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电容咪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362发布日期:2018-12-07 22:22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电容咪头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多功能线路板的一体麦克风的电容咪头架。



背景技术:

麦克风(又称传声器、微音器或话筒)是一种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装置;随着K歌等娱乐项目的推广普及,麦克风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及成熟。

然而,现有的麦克风却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如在利用麦克风进行K歌时,当麦克风与喇叭功放集成为一体或者与喇叭功放的距离较近时,从麦克风输入的声音经过喇叭功放的放大后会由麦克风的主体外壳回传到麦克风内,此时麦克风再将这一相同频率的声音输入后,便很容易在喇叭功放中发出持续且不断加强地相同频率的声音,此种现象通常被成为咪叫或啸叫现象,此现象的发生不但会影响麦克风的正常使用,也会对输出声音的音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硬件结构和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对麦克风进行使用以及后期的维护。3.用的大多电容咪头,要嘴巴对准咪头才可以。4.市场上一种简单的柱式硅胶支架,其在硬件电路增强放大的同时也会导致嚣叫的问题产生,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要不音量较小,要不音量增强导致嚣叫,给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不便,且单纯的硅胶支架随着硅胶容易老化,易造成使用效果下降,影响支架的正常功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作出必要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电容咪头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电容咪头架,它包括上部的支架本体和下部的减震弹簧,所述支架本体上部能够用于容纳电容咪头,下部与减震弹簧连接,支架本体中部为中空结构,其内安装有声音反射器。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为硅胶材料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部的容纳部和下部的承载部,容纳部能够用于容纳电容咪头,承载部安装所述声音反射器,承载部与减震弹簧连接,容纳部与承载部之间由数个立柱连接,数个立柱周向间隔布置,构成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立柱设置3根或4根。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和承载部为圆柱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的直径大于承载部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减震弹簧为呈柱形的压缩弹簧,由若干个弹簧圈组成,其上端套设于所述承载部外围。

可选地,所述减震弹簧包括上端的第一加密段、中间的非加密减震段和下端的第二加密段,第一加密段套设于所述承载部外围,第二加密段使用时用于套设于下方的主体固定柱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段的匝数少于第二加密段。

可选地,所述减震弹簧上端有一体伸出的固定杆,其穿过承载部插入所述声音反射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喇叭向外发出声音时,则会与麦克风的主体产生共振的现象时,当声音经由麦克风的主体回传至弹簧减震器上时,由于减震器的物理特性作用可有效消除由回传声音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同时利用减震载体的材料差异可将拾音电容咪头的拾音频点与喇叭的声音频点错开,以抑制喇叭产生的声音振动传递到拾音咪头上,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声音反射器,抑制相反方向的无关噪音,能够更好地抑制喇叭产生的声音振动传递到拾音咪头上,从而避免了咪叫(啸叫)现象的发生,保证麦克风的音质质量,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穿透力。其结构简单紧凑、功能丰富、音质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由……组成”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包含……”、“由……组成”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参见图1,所述麦克风电容咪头架,它包括上部的支架本体和下部的减震弹簧6,所述支架本体上部能够用于容纳电容咪头1,下部与减震弹簧连接,中部为中空结构,其内安装有声音反射器5。所述声音反射器优选为锥体结构。支架本体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部的容纳部3和下部的承载部7,容纳部能够用于容纳电容咪头1,承载部安装所述声音反射器,承载部与减震弹簧连接,容纳部与承载部之间由数个立柱4连接,数个立柱周向间隔布置,构成中空结构。

进一步,所述容纳部和承载部为圆柱体结构。容纳部的直径大于承载部的直径。数个立柱沿圆柱体圆周方向间隔布置,优选为均匀间隔布置,并且设置在圆柱体的边沿,各立柱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相对的立柱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如此构成中空结构,声音反射器5设置在该中空结构内。优选容纳部、承载部以及立柱为一整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减震弹簧6为呈柱形的压缩弹簧,由若干个弹簧圈组成,其上端套设于所述承载部7外围。所述减震弹簧包括上端的第一加密段、中间的非加密减震段和下端的第二加密段,第一加密段套设于所述承载部外围,第二加密段使用时用于套设于下方的主体固定柱上。所述第一加密段的匝数少于第二加密段。如此能够在减震的同时有效抑制声音的高频频点,获得更佳的减震降噪效果。

再参见图1,所述减震弹簧上端有一体伸出的固定杆8,其穿过承载部7插入所述声音反射器5,如此能够更好地固定声音反射器。

本发明咪头架使用时,硅胶咪头架内部掏空,将电容咪头放置在咪头架的顶端,然后再套在减震弹簧上,减震弹簧的下端部套接于产品的衔接柱上,如图2所示。

其中,咪头线2与咪头1相连,其穿过圆柱体容纳部3、声音反射器5,与下方的产品主体相连。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