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8400发布日期:2019-02-15 22:5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通讯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必需品。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发现,当手机平放在台面时,位于机身背面的扬声器出声孔将被阻挡,由于多数手机只有一个扬声器出声孔,机身背面出声孔被阻挡后,手机音量将大大减弱,造成漏接电话的问题,现有手机厂商大多通过将扬声器出声孔设置在手机侧面,以解决扬声器易被台面阻挡而音量过小的问题,但这种方式限制了手机内部结构布局的设计自由,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发展,人们对手机的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更薄的手机厚度,纤薄的手机厚度将难以提供将扬声器安装在手机侧面的空间,因此亟待研发新方式来解决手机平放在台面时,由于机身背面扬声器出声孔被阻挡而造成音量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贯穿机身的扬声器结构的手机,不仅可以正反面独立发声,而且还具有纤薄机身厚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机,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内的双发声的扬声器,机身上设有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所述贯通孔一位于机身正面板,所述贯通孔二位于机身背面板,贯通孔一的轴线和贯通孔二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扬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挖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中隔板彼此间隔开,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磁体的磁体槽,所述磁体槽环绕在中隔板的外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环绕第一腔体侧壁一周,第一固定座与第一振膜连接,第一振膜中部设有挖空,第一振膜的中部挖空处连接有第一音圈,第一音圈上铺设有第一音圈防尘网;所述第一音圈、第一振膜、第一音圈防尘网、第一腔体侧壁和中隔板上表面共同围闭成封闭空间;所述第一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铁,与所述磁体槽内磁体产生相互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振膜震动发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环绕第二腔体侧壁一周,第二固定座与第二振膜连接,第二振膜中部设有挖空,第二振膜的中部挖空处连接有第二音圈,第二音圈上铺设有第二音圈防尘网;所述第二音圈、第二振膜、第二音圈防尘网、第二腔体侧壁和中隔板上表面共同围闭成封闭空间;所述第二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铁,与所述磁体槽内磁体产生相互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二振膜震动发声;所述磁体槽具有封闭盖板,第一腔体外设有第一防护网,第二腔体外设有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一防护网嵌套在贯通孔一内,所述第二防护网嵌套在贯通孔二内。

所述贯通孔一位于机身正面板轴线上。

所述中隔板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中隔板与壳体使用相同材料制成,中隔板与壳体一体成型。

所述磁体槽为圆柱形,置入磁体槽内的磁体亦为圆柱形,磁体的轴线总是与磁体槽轴线重合。

所述磁体槽的数量为4个,壳体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磁体槽。

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关于中隔板对称,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关于中隔板对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关于中隔板对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关于中隔板对称,第一音圈防尘网和第二音圈防尘网关于中隔板对称。

所述中隔板为扁圆形,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为圆柱形,所述磁体槽环形阵列分布在中隔板外周。

所述第一振膜边缘设有第一折环,第二振膜边缘设有第二折环。

所述中隔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一隔音层,隔音层始终无法与第一音圈、第二音圈触碰。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手机通过在机身正反面上设置相互对应的贯通孔,并在贯通孔上安装双发声扬声器,使得手机可以同时从手机正面和背面发出声音,完美解决手机平放在台面时,由于机身背面扬声器出声孔被阻挡而造成音量过小的问题。

双发声扬声器不仅能够朝两个方向独立发声,而且其厚度比常规的单方向发声扬声器更薄,使得本发明手机能够具有纤薄机身厚度。

由于双发声扬声器壳体挖设有两个腔体,并在两个腔体内各设有一独立的振膜、音圈,使得本发明扬声器能够独立地朝两个方向发出声音,解决了手机等高集成度产品平放桌面时扬声器声音易被阻挡的问题。此外,相较于传统电动式扬声器厚度受t铁、磁体、振膜、盆架、导磁板等多部件共同制约,本发明通过将多个磁体设置在音圈外周,使得成品扬声器厚度仅受磁体厚度影响,成品扬声器的厚度近乎与磁体厚度相同,极大地降低了扬声器的厚度,能够很好地满足手机等高集成度产品对厚度的苛刻要求。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手机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的后视图。

图3是扬声器的去除第一防护网、磁体槽封闭盖板后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

图5是图3中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手机,包括机身101和设置在机身101内的扬声器,机身101上设有贯通孔一102和贯通孔二103,贯通孔一102位于机身正面板104,贯通孔二103位于机身背面板105,贯通孔一102的轴线和贯通孔二103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扬声器包括壳体1,壳体1挖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第一腔体2与第二腔体3通过中隔板4彼此间隔开,壳体1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磁体5的磁体槽6,磁体槽6环绕在中隔板4的外周;第一腔体2内设置有第一振膜7和第一音圈8,第一腔体2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座9,第一固定座9环绕第一腔体2侧壁一周,第一固定座9与第一振膜7连接,第一振膜7中部设有挖空,第一振膜7的中部挖空处连接有第一音圈8,第一音圈8上铺设有第一音圈防尘网10;第一音圈8、第一振膜7、第一音圈防尘网10、第一腔体2侧壁和中隔板4上表面共同围闭成封闭空间;第一音圈8通电后形成电磁铁,与磁体槽6内磁体5产生相互作用力驱动第一振膜7震动发声;第二腔体3内设置有第二振膜11和第二音圈12,第二腔体3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二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13环绕第二腔体3侧壁一周,第二固定座13与第二振膜11连接,第二振膜11中部设有挖空,第二振膜11的中部挖空处连接有第二音圈12,第二音圈12上铺设有第二音圈防尘网14;第二音圈12、第二振膜11、第二音圈防尘网14、第二腔体3侧壁和中隔板4上表面共同围闭成封闭空间;第二音圈12通电后形成电磁铁,与磁体槽6内磁体5产生相互作用力驱动第二振膜11震动发声;磁体槽6具有封闭盖板,第一腔体2外设有第一防护网15,第二腔体3外设有第二防护网16;第一防护网15嵌套在贯通孔一102内,第二防护网16嵌套在贯通孔二103内。

贯通孔一102位于机身正面板104轴线上;中隔板4与壳体1使用相同材料制成,中隔板4与壳体1一体成型;磁体槽6为圆柱形,置入磁体槽6内的磁体5亦为圆柱形,磁体5的轴线总是与磁体槽6轴线重合;磁体槽6的数量为4个,壳体1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磁体槽6;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且第一腔体2与第二腔体3关于中隔板4对称,第一振膜7与第二振膜11关于中隔板4对称,第一音圈8和第二音圈12关于中隔板4对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3关于中隔板4对称,第一音圈防尘网10和第二音圈防尘网14关于中隔板4对称;中隔板4为扁圆形,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均为圆柱形;第一振膜7边缘设有第一折环17,第二振膜11边缘设有第二折环18;中隔板4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一隔音层,隔音层始终无法与第一音圈8、第二音圈12触碰。

本实施例手机通过在机身正反面上设置相互对应的贯通孔,并在贯通孔上安装双发声扬声器,使得手机可以同时从手机正面和背面发出声音,完美解决手机平放在台面时,由于机身背面扬声器出声孔被阻挡而造成音量过小的问题。

双发声扬声器不仅能够朝两个方向独立发声,而且其厚度比常规的单方向发声扬声器更薄,使得本发明手机能够具有纤薄机身厚度。

由于双发声扬声器壳体挖设有两个腔体,并在两个腔体内各设有一独立的振膜、音圈,使得本发明扬声器能够独立地朝两个方向发出声音,解决了手机等高集成度产品平放桌面时扬声器声音易被阻挡的问题。此外,相较于传统电动式扬声器厚度受t铁、磁体、振膜、盆架、导磁板等多部件共同制约,本发明通过将多个磁体设置在音圈外周,使得成品扬声器厚度仅受磁体厚度影响,成品扬声器的厚度近乎与磁体厚度相同,极大地降低了扬声器的厚度,能够很好地满足手机等高集成度产品对厚度的苛刻要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