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02865发布日期:2020-06-23 1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内部局域网包括:

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局域网基于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所述业务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并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

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设备端口传输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的地址;所述前置网关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后,建立所述前置网关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从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从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操作在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执行,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

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

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

切换回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通信业务对应的网络链路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切换到通过wifi网络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相关联的通信业务。

14.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包括:

路由建立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键性能评估模块,设置为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

所述传输模块设置为在所述关键性能评估模块判断所述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王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