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主基站及从基站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04294发布日期:2020-05-12 16:1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主基站及从基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主基站及从基站。



背景技术:

在lte(长期演进)系统中,e-utran(演进型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由多个enodeb(4g基站)组成,enodeb与epc(4g分组核心网)之间通过s1接口连接,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吞吐量,ue(终端)可以通过两个enodeb实现双连接。在5g系统中,同样的,和lte系统的双连接类似,也支持enodeb和gnb(5g基站)的紧耦合互操作(tightinterworking)以及gnb和gnb的双连接。目前的规范支持切换过程中从双连接切换到双连接以及从单连接切换到双连接。但是,从双连接或单连切换到双连接过程中如何支持一个pdusession(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下不同flow(流)分别到mn(主基站)节点和sn(从基站)节点的dataforwarding(数据前传),目前还没有方法解决该问题。

其中,关于对ran(无线接入网)侧架构,enodeb和gnb的tightinterworking的场景下,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其中第二种场景也包含了nr-nrdc(5g基站双连接)。

a)lte是主基站,5g节点为辅基站的场景,通过lte基站连接到核心网(epc),如图1所示(图中mme是指移动性管理实体,s1-mme是指4g基站与epc之间的控制面接口,x2是指enb连接到epc时,enb和gnb之间的接口,ltemenb是指4g主基站)。

b)5g节点和lte基站都连接到5g的核心网(5gc),如图2所示,enodeb和gnbtightinterworking以及nr-nrdc的示意架构(连接到5gc)。图中ng是指gnb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之间的接口,xn是指enb和gnb连接到5gc时,enb和gnb之间的接口,nrgnb是指新空口5g基站,enb是指4g基站。

在enb和gnb连接到5g-c(5g核心网)的场景下,在ng-u(ng接口用户面)上建立以pdusession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一个ue可以同时建立多个ng-u上的pdusession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每个pdusession下有多个flow,在单连接的情况下,一个pdusession对应一个tunnel(隧道);在双连接场景下,一个pdusession下的多个flow可能分别配置在mn和sn。

现有技术中,切换过程中增加双连接的流程中,目标基站在收到源基站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承载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建立双连接。如果需要建立双连接而且有合适的scg(secondarycellgroup辅小区组)小区,目标mn会向目标sn发起snaddition(sn增加)过程。收到sn的响应后,目标mn才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响应消息。

在目前的切换响应消息中,目标mn会提供给源mn一个pdusessionlevel(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级别)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如果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层配置在mn侧,另外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sn侧,相应的flow的数据需要分别转发到目标mn节点和目标sn节点。但是,目前的规范不支持该场景。

具体的,在切换过程中,如果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目前的规范不能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影响切换过程中的性能,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主基站及从基站,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一主基站,包括:

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可选的,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二主基站,包括:

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

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

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二从基站,包括:

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一从基站,包括:

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主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主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

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从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从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一主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二主基站,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二从基站,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一从基站,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enodeb和gnbtightinterworking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enodeb和gnbtightinterworking以及nr-nrdc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具体应用流程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方法具体应用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主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主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从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从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装置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一主基站(具体可以为双连接场景中的目标主基站mn,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进一步的,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二主基站(具体可以为单连接场景中的源基站或双连接场景中的源主基站mn,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1: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步骤42: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进一步的,第二主基站为源mn时,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二从基站(具体可以为双连接场景中的源从基站sn,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1: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步骤52: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包括: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一从基站(具体可以为双连接场景中的目标从基站sn,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1: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下面结合第一主基站、第二主基站、第二从基站和第一从基站等多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主要是:

针对源侧是单连接场景、目标侧是双连接场景的情况,如果目标主基站在收到源基站的切换请求后,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n节点,并且决定把某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节点,另外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sn节点(可根据目标mn和双连接场景中的目标sn的负载进行分配);这种情况下,目标mn给源基站发送两个pdusessionlevel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分别是目标mn分配的tunnel和目标sn分配的tunnel),每个tunnel对应一个flow的列表,表示该列表下的所有flow的数据需要转发到该地址。源基站根据该信息将相应的flow的(需要转发的)数据转发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即源基站可直接将数据转发给目标mn和/或目标sn)。

针对源侧以及目标侧均是双连接场景的情况,如果目标主基站在接收到源主基站的切换请求后,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n节点,并且决定把某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节点,另外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sn节点(可根据目标mn和目标sn的负载进行分配);这种情况下,目标mn给源mn发送两个pdusessionlevel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分别是目标mn分配的tunnel和目标sn分配的tunnel),每个tunnel对应一个flow的列表,表示该列表下的所有flow的数据需要转发到该地址。源mn和/或源sn根据该信息将相应的flow的(需要转发的)数据转发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即源mn可将数据直接转发给目标mn和/或目标sn,和/或,源sn可将数据直接转发给目标mn和/或目标sn)。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以源侧为双连接场景为例(具体第一主基站以双连接场景中的目标主基站mn为例,第二主基站以双连接场景中的源主基站mn为例,第二从基站以双连接场景中的源从基站sn为例,第一从基站以双连接场景中的目标从基站sn为例)。

举例一,假设终端ue处于双连接,ue的服务基站(源主基站)根据测量上报发起xn切换过程,目标主基站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以及ue的测量上报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gnb。对于pdusession1(包含了四个flow,),目标mn决定将flow1和2配置在mn,flow3和4配置在sn。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体可包括:

步骤71:源主基站(sourcemn/源mn)向目标主基站(targetmn/目标mn)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消息。

步骤72:目标mn向目标从基站(targetsn/目标sn)发送从基站增加请求sgnbadditionrequest。

具体可为,目标mn根据自身load(负载)等情况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n节点,其中,pdusession1的flow1和2是配置在mn节点,flow3和4是配置在sn节点。

关于flow1、2、3和4的sdap层可以在源mn或源sn,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73:目标sn向目标mn反馈从基站增加请求应答sgnbadditionrequestack。

其中,目标sn可提供pdusession1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该地址是向目标sn转发数据的地址,具体可为步骤74中的一个tunnel)。

步骤74:目标mn向源mn反馈切换请求应答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针对pdusession1配置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tunnel)。

具体可为,目标mn在给源mn的切换请求ack消息中,针对pdusession1提供两个pdusessionlevel的dataforwarding的tunnel,并且,也提供每个tunnel对应的flowlist(具体可分配空闲的tunnelid。切换请求ack消息中记录的可为flowid,一个tunnel对应哪几个flow)。

步骤75a:源mn向源从基站(sourcesn/源sn)发送从基站释放请求sgnbreleaserequest。

具体可为,源mn请求释放源sn,并提供dataforwarding的地址(具体可为分配给源sn的tunnel及对应的flowlist)。

更具体的,也就是如果源侧也配置了双连接,源mn判断每个flow是在源sn还是源mn,对于sdap层在源sn的flow,把该flow对应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转发给源sn。

步骤75b:源sn向源mn反馈从基站释放请求应答sgnbreleaserequestacknowledge。

步骤76:源m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77:ue与目标mn之间进入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

步骤78:ue向目标m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针对步骤77和78,也就是,ue向目标mn发起随机接入过程,ue与目标mn同步,并回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步骤79:ue与目标sn之间进入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

也就是,ue向目标sn同步。

步骤710: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从基站重配完成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具体的,如果无线承载配置成功,目标mn通过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通知目标sn。

步骤711a:源sn向源mn发送辅节点数据量报告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

步骤711b:源mn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辅节点报告secondaryratreport。

步骤712:源mn向目标mn发送序列号状态传递snstatustransfer消息。

此处的sn代表sequencenumber。

步骤713:源mn进行数据转发,和/或源sn进行数据转发;图中的s-gw表示服务网关,源mn向目标mn转发数据只是示意,也可向目标sn转发数据,源sn向目标sn转发数据只是示意,也可向目标mn转发数据,在此不作限定。

也就是,对于步骤712和713,来自源mn的数据前传开始,来自源sn的数据前传也开始:源mn可以直接将数据前传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源sn也可以直接将数据前传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

步骤714:目标mn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switchrequest。

步骤715:s-gw与mme之间交互进行承载修改bearermodification。

步骤716a:s-gw向目标mn发送新路径(分离/主小区组承载)newpath(split/mcgbearer)消息。

步骤716b:s-gw向目标sn发送新路径(分离/从小区组承载)newpath(split/scgbearer)消息。

步骤717:mme向目标mn反馈路径转换请求应答pathswtichrequestacknowledge。

对于步骤714至717,也就是目标mn发起s1路径更新过程,此处s1是指s1接口,s1接口是lteenodeb(基站)与epc(分组核心网)之间的接口。

步骤718:目标mn向源m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contextrelease消息。

也就是,目标mn向源mn发起uecontextrelease过程。

步骤719:源mn向源s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contextrelease消息。

具体的,源sn一旦接收到uecontextrelease消息后,会释放空口和控制面的资源,数据前传可以继续执行。

举例二,假设ue处于双连接,ue的服务基站根据测量上报发起ng切换过程,目标基站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以及ue的测量上报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gnb。对于pdusession1(包含了四个flow),mn决定将flow1和2配置在mn,flow3和4配置在sn。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体可包括:

步骤81:源主基站(sourcemn/源mn)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切换申请handoverrequired消息。

步骤82:mme向目标主基站(targetmn/目标mn)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消息。

步骤83:目标mn向目标从基站(targetsn/目标sn)发送从基站增加请求sgnbadditionrequest。

具体可为,目标mn根据自身load等情况决定增加一个新的sn节点,其中,pdusession1的flow1和2是配置在mn节点,flow3和4是配置在sn节点。

关于flow1、2、3和4的sdap层可以在源mn或源sn,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84:目标sn向目标mn反馈从基站增加请求应答sgnbadditionrequestack。

其中,目标sn可提供pdusession1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该地址是向目标sn转发数据的地址,具体可为步骤85中的一个tunnel)。

步骤85:目标mn向mme反馈切换请求应答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针对pdusession1配置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tunnel)。

具体可为,目标mn在mme的切换请求ack消息中,针对pdusession1提供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dataforwarding的tunnel,并且,也提供每个tunnel对应的flowlist(具体可分配空闲的tunnelid。切换请求ack消息中记录的可为flowid,一个tunnel对应哪几个flow)。

步骤86:mme向源mn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针对pdusession1配置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tunnel)。

具体可为,mme在给源mn的handovercommand中,针对pdusession1提供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dataforwarding的tunnel,并且,也提供每个tunnel对应的flowlist(具体handovercommand消息中记录的可为flowid,一个tunnel对应哪几个flow)。

步骤87a:源mn向源从基站(sourcesn/源sn)发送从基站释放请求sgnbreleaserequest。

具体可为,源mn请求释放源sn,并提供dataforwarding的地址(具体可为分配给源sn的tunnel及对应的flowlist)。

更具体的,也就是如果源侧也配置了双连接,源mn判断每个flow是在源sn还是源mn,对于sdap层在源sn的flow,把该flow对应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转发给源sn。

步骤87b:源sn向源mn反馈从基站释放请求应答sgnbreleaserequestacknowledge。

步骤88:源m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89:ue与目标mn之间进入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

步骤810:ue向目标m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针对步骤89和810,也就是,ue向目标mn发起随机接入过程,ue与目标mn同步,并回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步骤811:ue与目标sn之间进入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

也就是,ue向目标sn同步。

步骤812: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从基站重配完成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具体的,如果无线承载配置成功,目标mn通过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通知目标sn。

步骤813a:源sn向源mn发送辅节点数据量报告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

步骤813b:源mn向mme发送辅节点报告secondaryratreport。

步骤814:源mn向mme发送序列号状态传递snstatustransfer消息。

此处的sn代表sequencenumber。

步骤815:源mn进行数据转发,和/或源sn进行数据转发;图中的s-gw表示服务网关,源mn向目标mn转发数据只是示意,也可向目标sn转发数据,源sn向目标sn转发数据只是示意,也可向目标mn转发数据,在此不作限定。

也就是,对于步骤814和815,来自源mn的数据前传开始,来自源sn的数据前传也开始:源mn可以直接将数据前传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源sn也可以直接将数据前传到目标mn和/或目标sn。

步骤816:目标mn向mme发送切换通知handovernotify。

步骤817:s-gw与mme之间交互进行承载修改bearermodification。

步骤818a:s-gw向目标mn发送新路径(分离/主小区组承载)newpath(split/mcgbearer)消息。

步骤818b:s-gw向目标sn发送新路径(分离/从小区组承载)newpath(split/scgbearer)消息。

对于步骤816-818,也就是目标mn发起s1路径更新过程。

步骤819:目标mn向源m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contextrelease消息。

也就是,目标mn向源mn发起uecontextrelease过程。

步骤820:源mn向源s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contextrelease消息。

具体的,源sn一旦接收到uecontextrelease消息后,会释放空口和控制面的资源,数据前传可以继续执行。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涉及以下内容:

(1)目标mn在给单连接场景中的源基站(或双连接场景中的源mn)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中针对一个pdusession携带了两个pdusessionlevel的地址,同时携带每个地址下对应的flowid;

(2)如果源侧也配置了双连接,源mn会判断每个flow是在源sn还是源mn,对于sdap层在源sn的flow,把该flow对应的dataforwarding的地址转发给sn。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给出了在切换过程中,目标mn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pdusessionlevel的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mn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主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主基站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可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主基站,包括:

处理器9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92与所述处理器91相连接的存储器93,所述存储器9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9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9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9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94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通过所述收发机94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其中,收发机94与总线接口9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9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9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3可以存储处理器9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第一主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主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进行数据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二主基站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进行数据转发;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可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主基站,包括:

处理器1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02与所述处理器101相连接的存储器103,所述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104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104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收发机104与总线接口10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处理器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通过所述收发机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其中,上述第二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第二主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从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二从基站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进行数据转发;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可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从基站,包括:

处理器11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12与所述处理器111相连接的存储器113,所述存储器11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1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1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1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114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114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流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流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其中,收发机114与总线接口11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1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1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3可以存储处理器11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利用所述收发机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其中,上述第二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第二从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从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从基站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可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从基站,包括:

处理器12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22与所述处理器121相连接的存储器123,所述存储器12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2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2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2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机124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其中,收发机124与总线接口12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2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2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3可以存储处理器12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其中,上述第一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第一从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

其中,上述第一主基站侧、第二主基站侧、第二从基站侧和/或第一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对应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一主基站,如图13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131,用于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

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通过接收到第二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若确定新增从基站节点,且确定将预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的部分数量的流flow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配置在主基站节点,剩余数量的flow的sdap层配置在新增的从基站节点,则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为针对预设pdusession的pdusession级别的数据转发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第二主基站发送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数据转发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二主基站,如图14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1,用于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第二处理模块1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通过接收第一主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预设信息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配置给所述第一主基站的所有流flow的第一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以及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所有flow的第二身份标识和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和/或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sdap层在所述第二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第二身份标识;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对获取到的第二身份标识所对应的flow进行转发。

具体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之前,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一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均为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flow中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以及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向第二从基站发送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

其中,上述第二主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数据转发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二从基站,如图15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51,用于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

第三处理模块152,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通过接收第二主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第二预设信息的从基站释放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和/或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流flow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在所述第二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和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数据转发地址;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配置给第一主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为配置给新增的第一从基站的flow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包括第一隧道地址和/或第二隧道地址,所述第一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主基站转发数据,所述第二隧道地址用于向所述第一从基站转发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数据转发地址,将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主基站和/或第一从基站。

其中,上述第二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数据转发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一从基站,如图16所示,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61,用于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转发装置通过接收第二主基站和/或第二从基站直接转发的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可以针对一个pdusession提供两个tunnel地址,这样,在目标基站决定增加一个sn节点,并且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下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部分flow的配置在sn的场景下,可以支持到目标sn的直接的dataforwarding;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mn决定将一个pdusession中的部分flow的sdap层配置在mn,另外的部分flow配置在sn的场景下,无法实现到目标sn的直接的数据转发的问题。

其中,上述第一从基站侧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数据转发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