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及耳机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6729发布日期:2019-03-05 18: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收纳盒及耳机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盒,特别是指一种耳机收纳盒。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耳机来聆听音乐或视频等媒体文件,且随着无线技术的应用,无线耳机避免绕线麻烦且易散开致损坏的烦扰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市面上的耳机收纳盒多采用上、下盖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开口处以按压式闭合,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耳机拿取不方便,比如驾车过程需单手开启收纳盒以便取出无线耳机使用时,用户操作体验不够理想,无线耳机容易滑落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收纳盒,其结合牢固,便于单手操作待收纳物的取用和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纳盒,包括壳体和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盒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后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侧壁自第一侧壁的周边延伸,第一开口与第一后壁相对设置;所述盒体包括第二后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放置待收纳物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配合的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盒体通过第二滑动机构与第一滑动机构的配合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后壁与第二后壁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收纳盒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阻挡件,当盒体相对壳体向外滑动至预设距离时,通过所述阻挡件使所述盒体与壳体实现卡接,阻止所述弹性组件对盒体向内的回弹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为与所述滑槽结构配合的凸块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为凸块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为与所述凸块结构配合的滑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或者所述第一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或者所述第一侧壁有至少一个曲面侧壁和至少一个平面侧壁围合而成;所述盒体的第二侧壁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或者所述第二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或者所述第二侧壁有至少一个曲面侧壁和至少一个平面侧壁围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及固定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分别固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后壁及盒体的第二后壁上。

进一步,所述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件和与第一阻挡件结构相配合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设置于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阻挡件设置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阻挡件设置于第一侧壁的靠近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与第一阻挡件对应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挡件为卡槽,所述第二阻挡件为与卡槽配合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一侧呈弧形面的凸块,以实现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所述凸块与卡槽相互卡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挡件为卡扣件,所述第二阻挡件为与卡扣件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扣部、旋转轴、按键及弹簧,所述旋转轴贯穿于抵扣件上的开口处,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的第一侧壁上,以实现所述抵扣件围绕旋转轴旋转,以实现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所述卡扣部与卡槽相互卡接。

进一步,所述卡扣部设置于靠近壳体靠近第一开口处,所述按键设置于卡扣件的下方并与壳体第一侧壁上的开孔卡接,弹簧的一端连接卡扣件,另一端固设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收纳盒,包括如上所述的收纳盒,所述耳机收纳盒还包括耳机架,所述耳机架设置于盒体内的第二开口内,所述耳机架的底部向下延伸并形成模槽,所述模槽用于搁置耳机。

进一步,所述耳机收纳盒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紧贴盒体的第二侧壁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底板与设于底板上的充电触头,所述充电触头可以耳机的触头电连接,以实现对耳机充电。

进一步,所述耳机收纳盒的盒体设有充电口,以连接外部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盒,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盒体的第二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配合的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盒体通过第二滑动机构与第一滑动机构的配合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后壁与第二后壁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还设有阻挡件以实现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所述盒体与壳体卡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壳体与盒体之间滑动机构连接并采用弹性组件约束位移,以及设计阻挡件使所述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所述盒体与壳体相互卡接,多重限位,结构稳固,可单手操作方便、便捷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此外,该收纳盒内还设有耳机架及电路板,以收纳耳机且兼具有充电功能以便蓝牙耳机的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收纳盒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耳机收纳盒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耳机收纳盒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在图1所示闭合状态下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3在图2所示打开状态下的B-B剖面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耳机收纳盒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在图1所示闭合状态下的A-A剖面图。

图8为图6在图2所示打开状态下的B-B剖面图。

图9为图3或图6所示的滑槽的纵剖面图。

图10为图3或图6所示的滑件的纵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纳盒100,如图1所示,用于放置待收纳物品,包括壳体10和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壳体10的盒体20,所述壳体10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盒体20自所述壳体10的第一开口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盒体20具有第二开口,用于收容和放置待收纳物品。

为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100是耳机收纳盒,如图1-图5,该耳机收纳盒100为抽屉式连接,且耳机收纳盒100为扁形长方体,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一后壁13,第一侧壁自第一侧壁的周边延伸。其中,第一侧壁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或者第一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或者所述第一侧壁有至少一个曲面侧壁和至少一个平面侧壁围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如左侧壁11、顶壁15、右侧壁12、及底壁16。其中,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基本平行设置;顶壁15与底壁16基本平行设置。

盒体20包括第二后壁23,第二侧壁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放置待收纳物品。其中,所述盒体的第二侧壁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或者所述第二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或者所述第二侧壁有至少一个曲面侧壁和至少一个平面侧壁围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由多个相邻侧壁围合而成,如左侧壁21、底壁26、及右侧壁22。其中,左侧壁21与右侧壁22基本平行设置。

盒体20的左侧壁21、右侧壁22分别通过滑轨与壳体10的左侧壁11、右侧壁12相对滑动;该盒体20还包括前壁24挡设于所述壳体10开口外,且盒体20的前壁24的边缘与所述壳体10的边缘部分接触,前壁24及后壁23基本平行设置。

图3为该实施方式中耳机收纳盒100的分解图,显示该耳机收纳盒100内部的制约机构主要包括滑动机构、弹性组件30及阻挡件。

首先,滑动机构具体如下:

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为与所述滑槽结构配合的凸块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为凸块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为与所述凸块结构配合的滑槽结构。具体地,壳体10的左侧壁11的里侧设置有滑槽40(如图9及图10所示),右侧壁12的里侧在相对平行的位置也设有滑槽40;盒体20的左侧壁21的外侧设置有与滑槽40配合的滑件50,盒体的右侧壁22的外侧在相对平行的位置也设有滑件50;所述盒体通过滑槽40与滑件50的配合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壳体。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壳体10的左、右侧壁的里侧设置滑件50,相对应的在盒体20的左、右侧壁的外侧设置滑槽40。

本实施方式中,滑槽40,如图9所示,滑槽40沿着壳体10的侧壁沿伸,并与滑件50相匹配,其包括滑槽侧壁42与设置在滑槽侧壁42端部的凸起41,凸起41由滑槽侧壁42的端部向内垂直延伸,该滑槽侧壁42与凸起41形成纵剖面为“T形”结构的凹槽,凸起41及滑槽侧壁42与滑件50相匹配以实现滑件50与滑槽40相互卡合。其中,凸起41的宽度于凹槽开口的宽度以防止滑件50从滑槽40中滑落掉出。通过让滑件50与滑槽40的相对滑动而实现壳体10与盒体20的滑动。为了便于安装,滑槽40可采用弹性材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滑件50和滑槽40的形状可以互换。

滑件50的纵剖面为包含“T形”结构,如图10所示,该滑件50自盒体侧壁垂直延伸,其包括延伸端51与自由端52,所述延伸端51、自由端52一体成型,所述滑件50与所述盒体20一体成型,所述滑件50大致设置在盒体20的侧壁的长边的中部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滑件50的位置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所述滑槽40和所述滑件50的形状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情形,如滑槽40的开口可以向上,滑件50的自由端52向下与滑槽40卡合等。

其次,弹性组件30结构具体如下:

弹性组件30主要包括固定部31,及与固定部连接的弹簧32。盒体20的第二后壁23与壳体10的第一后壁13通过弹性组件30连接以约束盒体20相对于壳体10的位移。具体的,当耳机收纳盒100打开时所述弹性组件30被拉伸,所述弹性组件30的复位力牵拉所述盒体20避免从所述壳体10中滑出;本实施方式中,为更好的固定弹性组件30,在壳体10的第一后壁13与盒体20的第二后壁23上设有固定部31(如图4),所述固定部31包括自盒体20的第二后壁23的外侧(或壳体10的第一后壁13的里侧)水平伸出部分以及该伸出部分垂直向上伸出部分,固定部31与后壁形成的凹槽分别用于固定弹簧32的两端。所述弹簧32与所述固定部31组合为弹性组件30。所述壳体10的第一后壁13与盒体20的后壁23之间预留有一定间距,以安装所述弹性组件30。当耳机收纳盒100闭合时,所述弹性组件30恢复自然状态悬挂在所述固定部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30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1/2高度处,所述壳体的第一后壁13上的固定部31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盒体的第二后壁23上的固定部31。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32是弹性组件30的核心组件,所述弹簧32是螺旋形拉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30的高度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考虑到磨损性更好可将弹簧32与壳体10的底壁16保留一定的间隙;所述固定部31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圆柱状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固定部31之间的相对高度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如可以等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30也可以由其他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材料代替,不限定为图3中螺旋形的结构件。

然后,阻挡件的结构具体如下:

所述阻挡件主要包括卡槽及卡扣件,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0的底壁16设有卡槽60,盒体20的底壁26设卡扣件70,可实现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该卡槽60与卡扣件70相互卡合以固定所述盒体与壳体,阻止所述弹性组件对盒体向内的回弹作用,从此方便用户取放待收纳物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60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壁16靠近开口处,所述卡槽60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卡槽60靠近壳体开口一侧为陡峭面,而远离壳体开口一侧呈弧形面;以便于盒体20在往外拉时,利用陡峭面阻挡卡扣件70,盒体20在往内推时,利用弧形面将卡扣件70快速滑出卡槽60以将盒体20收容于壳体10内。所述卡扣件70设于所述盒体20底壁26上,所述卡扣件70与所述卡槽60匹配,所述卡扣件70包括一凸块,该凸块靠近壳体开口一侧为陡峭面,远离壳体开口一侧呈弧形面。当盒体向内推动时,所述凸块的弧形面与所述卡槽60的弧形面逐渐分离;盒体向外拉动时,卡扣件70的陡峭面完全相抵于所述卡槽60内的陡峭面并固定。所述卡扣件70类似镰刀结构,其上方为非实体,便于所述卡扣件70受到挤压时向上活动。所述卡扣件70连接在所述盒体20上的端部应具有一定的柔性。

可以理解,所述卡槽60靠近所述壳体10开口一侧的角度略小于90度锁紧效果更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60和所述卡扣件70的下端的形状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

上述滑动机构、弹性组件30及阻挡件共同作用,一方面滑轨连接设置提升了操作便捷性、灵活性,另一方面弹性组件30约束盒体与壳体间的位移,阻挡件可实现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所述盒体与壳体相互卡合以阻止所述弹性组件对盒体的向内的回弹作用,提升结构稳定性,从此方便用户取放待收纳物品。

下面将结合图1、图2、图6、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耳机收纳盒100进行展开描述。

图6、图7、图8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机构、弹性组件3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底部卡合限位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60设于所述盒体20底壁26上且远离壳体10开口侧,所述卡槽60呈梯形,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卡扣件70设于所述壳体10上且靠近所述壳体10开口侧,包括卡扣部71(呈梯形)、旋转轴72、按键73及弹簧74,所述旋转轴72贯穿在卡扣件70上的开口75(见图6,卡扣件70的近1/3处)上,旋转轴7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6上,该卡扣件70围绕旋转轴72旋转。卡扣部71设置于靠近壳体10开口侧,按键73设置于卡扣件70的下方并与壳体底壁16上的开孔卡接,弹簧74一端连接卡扣件70远离卡扣部71的端部底面,另一端连接壳体10的底壁16;弹簧74连接卡扣件70的端部、卡扣部71、旋转轴72基本在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弹簧74是拉簧。在图8中,可看出按键73凸出于壳体的表面以方便用户按压,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让整个耳机收纳盒更美观,该按键73也可设置成平齐或稍内凹陷于壳体的表面。

如图7所示,当耳机收纳盒100关闭时,卡扣件70处于倾斜状态。卡扣部71抵接于盒体20的底壁26下方,弹簧74处于拉伸状态,当盒体20向外打开时,卡扣件70保持倾斜状态;而当卡扣部71卡接入卡槽60时,如图8所示,即当耳机收纳盒100打开最大时,弹簧74恢复至自然状态,此时,卡扣件70基本与壳体10的底壁16平行。当关闭盒体20,将其收纳于壳体10内时,手动按压按键73,在外力的作用下,弹簧74受力拉伸,与其相连的卡扣件70的端部被向上顶起,卡扣件70围绕旋转件72旋转而倾斜,相应地卡扣部71向下移动而脱离卡槽60。由此,盒体20可往里推,最终盒体20收纳至壳体10内。

可以理解,所述卡槽60和所述卡扣部71的形状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

结合第一实施方式中阐述的滑轨连接、弹性组件30约束,本实施方式也同样改善了操作便捷性、灵活性,提升结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减少所述盒体20与所述壳体10的接触面积使得更有利于相对滑动。

下面将结合图3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盒体20内部结构进行展开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盒体20包括第二开口,其内部设置耳机架80和电路板90。盒体20的前壁24挡设于所述壳体10开口外,且所述前壁24的边缘与所述壳体10的边缘部分接触。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耳机架80底部延伸出耳机外形的薄壁模槽81,所述模槽81分隔耳机架80和电路板90,并支撑耳机架80以安装蓝牙耳机;

所述电路板90紧贴于盒体20的底壁26,该电路板90包括底板91、设于底板91上的充电触头92,所述充电触头92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模槽81内的耳机抵触;所述电路板90靠近壳体10的前壁24一侧上方设置充电端口93,所述充电端口93向外伸出,并通过所述前壁24上设置的安装孔241(如图3所示)穿出以接入外部电源。

所述底板91包括第一平台911和设于所述第一平台911上方的第二平台912,所述第一平台911与盒体20的前壁24相接触,第二平台912远离所述盒体20的前壁24设置,第二平台912的厚度小于第一平台的厚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平台911与第二平台912的长度接近。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平台911与第二平台912的长度比例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仅需留有空间便于设置所述卡扣件70或所述卡槽60及其相对活动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收纳盒100设计滑动机构、弹性组件30及阻挡件共同作用,一方面滑轨连接设置提升了操作便捷性、灵活性,另一方面弹性组件30约束及底部卡合限位连接的双重制约确保所述盒体20不至于从所述壳体10重滑出,且当盒体相对壳体滑动至预设距离时,使所述盒体与壳体相互卡合以固定,,提升结构稳定性,可单手操作安全可靠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且小巧实用兼具有充电功能以便蓝牙耳机的持续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