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电池后盖以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6572发布日期:2019-04-09 21:4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电池后盖以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壳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电池后盖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迅速,各大品牌的电子产品竞争激烈。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成交率,需要提升电子产品的时尚感知价值。目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流行的外观装饰一般采用膜片与盖板贴合的工艺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电池盖生产工艺上无法实现兼具纹理和颜色渐变效果,导致现有的电池盖的图案显示效果单一,如今电子设备外壳的同质化严重且缺乏新意,在同质化严重以及审美疲劳的原因下,单一颜色的电池盖表面效果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的需求,用户也开始追求电池盖表面更丰富多样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电池后盖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的电池后盖的显示效果单一,无法兼具纹理和颜色渐变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预设尺寸的基材;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上形成油墨层;对形成有油墨层的基材进行热压成型,以形成立体形态壳体;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以制得电池后盖。

其中,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丝网印刷在基材上形成有特定图案的标识部。

其中,在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形成有电池后盖进行cnc处理,以铣掉电池后盖上多余厚度尺寸的毛刺。

其中,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第一表面上,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并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以在纹理层上形成渐变色层。

其中,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并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以在纹理层上形成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

获取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根据配色方案制备至少一个遮蔽挡板;在纹理层上放置遮蔽挡板,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纹理层上未设置有第一介质层的区域;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其中,遮蔽挡板用于覆盖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一介质层上未设置有第二介质层的区域;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

其中,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包括钛、硅、铬、锆,氧化硅、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铜、氧化铝、氟化镁、氟化钇、氟化镨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第一油墨层,并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渐变色层;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渐变色层上,以在渐变色层上形成纹理层;

其中,在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渐变色层上,以在渐变色层上形成纹理层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三介质层。

其中,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第一油墨层,并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

获取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根据配色方案制备至少一个遮蔽挡板;在基材上放置遮蔽挡板,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基材上未设置有第一油墨层的区域;在基材上设置第一油墨层;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

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一油墨层上未设置有第二油墨层的区域;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后盖,基于上述的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制成,至少包括:基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形成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油墨层,形成在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上;硬化层,形成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前述的电池后盖。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提供一预设尺寸的基材;在基材上设置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远离基材的一侧设置油墨层,以制得电池后盖,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上设置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该电池后盖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的需求。同时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能够增加电池后盖的硬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第五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池后盖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池后盖一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提供一预设尺寸的基材。

具体的,预设尺寸的基材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大小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尺寸的基材可以用于制作3-6件电子设备的电池后盖。

基材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opp)及聚氯乙烯(pvc)中的至少一种。

s102: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

具体的,基材上渐变色层和纹理层的制备先后顺序在此并不限定,可以先在基材上设置一纹理层,再在该纹理层上设置一渐变色层。或者可以先在基材上设置一渐变色层,再在该渐变色层上设置一纹理层。

该纹理层可以为磁性纹理层、uv转印纹理层、热转印纹理层中的至少一种,纹理层的具体图样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纹理可以为渐变纹理图案。由此,可以使得电池后盖具有立体渐变的效果,进一步丰富电池后盖外观效果。

其中,形成磁性纹理层的方法可以为磁性喷涂,即在喷涂过程中,通过磁场控制磁性材料的分布,使其形成所需的纹理图案。

形成uv转印纹理层的方法可以为利用uv转印及压印加工,即在将设计好的纹理图形用激光光绘机输出成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在基材或者渐变色层上涂布一离型层,并在离型层涂布uv胶,并把涂布好uv胶的基材或者渐变色层与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紧密贴合,进行曝光成像,进而在基材上就形成纹理图案层。

形成热转印纹理层的方法可以为将pvc热转印膜贴在基材或者渐变色层上,以预设温度(预设温度可以为120-150℃,例如,120℃、130℃、140℃或150℃)烘烤30-50分钟(例如,30分钟、40分钟或50分钟),之后剥离pvc薄膜,即得到热转印纹理。

可以将渐变色层沉积在基材或者纹理层上,例如通过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等,将渐变色层沉积在基材或者纹理层上。镀膜时间在40-90分钟(例如,40分钟、60分钟或90分钟),膜厚在200nm-400nm(例如,200nm、300nm或400nm)之间

渐变色层包括多层油墨层或多层介质层,其中,每一层介质层可以由纳米结构色晶体与光油混合构成。其中,纳米结构色晶体可以由多层光学干涉薄膜粉碎得到,多层光学干涉薄膜可以为具有交替沉积有第一折射率光学介质层l1、l2和第二折射率光学介质层h1、h2、h3的结构,也就是说,多层光学干涉薄膜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折射率光学介质层h1,第一折射率光学介质层l1,第二折射率光学介质层h3、第一折射率光学介质层l2以及第二折射率光学介质层h2。

第二折射率材料包括硫化锌(zns)、氧化锌(zno)、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碳(c)、氧化铟(in2o3)、氧化铟锡(ito)、五氧化二钽(ta2o5)、二氧化铈(ceo2)、氧化钇(y2o3)、氧化铕(eu2o3)、氧化铁例如四氧化三铁(fe3o4)和三氧化二铁(fe2o3)、氮化铪(hfn)、碳化铪(hfc)、氧化铪(hfo)、氧化镧(la2o3)、氧化镁(mgo)、氧化钕(nd2o3)、氧化镨(pr6o11)、氧化钐(sm2o3)、氧化锑(sb2o3)、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一氧化硅(sio)、三氧化硒(se2o3)、氧化锡(sno2)、三氧化钨(wo3)、及其结合等。

第一折射率材料包括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金属氟化物例如氟化镁(mgf2)、氟化铝(alf3)、氟化铈(cef3)、氟化镧(laf3)、钠铝氟化物(例如na3alf6或na5al3f14)、氟化钕(ndf3)、氟化钐(smf3)、氟化钡(baf2)、氟化钙(caf2)、氟化锂(lif),及其结合,或折射率约为1.65或更低的其他材料。例如可以采用有机单体和聚合物作为第一折射率材料,包括二烯或烯烃例如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全氟烯烃、聚四氟乙烯(teflon)、氟化乙烯丙烯(fep),及其结合等。

s103: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上形成油墨层。

具体的,步骤s102中渐变色层可以为呈现预设颜色的半透渐变色层,因此,其颜色呈现效果不好,需要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上设置一油墨层,该油墨层的颜色可以与渐变色层的颜色相同。

其中,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辊筒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中的至少一种,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远离基材的第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油墨层。

s104:对形成有油墨层的基材进行热压成型,以形成立体形态壳体。

具体的,热压成型是使用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定向聚丙烯(opp)及聚氯乙烯(pvc)等高分子材料的板材,并将其加热到可塑化软化温度时,利用高压与真空的结合,使基材在模具型腔内热弯成型,形成一个立体形态壳体。

s105: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以制得电池后盖。

具体的,可以通过喷涂或者浸涂的方式在步骤s104制得的立体形态壳体的一侧制备得到硬化层,硬化层位于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表面硬化处理后的硬化层的表面铅笔硬度可以达到3-4h。一方面可以提高成型后的壳体的硬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壳体在加工过程被刮擦、划伤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立体形态壳体置入硬化液中,以对立体形态壳体上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油墨层的外表面同时进行浸涂,在浸涂完成后取出立体形态壳体并将涂覆于立体形态壳体表面硬化液进行固化,以得到相应的硬化层。其中,硬化液可以包括热固型硬化液、uv型硬化液、或者其他被稀释后的硬化液,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此外,硬化层的厚度分别可以在4×10-6m-6×10-6m的范围内,以达到立体形态壳体的表面硬度与表面耐磨度或者光洁度等之间的平衡。

进一步地,若得到的硬化层的表面硬度低于测试标准,可以针对该硬度低于测试标准的硬化层的表面进行再次硬化,例如,采用喷涂uv涂料(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方式对硬度低于测试标准的硬化层进行再次硬化。当然,本申请中也可以采用喷涂uv涂料(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方式对立体形态壳体的第二进行硬化,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电池后盖的制备方法提供一预设尺寸的基材;在基材上设置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纹理层或者渐变色层远离基材的一侧设置油墨层,以制得电池后盖,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上设置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该电池后盖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的需求。同时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背离渐变色层或者纹理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能够增加电池后盖的硬度。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丝网印刷在基材上形成有特定图案的标识部。

具体的,可以使用丝网印刷工艺,在基材上印刷产品的logo、产品所需的说明文字、产品图案与花纹等,标识部的厚度约为0.006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化学蚀刻、油墨印刷等工艺在基材上形成图案或logo,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形成有电池后盖进行cnc处理,以铣掉电池后盖上多余厚度尺寸的毛刺。

具体的,可以对电池后盖初产品进行cnc加工,其中,cnc加工工序包括:cnc铣掉电池后盖初产品底壁和侧壁上多余厚度尺寸的毛刺。

进一步地,可以在侧壁与底壁之间具有的圆弧拐角的外壁处向内cnc铣出台阶结构,并在台阶结构靠近底壁和侧壁处分别形成有c角边,并可以对所得的台阶结构cnc高光铣c角边,得到电池后盖成品。

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第一表面上,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

具体的,利用uv转印及压印加工,即在将设计好的纹理图形用激光光绘机输出成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涂布离型层,并在离型层涂布uv胶,并把涂布好uv胶的基材的第一表面与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紧密贴合,进行曝光成像,进而在第一表面上就形成纹理图案层。

其中,uv转印工艺为将细小规律的纹路,通过uv转印模具,将纹路转印至第一表面,使最终的产品表面展现时,会根据不同光线、照射角度,不同区域纹路图案折射出不同的纹路效果,绚丽多彩。uv转印纹路一般有cd纹、光栅纹、碳纤维纹、拉丝纹等各种纹路可供选择,更可根据产品的需求设计或更改,展现出不同的纹路效果。

s202: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并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以在纹理层上形成渐变色层。

具体的,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喷涂介质,以形成第二介质层。等待第一介质层干燥后,可以向第一介质层的表面喷涂覆盖一层第二介质层。喷涂时第二介质层的厚度可以由第一介质层左侧边界处向右侧边界处逐渐变薄,以得到渐变效果。或者,等待第一介质层干燥后,可以向第一介质层局部表面喷涂至少一层第二介质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介质层干燥后,至少在第二介质层的局部表面喷涂介质,以形成第三介质层。其中,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的厚度相同,但覆盖的面积逐渐减小。例如,第一介质层覆盖面积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100%,第二介质层覆盖面积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70%,第三介质层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30%,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的材料与上述实施例的介质层的材料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在纹理层上设置渐变色层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设置纹理层和渐变色层,在该电池后盖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的需求。

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并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以在纹理层上形成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

具体的,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程序设计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该配色方案可以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的厚度、覆盖面积以及颜色方案。

s302:根据配色方案制备至少一个遮蔽挡板。

具体的,根据配色方案设计得到遮蔽挡板,遮蔽挡板用于覆盖未设置有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区域。

s303:在纹理层上放置遮蔽挡板。

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纹理层上未设置有第一介质层的区域。

s304: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一介质层。

具体的,第一介质层可以通过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等镀膜工艺沉积在纹理层上。

第一介质层覆盖面积可以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100%。

s305: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

其中,遮蔽挡板用于覆盖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一介质层上未设置有第二介质层的区域。

s306:至少在第一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介质层。

具体的,第二介质层可以通过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等工艺沉积在第一介质层上。

第二介质层覆盖面积可以为第一介质层覆盖面积的80%。

进一步地,至少在第二介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其中,遮蔽挡板用于覆盖第三区域,第三区域为第二介质层上未设置有第n介质层(n为大于2的整数)的区域。第n介质层可以通过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等工艺沉积在第二介质层上。第n介质层覆盖面积可以为第二介质层覆盖面积的50%。

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铜、氧化铝、氟化镁、氟化钇、氟化镨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遮蔽挡板方式,可以遮挡纹理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或者第n介质层的不同部位,以实现颜色渐变梯度明显的显现效果。

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纹理层和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401: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第一油墨层,并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渐变色层。

具体的,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辊筒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中的至少一种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一侧设置第一油墨层,并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

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喷涂油墨,以形成第二油墨层。等待第一油墨层干燥后,可以向第一油墨层的表面喷涂覆盖一层第二油墨层。喷涂时第二油墨层的厚度可以由第一油墨层左侧边界处向右侧边界处逐渐变薄,以得到渐变效果。或者,等待第一油墨层干燥后,可以向第一油墨层局部表面喷涂至少一层第二油墨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油墨层干燥后,至少在第二油墨层的局部表面喷涂油墨,以形成第三油墨层。其中,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和第三油墨层的厚度相同,但覆盖的面积逐渐减小。例如,第一油墨层覆盖面积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100%,第二油墨层覆盖面积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70%,第三油墨层为纹理层覆盖面积的30%。

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和第三油墨层的材料可以包括uv固化树脂、单体、光引发剂、砂粉和添加剂,其中,添加剂中可以包括颜料;uv固化树脂可以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和改性聚氨酯树脂;单体可以包括tpgda和hdda;光引发剂可以为tpo;颜料可以为晾干型树脂颜料。

s402: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渐变色层上,以在渐变色层上形成纹理层。

具体的,利用uv转印及压印加工,即在将设计好的纹理图形用激光光绘机输出成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涂布一离型层,并在离型层涂布uv胶,并把涂布好uv胶的基材的第一表面与光绘菲林或玻璃菲林紧密贴合,进行曝光成像,进而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就形成纹理图案层。

通过上述方式,在渐变色层上设置纹理层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渐变色层和纹理层,在该电池后盖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转印工艺将预设纹理转印至渐变色层上,以在渐变色层上形成纹理层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镀膜工艺在纹理层上设置在纹理层上设置第三介质层。

具体的,第三介质层为的材料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介质层的材料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镀膜工艺可以包括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中的至少一种。

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第一油墨层,并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渐变色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取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

具体的,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程序设计渐变色层的配色方案,该配色方案可以包括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的厚度、覆盖面积以及颜色方案。

s502:根据配色方案制备至少一个遮蔽挡板。

具体的,根据配色方案设计得到遮蔽挡板,遮蔽挡板用于覆盖未设置有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区域。

s503:在基材上放置遮蔽挡板。

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基材的第一表面上未设置有第一油墨层的区域。

s504:在基材上设置第一油墨层。

具体的,第一油墨层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辊筒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打印或者印刷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

s505: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

其中,遮蔽挡板用于遮蔽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一油墨层上未设置有第二油墨层的区域。

s506:至少在第一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设置第二油墨层。

具体的,第一油墨层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辊筒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打印或者印刷在第一油墨层上。

第二油墨层覆盖面积可以为第一油墨层覆盖面积的80%。

进一步地,至少在第二油墨层的局部表面上放置遮蔽挡板。其中,遮蔽挡板用于覆盖第三区域,第三区域为第二油墨层上未设置有第n油墨层(n为大于2的整数)的区域。第n油墨层可以通过光学镀膜、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反应性dc射蚀、rf溅蚀或磁控溅射等工艺沉积在第二油墨层上。第n油墨层覆盖面积可以为第二油墨层覆盖面积的50%。

通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遮蔽挡板方式,可以遮挡纹理层、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或者第n油墨层的不同部位,以实现颜色渐变梯度明显的显现效果。

参阅图6和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后盖10,基于上述的电池后盖10的制备方法制成,电池后盖10至少包括:基材11、纹理层12、渐变色层13、油墨层14以及硬化层15,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形成在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油墨层14形成在渐变色层13或者纹理层12上。硬化层15形成在基材11背离渐变色层13的第二表面上。

具体的,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渐变色层13和纹理层12的先后顺序在此并不限定。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依次可以设置有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或者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依次可以设置有渐变色层13和纹理层12。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电池后盖10包括预设尺寸的基材11、以及在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在纹理层12或者渐变色层13远离基材11的第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油墨层14,以制得电池后盖10,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11上设置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在该电池后盖10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200的外观效果的需求。同时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11背离渐变色层13或者纹理层12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15,能够增加电池后盖10的硬度。

参阅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包括:如前述的电池后盖10。电子设备200(以手机为例)包括前面所述的电池后盖10。由此,上述电池后盖10同时具有渐变、纹理层12的效果,使得电子设备200电池后盖10的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200的外观效果的需求,进而增加该电子设备200的市场竞争力。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该电子设备200具有前面所述电池后盖10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200的具体种类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比如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电子设备200除了前面所述的电池后盖10之外,还具备常规电子设备200所必备的结构或部件,以手机为例,除了电池后盖10之外,手机还具备显示面板、玻璃盖板、cpu处理器、电池、指纹模组、摄像模组以及声音处理模组等必备的结构或部件。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的电池后盖10包括预设尺寸的基材11、以及在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在纹理层12或者渐变色层13远离基材11的第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油墨层14,以制得电池后盖10,使得最后形成在基材11上设置纹理层12和渐变色层13,在该电池后盖10贴附到壳体盖板后,可以使得壳体具有纹理图案的同时具有渐变色彩,使得壳体表面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200的外观效果的需求。同时通过表面硬化处理在基材11背离渐变色层13或者纹理层12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硬化层15,能够增加电池后盖10的硬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