粘合构件400可以在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部分中,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整个后表面上。例如,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与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整个表面上。

图10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0例示了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作为示例,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类似地应用在图14a至图19f的示例中例示的包括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参照图10,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以包括第一板610上的磁体620、在磁体620上的中心磁极630、在磁体620和中心磁极630附近的线圈架650以及围绕线圈架650缠绕的线圈660。第二板610'可以靠近第一板610,并且框架640可以在第二板610'之外。阻尼器670可以位于框架640和线圈架650之间。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2a和图2b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重复。

在图10中,例示了图2b示例的第二结构,并且还可以类似地应用图2a示例的第一结构。

支承板410可以位于声音产生装置1600下方。可以设置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1600施加信号的线缆w可穿过其来延伸的孔h。

直径扩大部614可以与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第一板610设置为一体。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第一板610可以具有圆柱形状,并且突出物可以在第一板610的一侧上。例如,突出物可以大于第一板610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具有扩大的直径的突出区域可被称为直径扩大部614。直径扩大部614可被设置成环形形状。可在直径扩大部614的一部分中设置用于固定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延伸部612。

连接到用于将信号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线缆w的端子617可以设置在延伸部612中。延伸部612可以从第一板610延伸并且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

螺钉320和螺母330可设置在延伸部612中。螺母330例如可以是自紧螺母。自紧螺母的示例可包括螺母。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通过螺母330和螺钉320固定到第一支承构件301。

如果使用自紧螺母将第一支承构件301连接到声音产生装置1600,则由声音产生装置1600产生的一些振动可被自紧螺母吸收。,因此传递到第一支承构件301的振动可减小。当第一支承构件301直接连接到声音产生装置1600而没有自紧螺母时,声音产生装置1600操作时发生的振动可被长时间地传递到第一支承构件301。因此,如果第一支承构件301被设置得较薄,则第一支承构件301可弯曲或变形。此外,当第一支承构件301较薄时,当声音产生装置1600直接连接到第一支承构件301的螺钉320时,第一支承构件301与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固定力可能不足。

因此,当设置有螺母以用于将声音产生装置固定到支承构件时,支承构件的厚度可被加厚以减小或防止支承构件的弯曲或变形并且增强支承构件与声音产生装置之间的固定力。当支承构件的厚度可被加厚时,显示设备的厚度加厚。另外,如果支承构件由玻璃或不锈钢形成以例如改进显示设备的外部设计,则可能不能将螺母插入到支承构件中。

因此,可在第一支承构件301上进一步设置第二支承构件302,以便将螺母330插入到第一支承构件301中。第二支承构件302可比第一支承构件301更靠近显示面板100。

此外,第二支承构件302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螺母330可被插入到第二支承构件302中。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通过使用固定到第一支承构件301的螺母330,通过螺钉320连接到第一支承构件301和第二支承构件302。另外,第一支承构件301和第二支承构件302可通过粘合构件固定。粘合构件可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二支承构件302例如可以包括作为金属材料的铝(al),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此外,第二支承构件302可以被称为内板。

第一支承构件301可由例如玻璃、不锈钢等形成。因此可改进显示设备的美学设计外观。还可以设置第二支承构件302。因此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更靠近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达与第一支承构件301的厚度对应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显示设备的厚度。因此,还可以设置第二支承构件302。因此声音产生装置可以更薄,从而减小显示设备的厚度。当还设置了第二支承构件302时,可减小显示设备的厚度,由此解决了覆盖声音产生装置的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因此,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可以在支承板下方,由此提供外观具有美感的显示设备。

第二支承构件302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图9的示例的声音产生装置。

可设置用于将声音产生装置1600附接至显示面板100的粘合构件400。粘合构件400可以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另外,如在图10示例中那样,粘合构件400可以在声音产生装置160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部分中,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整个后表面上。例如,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与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整个表面上。

图11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图。

图11例示了两个声音产生装置作为示例,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应用包括图14a至图19f的示例中例示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这两个声音产生装置可以彼此相邻地布置。

参照图11,可构成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第1-1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600-2可以各自包括:磁体620,其在第一板610上;中心磁极630,其在磁体620上;线圈架650,其在磁体620和中心磁极630附近;以及线圈660,其缠绕在线圈架650周围。第二板610'可在第一板610附近,并且框架640可在第二板610'之外。阻尼器670可在框架640与线圈架650之间。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2b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在图11中,例示了图2b示例的第二结构,但也可以类似地应用图2a示例的第一结构。

支承板410可位于声音产生装置1600下方。可设置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1600施加信号的线缆w可穿过其来延伸的孔h。

直径扩大部614可以与第1-1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600-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板610设置为一体。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第一板610可以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可以在第一板610的一侧上设置突出物。例如,突出物可以大于第一板610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具有扩大的直径的突出区域可被称为直径扩大部614。直径扩大部614可被设置成环形形状。可在直径扩大部614的一部分中设置用于固定第1-1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600-2的延伸部612。

连接到用于将信号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线缆w的端子617可以在延伸部612中。延伸部612可以从第一板610延伸并且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

螺钉320和螺母330可设置在延伸部612中。螺母330例如可以是自紧螺母。自紧螺母的示例可包括螺母。第1-1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600-2可通过螺母330和螺钉320固定到第一支承构件301。

第二支承构件302可以在第一支承构件301上。第二支承构件302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10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可以设置用于将声音产生装置160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粘合构件400。粘合构件400可以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另外,如图11中例示的,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声音产生装置160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部分中,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整个后表面上。例如,粘合构件4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与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整个表面上。

图12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2例示了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作为示例,并且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图10和图11的显示设备中。可以类似地应用包括图14a至图19f的示例中例示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显示设备。

参照图12,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以包括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可各自包括:磁体620,其在第一板610上;中心磁极630,其在磁体620上;线圈架650,其在磁体620和中心磁极630附近;以及线圈660,其缠绕在线圈架650周围。第二板610'可在第一板610附近,并且框架640可在第二板610'之外。阻尼器670可在框架640与线圈架650之间。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的描述与参照图2b的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另外,其他元件与图9的示例中的元件基本上类似,因此省略详细描述。

上文参照图9和图10的示例描述的第二支承构件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图12的示例。

参照图12,焊盘801可以位于支承板410和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

焊盘801可以将例如由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振动导致的热量散发到支承板410。因此,由于减小或防止了由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振动产生的热量流入显示面板100,所以可减小或防止显示面板100的图像质量因在声音产生装置被驱动时产生的热量而降级。

焊盘801可以与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第一板610接触。因此可扩大允许散热的区域,由此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焊盘801可以补偿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和支承板410之间的台阶高度。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可被不均匀地设置并且可不具有相同的厚度,由此补偿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之间的台阶高度。

焊盘801可以由例如硅、石墨等形成,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因此,当在支承板和声音产生装置之间进一步设置焊盘时,在声音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热可被散发,并且声音产生装置之间的台阶高度可得到补偿。

图13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的线缆。

图13例示了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作为示例,并且还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图10和图11的示例的声音产生装置。

参照图13,可以提供可支承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声音支承部、布置在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附近的多个肋部以及用于将固定装置和支承构件固定的多个安装孔。图13简要例示了上文参照图6示例描述的一些元件,并且图6的其它元件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图13的示例。

多个安装孔1810可以与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的螺母330的孔对齐。然后,通过扣紧螺钉320,多个安装孔1810可以将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的每一个固定至第一支承构件301。一个或多个肋部1920和1930可以在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附近设置,以减小或防止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变形。除了图13中所例示的肋部的描述以外的描述与上文参照图6示例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端子617可以设置在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每一个的延伸部612中。端子617可以是可将信号施加到一对声音产生装置1800'中包括的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的连接终端。施加到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和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可以包括正(+)信号w1和负(-)信号w2。例如,端子617可以包括用于传输施加到第1-1声音产生装置1800'-1的正(+)信号w1和负(-)信号w2的两个端子和用于传输施加到第1-2声音产生装置1800'-2的正(+)信号w1和负(-)信号w2的两个端子。另外,正(+)信号w1可以串联连接到负(-)信号w2。如上文参照图8a至图8e描述的,线缆w1和w2可以穿过支承板的孔延伸。

图14a至图14c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4a,显示面板100可显示图像并且可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中,并且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区域中。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输出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并且可通过左右声音分离来输出立体声。

分隔件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分隔件700可以是当显示面板100通过声音产生装置振动时可产生声音的空间或气隙。可产生或传递声音的气隙或空间可被称为分隔件,或者可被称为外壳或挡板,但是术语不限于此。分隔件700可以是支承构件300或显示面板100的四个外侧的整个区域。分隔件700可具有密封结构,或者可具有非密封结构。

分隔件700可分别将由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装置1600'生成的左声音和右声音分开。在被限定为分隔件700的空间或气隙中执行的显示面板100的振动可通过显示面板100的中心衰减或吸收。因此左区域中的声音可不被传递到右区域的空间。因此,当设置了分隔件700时,可使左声音和右声音彼此分开。因此可增强声音输出特性。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输出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声音。这里,中音调声带可以是约200hz至3kh的声音z,并且高音调声带可以是约3khz或更高的声音。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分隔件700可以由聚氨酯、聚烯烃等形成,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分隔件700可由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形成,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分隔件700可由具有能够进行一定程度压缩的弹力的材料形成。

因此,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可由两个声音产生装置输出。另外,当分隔件在两个声音产生装置之间时,可使左声音和右声音彼此分开,从而增强了声音的立体特征。

图14b是沿图14a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4b,显示设备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分隔件700以及支承构件300。分隔件700可在显示面板100和支承构件300之间。支承构件30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被固定到支承构件300。以上参照图10给出的描述可类似地应用于将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连接至支承构件300的处理。

粘合构件400可在显示面板100和支承构件300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并且可将显示面板100附接在支承构件300上。粘合构件400可包括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粘合剂、结合剂等,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4c例示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参照图14c,可设置用于将由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生成的左声音和右声音分开的分隔件700。可沿着显示面板100的四个外侧进一步设置第二分隔件700'。第二分隔件700'可减小或防止声音通过显示面板100的每个侧表面泄漏到外部。因此第二分隔件700'可允许声音仅输出到显示面板100前面的区域中,从而增强声音输出特性。

如果粘合构件400由泡沫焊盘构成,则粘合构件400可用作第二分隔件700'。在这种情况下,可不提供第二分隔件700'。

图15a至图15k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5a至图15k所示,可在左区域与右区域之间设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分隔件的具有双重结构的分隔件。当实现左区域和右区域输出同一声音的单声道声音时,显示面板的左区域和右区域可具有相同的振动特性。这样,共振现象或干扰现象在某一频带中可被增加或最大化,这导致声压水平下降。因此,分隔件可被配置为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分隔件的结构,以减小由设置在第一区域(例如,左区域)中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中可出现的中高音调声音与设置在第二区域(例如,右区域)中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中可出现的中高音调声音的共振频率差引起的声音特性的影响。在图15a至图15k中,虽然例示了具有双重结构的分隔件,但是可设置三个或更多个分隔件。当设置三个或更多个分隔件时,即使在左右区域中的声音干扰增加时,也可防止声压水平降低,从而避免或防止声音输出特性被不连续地识别。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可输出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不同声音,并且可通过左右声音分离来输出立体声。可替选地,第一声音产生装置可在第一区域(例如,左区域)中,第二声音产生装置可在第二区域(例如,右区域)中,并且声音产生装置可不在第三区域(例如,中心区域)中。因此,可进一步增强与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中高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特性。

参照图15a至图15k,显示面板100可显示图像并且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一个或更多个声音产生装置或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中。

参照图15a,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并且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至少两个分隔件(例如,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利用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来配置。另外,第三分隔件1700可以是支承构件300或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因此,两个分隔件可在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区域中,从而减小由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可出现的中高音调声音的共振频率差引起的声音特性的影响。

参照图15b,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至少两个分隔件(例如,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利用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来配置。另外,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因此,至少两个分隔件可在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区域中,从而减小由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可出现的中高音调声音的共振频率差引起的声音特性的影响。

当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时,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的信号或电流可被划分成两个信号或两个电流,从而可减少由声音产生装置的振动而产生的热。因此,减少了热的发生,从而可增强可靠性。另外,由于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因此声音输出特性可提高两倍,从而可增强声压水平。另外,当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位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中时,与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两个子声音产生装置可输出具有相同声带的声音,从而提高声压水平。

参照图15c,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例如,左区域)中。一对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区域(例如,右区域)中。当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中时,由声音产生装置产生的声波之间的延迟或干扰可以减少,从而增强了声音输出特性。至少两个分隔件(例如,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利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来配置。另外,第三分隔件1700可以是支承构件300或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因此,至少两个分隔件可在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区域中,从而减小由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可出现的中高音调声音的共振频率差引起的声音特性的影响。

在显示面板通过声音产生装置振动时产生的声波可从声音产生装置的中心径向传播并且可行进。该声波可被称为前进波。前进波可被分隔件的一侧反射以产生反射波,并且反射波可沿与前进波相反的方向行进。反射波与前进波交叠并干扰而不行进,由此产生驻立在某一位置的驻波。声压水平由于驻波而减小,因此,声音输出特性降低。因此,弯曲部可位于分隔件中,以减小由反射波和前进波之间的干扰所产生的驻波引起的声压水平的降低程度。另外,使声压水平降低的驻波可在前进波和反射波中的每一个的水平高的位置处大幅产生。因此,弯曲部可位于从声音产生装置传送的声波的水平最高的位置处。这将在下面参照图15d至图15k进行描述。

参照图15d至图15k,可设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分隔件的具有双重结构的分隔件。可在分隔件的至少一侧上进一步设置弯曲部。

参照图15d和图15e,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例如,左区域)中,并且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区域(例如,右区域)中。至少两个分隔件(例如,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利用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来配置。另外,第三分隔件1700可以是支承构件300或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弯曲部712可设置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

弯曲部712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的四个侧部中的最强声波可到达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并且可朝向(或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方向延伸。弯曲部712可朝向(或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延伸。因此,可以减小由驻波引起的声压水平的降低程度。

显示面板100可包括四个侧部,并且弯曲部712可在四个侧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侧部上。弯曲部可在围绕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中的两个侧部(例如,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个上,以相对于显示面板100的水平方向(或宽度方向)具有特定倾角“θ”。弯曲部712可利用两个直线形(rectilinear)部来配置,并且可设置在两个直线形部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弯曲部712可被设置成直线形形状、直线(straightline)形状、曲线形状、圆形形状等,但弯曲部712的形状不限于这些示例。

弯曲部712的倾角“θ”可基于期望限制驻波的程度而变化,并且可可变地调整到约10。(度)至30。(度)。例如,如果声音输出区域用于低音调声带或者声音产生装置的输出较大,则可将弯曲部712的倾角设置为较大的角度。可替选地,如果声音输出区域用于高音调声带或者声音产生装置的输出较小,则可将弯曲部712的倾角设置为较小的角度。这里,弯曲部712的倾角可以是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侧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的水平方向(或宽度方向)倾斜的角度。另外,水平方向(或宽度方向)可对应于显示装置的长边的方向,并且竖直方向(或长度方向)可对应于显示装置的短边的方向。

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具有弯曲形状。第三分隔件1700的弯曲形状可被设置为面向显示面板100(或朝向显示面板100弯曲)。另外,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呈弯曲形状、直线形形状、直线形状、曲线形状或圆形形状,但是第三分隔件1700的形状不限于这些示例。

参照图15e,可设置弯曲部712和突出部722。例如,弯曲部71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并且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722可在与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侧部上。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中的突出部722可朝向(或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延伸。另外,在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中的突出部722可朝向(或面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延伸。

突出部722可捕获反射波,从而减小由驻波引起的声压水平的降低程度。突出部72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多个侧部上被设置为一个或更多个,并且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722可相对于声音产生装置对称地布置。在图15e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722可在与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中的第一侧部垂直或正交的第二侧部上。

如图15d和图15e的示例中例示的,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密封结构。另外如图15f和图15g的示例中例示的,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例如,第三分隔件1700可以是之字形结构和密封结构。可替选地,第三分隔件1700可设置成之字形结构和非密封结构。可替选地,弯曲部712可具有密封结构,并且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具有非密封结构。如果第三分隔件1700是非密封结构,则与密封结构相比,第三分隔件1700的材料成本可降低。另外,发明人已经确认了在第三分隔件1700是非密封结构的情况与第三分隔件1700是密封结构的情况之间不存在声音特性差异。

参照图15f和图15g,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例如,左区域)中,并且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区域(例如,右区域)中。另外,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并且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第一分隔件1700'可利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来配置。弯曲部71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弯曲部712可朝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中心方向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中心方向弯曲。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例如,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之字形结构和非密封结构。可替选地,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并且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具有密封结构。

在图15g中,例示了进一步设置突出部722的示例。突出部722的描述与以上参照图15e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在图15h和图15i的示例中,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中的每一个可在与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中的第一侧部垂直的第二侧部上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中的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可朝向(或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延伸。另外,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中的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可朝向(或面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延伸。因此,当设置了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时,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可捕获反射波,从而减小由驻波引起的声压水平的降低程度。

在图15h中,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密封结构。在图15i中,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第三分隔件1700的描述与以上参照图15d至图15g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在图15j和图15k中,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间隔或空间可被设置为大于图15a至图15i中的间隔。例如,与第一区域的面积、第二区域的面积和第三区域的面积相同的情况相比,可进一步增强与低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特性。

在图15k中,例示了进一步设置突出部722的示例。突出部722的描述与以上参照图15e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类似,因此不再重复。

图15c至图15h中所示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中的每一个的结构都可被类似地应用于图15i和图15j的实施方式。

在图15d至图15k中,例示了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中的示例,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c中例示,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可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中。另外,在图15d至图15k中,可像图15b中例示的,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声音产生装置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中。

在图15a至图15k中,显示面板100可包括三个区域,并且声音产生装置不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三区域(例如,中心区域)中。第三区域的面积可被设置为小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可增强与低音调声带对应的音质。另外,可将第一区域的面积、第二区域的面积和第三区域的面积设置为相等,以便与中高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输出特性和与低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输出特性几乎相似。另外,为了增强与低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输出特性,可将第三区域的面积设置为大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在图15j和图15k中,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可替选地,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密封结构。

图15d至图15i例示了声音产生装置不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的中心或可以是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中心的示例。相反,在这些示例中,声音产生装置可以靠近左区域或右区域。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声音产生装置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的中心或可以是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中心。可替选地,声音产生装置可不对称地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与声音产生装置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的中心或可以是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中心的情况相比,当声音产生装置靠近左区域或靠近右区域时,进一步增强了立体声特性。

在图15a至图15k中,用于将显示面板附接至支承构件的粘合构件可像图14a至图14c的示例中例示的一样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

下面将参照图16描述与设置有弯曲部的情况对应的声音输出特性。另外,下面将参照图17描述与设置有弯曲部和突出部的情况对应的声音输出特性。

图16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根据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特性。

在图16中,虚线示出了图15a的声音输出特性,实线示出了图15d的声音输出特性。参照图16,可以看出在与低音调音带对应的约200hz的频率中,与没有设置弯曲部时相比,当设置了弯曲部时声音输出特性更好。

图17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根据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特性。

在图17中,虚线示出了图15a的声音输出特性,实线示出了图15e的声音输出特性。参照图17,可以看出,与没有设置弯曲部和突出物时相比,当设置了弯曲部和突出物时与整个声带相对应的频率特性更好。

图16和图17的示例中的每一个的声音输出特性可通过声音分析设备来测量。声音分析设备可包括:声卡,其可向控制pc发送声音或者从控制pc接收声音;放大器,其可将从声卡产生的信号放大并且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到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1600';以及麦克风,其可收集由显示面板中的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1600'生成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收集的声音可通过声卡被输入到控制pc,并且控制程序可检查输入的声音以分析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声音。

图18a至图18f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图18a至图18f例示了一个或更多个声音产生装置或一对声音产生装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每一个中的示例。

在图18a至图18f中,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密封结构。例如,第三分隔件1700可以是之字形结构和密封结构。可替选地,弯曲部712可具有密封结构,并且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以是非密封结构。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以是直线形形状、直线形状、曲线形状或圆形形状,但是形状不限于这些示例。

图18a、图18c和图18e例示声音产生装置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的中心或可以是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中心的示例的图。在图18b、图18d和图18f中,例示了声音产生装置被不对称地布置的示例。例如,图18b、图18d和图18f例示声音产生装置靠近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或可以是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8a和图18b,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并且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并且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弯曲部712可以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并且可在朝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中心的方向是以及在朝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参照图18c和图18d,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并且一对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并且第三分隔件1700可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弯曲部71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例如,弯曲部712可在朝向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中心的方向上以及在朝向一对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在图18c和图18d中,可如图15g、图15h、图15i和图15k中例示,在与其上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可替选地,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另外,如在图15h和15i的示例中,可在与其上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每个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可替选地,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第二分隔件1700"和第三分隔件1700中的每一个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

参照图18e和图18f,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

当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时,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的信号或电流可被划分成两个信号或两个电流,从而减少了由声音产生装置的振动所产生的热。因此,可减少热的发生,从而可增强可靠性。当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因此声音输出特性可提高两倍,从而增强了声压水平。当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中,因此与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两个子声音产生装置可输出具有相同声带的声音,从而提高了声压水平。

此外,可在与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每个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722。可替选地,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第二分隔件1700"和第三分隔件1700中的每一个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

在图18e和图18f的示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上面参照图15h和图15i描述的第二突出部。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可在与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中的第一侧部垂直的第二侧部上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中,并且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可布置成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突出部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中,并且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可面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输出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不同声音,并且可通过左右声音分离来输出立体声。可替选地,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并且声音产生装置可以不在可以是中心区域的第三区域中。因此,可进一步增强与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中高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特性。

在图18a至图18f的示例中,用于将显示面板附接至支承构件的粘合构件可像在图14a至图14c示例中一样位于显示面板和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

图19a至图19f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

在图19a至图19f的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声音产生装置或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每一个中。

在图19a至图19f的示例中,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非密封结构。例如,第三分隔件1700可具有之字形结构和非密封结构。可替选地,弯曲部712可具有非密封结构,并且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具有密封结构。弯曲部712的在第一分隔件1700'与第二分隔件1700"之间的部分可具有直线形形状、直线形状、曲线形状或圆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9a、图19c和图19e是例示声音产生装置在作为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的中心或作为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中心的示例的图。在图19b、图19d和图19f中,例示了声音产生装置被不对称地布置的示例。例如,图19b、图19d和图19f是例示声音产生装置靠近作为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区域的左区域或者作为第二区域的右区域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9a和图19b,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并且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并且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弯曲部71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并且可朝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中心的方向以及朝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的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9c和图19d的示例,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并且一对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第一分隔件1700'和第二分隔件1700"可在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并且第三分隔件1700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外周中。可替选地,第一分隔件1700'可包括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与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件。弯曲部712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上。例如,弯曲部712可在朝向一对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中心的方向上以及在朝向一对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800'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在图19c和图19d中,像在图15g、图15h、图15i和图15k的示例中一样,可在与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物。可替选地,可在第三分隔件1700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的突出物。另外,像在图15h和图15i的示例中一样,可在与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每个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物。可替选地,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第二分隔件1700"和第三分隔件1700中的每一个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

参照图19e和图19f,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1600'-1和1600'-2的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

此外,当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时,施加到声音产生装置的信号或电流可被划分成两个信号或两个电流,从而减少了由声音产生装置的振动所产生的热。因此,可减少热的发生,从而可增强了可靠性。当设置了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时,声音输出特性可提高两倍,从而增强了声压水平。另外,当各自包括两个声音产生装置的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中时,因此与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两个子声音产生装置可输出具有相同声带的声音,从而提高了声压水平。

此外,可在与设置有弯曲部712的侧部垂直(或正交)的每个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722。可替选地,可在第一分隔件1700'、第二分隔件1700"和第三分隔件1700中的每一个的侧部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

在图19e和图19f的示例中,可进一步设置第二突出部,例如,上面参照图15h和图15i描述的第二突出部723。722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723中的每一个可在与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中的第一侧部垂直的第二侧部上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突出部722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左区域中,并且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可面向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突出部722可在显示面板100的右区域中,并且突出部722和第二突出部723可面向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

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和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输出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不同声音,并且可通过左右声音分离来输出立体声。可替选地,第一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左区域的第一区域中,第二声音产生装置1600'可在可以是右区域的第二区域中,并且声音产生装置可以不设置在可以是中心区域的第三区域中。因此,进一步增强了与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中高音调声带对应的声音特性。

在图19a至图19f中,用于将显示面板附接至支承构件的粘合构件可像在图14a至图14c中一样在显示面板和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外周中。

以上参照图8a至图13给出的描述可基本类似地应用于参照图14a-14c、图15a-15k、图18a-18f和图19a-19f描述的声音产生装置和分隔件的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线缆,所述线缆被配置为将信号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所述线缆下方。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可包括:板,所述板包括延伸部;磁体和中心磁极,所述磁体和所述中心磁极在所述板上;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在所述中心磁极附近;和线圈,所述线圈围绕所述线圈架,以及端子,所述端子在所述延伸部中,所述端子连接到所述线缆。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承板可包括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线缆的一部分可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孔延伸到所述支承构件的后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的后盖,其中,线缆的延伸的部分可位于所述后盖下方。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的后盖,其中,所述支承板和线缆的延伸的部分可位于所述后盖下方。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与所述支承板之间的焊盘。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可包括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两个声音产生装置和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中的一种。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至少一个支承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线缆,所述线缆被配置为将信号传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所述支承板包括至少一个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所述线缆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和所述线缆可被所述支承板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可包括:磁体和中心磁极,所述磁体和所述中心磁极在板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板延伸;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在所述中心磁极附近;和线圈,所述线圈围绕所述线圈架,以及端子,所述端子在所述延伸部中,所述端子连接至所述线缆。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可包括第一支承构件和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上的第二支承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可包括玻璃或不锈钢,并且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可包括金属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的后盖,其中,所述线缆的延伸至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部分可被所述后盖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的后盖,其中,所述线缆的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部分和所述支承板可被所述后盖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可包括被配置成将所述信号提供给所述线缆的驱动电路单元,并且所述线缆可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构件的后表面上的后盖,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和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单元的线缆可被所述后盖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一个或更多个声音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支承板之间的焊盘。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和在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中的分隔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和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以及第三分隔件,所述第三分隔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中,其中,所述第三分隔件可以包在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的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以及第三分隔件,所述第三分隔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中,所述第三分隔件包括在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的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和位于所述第三分隔件的至少一侧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可被配置成产生具有中高音调声带的声音,并且所述第三区域可被配置成产生具有低音调声带的声音。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产生装置可包括一个声音产生装置、两个声音产生装置和一对声音产生装置中的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分隔件可具有密封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分隔件可具有非密封结构。

如上所述,当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被配置为使显示面板振动以产生声音的声音产生装置时,显示设备的声音可以被输出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或前方区域。因此,可能正在观看由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观看者的沉浸感可增强。

此外,当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使显示面板振动以产生声音的声音产生装置时,可以不设置扬声器。因此可增强成套设备的设计和元件布置的自由度。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声音产生装置和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提供信号的线缆可被支承板覆盖。因此,可提供具有增强的美感的显示设备。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声音产生装置和用于向声音产生装置提供信号的线缆可以在支承板下方,支承板和延伸到支承板的孔的线缆可以被后盖覆盖,并且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可不暴露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处。因此,可提供具有增强的美感的显示设备。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延伸到支承板的孔的线缆可以被后盖覆盖,从而解决了通过处理来提供用于隐藏线缆的单独的结构的问题。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覆盖声音产生装置和线缆的支承板以及延伸到支承板的孔的线缆被后盖覆盖时,可以实现隐藏的激励器和线缆结构。因此,可提供具有外观整洁设计的显示设备。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延伸到支承板的孔的线缆被后盖覆盖时,由支承板覆盖的线缆和声音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可减小,从而解决了由于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或声音产生装置的布置而导致显示设备可能难以具有美感的问题。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第一支承构件可以由玻璃或不锈钢形成,由此增强了显示设备的外部设计。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设置了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时,声音产生装置可以更靠近显示面板的前表面达与第一支承构件的厚度对应的距离,从而可减小声音产生装置的厚度。因此,显示设备的厚度减小。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设置了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时,声音产生装置的厚度可减小,由此解决了覆盖声音产生装置的支承板的厚度或高度增加的问题。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焊盘在声音产生装置和支承板之间时,可减小或防止由于声音产生装置的驱动而产生的流入显示面板的热量,由此防止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降级。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焊盘被设置为与声音产生装置接触时,可扩大允许散热的区域。因此,可提高散热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当分隔件在显示面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声音产生装置之间时,分隔件可分离声音。因此可实现立体声,并且可提供具有增强的声音输出特性的显示设备。

此外,当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具有弯曲部或突出物的分隔件时,可改善音质或防止音质由于在显示面板中可发生的驻波或反射波而降级。因此,可提供具有增强的声音输出特性的显示设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旨在覆盖本公开的修改和变形,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98710的权益和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