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154发布日期:2018-12-28 19:3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



背景技术:

有源一体化音箱(在本技术中扬声器和音箱表示相同意思)是指集成了DSP模块和功放模块的音箱。为实现扬声器系统的快速调试校正,可以在DSP模块的输入处理部分设置多层音效处理,例如包括音箱层DSP处理(针对音箱自身)、阵列层DSP处理(针对一组音箱)和系统层DSP处理(针对整个扬声器系统),然后通过控制主机对扬声器系统的音箱进行单独控制、组同步控制或系统同步控制,简化系统调试难度,缩短系统调试时间。但是实现多层音效处理需要对DSP处理的要求较高,一般的单个DSP处理器较难实现这种多层音效处理。

公开号为CN20535665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有源扬声器,包括输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和电源,所述输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依次连接,电源为输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供电;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单元,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DSP芯片,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高频输出单元和低频输出单元,所述DSP芯片上设有输入引脚、高频输出引脚和低频输出引脚;DSP芯片接收输入单元发来的音频信号并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别发送给高频输出单元和低频输出单元。

上述方案为高看仅采用DSP芯片作为主要接收输入单元,音控单元较少,未公开其扬声器周边结构,扬声器的移动与安装灵活度较差,不便于根据不同的场景条件进行调动,安装便捷度与灵活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其优点是:具有自适应固定安装与移动配备环境的优点,灵活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包括主音箱、超低频音箱与标准音箱,所述主音箱包括二路全频扬声器、低频扬声器,所述主音箱与标准音箱间设有便于拆卸的支撑组件;

所述超低频音箱包括超低频扬声器,所述超低频音箱底部固定有流动运输滚轮组件,所述标准音箱背部设有飞行吊挂组件,飞行吊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同一水平线的L形挂钩;

所述主音箱背部设有双角杆孔,所述双角杆孔包括凹陷向内延伸的垂直插孔与倾角插孔,所述垂直插孔垂直于主音箱背部设置,所述倾角插孔与主音箱背部夹角为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音箱、标准音箱与超低频音箱的空间配合实现不同的音箱效果,标准音箱相对主音箱的体积较小,不便于直接安装,通过支撑组件可实现将多个标准音箱与主音箱的架构配合,从而解决标准音箱不易组装的问题,超低频音箱的体积重量都较大,不便于安装在高处,一般及地设置,底部增设的流动运输滚轮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超低频音箱进行移动与搬运,提高了位置移动灵活度,标准音箱除了与主音箱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飞行吊挂组件自由安装在墙面或设备上,可根据现场需求任意设置,主音箱除了固定在地面等处,还可以通过双角杆孔实现多角度固定,或悬吊固定,从而实现多指向特性的固定,从而增加声音的覆盖面广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音箱、超低音箱与标准音箱上设有通用35mm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用35mm安装孔可以将主音箱和超低频音箱组成卫星系统,从而便于各个音箱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主音箱的顶部凹陷有供支撑杆贴合嵌入的支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准音箱的底部固定有可伸缩的支撑杆,通过支撑孔与支撑杆的配合,实现标准音箱与主音箱的一体化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音箱的背面板固定有LCD显示界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CD显示界面可显示音箱的各项参数,供人员更直接的进行模式的切换与调节,提高了直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流动运输滚轮组件设有4组,各组所述流动运输滚轮组件包括钢制电镀橡胶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组流动运输滚轮组件分别位于超低频音箱的底部四角,对超低频音箱的支撑力度较大并结构稳定,钢制电镀橡胶滑轮的结构强度较高,防磨耐划,刹车片便于人工对钢制电镀橡胶滑轮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侧滑,进一步优化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超低频音箱的外部设有多孔钢网面罩,所述超低频音箱的外表面涂设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低频音箱因体积较大,且多数情况直接设置在地面,人为碰触较多,增设的多孔钢网面罩结构强度高,防止碰触伤害,耐磨层进一步延长超低频音箱的使用寿命。

综合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部通过智能控制网关实现会议上的信息采集、信息输入、会展的集中控制与远程控制,DVI矩阵对信号进行切换和分配,可将多路DVI信号从输入通道切换输送到输出通道中的任一通道上,并且输出通道间彼此独立,可辅助智能控制网关可将进来的多路输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显示到任意一个指定的显示组件;

2、数字音频处理器负责控制音频部,通过音频线连接壁挂音响与吸顶音响,从而改善音质与矩阵混频,数字功率放大器对输出的音频进行减噪处理,并提高解析力,提高输出的声音质量,营造环绕声效,提高大型会议厅或报告厅各角落的收音效果;

3、收声单元包括固定的主席单元与代表单元,供多为来宾发言,免去更换位置的繁琐操作,并配有无线手持麦克风,从而供流动发言,进一步优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飞行吊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双角杆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超低频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音箱;11、二路全频扬声器;12、低频扬声器;13、LCD显示界面;2、超低频音箱;21、超低频扬声器;22、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1、钢制电镀橡胶滑轮;222、刹车片;23、多孔钢网面罩;24、耐磨层;3、标准音箱;31、飞行吊挂组件;32、L形挂钩;4、支撑组件;41、支撑杆;42、支撑孔;5、双角杆孔;51、垂直插孔、52、倾角插孔;6、通用35mm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有源扬声器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音箱1、超低频音箱2与标准音箱3,主音箱1包括二路全频扬声器11、低频扬声器12,超低频音箱2包括超低频扬声器21,主音箱1、超低音箱与标准音箱3上设有通用35mm安装孔6。通用35mm安装孔6可以将主音箱1和超低频音箱2组成卫星系统,从而便于各个音箱间的连接。主音箱1上固定有LCD显示界面13。LCD显示界面13可显示音箱的各项参数,供人员更直接的进行模式的切换与调节。

如图2所示,主音箱1与标准音箱3间设有便于拆卸的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包括可伸缩的支撑杆41,主音箱1的顶部凹陷有供支撑杆41贴合嵌入的支撑孔42。有可伸缩的支撑杆41固定在标准音箱3的底部,通过支撑孔42与支撑杆41的配合,实现标准音箱3与主音箱1的一体化连接。标准音箱3相对主音箱1的体积较小,不便于直接安装,通过支撑组件4可实现将多个标准音箱3与主音箱1的架构配合,从而解决标准音箱3不易组装的问题。

如图1、图3所示,标准音箱3背部设有飞行吊挂组件31,飞行吊挂组件31包括对称设置在同一水平线的L形挂钩32,通过主音箱1、标准音箱3与超低频音箱2的空间配合实现不同的音箱效果。

如图4所示,主音箱1背部设有双角杆孔5,双角杆孔5包括凹陷向内延伸的垂直插孔51与倾角插孔52,垂直插孔51垂直于主音箱1背部设置,倾角插孔52与主音箱1背部夹角为15°。工作人员可通过三角支架等其他安装支架,选择90°支垂直支撑方式或前倾15°支撑方式,轻松调节主音箱1的指向性,使音箱的覆盖面达到最佳优化,以保证声音的清晰度。

如图4、图5所示,超低频音箱2的体积重量都较大,不便于安装在高处,一般及地设置,底部增设的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便于工作人员对超低频音箱2进行移动与搬运,提高了位置移动灵活度,标准音箱3除了与主音箱1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飞行吊挂组件31自由安装在墙面或设备上,可根据现场需求任意设置,主音箱1除了固定在地面等处,还可以通过双角杆孔5实现多角度固定,或悬吊固定,从而实现多指向特性的固定,从而增加声音的覆盖面广度。

如图5所示,超低频音箱2底部固定有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设有4组,各组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包括钢制电镀橡胶滑轮221,滑轮上设有刹车片222。4组流动运输滚轮组件22分别位于超低频音箱2的底部四角,对超低频音箱2的支撑力度较大并结构稳定,钢制电镀橡胶滑轮221的结构强度较高,防磨耐划,刹车片222便于人工对钢制电镀橡胶滑轮221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侧滑。

如图5所示,超低频音箱2的外部设有多孔钢网面罩23,超低频音箱2的外表面涂设有耐磨层24。超低频音箱2因体积较大,且多数情况直接设置在地面,人为碰触较多,增设的多孔钢网面罩23结构强度高,防止碰触伤害,耐磨层24进一步延长超低频音箱2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