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791发布日期:2019-06-26 00:4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手机面世,它们外形时尚,拥有超乎想象的功能,并且,配置更为强大,也涉及到更多的电路元件,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越来越多的手游也应运而生,手游是指运行于手机上的游戏软件。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手游也在跟随着时代进步,手游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什么“俄罗斯方块”踩地雷“贪吃蛇”之类画面简陋,规则简单的游戏,进而发展到了可以和掌上游戏机媲美,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交互性的复杂形态了。现在又有了堪比电脑游戏的网页游戏。目前,市面上的游戏手柄还基本上都是针对PC机的,即使针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游戏手柄,智能手机放置不便,容易发生滑动,而且,如果长时间玩智能手机游戏,导致手机严重发烫,在炎热的夏季工作时对其影响会更大。另一方面,手机温度升高,程序运行缓慢,容易导致手机卡机或死机影响的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致有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用于解决手机放置不便,容易发生滑动,而且,如果长时间玩手机游戏导致的手机散热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

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散热部的左端和右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将散热部支撑起,散热部与放置面(桌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使用时,将手机放置在散热部的上端,手机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手机的散热部上,再通过散热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散热部的热量散出,实现对手机的主动散热降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后固定件、弹簧杆和前限位件,所述散热部的下中部下凸形成凸台,所述后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凸台的后端,所述弹簧杆由前向后穿设于所述凸台,弹簧杆的后端与后固定件固定连接,弹簧杆的前端与所述前限位件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后固定件、弹簧杆和前限位件,这里后固定件包括由前向后连接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和后固定座,而前限位件则包括由前向后连接的前限位座和限位片,使用时,通过向前拉动前限位件,使前限位件带动弹簧杆向前运动,再将手机放置在散热部的上端,松开前限位件,此时弹簧杆复位,使前限位件向后运动,夹住手机,实现对手机的固定。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前后贯通的圆筒形,支撑部的前端设有密封件,支撑部的内部设有锂电池,支撑部的后端设有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的USB座。

将支撑部设置呈圆筒形便于人拿持,通过设置锂电池和USB座,将USB座外接电源,可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将手机与USB座连接,可以给手机充电,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移动电源的功能。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后端螺接有空心的锥形套,所述USB座位于所述锥形套中。

设置的锥形套可以用于保护USB座,还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呈板状结构,所述散热部与两个所述支撑部的材质均选用铝合金,散热部与两个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设置。

将散热部设置成板状结构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同时,选用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性,并且,更加轻薄,另外,将散热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设计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更加适合人手握持,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挤压成型,CNC,数控车加工,制造而成,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结构轻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与支撑部之间还通过弧状的加强筋连接,散热部的板身设有数个条形散热孔。

设置的加强筋可以增加散热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从外观上增强流线感,使整体更加美观,也更符合人手拿持,另外,散热部上的散热孔加快散热部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的散热扇,所述散热扇通过螺纹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部的下端。

通过开启散热扇,散热扇进一步增加散热部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将散热部支撑起,散热部与放置面(桌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使用时,将手机放置在散热部的上端,手机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手机的散热部上,再通过散热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散热部的热量散出,实现对手机的主动散热降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独特,美观大方,结构轻巧,适合放在家里使用,也方便外出携带时使用,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把玩手机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散热部;10、加强筋;11、散热孔;2、支撑部;20、密封件;21、锂电池;22、USB座;3、限位机构;30、后固定件;31、弹簧杆;32、前限位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

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部1和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散热部1的左端和右端。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散热部1和支撑部2,支撑部2将散热部1支撑起,散热部1与放置面(桌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使用时,将手机放置在散热部1的上端,手机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手机的散热部1上,再通过散热部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散热部1的热量散出,实现对手机的主动散热降温,本实施例中无需添加其他散热设备,即可实现对手机的主动散热。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后固定件30、弹簧杆31和前限位件32,所述散热部1的下中部下凸形成凸台,所述后固定件30固定安装在所述凸台的后端,所述弹簧杆31由前向后穿设于所述凸台,弹簧杆31的后端与后固定件30固定连接,弹簧杆31的前端与所述前限位件32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后固定件30、弹簧杆31和前限位件32,这里后固定件30包括由前向后连接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和后固定座,而前限位件32则包括由前向后连接的前限位座和限位片,使用时,通过向前拉动前限位件32,使前限位件32带动弹簧杆31向前运动,再将手机放置在散热部1的上端,松开前限位件32,此时弹簧杆31复位,使前限位件32向后运动,夹住手机,实现对手机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2呈前后贯通的圆筒形,支撑部2的前端设有密封件20,支撑部2的内部设有锂电池21,支撑部2的后端设有与所述锂电池21电性连接的USB座22。

将支撑部2设置呈圆筒形便于人拿持,通过设置锂电池21和USB座22,将USB座22外接电源,可以对锂电池21进行充电;通过将手机与USB座22连接,可以给手机充电,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还具有移动电源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散热部1呈板状结构,散热部1与两个所述支撑部2一体成型,散热部1与两个支撑部2的材质均选用铝合金。

将散热部1设置成板状结构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同时,选用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性,并且,更加轻薄,另外,将散热部1与支撑部2一体成型设计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更加适合人手握持,本实施例可以采用挤压成型,CNC,数控车加工,制造而成,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结构轻巧。

优选的,所述散热部1与支撑部2之间还通过弧状的加强筋10连接,散热部1的板身设有数个条形散热孔11。

设置的加强筋10可以增加散热部1与支撑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从外观上增强流线感,使整体更加美观,也更符合人手拿持,另外,散热部1上的散热孔11加快散热部1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手柄式手机散热装置与外挂件组合的爆炸图。

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

本实施例新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23、锥形套;4、外挂件;40、U形按触件;41、拔动件;42、缓冲件;5、散热扇。

如图4,所述支撑部2的后端螺接有空心的锥形套23,所述USB座22位于所述锥形套23中。

设置的锥形套23可以用于保护USB座22,还可以增加本实施例的美观性。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锂电池21电性连接的散热扇5,所述散热扇5通过螺纹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部1的下端。

通过开启散热扇5,散热扇5进一步增加散热部1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通过将散热部1与散热扇5结合,可以实现对手机的主动和被动散热。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于外挂件4配合使用,所述外挂件4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夹持在所述手机的前端或者后端。

设置的外挂件4可以用于按触手机屏幕,用户在玩手游时,手指难以按压到手机屏幕的上方,而通过按压外挂件4,可以让外挂件4触摸手机屏幕,实现手游操作。

优选的,所述外挂件4包括U形按触件40和拔动件41,所述U形按触件40的开口正对手机的前端或者后端,所述拔动件41从所述U形按触件40的上端或者下端插入。

通过设置U形按触件40和拔动件41,通过按压拔动件41,使拔动件41带动U形按触件40朝向手机屏幕或者远离手机屏幕运动,实现对手机屏幕的按触。

优选的,所述U形按触件40的夹口内侧设有缓冲件42。

设置的缓冲件42可以用于保护手机的边部,这里缓冲件42可以选用硅胶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