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949发布日期:2018-12-11 21:5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双目摄像头,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和补光光源,所述外壳的正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和补光光源露出的穿孔。在未安装到机器设备上应用前,现有双目摄像头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图像识别度。

本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时候发现现有的双目摄像头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为了保证设备的美观、保护摄像头镜头,防止灰尘落入镜头或镜头被划等,在ATM机、闸机、人证识别机等机器设备上安装双目摄像头时,需要在双目摄像头表面位置前安装一保护罩,该保护罩往往需要考虑机器设备的需求,而不是专门为双目摄像头设计的,因此难以保证安装的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匹配,导致拍摄图像的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严重。

2、在实际的安装应用中,在安装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无法保证双目摄像头的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与安装的透明保护罩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眩光问题,限制了双目摄像头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能够在保证设备美观和起到保护双目摄像头的作用的同时,有效解决因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和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目摄像头,包括壳体、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透明保护罩,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嵌设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前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处露出或凸出,所述透明保护罩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目摄像头,所述透明保护罩与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保证了设备美观,保护摄像头受污染和刮花,避免了安装双目摄像头时,需要单独安装保护罩。同时有效解决了因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难以保证双目摄像头与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而导致的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涂覆有第一吸光层。在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涂覆有第一吸光层,可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发生漫反射,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通过双面胶或黏贴剂粘贴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上,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拍摄图像时发生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和所述双目摄像头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眩光现象越严重;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使得所述透明保护罩与所述双目摄像头的距离保持最小,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以及所述壳体的正面所形成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保证了设备的美观性,并确保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减少边缘漫反射,并且可使得所述双目摄像头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距离最小,减弱眩光现象。

优选地,所述双目摄像头还包括补光光源,所述双目摄像头还包括补光光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补光穿孔,所述补光光源嵌设在所述壳体中并从所述补光穿孔处露出或凸出,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补光光源,所述透明保护罩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补光光源的位置之外的表面涂覆有第二吸光层。所述第二吸光层可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中发生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光层涂覆在所述透明保护罩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吸光层和第二吸光层均为黑色丝印油墨层。所述第二吸光层涂覆在所述保护罩的内表面,可防止第二吸光层刮花掉漆,所述黑色丝印油墨层可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中发生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为亚克力板或玻璃板,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厚度为 0.6~2mm。所述双目摄像头拍摄图像时发生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厚度有关,即透明保护罩的厚度越厚,眩光现象越严重,所述保护罩的厚度优选为0.6~2mm,可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备面板、安装支架和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设备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安装螺丝和固定螺丝;

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安装螺孔;

所述设备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正面匹配的缺口,在所述设备面板的缺口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安装片和两个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呈凹槽状,以匹配放置所述双目摄像头,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两端垂直连接并朝外,以与所述设备面板相贴合;

所述第一安装片的两个对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孔匹配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固定片上设置有第二孔位,所述第二孔位与所述设备面板上的固定螺孔匹配;

所述双目摄像头置于凹槽状的所述第一安装片中,所述安装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安装螺孔将所述双目摄像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片中;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正面正对所述设备面板的缺口,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片贴合在所述设备面板上并使得所述第二孔位和所述固定螺孔的位置相吻合,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第二孔位和所述固定螺孔将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片中的所述双目摄像头固定在所述设备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安装螺丝和固定螺丝;

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安装螺孔;

所述设备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正面匹配的缺口,在所述设备面板的缺口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安装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安装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孔匹配的第三孔位,所述安装螺丝穿过所述第三孔位和所述安装螺孔将所述两个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所述第二固定片上设置有第四孔位,所述设备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孔位匹配的固定螺孔;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的正面正对所述设备面板的缺口,所述两个第二固定片贴合在所述设备面板上并使得所述第四孔位和所述固定螺孔的位置相吻合,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第四孔位和所述固定螺孔将安装了所述两个第二支架的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摄像设备,所述双目摄像头包括了与其一体成型的透明保护罩,所述双目摄像头通过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上,不需要再另加装保护罩便可对双目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现有技术中因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和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技术问题,安装方便。而且,所述双目摄像头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上时,所述双目摄像头可绕着相对安装在所述双目摄像头的两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支架旋转,满足了摄像设备对双目摄镜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镜头也能与所述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防止透明保护罩引起眩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补光光源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光线在厚度为4mm的亚克力板中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光线在厚度为1mm的亚克力板中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光线在厚度为1mm的亚克力板的侧面发生漫反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7为采用厚度为4mm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8为采用厚度为4mm、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9为采用厚度为1mm、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10为采用厚度为1mm、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补光光源的位置之外的内表面涂覆了第二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双目摄像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双目摄像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双目摄像头包括壳体10、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补光光源40 和透明保护罩40。所述壳体10正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补光穿孔,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和补光光源40嵌设在所述壳体10中,且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的前端以及补光光源40分别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和补光穿孔处露出或凸出。

所述第一摄像头20为可见光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30为红外光摄像头,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和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并列设置。所述补光光源40包括可见光光源和红外光光源,所述可见光光源和红外光光源分别设置在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和所述红外光摄像头的一侧,以相应地给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光摄像头进行补光,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

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补光光源40以及所述壳体10的正面所形成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透明保护罩50 通过双面胶或黏贴剂粘贴在所述壳体10的正面上并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 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和所述补光光源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罩5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10的正面上,以保证所述透明保护罩50和所述双目摄像头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和补光光源40贴合固定在一起,避免在设备上安装双目摄像头时,难以保证所述双目摄像头和透明保护罩50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从而引起眩光现象。

所述透明保护罩50为亚克力板,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厚度为2mm。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涂覆有第一吸光层501。所述第一吸光层501为黑色丝印油墨层,所述黑色丝印油墨层能够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可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减少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10 的四周设置有安装孔位,以通过安装孔位将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在需要安装双目摄像头的设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目摄像头,所述透明保护罩50 的形状与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补光光源40以及所述壳体 10的正面所形成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透明保护罩50与所述壳体10固定安装并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第二摄像头30,保证了设备美观性,保护摄像头受污染和刮花,同时避免了在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难以保证双目摄像头与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而出现眩光问题;并确保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有效减弱眩光现象;另外,通过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涂覆第一吸光层501,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透明保护罩50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和所述补光光源40的位置之外的表面涂覆有第二吸光层502。

为了防止第二吸光层502刮花掉漆,所述第二吸光层502涂覆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吸光层502为黑色丝印油墨层,所述黑色丝印油墨层能够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可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50中发生多次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目摄像头,所述透明保护罩50 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0、所述第二摄像头30、补光光源40以及所述壳体10 的正面所形成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透明保护罩50与所述壳体10固定安装并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第二摄像头30,保证了设备美观性,保护摄像头受污染和刮花,同时避免了在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难以保证双目摄像头与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而出现眩光问题;并确保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有效减弱眩光现象;另外,通过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 和补光光源的内表面涂覆第二吸光层502,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透明保护罩50 中发生多次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从而减少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厚度为1mm。

本实施例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厚度优选为1mm,可有效减少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

以下,通过分析红外光光源的光线的传播的特性来分析不同参数的透明保护罩对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的影响。

请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补光光源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和所述补光光源40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补光安装槽,所述透明保护罩50紧贴在所述壳体10的正面并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和所述补光光源40。所述补光光源 40的光线透过所述透明保护罩50照射到拍摄人体或物体上然后反射并穿过所述透明保护罩50进入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其中,所述透明保护罩50为亚克力板,透过所述亚克力板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的光还包括环境中的可见光。

请参阅图4-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光线A在厚度为4mm的亚克力板中的光线传播示意图,红外光光源的光线A在厚度为 1mm的亚克力板中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比较图4和图5可以得到,红外光光源401的光线A以相同的入射角a分别照射到厚度为4mm的亚克力板50`和厚度为1mm的亚克力板50``时,会在亚克力板上发生多次反射后进入红外光摄像头30`,当红外光光源的光线A的入射位置与光线透射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30`的位置的距离L相同时,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光线A在4mm的亚克力板50`中的反射次数少,红外光光源401的光线A 在1mm的亚克力板50``中的反射次数多,因此光线从红外光光源401传播到所述红外光摄像头30`,在1mm的亚克力板50``中的衰减比在4mm的亚克力板50` 中的衰减要大,即采用厚度较小的透明保护罩可使得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光线能量变弱,使得拍摄图像时的眩光现象减弱。

因此,为了减少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透明保护罩的厚度优选为1mm。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光线A在厚度为 1mm的亚克力板50``的侧面发生漫反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由此可见,红外光光源的光线除了在亚克力板的上下表面发生反射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还会在亚克力板的侧面发生漫反射从而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将光摄像头,从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眩光现象。

因此,为了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目摄像头,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用以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从而减弱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而为了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上下表面发生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3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双目摄像头,在所述透明保护50罩除了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30和所述补光光源 40的位置之外的内表面涂覆了第二吸光层,用以吸收红外光和可见光,从而减弱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透明保护罩50的厚度足够小时,不会因在所述透明保护50的侧面不涂覆第一吸光层而造成眩光现象。

以下,通过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模拟来分析不同参数的透明保护罩对所述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的影响。

请参阅图7-10,分别为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模拟采用不同参数的透明保护罩时的双目摄像头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其中,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红外补光光源。其中,

图7为采用厚度为4mm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8为采用厚度为4mm、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9为采用厚度为1mm、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图10为采用厚度为1mm、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补光光源的位置之外的内表面涂覆了第二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的红外光光源的照度图。

对比图7和图8可以得到,当厚度相同时,采用侧面涂覆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时的眩光现象比采用侧面未涂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时要弱。这是因为所述亚克力板的侧面的光洁度不够,光线经过所述未涂覆第一吸光层的亚克力板的侧面会发生漫反射,使得部分经过漫反射的光线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视场,带来眩光现象。

对比图9和图10可以得到,当作为透明保护罩的亚克力板的侧面均涂覆了第一吸光层时,采用厚度较小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时的眩光现象较弱。可见,所述双目摄像头拍摄图像时发生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厚度有关,即透明保护罩的厚度越厚,眩光现象越严重,透明保护罩的厚度越小,眩光现象越弱。这是因为,当透明保护罩的厚度较厚时,光线在其表面发生反射,使得经过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上下表面的多次反射的光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视场,从而引起眩光现象;而当透明保护罩的厚度较小时,光线在所述厚度较小的透明保护罩的上下表面发生反射的次数较多,使得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视场的光线能量变弱,因此使得拍摄图像时的眩光现象减弱。

对比图5和图6可以得到,采用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补光光源的位置之外的内表面涂覆了第二吸光层的亚克力板作为透明保护罩时的眩光现象较仅仅只是亚克力板侧面涂覆第一吸光层时弱。这是因为在所述透明保护罩除去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补光光源的位置之外的内表面涂覆了第二吸光层后,可减小经所述亚克力板反射后进入所述红外光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视场的光线,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明保护罩可以为玻璃板或光学镜片等,所述吸光层可替换为不透明材料。

请参照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备面板60、安装支架70、安装螺丝X、固定螺丝Y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双目摄像头00,所述双目摄像头00通过所述安装支架70、所述安装螺丝X和固定螺丝Y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

具体地,请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双目摄像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面板60上设置有与所述双目摄像头00的壳体的正面匹配的缺口601,在所述设备面板60的缺口601的四周设置有固定螺孔602。

所述双目摄像头的壳体10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支架70包括两个第一支架71,所述第一支架71包括第一安装片72和两个第一固定片73,所述第一安装片72呈凹槽状,所述两个第一支架71正交固定形成一与所述双目摄像头00匹配的凹槽,以匹配放置所述双目摄像头00。所述第一安装片72的两个对边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孔匹配的第一孔位721。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片73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片72的两端垂直连接并背向所述凹槽,以与所述设备面板60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片73上设置有第二孔位731,所述第二孔位731与设备面板上的固定螺孔602相匹配。

所述双目摄像头00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支架71所形成的凹槽中,所述安装螺丝X穿过所述第一孔位721和所述安装螺孔将所述双目摄像头00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双目摄像头00的壳体的正面正对所述设备面板60的缺口601,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片73贴合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并使得所述第二孔位731和所述固定螺孔601的位置相吻合,所述固定螺丝Y穿过所述第二孔位731和所述固定螺孔601将固定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双目摄像头00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

本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双目摄像头00包括了与其一体成型的透明保护罩,所述双目摄像头00通过第一支架71固定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时,不需要再另加装保护罩便可对双目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和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使得透明保护罩有厚度的变化和与镜头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技术问题,安装方便。

请参照图13和图1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和双目摄像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与第四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74,所述第二支架74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安装片75和第二固定片76,所述第二安装片75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孔匹配的第三孔位751,所述安装螺丝X穿过所述第三孔位751和所述安装螺孔将所述两个第二支架74分别安装在所述双目摄像头00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所述第二固定片76上设置有第四孔位761,所述第四孔位761与所述设备面板60上的固定螺孔602相匹配;所述第二固定片76贴合在所述设备面板的缺口的周边上,并使得所述第四孔位761与所述固定螺孔602的位置相吻合,所述固定螺丝Y穿过所述第四孔位761和所述固定螺孔602将安装了所述两个第二支架 74的所述双目摄像头00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

本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双目摄像头00包括了与其一体成型的透明保护罩,所述双目摄像头00通过第二支架76安装在所述设备面板60上,不需要再另加装保护罩便可对双目摄像头00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所述双目摄像头00可绕着相对安装在所述双目摄像头00的两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支架74旋转,满足了设备对对双目摄镜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镜头也能与所述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防止现有技术中因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00不匹配和透明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技术问题,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