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011发布日期:2018-12-28 19:3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拾音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



背景技术:

拾音器是用来采集现场声音的一个配件,一种靠接收声音震动,将声音放大的电声学仪器。现有技术中的拾音器一般输出都是通过音频输出线将乐器与音箱进行连接,在设备较多或距离较远时,会增加音频输出线连接过程中的工作量,过多的音频输出线会造成现场混乱,而且音频输出线的长度会限制音箱与乐器之间的距离,同时,对于拾音器的固定一般是在乐器的表面开孔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咋一些特殊的位置,例如吉他的音孔位置,但是,通过这些固定方式一般都在固定和拆卸过程中都比较麻烦,而且有的还会损坏乐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音频输出线进行传输过程中工作量大,容易造成现场混乱,拾音器安装拆卸困难问题,现提供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能够实现无线传输,同时简化在乐器上的安装和拆卸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连接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无线输出发射模块和有线输出电路,还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壳体外侧的粘贴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充电接口、电池、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压电薄膜传感器、蜂鸣片、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无线输出发射模块以及有线输出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粘贴结构为纳米随手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纳米随手贴与壳体之间设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粘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有线输出电路连接有线输出端口。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还包括与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音量控制电位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与音量控制电位器连接的音量控制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粘贴结构将拾音器装置固定在乐器的表面,在演奏的过程中,乐器发生振动,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将振动拾取然后转换为电信号,在经过前级音频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输出发射模块传递至音箱,完成无线传输过程,在该过程中,只需要将拾音器装置粘贴固定在乐器的表面,就可以完成音乐的拾取,从而进行后续的无线传输,该结构中固定拾音器的过程简单,可以随时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无线传输过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传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拾音器和粘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粘胶,3、粘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进行非限制性地描述,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技术内容。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多用途乐器无线拾音器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固定在壳体1内壁,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连接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无线输出发射模块和有线输出电路,还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壳体1外侧的粘贴结构3。

其中,粘贴结构3为纳米随手贴,由于纳米随手贴具有很好的粘性,且在粘贴过程中不会有黏胶残留在乐器或其他结构的表面,因此,可以通过纳米随手贴将拾音器装置固定在乐器的表面,例如古筝的表面,在演奏的过程中,乐器自身会产生振动,且振动会通过纳米随手贴传递至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此时,压电薄膜传感器和蜂鸣片会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传递至无线输出发射模块和有线输出电路,从而可以完成进一步的传输,

进一步的,纳米随手贴与壳体1之间设有固定在壳体1上的粘胶2,在壳体1上设有粘胶2,可以增加纳米随手贴与拾音器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在取下拾音器的过程中,只是将拾音器与纳米随手贴分离,而纳米随手贴还与乐器继续粘接在一起,影响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蜂鸣片采用广州思威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3B12+9.0EAWD的蜂鸣片。

本实施例中,压电薄膜传感器采用江门市安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DT1-028K的压电薄膜传感器。

其中,与无线输出发射模块同时还设有无线接收器,通过无线输出发射模块可以将信号传递至接受器,接受器通过音频插头连接音箱,其中,接受器内设有无线接受模块,用于接受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出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无线输出发射模块采用深圳市音自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WP0904T的音频发射模块,接受模块采用深圳市音自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WP0904R音频接收模块。

其中,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充电接口、电池、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压电薄膜传感器、蜂鸣片、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无线输出发射模块以及有线输出电路连接。对于充电接口和电池的选用采用普通常见的方式,不涉及发明要点,因此此处不做详细说明。对于无线接收器同样设有充电接口、电池和充电电路,用于无线接收模块的运行,此处同样为选用采用普通常见的方式,不涉及发明要点,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其中,还包括与前级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音量控制电位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音量控制电位器连接的音量控制旋钮,通过壳体1外侧的音量控制旋可以控制音量的大小,从而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当然,在壳体1外侧还可以设有电源开关以及其他开关,用于控制整个电磁式无线拾音器的开关及其他结构,此处采用普通常见的方式,不涉及发明要点,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包括附图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在相同或近似的原理下,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结构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以及基本相同功能结构的等同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