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809发布日期:2018-09-08 01:0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其专利申请号为201620940635.4,专利申请日为2016.08.25,授权公告号为CN206506644U,授权公告日为2017.09.19,该装置包括:第一耳机本体、第二耳机本体、线控装置、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第一耳机本体通过第一耳机线与线控装置相连接,第二耳机本体通过第二耳机线与线控装置相连接;其中,第一耳机本体包括第一电池、第一扬声器、第一耳套、第一前嘴、第一耳壳、第一线尾、第一耳机后盖;所述第一电池位于第一耳壳内部,所述第一扬声器位于第一前嘴内部,所述第一前嘴分别与第一耳套和第一耳壳前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机后盖与第一耳壳后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壳还连接第一线尾,所述第一线尾连接第一耳机线。其不足之处:人们在运动时,由于身体的晃动,耳机线也跟随着晃动,耳机线晃动时,与皮肤断断续续接触,运动者极为不舒服,同时耳机线晃动过程中会使耳机本体从耳朵中滑出,不便于运动者尽情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抗掉落的运动蓝牙耳机。

一种运动蓝牙耳机,包括有挂在脖颈上的耳机线骨架,所述耳机线骨架的两端均弯折形成挂在耳朵上的折弯部,两折弯部的自由端均连接有耳机本体,所述耳机线骨架内固接有沿耳机线骨架长度方向的耳机线,耳机线上连接有线控装置,耳机线端头与对应的耳机本体连接,所述耳机线骨架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枝丫状的插接头,还包括有勒在下巴上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头均固接有插接座,插接座上开设有与插接头配合的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两耳机本体塞入对应的耳朵中,使耳机线骨架搭在脖颈上,折弯部挂在耳朵上,然后将插接头插接在对应的插接孔内,使弹性绳勒在下颚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插接头与插接孔相互配合,将弹性绳勒在下颚上的同时将折弯部压在耳朵上,避免耳机线骨架晃动,从而避免耳机本体从耳朵内滑出,影响运动者尽情运动。

所述插接头包括柱状的本体,本体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接座的插接孔内设有外凸的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将插接头锁在插接座上。

所述插接座侧面开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一端位于插接座外侧,一端延伸到插接孔内,位于插接孔内的导杆端头固接有限位块,所述导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插接孔的孔壁上,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块上。

所述线控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芯片模块,所述芯片模块与耳机线接通。

所述芯片模块采用蓝牙功能和降噪功能为一体的芯片模块,芯片模块为高通公司CSR8675型号的SOC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接头与插接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耳机线骨架,101折弯部,102插接头,103本体,104限位槽,2耳机本体,3耳机线,4线控装置,5弹性绳,501插接座,502插接孔,503限位块,504通孔,505导杆,506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述,为一种运动蓝牙耳机,包括有挂在脖颈上的耳机线骨架1,耳机线骨架1的两端均弯折形成挂在耳朵上的折弯部101,两折弯部101的自由端均连接有耳机本体2,耳机线骨架1内固接有沿耳机线骨架1长度方向的耳机线3,耳机线3上连接有线控装置4,线控装置4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芯片模块,芯片模块与耳机线3接通,芯片模块采用蓝牙功能和降噪功能为一体的芯片模块,芯片模块为高通公司CSR8675型号的SOC芯片,耳机线3端头与对应的耳机本体2连接,耳机线骨架1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枝丫状的插接头102,还包括有勒在下巴上的弹性绳5,弹性绳5的两端头均固接有插接座501,插接座501上开设有与插接头102配合的插接孔502,插接头102包括柱状的本体103,本体103侧面开设有限位槽104,插接座501的插接孔502内设有外凸的限位块503,插接座501侧面开设有径向的通孔504,通孔504内插接有导杆505,导杆505一端位于插接座501外侧,一端延伸到插接孔502内,位于插接孔502内的导杆505端头固接有限位块503,导杆505上套接有压缩弹簧506,压缩弹簧506一端抵触在插接孔502的孔壁上,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块503上,限位块503与限位槽104相配合将插接头102锁在插接座501上。

工作时,将两耳机本体2塞入对应的耳朵中,使耳机线骨架1搭在脖颈上,折弯部101挂在耳朵上,然后操作人员向外拔导杆505,导杆505外伸的同时压缩弹簧506收缩,将插接头102插接在对应的插接孔502内,松开导杆505,压缩弹簧506复位,使限位块503卡在限位槽104内,将插接头102锁死在插接孔502内,同时使弹性绳5勒在下颚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